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12:50:20

1983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26 10:17:0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是在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下,四川省委改革办、四川省地方志办科学规划、协力推进完成的一项重大专题编纂项目。本书的编纂出版,是2018年四川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系列纪念活动中率先实施完成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为全省各地、各类纪念活动的全面开展开了好头、发了先声。

自2018年11月17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按年度发布“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今天发布1983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欢迎关注!






1983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

1983年1月

 

1月13—14日 省委、省政府、成都部队组成“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到巴中、通江慰问革命根据地人民,以纪念红军入川50周年和“双拥运动”开展40周年。

1月14日 省委决定,将省计委、省经委、省财贸办、省农办和省建委的一部分合并组建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1992年3月18日,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更名为省计划委员会。2000年4月8日,省计划委员会再次更名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4年1月13日,省委、省政府决定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综合研究拟订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

1月20—2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307个科技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1982年评选出来的322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1982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奖项目312项,其中二等奖13项,三等奖100项,四等奖199项;1982年度成果推广奖奖励项目为10项,其中“杂交水稻高产综合技术的推广”获特等奖,“推广‘绵阳11号’促进小麦增产”获一等奖,另授三等奖4项、四等奖4项。

1月22—24日 中共四川省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了三届省委向省第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关于工作报告的说明,并原则通过了该报告。

1月30日至2月4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十二大的各项决议,研究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成省委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大会正式代表1201人,代表全省326万名党员。大会由谭启龙致开幕词,杨汝岱代表第三届省委作题为《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全面开创四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共四川省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确定四川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到20世纪末确保全省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并力争超过;建设一个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繁荣富裕、科学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道德风尚良好的四川。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四届委员会,其中委员78名,候补委员22名。根据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的规定,大会选举产生了省顾问委员会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3年1月30日至2月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朱玉 摄)

1月 31日 省委发出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该通知制定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10条政策措施,强调要坚持以户营为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支持各种专业户和家庭“几小”的发展;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放宽政策,搞活商品流通,大力开展议购议销,把粮食生意做大做活;继续搞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通知对于狠抓林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等农业翻番的基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1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新成立的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内设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代行省政府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职责。9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与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合署办公,同时撤销省计经委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职责和人员划归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1984年12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以省长为主任的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下设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与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合署办公。1985年8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恢复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仍与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8年4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将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改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2004年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机构合并,撤销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其职能及编制整体划入省发展改革委。

1月 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加强老干部工作,决定成立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此后,各市(地、州)、县(市、区)先后成立组织部老干部局,老干部工作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启的一项全新事业得以确立。1986年3月,成立了省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1991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3月,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改设为省委老干部局,各级组织部老干部局也相应调整改设。2000年12月,在四川省党政机构改革中,省委老干部局为省委组织部管理机构。

1月 由省进出口管理委员会、省对外贸易局、省对外经济联络办公室合并而成的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成立。1988年5月25日,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更名为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仍行使原省对外经济贸易厅的职能。1995年2月,更名为四川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2000年4月,更名为四川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2004年1月,撤销四川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四川流通行业管理办公室,组建成立四川省商务厅;是主管全省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省政府组成部门。

1月 致公党开始在四川发展党员。至4月,致公党重庆小组、成都小组先后成立。1984年4月7日,致公党四川省工作委员会在成都成立,选举王庭钧为主任委员。至此,有7个民主党派在四川恢复和建立了省级组织。

1月 由省建委主持的全省县域规划试点工作首先在眉山、江油、什邡、大足、德阳、江津、合川、新都、大邑、峨眉10个县展开。4月,在乐山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方13个省(区)学术交流会肯定了四川省县域规划试点的做法和思路。

1983年1月,魏明伦、南国编剧的《巴山秀才》获全国优秀剧本奖(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1983年2月

2月2日 省政府批准开办4所宗教院校:四川藏语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和基督教四川神学院。其中,四川尼众佛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出家女众的佛学院校,四川藏语佛学院是藏传佛教僧才培养的专业学校,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和基督教四川神学院是分别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联合创办的大区性神学院。

