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在线访谈 > 文字实录列表

访谈邓瑜: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传承弘扬优秀巴蜀文化

文字实录

  • 邓瑜:

    谢谢各位网友,谢谢主持人,再见!

  • 主持人:

    大家的提问非常踊跃,可见大家都非常关心关注四川地方志工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感谢邓书记做客我们的访谈,给我们带来细致的解答,感谢网友们积极参与。最后,感谢您对“四川省情网”在线访谈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 邓瑜:

    谢谢这位网友的提问。

    首先我们对巴蜀文化的大力宣传是建立在地方志掌握的富集充足、全面权威的资料这个基础上的,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扩大稿件的来源渠道并保持稿件的高质量;

    其次,强化思维和观念更新是保持宣传持续向好的思想基础。只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地方志融入主流宣传对这项事业的发展壮大意义深远,才会激发出持久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第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继续加大与主流、权威媒体的沟通合作,改变志书编出来就“存在深闺少人识”的冷板凳境遇,努力实现让蕴藏在志书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大推动志书进校园活动力度,努力将地方志“育人”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当然还有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外协调等等。

    总之,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个宣传核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重大主题、重要节点,突出抓焦点、写重点、聚亮点,讲好四川故事。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为祖国喝彩,为四川加油。

  • 主持人:

    非常感谢邓书记细致的回答,让大家了解到这些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作出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网友提出的下一个问题:刚才说到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想问一下,今后省地方志办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呢?

  • 邓瑜:

    谢谢这位网友的提问。最近这一两年,我们省地方志办着力转变“闭门修志”观念,在如何把志书里蕴含的文化用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上做了很多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加速自有媒体提档升级。我们的自有宣传媒体主要有网站、微信和期刊三种。6月1日“四川省情网”上线运行,开设四川省情、四川印象、巴蜀记忆、图说四川、资政服务等特色栏目,宣传展示大美四川、记录巴蜀大地改革发展成就,助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实施和文旅融合发展。把地方志“一方之全史”的理念融入到对四川的整体宣传中。截至昨天,页面访问量达766万次,独立访客达到26万人次。在“方志四川”微信坚持每日更新发布文章,涵盖四川历史文化、地理标志产品、传统村落、名镇名村、民族风情等内容。据统计,今年1-7月编辑发布地情资料、民俗、家风家训、传统文化、诗词、名胜、历史文化等相关文章1700篇,被清博指数认定为全国最勤奋的史志类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头条号、网络电台、微博、企鹅号关注度逐月提升。其中“头条号”粉丝达到1.9万人,累计阅读量860万次。“方志四川”网络电台累计播放量35万次。

    2019年5月16日,新开通“方志四川”搜狐号,持续同步发布微信所发文章,到昨天,阅读量突破20万次。

    公开出版的《巴蜀史志》期刊实现扩容扩编,并主动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社期刊数据库等期刊网站和数据库合作,拓宽巴蜀文化受众面。

    二是加大与权威主流和新兴媒体的合作力度。截至8月中旬,中新网(社)、人民网、新华网、四川日报等权威官方媒体发布四川地方志办拟写的传统文化、巴蜀文化信息130余篇(部分信息被求是网、中国政府网、央广网、国际在线、新浪网等转载),以传统节日、节气、重大纪念日为题材组织撰写的专题文章70余篇在《华西都市报》发表,30余篇文章在封面新闻发表。

    顺应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规律,与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喜马拉雅FM开通“方志四川”官方电台,制作发布根据《四川省志·川菜志》《川酒志》《大熊猫志》制作的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滚滚驾到150年还不来听我卖个萌》以及《阿坝州口述历史》《悦听方志四川》等专辑音频节目。基于《四川省志·方言志》、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5期四川方言音频节目已进入后期打磨阶段。

