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年鉴校对工作的思考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22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校对广义上包括专业校对和非专业校对(作者校对、编辑校对)。鉴于目前国内综合性年鉴,一般均由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出版,而方志办人手又少,没有单独或专业的校对岗位(人员)。室内编辑人员往往是一职多能,在负责编辑文稿的同时,也充当了非专业校对人员,实行的是编校合一,既负责编辑工作,又负责校对工作。所以这些人员不论从精力上,还是从知识上和时间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校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和瑕疵甚至错误也就不可避免。而校对的好坏可以决定或关系着作品的好坏。但是由于年鉴文稿几乎为非专业人员校对,为尽量减少校对工作的失误,本文针对提高非专业校对质量作一些探讨,笔者认为要提高年鉴非专业校对质量首先要提高对校对工作的认识,同时要针对目前校对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加以规范。

    一、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即按原稿校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即订正如校改、校勘、校核、校稿子、校样”(《现代汉语词典》,第571页,商务印书馆出版)。从校对的概念解释可以知道年鉴校对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的出版工作包括编辑、照排印刷和发行三个组成部分。由于编辑工作是横跨书稿和印刷工艺间的桥梁,所以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重要的中心环节,而校对工作又是出版工作中必须经过的工序,这一工序不仅是校对的过程,也是编辑、补充、修改、完善的过程,它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最后防线。其次,年鉴书刊的性质决定年鉴校对工作必须精确。年鉴的性质概括为资料性、年度性、权威性。资料性说明它涉猎的内容广泛,类型齐全,存查价值高。年度性决定了它以动态信息和涉及年度的资料为主,而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一年内发生的事情层出不穷,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的需要,人们用一个载体将经过过滤、加工、筛选的信息汇集,以便加以运用或借鉴。权威性不仅说明它是由权威的机构主办,还说明资料内容较为可靠。所以年鉴出版必须要有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精神,避免或减少疏漏和差错。再次,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补充和完善,行使了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文稿的照排通常采用的是电脑,电脑在汉字录入时由于一键多字根、重码,加上录入人员的操作不慎、指令失误或电脑病毒的侵袭,校样出现字体、字号、非中文符号、错别字,而这些错误只有经过校对才能得到修正。

    上述说明,校对工作在出版工作中有不可替代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失误消灭在出版前的最重要的“防线”,与编辑工作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是共同构筑图书质量的保证体系。不难想象,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装帧精美的年鉴由于校对工作的失误,导致不应有纰漏,不仅使人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还会削弱年鉴的规范性和整体性,更削弱了年鉴的资料性和权威性。正如《〈关于校对工作的两个建议〉的通知》总则第三条所述“校对工作是从编辑工作分流出来的,仍然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在出版工作中行使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职能”,因此在校对过程中每位编辑都要有如履薄冰的心境,树立严紧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高度重视年鉴校对工作,编辑部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出精品。

    二、当前校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校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是轻校对,重编辑现象。首先从时间安排上,用在编辑流程这一环节的时间近半年(从上年12月组稿至来年5~6月经过组稿编辑加工、分编、总纂、审稿),用在校对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中间包括照排和送出版社审稿时间),且在校对分工时又不考虑各编辑校对的工作量,只统一规定校对完成时间,造成编辑间校对工作量悬殊太大:校对量少的编辑一天仅1万余字,校对量多的编辑每天最多的校稿量达2.5万余字,且一个校次就得连续用6~7天(包括周六、周日)的时间,长时间超负荷工作,难免产生视觉疲劳,并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校对质量必然大打折扣。二是校对制度不完善。表现在校对工作中只重视定量、定时,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只要每个编辑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规定的校对任务,就大功告成。至于出版后反映或发现的校对差错,便无人问津,没人追究,反正错多错少、有错无错均照校对字数计发稿酬,更没有什么奖惩制度。三是不严格按照“三校一读”的图书编辑规程的最低限度的校次,科学有序地开展校对工作,而是“放任自流”,甚至为了赶进度而减少校次,在校次的安排上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四是校对标准不统一。在校对过程中,由于各编辑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对编辑的规范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和敬业程度不一致,导致对校样的错误纠错不统一。如重量和面积表述不规范和不统一。按照年鉴规范要求应分别表述为吨(千克)、平方米,但在实际校样稿中仍然有千克、吨和公顷等表述;对相邻的两个数并列连用和时间表述也不规范统一,如前者有“二三米”,也有用2、3米的不同表述,在时间表述上不规范的如“去年”、“上年”等模糊时间表述的不乏其例。五是校对方法不科学。长期以来,在年鉴校对工作中由于“赶时间”,怕“麻烦”的思想主导了校对工作,所以在校对时一方面不严格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三校一读”最低要求,将经过编辑三次自校后的校样直接进入“点红”付印程序,省略编辑间的交叉校对和“一读”校对程序(终校改版后的通读检查)。六是校对费低廉,不足以体现校对工作的艰辛和劳动强度。目前校对费还是年鉴兴办之初的标准,10余年来从未改变,校对费还达不到新闻出版署规定的最低标准,所以极大的挫伤了编辑的积极性,成为影响质量的又一因素。