2月5日 中共四川省委四届一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选举杨汝岱为省委书记,杨析综、聂荣贵、冯元蔚、蒋民宽为副书记,谭启龙、鲁大东、许梦侠、王诚汉、刘西尧、何郝炬、吴希海、白尚武、黄启、宋大凡、许川为常委。同日,省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谭启龙为主任,鲁大东、杨万选为副主任。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许梦侠为省纪委书记,王敖为常务副书记。

2月7日 省委召开座谈会,总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要求广汉、邛崃、新都3个试点县从单项改革走向全面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上层建筑改革。省委考虑到上述3个县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川西平原,因此决定再增加一个经济不发达的洪雅县作为全面改革的试点县,以为不同地区提供改革经验。

2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批准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意见的报告〉》,重庆被中央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试点改革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综合性试点的大城市。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转发四川省政府转报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搞好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报告的通知》,就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几项重要工作任务作了规定。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是当时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初期,中央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目的在于搞活城市。1984年,陆续有武汉、沈阳、广州、西安、哈尔滨、大连等城市进入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行列,成为计划单列7大重点城市。其中,重庆是唯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行文试点的城市,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城市的典范。

2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受国务院委托,在成都市锦江大礼堂召开大会,为省直机关1100名离休老干部授予荣誉证书。省委书记杨汝岱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老干部是革命的功臣,是党的宝贵财富,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老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要坚决贯彻执行。

2月12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解决当前集体商业存在问题的通知》,针对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对集体商业还存在不少限制和束缚的情况,就调整管理体制、放宽集体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范围、放宽经营方式、放宽税收贷款方面的限制以及推行各种经济责任制等作了原则规定。

2月19日 《发挥重庆经济中心的作用》一文在《四川日报》发表。该文由经济学家、省社科院副院长林凌和郭元合写,这是全国最早系统地研究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理论文章。

2月21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实行粮食购销包干的通知》,决定1983—1985年,省对市(地、州)实行粮食征购、销售包干。1984年4月2日,省粮食局颁发《四川省国家粮食包干管理试行办法》;8月1日,省政府发出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夏季粮油征购和销售工作的通知》,决定从夏季粮油上市起,在国家征购的同时开放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

2月24日 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从1983年起,除民族地区外,对各市(地、州)全面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俗称“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其主要内容是明确划分省级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即根据各种财政收入的性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类分成;合理确定收入、支出基数和调剂分成比例,实行比例包干;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不仅涉及财政收支结构、财权划分和财力分配的调整和改进,而且涉及计划、基建、物资、企业、事业等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进。

2月25日 《经济体制改革》创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由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是中国第一份专门研究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杂志。

2 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工业交通系统改革。具体措施是在成都、重庆两市挑选2个大企业,参照首都钢铁公司的利润递增包干办法,确定合理的包干基数,一定5年不变;对国营小企业普遍推行集体经营或职工个人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实行国家征税、资金付费、自负盈亏的制度;在重庆、成都、自贡3市的大中型企业和全省蚕丝绸、烟草、医药等公司全面推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试点,其余地区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继续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在部分企业逐步推行浮动工资制;在经济比较发达又有中心城市的地方,分批实行地、市合一,由城市领导农村,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把100多个省属工业企业逐步下放给市管理。

2月 经省政府批准,四川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成立。评审委员会下设36个学科评审组,聘请367名教授、副教授为学科评审组成员。


1983年3月

3月3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永川地区,将原永川地区的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重庆市管辖,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撤销温江地区,将原温江地区的温江、郫县、灌县、彭县、新都、新津、崇庆、邛崃、蒲江、大邑、什邡、广汉等县划归成都市管辖,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将宜宾地区的富顺县划归自贡市管辖;泸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将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古蔺、叙永5县划归泸州市管辖。4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经济比较发达而又有中心城市的地方,分批实行市、地合一,由城市领导农村,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四川开始在重庆、成都、自贡、攀枝花等城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此后,四川陆续组建了绵阳、德阳、泸州、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万县、涪陵等11个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3月10日 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当前四川科技工作改革的若干问题》,要求认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经济,促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开辟道路;抓好科研机构的整顿,进一步扩大科研单位的自主权,在科研单位内部实行承包制,改善科技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定向流动、充分加强农业第一线和边远地区的科技力量,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破格晋升技术职称。