    三是加强策划增强传播效果。一方面是紧跟时事热点,针对舆论焦点,结合群众关注点,及时策划,宣传地情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18年春节前,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身披“擦尔瓦”和自购“唐昌布鞋”,央视春晚中的“亮花鞋”节目和平昌冬奥会“熊猫大木偶”表演,省地方志办迅速组织各地地方志部门采写文章,宣传地方文化。另一方面是主动围绕重大节点提前谋划,增强方志文化传播力度。《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出版恰逢重大纪念活动,省地方志办提前策划宣传主题,组织召开出版座谈会,及时策划制作《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改革开放40年四川在全国改革首创大事要闻》《大江奔流听涛声》等节目,引发广泛关注,特别节目《大江奔流听涛声》,已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为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传播大熊猫文化,服务四川对外开放,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省地方志办与省林草局联合编纂《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已于8月20日正式出版,并作为出版社精品书籍参加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央视网、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均给予大幅报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会同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已进入出版印刷,为建国70周年贡献方志力量。

  • 主持人:

    谢谢邓书记的解答。这里有一位网友问到:刚听邓书记谈到传承弘扬优秀巴蜀文化的方式,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办在媒体传播这块的“动作”非常大,“步伐”也走得很快很稳很扎实,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请问四川省地方志办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 邓瑜:

    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方面是全省地方志部门从思想上,已经充分认识到深度挖掘地情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深度挖掘地情资源是编修志鉴的有力补充,使不少停留在表面记述中的文化资源得以向纵深拓展。第二,深度挖掘地情资源是实现资源社会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志书的解读、分解或开发,便可有效突破地方志与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的局限,使地方志资源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共享。第三,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也是激活地方志自身活力的独特方式。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在作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相应激发方志事业的活力,为自身注入发展生机。

    基于以上认识,省地方志办、各市(州)地方志办在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上,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第一是突出挖掘重点。近年来,全省地方志系统着重围绕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诞生出《四川乡镇简志》《大唐西域记珍稀文献汇刊》《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四川抗战史》《红军长征在阿坝》《阿坝州羌族志》《九寨沟民俗文化村志》等大量书籍,为弘扬巴蜀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是提升挖掘水平。近年来,我省各级地方志系统通过撰写资政报告、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地方志学会建设等方式,极大提升了地方志资源开发水平。如我办编辑出版《资政参阅》,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跟着总书记历炼人民情怀——从德阳取火取图到梁家河烧气发电》(德阳市)、《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自贡市)等调研报告或资政文章,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南充市地方志办积极整理开发地情资料,主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论证工作,先后为成渝第二城、汉巴南铁路、嘉陵江旅游开发规划等提供了大量权威的地情资料,为党政决策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三是创新挖掘方式。近年来,我们一方面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是通过方志文化进机关、进高校等活动形式,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成都市志办与成都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未来3年为全市新录用公务员、军转干部培训授课,为他们了解成都,弘扬成都文化上好第一课;在市纪委、监察局门户网站以及成都市地方志门户网站、“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FM99.8开设、开播“廉说蓉城”专栏、节目;制作《历史上的成都廉官》《一代廉官的治与智》等影视片6集在成都电视台“廉政观察”栏目播放;省地方志办也正在与四川大学联合筹建“四川方志馆川大分馆”,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从地方志书里吸取到需要的知识营养,让方志的“资政、育人”功效持续放大。

  • 主持人:

    听了邓书记的介绍,我们对地方志和巴蜀文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那么,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我们地方志部门在坚定文化自信、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巴蜀文化上作了哪些努力呢?


  • 邓瑜: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我们首先来看看地方志是什么,再来说说和巴蜀文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情况的地方文献,一般以各级地方行政区划为单位。它既有全国性的总志,如记载地方的省、府、州、县志等,也有山水志、寺观志、书院志等专志。因其内容涉及疆域、建制、天文、气象、山川、艺文、风俗等各个方面,故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

    连绵不断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萌芽于周王朝时期。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丰富、发展,地方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到21世纪,地方志已经涵盖了除省、市、县三级志书编修外的行业志、专业志、乡镇村志、山水名胜古迹志、理论、旧志整理、年鉴等包罗万象的内容。现在我们常说的巴蜀文化,主要指的是四川从古至今以来的文化。所以,地方志是巴蜀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7年,四川省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7个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项目,包括: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藏羌彝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最美人文古镇(村落)创建工程,四川武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巴蜀书画传承发展工程,传统节日振兴工程,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工程,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巴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四川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文化经典诵读工程。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今天传承和弘扬的优秀巴蜀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主持人:

    好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网友的提问。这位网友提出:什么是地方志?和巴蜀文化的关系是如何的?巴蜀文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