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刁觉民 ‖ 风清气正五凤溪——浅析金堂县五凤镇家风建设及其做法(上)

作者:刁觉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15 16:33:41 浏览次数: 【字体:

风清气正五凤溪

——浅析金堂县五凤镇家风建设及其做法

(上)

刁觉民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根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我们如何建好“小家”为“大家”,依靠“大家”建“小家”,让小家温馨,大家和谐。五凤镇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贺氏的一句“为人当有实学”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家风祖脉,王氏的“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的家训以及那些“敦亲睦友”“积善行德”家规的影响,让一方小镇“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层出不穷,清风正气扑面而来,民风政风党风为之一振,人民安居乐业,山乡美景如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五凤镇;家风

前段时间,与央视记者问“你幸福吗”一样,在大街小巷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得到的回答,不是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就是答所非问,啼笑皆非。看来“家风”一词在离我们逐渐地远去,一些中老年朋友对“家风”也渐渐地模糊了,年轻一代的词典里就更别提这个词了。诶,这也难怪,在当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真的很难再捕捉到“家庭教育”和“家风培养”的影子,那“悠悠家风”在“滚滚红尘”的冲击下,已是七零八落。

然而,家风之于我们的先贤却倍加珍视。“过庭语”“三徙教”以及“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典故、谚语,却深藏于他们的心底。于是,名门望族有家风,寻常百姓也有家风。

因此,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一、家风是什么,其现状如何

那么,家风是什么?笔者随手翻阅案头的《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和《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两本工具书,“家风”这个词均没列入“词条”。我又取下书架上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终于在1022页找到了“家风”词条,其解释为“犹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等。”我又百度了“家风”这个词:“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这些解释均过于笼统,也过于文字化。难道我们的家风真的与我们的世风一样“日下”吗?真的只写在家谱、族谱中吗?看看“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

著名文化学者鲍鹏山先生说,好的“家风”必将纯洁党风和政风,影响一个地方的民风。他说:“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它影响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的政风和民风。它历经几代甚至若干代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成为“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

我曾听过一对母子在放学途中的对话,儿子告诉母亲:“同学抢我的玩具玩”,母亲对孩子说:“你不知道抢回来呀!”儿子说:“他要打我”,母亲回答很干脆:“那你打回来呀!”听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风气?我在内心问自己。

记得我们小时候,住在一个几百人的大院子里,每个家庭(不管是否受过教育)都在暗中相互地“较着劲”,总希望自家的娃娃更有出息,更能出人头地。这种较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比拼”。因此,每个家庭都有一整套教育子女的方式。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在我们几兄弟面前“唠叨”:多看书,要勤俭,懂礼貌。见到长辈时要孝敬,比自己小的要谦让、爱护。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挟菜时不能“翻山”(挟盘子对面的菜)、“乱翻”(满盘翻找自己喜欢的菜);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等等。在分食“好东西”时,母亲也尽量公平分配,不会因大的多吃,小的少吃,更不会因溺爱谁而多分。确不好分时,母亲也会当着大的说你是大的要谦让些,当着小的她会说哥哥在家累一些,让哥哥多吃点。工作了父母也不忘告诫一声“要认真做事”。

现在,看看我们生活的家园、身边的家庭,虽然高楼林立,物阜民丰,却少了中国式家庭的温馨,少了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教育孩子已不再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反而众星捧月式地呵护着、娇惯着、溺爱着,不择手段地培育着我们的“小祖宗”。在物质方面、在成长的道路上“较着劲”,总想让自己的“小祖宗”成龙成凤。这样的比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自私、重利、轻义、霸道的社会风气。

二、五凤镇 在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风”建设,其实就是要求全社会注重“家德”“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方面的建设。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家教”。“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族的“流风余韵”“懿行嘉言”以及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良序的开端。而一个地方的民风、党风、政风,正是这个地方家风好坏的体现。

五凤溪连接巴蜀的一个千年码头,史书记载,这里是一个“五山攒集,两水交汇”“山来水回,富贵而财”的偏僻山乡,而西南交通大学的季富政教授却称此地为“福地”。笔者因工作关系,用十余年时间,对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民情、民居建筑以及家风等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探索。在对当地家风的调查中发现,家风好,家族便兴旺,民风就淳朴。