    三、校对的程序、方法、范围

    (一)程序

    要提高校对质量,除提高对校对工作认识、找出校对工作的不足外,在校对工作中还应严格按照校对的程序进行。根据编辑学对校对工作的程序规定,校对主要分为核清、校样、校次、并样、整理、通读、校红、检查、付印等程序。

    核清即组织编辑对已发稿的年鉴经印刷厂三校后所出的清样进行通读和复核。由于年鉴内容涉及面广,篇幅巨大,成书加工突击性强,加上年鉴工作者是非专业校对者,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和疏漏;而年鉴又是权威性、资料性工具书,任何差错均影响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核清至少要求读三遍,对某些重要部分,应请有关专业人士再核清一遍。

    核清范围包括页面上的文字、符号、图表,以及与其交叉、相关、相连的内容,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其重点是消灭编辑加工中残留的病句和错别字,纠正语法修辞和标点符号差错;纠正植字、排版中发生的错误。如由于误植、漏校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多字、重字、生造字,及漏句、漏行、漏断、漏页、错字等现象;彻底解决交叉情况、数据矛盾现象,包括名词、量词前后不一,表格、示意图中的数据与正文的数据是否一致等;检查数字用法和机关名称表述是否符合规范、前后是否一致;检查照片、表格、示意图等附属资料所放位置是否正确,照片是否贴反,照片与说明文字是否相符;检查校对引文是否按规范注明出处;检查目录与正文标题的文字、页码是否一致;检查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占栏、占行、底纹是否符合排版要求,分目、条目标题有无沉底现象;检查版心尺寸、破栏、每栏行数、每行字数是否符合发稿要求,书眉、页码的字体、字号和位置是否符合排版格式等。同时核清还包括勘误、纠错。做到有错必纠,有误必究,但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不改,修辞润色的工作也不必多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倒版返工;注意关联性。每改动一处,要瞻前顾后,防止出现新的矛盾和失误;注意正确使用校对符号。凡改动处,切忌潦草,且要拉到行空白外,以免误改、漏改。

    校样即将照排完的活版推到打样机上,打印出纸样,供校对人员校对用的印样。经校对,在校样上边用校对符号指示错误的性质。校样分为毛校样(也叫厂校)、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和付印样。

    校次即校对的次数。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一本书最低校次不少于3次,具体校次是据原稿的清楚度、版面改动量和厂校质量而定。一般年鉴的非专业校对更不应低于3个校次,并严格执行新闻出版署《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三校一读”制。

    年鉴文稿经过厂校并改正差错后,打印初校样,送编辑部编辑校对。一般送年鉴编辑部3个校次即一校、二校、三校。每个校次均经送印刷厂改正版面上的错误后再打出校样送校。同时为加强在此之前编辑工作质量的监督,防止可能存在的质量差错,以免造成政治和经济损失,主编还应承担起对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以及年鉴临印刷前对封面、正文进行最后检查。

    并样即把一份校样的改动抄在另一份校样上。具体是指把编辑或撰稿人校正的校样所改动的地方抄在要退改的校样上,以便退厂改样和付印。

    整理即为保证整个校样在退改付印前所取得格式上和校改上的一致,提高校对质量,防止发生失误所做的全面整理。主要整理检查内容包括看原稿和校样是否搜集齐全,检点页码是否衔接,尤其对不属正文的部分如封面、扉页、版权页、目录、索引、图版等应作细致的整理;按顺序检点或编排页码。若为上、下册连贯的书籍还须查明本册页码上与下册是否衔接。暗码与插页都须注明,尤其注意用双跨单排的表格、插图、脚注等是否因页码更改而不成双单码。编好页码后再检点一遍。彩图和图版未能送校时,应留出页码;查看书眉、文字与正文标题是否符合规范、符合标准;目录填页码注意目录的层次应与正文标题层次一致;检查封面、扉页、版权、目录等的名称是否一致。扉页、版权页上的书名转行时,尽量与封面保持一致;检查各级标题所用字号、字体和格式是否一致;依次检点图序、表序和标题序;脚注与中文所叙述的次序是否一致;统一图注标点;如遇重制图、修型等,在校样上必贴上纸条,单码贴在左上角,双码贴在右上角;改动了的页码、图式表旁串文时应将图式表移向切口;检查索引中汉字笔画及外文字母顺序是否正确规范;检查校改是否正确,有无笔误;检查提出的问题及其他版式中应注意的事项,汇总校对人员提出的问题,请责任编辑自行解决。

