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年鉴条目编写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22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年鉴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框架结构、选题选材、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各个方面。年鉴条目是对年度内一个独立主题的信息资料或知识的记述,它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年鉴条目质量的高低,是评价年鉴质量的主要标志。当一部年鉴的总体设计、基本结构确定之后,它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目的编写质量。

    一、明确年鉴定位

    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其定位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

    (一)明确编纂宗旨。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某一地区、部门、行业、专业等在上年度内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反映时代特色,突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新鲜信息,表现地域、部门、行业、专业等特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料服务、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明确读者对象。读者的需要,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我们要认真了解、研究和界定年鉴各自的具体服务对象,弄清楚读年鉴的究竟是哪些人,如何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们对信息资料的需求。结合各年鉴自身实际,读者对象定位在突出为主体读者群服好务的同时,力争读者对象多元化。

    (三)明确年鉴功用。面对新世纪,年鉴界目前就年鉴的功用,有这样16个字的概括:“鉴往知来,服务现实,保存资料,惠及后代。”这个概括符合客观实际,应当作为各年鉴编纂最终目的。

    上述三个定位,贯穿年鉴编纂始终,既是年鉴编纂的总体定位,也是年鉴条目编写具体环节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条目选材和编写过程,必须牢牢抓住这三个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编写好条目,提高年鉴整体编纂质量。

    二、界定选题标准

    年鉴条目的选题标准,是对现实资料主题进行取舍的依据。它直接作用于年鉴的撰稿和编辑活动,影响着条目的质量。根据年鉴资料汇辑性、作者广泛性、编辑集体性的要求,界定年鉴条目选题标准应重点考虑:

    (一)认知资料的社会价值。资料具有社会价值,主要是指众多读者对这些资料有着共同的检索需要。年鉴资料被社会大众所利用,其效用才能发挥。从社会价值出发,就是为了提高年鉴的效用。与读者的社会性相适应,条目选题也要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条目选题本身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条目反映的人、事、物要有社会意义,具有代表性、标志性和存查价值,是读者认识周围社会环境和了解历史的基本资料。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选题:

    第一,抓重点。面对有关部门(行业、领域等)的事实材料,应区分出哪些材料反映了本部门的主要工作、重大进展、突出问题等,从大量、庞杂的材料中把握要点,提炼精华。实践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偏差:一是机械的理解“重点”。重点资料不能等同于工作重心,不能因为工作重心只有一个,重点资料也就不可多得。实际上,重点资料非常丰富,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对一个部门来说,完全可以立几条反映主要情况的条目,从多方面、多角度体现部门的总体面貌。二是报喜不报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只反映成绩不反映问题。实事上,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往往也构成部门情况的主要方面,某些问题,还带有全局性,是事业发展的制约力量。立目反映这类问题,会提高年鉴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果忽视对重大问题的选题立目,对部门情况的反映就有欠周全,也会降低年鉴内容的资料价值。

    第二,抓热点。“热点”即社会热门话题,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事物。它体现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身具有很大程度的社会性。通过记录社会热点,可以使年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大增强年鉴内容的资料价值,从而提高读者对年鉴的检索率。当然,年鉴反映热点,目的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要通过热点反映社会,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的资料。因此,要对材料作认真分析,从资料的社会价值出发,注重其社会代表性以及社会大众的关心程度。

    (二)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年鉴的工具书性质和选题的社会价值性要求,决定了进行条目选题时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要以局部材料对全局、对社会的意义、作用和影响为依据进行选题,突破部门(行业、领域)的局限性,提供能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信息资料。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关键在于两方面:

    第一,把握好部门性资料。年鉴收录的资料,有很大部分是关于某个部门(或行业、领域、地区)的。要对部门资料作总体把握,就得看这些资料能否代表或体现这种社会职能。同时,要把部门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职能部门,反映其中具有社会意义的材料,而不能把部门当作小社会来面面俱到地加以反映。

    第二,把握好跨部门资料。年鉴中的这部分资料,不局限于某个部门,而是体现了对各部门的管理、协调或是对社会事件、自然现象的记载。选取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大小,而是看其有无明显特色、有无代表性等。许多有生命力的新事物,某些有明显特色或揭示作用的事件或现象,刚出现时也许比较细小,但从发展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终将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或作用。因此,需从全局上把握它的社会意义,将其入选条目。