3月12—14日 四川省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杨汝岱作题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胜利前进》的报告,省社联名誉主席任白戈作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委党校、省高教局、省社科院联合召开。

3月12—17日 省委研究室、省社科院、农牧厅和温江地委联合召开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座谈会。会议指出,“两户”是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雏形,是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的基础,要继续解放思想,放宽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不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向“两户”乱派费用,勒索钱财。要为其做好服务工作,帮助解决他们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问题。3月27—31日,省委书记杨汝岱在芦山、宝兴、荥经等县考察,指出要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搞好“两户”的产前产后服务,大力支持发展“两户”,用“两户”带动千家万户。

3月16日至4月3日 应广播电视部、中央电视台邀请,美国广播公司(ABC)摄影队分两批到成都进行电视新闻采访、录像。

3月18日 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该院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5月的四川省政治学院,1960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四川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四川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也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6年,该校停办。1984年9月3日,该院在成都正式恢复办学。

3月19日 省计委根据省政府有关新建四川电视台的指示,正式向省广播电视局下达新建现代化大型彩色电视中心的通知。第一期工程随即开始筹建,1992年12月,以300米高塔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动工建设,该塔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新华东路二号桥东北,塔高339米,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2006年10月17日,发射中心竣工投用,初步建成成都和川西平原的广播电视网络和微波传输枢纽,覆盖1800万人口。

2006年竣工的四川电视塔(陈先敏 摄)

3月23—29日 省农村体制改革试点县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农村体制改革试点经验,讨论制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工作要点》。省委指出,广汉、邛崃、新都、洪雅等县,要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先走一步,争取3年内取得比较系统的经验;内地的其他试点县,要逐步进行各项改革,力争在3年内全面推开,做出成效;全省面上的县,凡是中央和省已有明确规定以及试点县已取得成功经验的改革,都可以积极推行;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与内地差异较大,改革试点方式由各州自行确定。会议要求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商品生产发展;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社分开,设立乡党委、乡政府;市(地、州)要有抓生产和抓改革的两套班子,把改革落到实处。4月27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工作要点》。

3月28日 省委转发省委清查办公室《关于结束清查定性处理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称从1976年11月以来,四川揭发批判清查林彪、“四人帮”及其在四川有牵连的人和事的工作已经6年多;全省涉及人员中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已经基本弄清,回到了生产、工作岗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央“两案”审理座谈会精神,通过反复核实材料,1982年全省各地对需要作定性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复议,重新办理了审批手续,并已基本处理完毕。报告指出,从工作进展情况看,整个清查定性处理工作可在3月底以前全部结束。

3月 省政府召开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抓紧改革和企业全面整顿工作,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环节,在优质、低耗、适销、盈利上狠下功夫。会议研究了关于企业全面整顿、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健全企业领导制度、限期扭转工交企业亏损、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地方工业产品销售和国营企业奖励工作等问题,并制定了相应政策。4月13日,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限期扭转工交企业的亏损。



1983年4月 

1983年4月,邛崃县桑元乡黑虎滩村办起一家新兴的集体企业——邛崃县电化教育服务公司,它是全省农村第一个电化教育服务公司。图为公司装片车间(新华社 供图)

4月4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秀山县,设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中和镇,仍保持原秀山县的行政区划。撤销酉阳县,设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钟多镇,仍保持原酉阳县的行政区划。

4月14日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定位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和集科研、教育、编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9月30日,教育部批准省社科院从1984年起列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至2017年底,该院已经拥有5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联合授权点、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4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1983年进行企业全面整顿的通知》,提出1983年四川企业整顿要着重解决3个关键问题,即建设好领导班子,整顿组织;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逐步使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科学化;抓好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质量、发展新品种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确定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1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1984年进一步搞好企业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企业整顿步伐,力争县以上地方国营工业、交通、建筑安装企业和城市公用事业验收合格率达70%—80%。