    通读即撇开原稿对改版后打印的终校校样进行的全面、彻底检查。为弥补漏改、漏校产生的质量问题,校样必须通读。通读的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编辑通读,另一种是由总编通读,两者通读范围有所区别。前者仅限于各编辑所负责校对的文字部分的内容、规范版式、语法等全面通读检查。后者则是指各编辑完成自校和编辑间交叉校对后并经印刷厂改版后对打出的全书校样进行全面的通读检查,以杜绝不必要的“失误”。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通读”均以撇开原稿的形式进行。

    校红即各编辑完成规定校次、总编完成通读后,为保证清样上已对上校样所作的改动。校红一般情况下由指定的两人对印刷厂改版后打出的校样(清样)进行最后核校。这是校对工作中最后一道工序。

    检查即指成书前对版面规格、本书内容的检查。这是校对工作最后一个环节。检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检查版面规格。看是否根据设计单(发排单)和制版单要求的规格设计版面,检查封面(包括书脊)、内封上的书名、编者、社名是否一致,检查排版规格、开本尺寸、装订次序以及版权页上的一切记载是否正确完整,封面是否符合色标、设计要求;检查全书页码、插图、图序、表序的顺序是否颠倒、缺漏、注意图表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目次与正文是否一致,检查各级目的字体、字号和占行是否与要求相符。另一方面对整部书内容检查。通读某些重要部分看有否政治、规范方面的错误;检查图注、表头、注释、小标题有否错误;抽查校对薄弱点,如图表、改动较多的句段。

    付印即通过多次校对和通读全部内容确认全部无错,交印刷单位在校样上签署“付印”或“改正付印”等字样。这次校样叫“付印样”,表示通知印刷厂可以印刷的字样叫付印。

    (二)方法

    为保证质量和弥补个人知识局限性,在校对工作中应采取科学的校对方法,其校对方法主要分为单人校对、双人校对和交叉校对三种。

    单人校对又称一人包校法。单人校对是指校对员不论采用对校形式(将原稿放在左边,校样放在前面。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句逐字地进行核对,并对需修改处标出校对符号)、折校形式(将原稿有规律地进行折叠,每次显露一两行,放在校样的上方,使其紧靠要校对的一行文字后逐句逐字地加以核对)、还是录用形式(事先将书稿连同标点符号一起朗读录入磁带,在校对时根据需要重放的校对形式)均是个人独自从校样上来回看句子,并且一个印刷符号一个印刷符号地校核校样上的文字。为充分利用校对这一再编辑的功能,通常情况下采用“谁编辑,谁校对”的原则。

    双人校对。双人校对即两人合作进行校对。具体操作是一人朗读原稿,一人看校样。

    交叉校对。交叉校对即指校对人员间将已校的校样互相交换校样的校对方法。

    三种校对方法,各有利弊。单人校对法由于校对采取的是“谁编辑,谁校对”的原则,其优势在于对书稿内容容易把握,对相关知识熟悉。劣势在于校对时头部需要不停的摆动,易产生视觉上的错乱,同时因习惯性阅读难以感知个体字符的差异,因思维定式结果对差错“熟视无睹”;双人校对优势是校对者避免了校对时头部不停地摆动而产生的视觉错乱,较轻松。劣势是注意力集中在听力上,难以发现文稿本身的错误,又由于多占一个人故不经济;交叉校对优势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可弥补个人知识的局限。劣势是校对者对差错的认定不一致,大部分书稿分类交叉校对,还会造成版面格式处理的不统一。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为节约时间,缩短出书周期,减少改版次数,可采取连校的方法,有一、二校连校和三、四校连校二种。一、二校连校是一校完后,不经改样,再校一遍或由他人用不同颜色的笔连续再校后送厂方改样。另一方面,在具体校对时应取其各校对方法的长处,采取单人校对与双人校对和交叉校对相结合的方法。以单人校对为主,配以双人校和交叉校对。具体是在单人完成三校的基础上,再实行双人校和交叉校。只有综合采用各种校对方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差错,或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