    (三)把握好几类具体标准。第一,部门、行业和地方的概况。“概况”可全面反映部门、行业和地方的基本情况,是认识相应社会领域的基本资料。年鉴应把“概况”作为首选条目,建立概全率极高、层次丰富的“概况系统”,以增强年鉴的综合反映能力。第二,年度内主要活动取得的实绩。所谓“主要活动”,是指各地、各部门年度内的重点工作、重大改革措施、重点建设等。由于年鉴的年度性和记实性,一般只有活动实绩才能立目反映。对主要活动实绩,宜采用单独立目的形式,设专条反映。第三,重大社会事件或自然现象。社会事件或自然现象的发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较强的年度特点,是选题立目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对这类资料主题的筛选,应着眼于它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对重大社会事件尤其是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的反映,要注意从积极的借鉴作用方面入手,避免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第四,重大奖励得主。既可立目反映获奖的单位和个人,也可反映获奖的事物。由于年度内奖励项目多,数量大,因此,设条立目时需要考虑奖励的代表性,否则,就会收不胜收。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坚持选收奖项的高层次性。选题立目时,应着重收载年鉴对应地域最高层次以上的奖励;二是对同一奖励不同得主进行集中反映。这是为了密集资料,节约篇幅,提高信息量。第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事物。各地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选题立目应该充分考虑这种特征。除了明显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之外,同样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同样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点。因此,选题立目时也不应忽视对年度内有地方特色的新事物、新经验等的反映。这样,才能突出本地的年度特点,提高资料价值。

    三、掌握文体文风

    文体,年鉴的文章体裁格式。年鉴的性质和功用决定了年鉴条目文体:以记述为主兼具说明。无论综合性条目,还是单一性条目,都要求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写清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何果即可。内容所涉及的是一些基本的信息要素,不加描写,不叙枝蔓,不纠缠过程,必要时可选择几个有意义的信息点加以说明。有时,为了说明得更清楚,可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另加一些背景材料。有些条目虽然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但只对有信息含量的要素加以说明。有些条目要对一些重要事件,作为重要信息记述下来,记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总之,条目的表达方式是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不加描写,不加议论的。说明方法可以采用典型事例说明、纵横比较说明、数据说明、概括性说明,等等;说明顺序,可以采用时序性结构、空间顺序结构、逻辑顺序结构、总分式结构,等等。

    由于年鉴稿件来源众多,因此,在编写实践中务必注意区别年鉴条目文体与其他文体的不同。第一,区别工作总结、报告等报告式应用文体。主要表现:虚话、空话、套话多;使用第一人称,而非客观叙述;大量采用“积极”、“认真”等模糊语言;自我评价、自我议论;一般要提出今后的计划或设想。这些都是年鉴条目编写时应注意克服的问题。第二,区别新闻报道、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文体。新闻文体侧重于舆论宣传,写作方法上以记叙为主,可以加描写,气氛的渲染,有文学气息,有时还可加以评论。新闻体裁中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与年鉴的直陈其事、言简意赅、严谨务实的写作笔法是截然不同的。第三,区别史书文体。年鉴和史书相同之处在于都要用事实说话。史书是按一定的历史观点选择并组织材料,加以评述,得出结论;而年鉴是充分利用占有的资料,提供有用的信息,通过选题和资料的取舍,可以体现观点,不必加评论。史书的表达方式是记述加议论,年鉴条目则是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第四,区别志书文体。志书侧重史册性、著述性,以资料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发挥资政功能;年鉴则侧重现实性、工具性,通过提供有价值的现实资料,来发挥其资政作用。志书强调竖写时纵不断线,重点写好事物的发端、转折和现状,依时为序,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年鉴则以介绍情况、说明现状、纵横比较、提供可供查找的信息资料为目的,所以,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兼有记述。第五,区别其它工具书条目的文体。年鉴、辞书、百科全书条目都采用说明体。年鉴条目必须是事实主体或资料主题,说明为主兼有记叙;辞书条目是语词主题,一般包括进入语言系统的百科语词,采用解释性说明文体;百科全书的条目是知识体系中独立的概念或固定的知识主题,采用说明为主兼有解释的文体。年鉴的主体部分是动态信息,也就是条目部分。所以,年鉴文体的基本要求应当是:以说明为主,兼有记述为文字表达方式,一般写法是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客观陈述。

    文风,年鉴行文风格。一般而言,年鉴条目编写应注意:第一,要求真求实,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第二,追求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发挥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同时也体现史册性。两种价值都不具备的资料,必须忍痛割爱,坚决舍弃。第三,坚持用事实说明,用资料说明,努力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映规律,反映观点。必须善于用资料说话,资料的选择、科学的组织、匠心独运的加工,可以使文字虽未加评论而观点自明。第四,用语力求简洁、精炼、质朴、通达。

    四、编好条目标题

    年鉴条目的标题,既是条目内容的“眼睛”,也是读者检索资料,获取信息的门户,它直接影响条目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年鉴条目标题从标引方式及词语构成看,可分为3类:第一,词及词组。常见于介绍地区、部门基本情况和基本行业(产业)概貌的条目。这类条目的内容主题每年变化不是太大,故条目标题也相对稳定。第二,名称及概念。以独立的知识概念,法定的或者涵义较为稳定、通用的名称作为条目标题。常用于介绍某个地方、人物、机构团体等条目的标引。第三,短语及短句。常用于综合记事和单一记事类条目。