五凤溪小镇街道(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的走访中,笔者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样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何以走出了一位世界级哲学大师贺麟(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并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巨擘?一位大山的普通乡村女医生,何以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女神”?惊讶、好奇之余,我走近了贺氏一族及宗亲邻里,走进了大山深处的王家。在查阅大量的资料,深入其村落、寻访其宗亲邻里后得知,原来被许多家庭束之高阁的家风却是他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贺氏自“康熙雍正间由楚南相继入川,即居于金堂简阳沿沱江之五凤溪、大渡口两镇,……迄今已二百余年,耕读传家,诗礼继世,嗣裔繁衍,家声克绍”。贺氏先祖贺循(字彦先)晋代秀才,曾任县令、太子舍人,“风范操守庄重严峻”。

到贺氏第72代,即贺麟曾祖父贺道四(清同治贡生)这一代已是五凤的大户人家。其祖父贺学从是清光绪监生,其父贺明真为当地教育官员、学董。从其曾祖父开始便在当地兴义学(凤仪书院)、办私塾(安凤私塾),免费培养当地儿童,资助寒门学子。同时,贺氏还设立奖学制度:“祠中每年考课二次,文生奖资若干名,第一,乙千二百文;第二,乙千文;第三八百文,其余挨次渐减。文童已冠奖资。第一,四百文,次者渐减。

贺麟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族中凡有志上进,无论文武游庠者,帮给花红银二十两。补廪者,帮给花红银十两。中乡试者,帮给花红、京费银一百两……”

五凤,一个“蕞尔小国”,在贺氏的影响下,民国时期,与贺麟同时代就培养了“四大高足”和“七大学士”。仅贺家就有贺麟(清华)、贺玉阶(北大)、贺守之(北大)、贺蕴章(西南联大)等青年才俊。

而贺麟先生的出生地,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2015年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贺家大院也被成都市列入“历史保护建筑”。

深居白岩村大山深处的王氏一家,其祖父身残志坚,用残疾的身体,凭借自身的勤劳与不屈的精神,用“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做受他人敬重的人”的家规家训教育子孙,得到全村人的敬重,左邻右舍和邻村百姓都尊称他为“王三爸”。

“王三爸”的儿子王太尧生养了7个子女,受祖父和父亲影响,个个忠厚勤劳,孝善朴实,成为当地的典范。子女中有的为人师表,有的成为公职人员,有的当村委干部。其女王启蓉,因医德双馨,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当选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表、“中国好人”。仅王启蓉这一代兄弟姊妹14人中,就有6名是共产党员。而今,“中国好人”王启蓉所处的白岩村,邻里和睦,互助互爱,人民勤劳。山村风清气爽,民风淳朴。

王启蓉正在诊断病情

不仅如此,在五凤的其它村(社区)也流传着《孝嫂尹二娘》《小女撑起一个家》《为一句承诺,她坚守了十五年》的故事;“耕读传家”“孝善之家”“勤俭之家”等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比比皆是。2019年4月,央视13频道走进五凤,用近20天的时间对这里的良好家风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乡、土化实践进行专题拍摄。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人文厚重的五凤溪,去挖掘家风对后世的影响,去探索家风对一个地方、一个家族或家庭所发挥的作用,不难发现悠悠家风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不难感悟典型家庭、孝善故事所起的作用,不难理解代代相传的家风中的名言警句、凡人睿语里,隐藏着许许多多育人做人的真谛。当然,我们也从其他村组和一些平凡人身上看到家风对后世的影响。如身残志坚的“罗四爸”用他的嘉言懿行,将儿子培养成学界精英;“家有病妻”的黄先生,始终不忘祖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鲜活的人和事,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家规家训,却无不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思想延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关系着党风的纯洁、政风的清明、民风的淳朴。

正如鲍鹏山先生所说:“家风乃吾国之民风。”家风好,民风就淳朴,为官就清廉,政治便清明。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

(未完待续)

【参考书目】

①《书香成都》

②《金堂县志》

③《五凤古镇》

④《贺氏族谱》

⑤《悠悠家风铸乡魂》

⑥《砥砺奋进决胜小康,全力建设西南地区文农旅融合发展古镇典范》(中共金堂县五凤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简介

刁觉民,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金堂文史委特邀研究员、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定小组成员,《天府边城·五凤溪》报执行主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刁觉民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