    (三)范围

    校对的范围较广,大致归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纠正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各种差错。包括文字差错如错别字、错字、漏字、多余字、颠倒字、异体字;标点符号使用差错。如该句断的不用句号、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量和单位使用差错。如使用非法定单位或已废弃的单位名称;数字使用差错。在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数、百分比、分数未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多位整数与小数点表示不规范;词语差错。如错用成语、错用词语;语法错误。如数量表达混乱、指代不明、语序不当、歧义、句式杂糅等。

    二是纠正版式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主要纠正规格体例不统一,相关项目不一致,图文、图表不衔接、不配套,各种附件与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等。纠正正文与标题的字号不符合书刊体训、字体不统一;纠正标题、图表、插图位置不恰当和不美观以及方位不平整;纠正页码不连贯,转接处不正确;纠正目录及对应的页码、书眉、页码顺序、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不规范一致。

    三是进一步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个别失误的基础上明确各校次的重点。主要注意发现事实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政治性错误,如事实错误、年代错误、数据错误、一般知识性错误。特别要注意防范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倾向性错误以及导向性、政策性错误;明确一、二校应该比照原稿校改校样,以“校异同”为重点,发现录排差错、非规范字和格式差错为重点。三校以“校是非”为重点。

    四、实行(制定)校对质量保障体系

    年鉴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要有严密的组织外,还得有科学、严格、有度的机制,根据年鉴编纂的规律,在组织年鉴编纂之初,应分清任务,并分阶段、分层次地组织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和运行水平。

(一)实行年鉴校对工作责任制

年鉴校对工作是整个年鉴编纂中的一道工序。为提高年鉴质量,避免或减少差错,年鉴从初稿到正式印刷出版至少要保证校对5次以上(除照排工人自校三次外,各编辑自校三次,编辑间交叉校对和总编检查校对各一次、付印前校红校对一次),由于涉及数人次,所以事先必须明确每轮校对工作的校对责任和校对内容,使得校对工作一环扣一环,一级为一级负责,从而保证校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监督检查的进行。否则,校对工作会流于形式,并形成相互推诿,进而陷于混乱无序的局面。

    (二)实行激励机制,打破平均主义,推行“优绩优酬,优质优酬”拉开档次的报酬制度

    为提高年鉴编校质量,调动各编辑的积极性,年鉴编辑出版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编校质量奖惩制度。首先,校对费的发放将由原来单纯以字数计酬法改为字数与质量挂钩的办法,并打破平均主义的惯例,实行“优绩优酬,优质优酬”拉开档次的报酬制度。按照实际检查(评比出)的校对差错率,结合《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根据新闻出版署规定的稿酬标准,制定出相应的稿酬标准并分档次发放。其次,推行表彰、奖励制度。将在交叉校对、总编读校对、参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和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同时也将上述结果列入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目标奖、精神文明奖、评选其他先进、优秀等考核内容之一。对校对质量符合标准的校样除发给应得稿酬外,还应发给层次不等的奖金,以激励和强化编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克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年鉴质量的现象,尽可能地减少硬伤。再次,适当提高酬劳。按照商品经济的原理,结合当年物价涨幅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波动,制定动态的年度稿酬标准,以此改变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稿酬形式,从而更大地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监督工作贯穿到校对工作的始终

    在具体校对工作中采取编辑自校完成后,立马进入交叉校对程序和总编改版后的通读校对,等书面世后又向读者发放反馈意见表的形式进行监督。同时针对不同校对程序过程将监督工作细化,便于对“责任制”的追究,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提供量化依据,杜绝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印象分、人情分的现象。当然,监督工作应贯穿编校工作始终,在具体操作中注意编辑间相互检查、编辑自查、主编读校、读者反馈等相结合的办法,积极营造良好的监督机制,实行对事不对人,真正调动全体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实行时间服从质量

    从人性化和切实提高年鉴编校质量的角度,要实行时间服从质量。首先,改变以往一味赶时间,不注重校对质量的情况。其次,在校对时间安排上不搞一刀切,各编辑的校对时间控制应据其承担校对量来划定。第三,在考核兑现校对结果时,各编辑所承担的工作量应酌情考虑。如前所述对校对量大的编辑,产生视觉疲劳的机率要比校对量少的编辑高。所以校对量大的编辑不能单单以平均量定时,校对期间应考虑中间的间隔时间长短,以期留有“恢复疲劳”的时间。

    综上所述,校对工作在年鉴的编撰、出版发行过程中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勘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年鉴质量是“空谈阔论”。同样不重视年鉴勘校工作,提高年鉴质量也是不切实际的,一部年鉴要想成为精品,准确无误地校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避免、减少校对差错,一方面要提高对校对工作的认识,增加校对工作的责任感,统一并严格按照校对标准和操作程序进行,另一方面,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年鉴校对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为打造年鉴品牌提供有力保障。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