    年鉴条目标题一般要求具有信息性、新颖性、检索性三个基本特征。因此,编写条目标题时,要尽量做到:

    (一)准确概括主题。首先,标题要以事实为基础,紧紧把握条目内容的主线,高度概括、浓缩基本事实。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标题大内容小,或题实文虚的现象,还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按照标题的指引无法查到相应的资料;二是这种概括不准确的标题会把年鉴的一部分内容掩盖起来,让人无从查索。其次,中心词要准确、鲜明。如果标题中,中心词不准确,或隐匿晦暗,或多中心词并列,甚至忽略了中心词,这就让人难以把握其主题,让人产生误解。最后,措词要具体实在,切勿抽象含糊。具体实在往往和准确性联系在一起,而抽象含糊让人费解,准确性自然难以体现。

    (二)突出个性。首先,角度要新颖多变。条目的标题是对条目基本内容的概括和浓缩。由于条目的内容一般都会有若干个侧面或层次。因此,制作标题就有一个比较选择角度的问题,通过深入比较分析,选择最切合实际的角度,以及最能说明主题的中心词。其次,词语要新鲜生动。条目个性化,光有新的角度还不够,还有赖于语言的新颖鲜明。否则,词语陈旧老套,纵然有好的角度,亦难以做到个性鲜明。虽说条目标题素以朴实著称,但新颖与朴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只要新颖得切实可体,不仅不会损害条目标题朴实的风格,相反,会使其质朴中平添几分洒脱,其个性愈加鲜明凝重。

    (三)简明扼要。第一,避免铺垫式和标语口号式。此类标题宣传味强烈,纪实性不足,不仅有悖于年鉴的风格,而且妨碍标题的简洁。要使条目标题简明扼要,必须避免铺垫式和标语口号式。第二,尽量避免成分复杂的句式。标题句子成分复杂,有碍于简明扼要。应当视内容轻重及主题之需,择要立题。第三,免除“蛇足”和非必需的文字。标题贵简,不随便多用一个可有可无的字和词。类似蛇足和多余的文字,应当删去。

    (四)方便检索。第一,尽量使用规范的词语。条目标题要达到方便检索的目的,用以标引的关键词最好能让读者“想得起”。这样,就得尽量采用规范的词语和通用的概念,不生造容易产生歧义或常人难以把握其内涵的词语,不随便使用方言俗语。第二,中心词尽可能前置。这样可以强化主题,大大方便检索。

    五、重视条目附属资料

    条目附属资料,是指作为条目的附属性内容而编发的形象性、便览性、参考性资料,是条目资料内容的补充和扩大。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照片、统计表、小资料。

    (一)关于条目附属照片。作为条目附属资料的照片,因其取材方便。题材宽广,信息量大,资料性强,富有时代感,附属于条目后,能补充和扩大条目的信息量,使条目内容更形象直观,从而大大提高条目的资料价值。条目配发照片时,应坚持条目主题先行,照片跟着条目主题走的选题原则,各随其主,让照片真正起到对条目内容资料的补叙作用。照片题材跟着条目主题走,并非是要限制照片的题材范围。在年鉴中,条目题材具有广泛性,照片题材也相应具有广泛性。至于具体选用哪些照片,除了需要考虑上述原则外,自然还要考虑版面、照片质量等方面的因素。此外,条目配发照片要坚持照片资料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强调资料性与视觉效果并重。照片制作时,还要注意对照片中不满意之处适当裁减,力求画面集中,形象鲜明,主题突出,表现力更强。

    (二)关于条目附属统计表。统计表是用简练的文字、数据,对事物进行归类、概括、分析、比较的表达方式,在年鉴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条目附属资料,统计表可散布于概况和百科部类,一般篇幅较小,内容也较为专一。统计表具有直观性和便览性。条目附属资料的统计表是条目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重要形式,其内容是条目内容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繁复的数据列表反映,可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很多统计表内的数据、材料,本来是可以直接写进条目正文的,只是为了免除行文的繁复,方便读者阅览和检索,才以表格的形式附于条目之后。条目中使用统计表时要注意:第一,表式要规范统一。第二,在表格内容方面,指标概念要完整,计量单位使用规范,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为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制表务必重视弄清统计范围,注意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此外,注意核对交叉数据:与条目正文同一指标数据是否一致;与本卷年鉴其他部分内容同一数据内容是否相左;与上年卷对应指标数据有无矛盾等。

