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从单一走向多元

作者:陈平军 来源:陕西省紫阳县档案史志局 发布时间:2018-03-20 16:2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地方志编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志工作也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发生根本性转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地方志工作要由一项工作转型为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业,实现由单一修志工作向复合型地方志事业的重大转型,就必须实现思想意识、机构性质、人员素质、工作任务等全方位的转型,才能适应地方志事业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思想意识转型

    首先,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地方志事业的认识形态要发生转型,不断完善和转变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为地方志事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在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参与的地方志工作体制基础上,根据党委领导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积极应对地方志承编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挑战。逐步改变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承编的状况,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为主、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地方志承编工作体制。积极探索常态化的地方志资料征集与积累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地方志编纂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下,以地方志工作机构为主组织专家实施的工作体制机制①。

    其次,要对方志工作指导思想进行创新和调整,方志不仅仅是为官员服务的官书,修志与用志的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明确,修志为用。古代方志人修志留下的是一部部只有少数人能够阅读使用和赞赏的志书,他们以此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一本书主义”的修志宗旨和人生价值由此得以流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本书主义”早已不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对于以记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全面情况为己任、号称“一方之全史”的地方志,不能仅限于从官方视角、宏观层面入手,只满足于官书官修官用,民间视角、微观层面的记述对于地方志同样必要和重要,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具体和深入记述地方历史和地情,以及传承地方文明、民族文化的要求。

    第三,要充分实现地方政府对地方志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全面落实地方志发展《规划纲要》的主旨思想为主要切入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地方志成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地方志工作要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党委政府要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措施落实上强劲有力,才能实现地方志由工作到事业的全方位转型。

                                               机构性质转型

    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性质要由单一的修志机构转型为复合型的以修志为主,带动年鉴、地情网站、地情资料展示的地情研究综合性机构。

    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转型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地方志工作责任主体转变。既然地方志编修是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定职责,那么,将地方志编修业绩列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人员的考核内容就有法理依据。只有制定出地方志的编修时间、进度、质量、经费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和责任,对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才会使与地方志编修有关的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真正将地方志编修视为己任。二是扩展地方志编修方式和队伍,克服地方志编修纯粹官修的方式和人员力量单一的弊端。如果地方志的文化定位不再仅仅是为官员服务的官书,而是承载着更多社会功能的文明载体这一判断成立,那么,“官书官修官用”的模式必然要随之改变调整。长期以来,地方志编纂大都是由政府的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策划,并包揽审查验收甚至总纂修改,各有关单位承担提供资料、编写初稿乃至修改等任务。地方志工作机构和有关承修单位基本都是党政部门、群团和某些承担行业管理职责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然而,在这种高度依赖行政手段的指令性机制下,更广范围的社会资源,比如高校、科研单位、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民间文人等对编修地方志、丰富地方志内涵的作用没有得到必要的发挥,地方志中忽视民情、淡化民生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在秉承官书官修体制的前提下,应实现两个转型,一是从完全由政府主持、单位承修的修志机制向政府主持、单位和民间共同参与承修的机制转型。可以依据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参考市场运作机制,对不同专志(分志)或者篇章分别实行项目招标制、项目承包制、项目责任制、专家审查验收制等新的工作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地方志的内容。二是修志人员队伍从完全由专业机构人员承修向专业与业余并修转型。在政府主持修志的模式下,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参与修志评志。在政府方志工作机构之外,聘请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包括民间文人、艺人参与修志、评志、审志。这样能更好地记述民情、民生、民风,体现地方志以民为本的宗旨,生动反映地情特点。事实上,已经有地方志工作者在总结方志编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方志编纂市场化运作,实施课题招标、专家审查验收等工作方式。②

    坚持主体业务不放松,把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作为事业发展的主体,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根基,是安身立命之所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全力高质量地完成第二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并及时启动第三轮地方志书的编纂工作;全面启动三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并逐步规范。一方面,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编辑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地情书籍;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地方志资源为当地党委、政府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大力推进方志馆建设力度,提升方志馆的文化品位,把方志馆建成全面展示地情的场所,建成爱国爱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办好地方志网站和地方志刊物,要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大力推进各级地方志网站建设,并不断丰富方志网内容与服务品质,为社会各方面获取地方志信息和提高地方志工作效率提供便捷服务;要努力办好各类地方志刊物,使之成为指导工作、探讨理论、服务现实的重要平台。要把方志馆和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打造成地情资料信息中心。资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石,要加大包括旧志在内的各类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大对重要影像录音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大对重大事件当事人口碑资料的搜集整理,尽可能地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料收全并整理和完好保存。要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地情研究,使新方志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应有的学科地位。使地方志工作者成为省情通、市情通和县情通。

                                             人员素质转型

    地方志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一个地方的地方志事业的整体质量和推进速度,这就要求地方志工作者由只精通修志转型为精通年鉴编纂、地情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展示宣讲的全方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志事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地方志工作持续协调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机构不稳、人员偏少已成为制约地方志工作发展的瓶颈,然而在当今机构精简的大环境下,单纯依靠增加编制解决这一问题难度很大,因此提高地方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关键。