    (三)关于条目附属小资料。条目附属的小资料,是条目内容派生的完整资料或知识主题。它具有体裁灵活、材料新颖、知识性强等特点,对于增强条目的资料性、知识性和时代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条目选配小资料时,应考虑:其一,必须是与条目正文有机联系的资料或知识;其二,必须是独特、新颖,富有地方(行业、专业)特色的资料或知识;其三,必须是相对独立、完整的资料或知识主题(能独居一隅,自成一文)。在文体和写作要求上,小资料与条目正文基本相同。但有自己的特点:一是章法较为宽松。如开头、结尾,可根据实际自由确定。二是笔法较为灵活。记人、叙事可以适当描写,写景、状物也可适当修饰;而诠释知识概念,因讲求知识性和规范性,写法又比较严谨。

    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条目选题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力求二者有机统一。首先,基本选题要相对稳定。在选题时不能仅着眼于单个条目,而应当从宏观上、全局上去考虑问题,保持基本选题的相对稳定。第一,全书的框架不要轻易变动。框架框定条目的选题范围,因而对条目选题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框架每年变化过大,不仅读者会感到陌生,作者和编辑也不好把握。因此,框架内主要栏目一般不轻易变动,其排列位置也尽可能相对固定下来。这样做:一可保持年鉴整体资料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二便于具体资料的归属、编排与查找;三能逐渐形成自身的风格与特色。第二,基本条目要保持相对稳定。年鉴的基本条目,主要指用以反映基本情况的条目,大体有两类:一是介绍某个地区、部门基本情况的“概况”条目;二是反映某一方面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及一些职能部门主要业务的条目。第三,某些需要连续反映的资料主题也应逐年立目。所谓需要连续反映的资料主题,是指那些在年度内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的跨年度的重大事件或事物(包括重点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社会活动等)。其次,从实际出发逐年更新选题。编写实践中应注意把握:第一,要选择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能展现社会发展方向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设条立目。这样才能使年鉴紧扣时代脉搏。这些重要事件以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全局性的,必须选题立目。二是局部性的,其对社会的影响虽亚于前一类事件,但也超过了该地区、部门以往同类事件和其他事件,或具有不同于以往同类事件的特点,也应优先立选。第二,要根据年度内事物变化的新特点及时调整、变换选题。

    (二)正确处理好条目内容的连续性与新颖性,力求二者相得益彰。条目内容与选题密切相关。条目选题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客观上要求条目内容具有连续性与新颖性。所谓条目内容的连续性,是指条目内容反映事物、记述事实时,注意到事物的前后联系和上下连接,基本资料尤其是一些重要数据要逐年反映,不要中断。新颖性即是指条目内容除了具有连续性,还应富有时代气息。在条目选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内容每年都要吐故纳新,以现实资料去更新它的内容。编写实践中,应注意:第一,基本资料须连续反映。年鉴作为逐年更新、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其显著特点之一,是能及时为读者提供相应社会领域内最新的、可逐年比较的基本资料。而这些资料的利用率往往相当高。因此,在条目内容取材上,必须充分注意保持基本资料的连续反映,并不断汲取年度内新鲜的、有特色的材料:基本情况及基本统计数据要逐年收录,做到纵不断线;力求把握年度特点,使基本资料每年都有新鲜内容和新的气息。第二,取材角度要新颖多变。在年鉴条目中,某些基本资料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如果每年依样画葫芦,则难免“似曾相识”。因此,在编写时,必须注意突出反映对象年度内的新进展和特点,同时通过变换取材角度或从新的侧面去进行反映。这样即使是“老题材”,也能写出新意。

    (三)正确处理好条目信息的全面性与概要性,力求“概”而“全”。年鉴条目系统地记载年度内事物发展的全貌的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同时具备“全”(全面性)而“概”(概括性)的双重品格。要达到“全”而“概”的要求,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择信息须全方位考虑。年鉴是反映相应社会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情况,如果没有对全局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全方位的“扫描”,条目收载的信息资料就难免会有疏漏。所谓“全方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条目反映范围,应当包括条目对应范围的所有领域或所有单位;二是指条目内容应能囊括具有同一性质的各个事件和相关因素。第二,概括信息力求突出重点。信息的全面性不是许多材料的简单拼凑,应当是通过对面上全部情况的分析、提炼,有选择地、提纲挈领地综合概括。也就是说,要在坚持全面性的同时,力求突出重点。一要概括面上的全部重要事件。处理信息时,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把年度内的重点工作、重要成就、重大进展及主要问题等资料筛选出来,进行综合归纳,概括反映。二要把握主线,充分展现事物的各个层次。如果反映事物只有面上一般情况的综合,而缺乏多层次的发掘,那么,不仅会湮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而且也难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