    提高修志人员整体素质,保证工作质量及地方志事业的整体推进,人才是地方志事业最核心的要素和第一资源。首先,要提升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能力。作为一地地方志工作的领路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者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应当熟知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跟踪领导思路及社会发展热点,善于筹划,能够制定出合理的长期规划及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具有科学决策能力,工作思路清晰,善于识才用人,从而把握全局,引导地方志工作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其次,要提高地方志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倡导创建学习型机关,通过业务培训、理论研讨、交流进修等方式,培养业务骨干。一是全面提高地方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知识理论素质和业务编纂素质;二是提高指导工作能力,使其组织协调、调研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能够成为一些行业或部门修志力量的核心;三是提升地情开发能力,使其成为地情专家,能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为社会服务。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熟悉地情的修志队伍,是全面推进地方志工作的先决条件,主要业务骨干要成为地方志业务工作的践行者和指导者。此外,面对人员少、力量弱的现实,地方志工作者不能因编制的限制而手足无措,可以通过发掘社会潜在的修志力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宽修志队伍,弥补地方志专业人员的不足,可以聘请具有较高文字水平、熟悉情况、身体好的离退休老同志参加修志,扩大地方志事业的影响及成果。

                                              工作任务转型

    由过去的单一编修志书的工作任务转型为以志书编修、年鉴编纂、地情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展示宣讲,全方位的为地方服务的多元性工作任务。

    要有多业并举的工作格局。作为一项事业,地方志工作承担着为地域经济和各行各业发展服务的任务,工作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地方志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各级政府、各部门通过编纂自己的志书,来梳理发展脉络,总结规律,为发展决策提供服务。地方志工作者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在工作内容上,要跳出修志是“一部书、一项工作”的观念局限,拓展地方志工作内涵,优化地方志工作结构,形成“志、鉴、库、馆、用”多业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志”,要高质量地完成省、市、县三级志书的编纂,形成拥有一批优秀志书的成果群,这是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基石。“鉴”,即在编纂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的基础上,提倡、指导行业年鉴、部门年鉴及企业年鉴等各类年鉴的编纂,形成丰富完善的成果体系,使之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地情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及各级领导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库”,就是地情信息库,利用地方志工作涉及面广的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站,推动地方志事业融入社会,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馆”是指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方志馆网络,使之成为集“地方文献中心”“地情展示馆”和“远景规划馆”三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基地。既展出各类地方志成果,形成庞大的收藏系统,为区域研究、课题咨询等工作提供翔实丰富的资料;又以沙盘、模型、图像或影像方式,展现当地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产业格局,文化特色,民风民俗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立体、形象地了解一地概貌;还可通过声、光、电等形式,展现一地远景规划实施的效果,为地方发展规划提供咨询。“用”即是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对当地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发掘行业优势,将修志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创新工作领域,开拓地方志事业发展空间。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地方志工作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文化事业,但志书编纂的周期性对地方志工作机构和队伍特别是县级机构、队伍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一轮志书完成后,许多县级机构被撤销。因此,地方志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跳出历史上形成的“一本书”的窠臼,发掘地方志工作优势,寻求新的工作领域。地方志书因其编纂周期长,存在信息滞后的缺点,但同样有着资料系统的优势。从历史的角度讲,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其传承性,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渊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都离不开自身独具的特点。而地方志书恰恰是记述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深藏厚重的历史,内容包罗万象,这都是其他部门所不具有的,是掌握在地方志工作者手中的宝藏。从现实工作上讲,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为畅通信息渠道提供了保证。不论省志,还是市、县志的编修,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地方志工作者要与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打交道,了解各行业发展的状况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各部门从地方志工作机构得到地方志业务的指导,在这来来往往的过程中,就蕴含了许多获得各类信息的机会,地方志工作者要把触角伸得长一些,要善于抓住契机,把工作渗入到社会中;应该扬长避短,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既有的地情资料加以研究,从现实的工作中搜寻有用的信息,将历史与现实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或为某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佐证,或对某一项目建设进行提议,或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等。地方志工作只有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③。

    转变工作方式,变“闭门”修志为“开门”修志。历史上的修志属于行政命令式修志,一般由政府下令,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具体编修过程中,多数采取组建一个编纂班子独自编纂一部志书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组织结构。这在计划体制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但这种修志体制更多突出的是单位或部门修志,忽视了它的社会性,从而导致一些志书所记内容与社会脱节,降低了志书的实用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推动,由一个单位或部门修志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修志任务了。另外,地方志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完成的作品必须回归社会,为社会服务。用志的人,最明白哪些内容应该入志。因此,吸收社会力量修志,志书就更有生命力。同时,地方志工作者,也要“走出去”,或用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各业服务,或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放宽眼界,提升对社会的感知力。只有站位高了,所编志书的起点才会高,价值才会大。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地方志工作机构只有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社会广泛参与的修志新格局,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只有实现了这些实质性的转型,才能促进地方志工作转型为地方志事业的华丽转身,才能适应新时代对地方志的新要求,才能促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①李秋洪,地方志的困境与创新,《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期。

②文坤斗,《关于社会主义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期。

③杨洪进,《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来源: 陕西省紫阳县档案史志局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