4月17—29日 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政协第四届第四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四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列席了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杨析综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选举杨超为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周颐、余洪远、周钦岳、潘大逵、王定一、罗承烈、徐崇林、任景龙、李振、骆是愚、柯召、田一平、李培根、果基木古、降央伯姆、邓自力为副主席。

1994年4月, 乔石委员长(前左四)视察四川省诗书画院,杨超(前右四)、杨析综(前右三)、秦玉琴(前左二)、席义方(前右二)等陪同视察(图片来源:中国书画网)

4月19—28日 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报告、1982年财政决算和198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法院工作报告、省检察院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活动的决议。大会选举四川省出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202人;选举杜心源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传厚、张秀熟、裴昌会、刘子毅、童少生、彭迪先、马识途、冀春光、孟东波、刘云波、刘海泉、刘西林、扎西泽仁为副主任。选举杨析综为省长,何郝炬、蒋民宽、刘纯夫、顾金池、罗通达、康振黄为副省长。选举任凌云为省法院院长,选举了10个地区的中级法院院长;选举高振中为省检察院检察长,选举了10个地区分院检察长。

4月23日 省政府批准成立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负责拟定自学考试专业计划和指定主考学校,组织全省开考专业自学考试工作,负责自考考籍管理。1984年4月20日,全省第一次自学考试开考,报考人数42087人。1986年2月19日,成立了新的四川省高等、中专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88年9月,四川省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更名为四川省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4月28日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经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四川“六五”计划确定的基本任务是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进一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把一切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决定性好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七五”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工农业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计划年均增长5.2%。社会总产值按照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要达到713亿元,比1980年增加169.4亿元,年均增长5%。1985年国民收入要达到353亿元,比1980年增加84.7亿元,年均增长5%;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39元,比1980年增加64元,年均增长4.3%。

同日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合练任务,标志着始建于1970年,1982年交付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的一座体制合理、设备配套、技术先进、具有较强试验能力的综合新型靶场,也是当时国内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研制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火箭氢氧发动机技术、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1986年2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了“东方红2号”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承揽的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亚洲一号”,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的垄断地位,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此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逐步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1988年9月1日,经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长征三号”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首次为外国用户发射卫星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供图)

4月29日 省政府批转林业厅《关于调整林业政策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社员可以在自留山上造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也可建小果园、小茶园、小林园等,谁造谁有,并有继承权。包产地内的集体林木,可由社员管护,收益分成,也可折价给社员;田边地角新栽的树木,谁种谁有。集体的宜林荒山荒地,可由社员户、专业户、重点户或联户承包造林,允许雇请临时性帮工栽植,地权归集体,林权谁造谁有,实行收益分成,造者多得。

4月29日至5月2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交通工作会议,针对工交生产经济效益不好和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等突出问题,要求全省工交企业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会议要求全省50个盈利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要创造条件,实现增产增收;对亏损100万元以上的29个企业,要逐个落实扭亏计划和措施。各地对在建项目要进行一次认真清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全省3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

4月 年仅12岁的自贡籍女子运动员高敏,在成都举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上获得跳板跳水冠军。8月,高敏在新西兰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分龄跳水锦标赛上,获得3米跳板和1米跳板两项冠军。1986年8月16日,高敏夺得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和女子团体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夺得该项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开启了世界跳板跳水界的“高敏时代”。高敏在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并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蝉联女子跳板跳水冠军。1988—1990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最佳运动员。1989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92年,高敏(左)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跳水比赛中获得金牌(新华社 供图)



1983年5月 

5月4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的指令》,要求各地各部门对所属企业的产品质量认真进行一次分析排队,查明哪些产品质量不稳定,哪些产品质量差,逐个找出原因,提出要求,限期解决。该项行政规章发布后,全省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创优质、名牌产品活动,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成绩。

5月10日 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其宗旨是加强省级机关党员干部培训,全面提高省级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培训对象是省级机关处级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8月,省级机关党校正式挂牌,成为全国最早挂牌成立的机关党校;10月,第一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开班。此后,2002年,省级机关党校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党校省级机关分校”,实行省委党校和省直机关工委双重领导,以省直机关工委领导为主,业务方面接受省委党校指导的管理体制。2009年11月,省委决定,省级机关党校、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省级机关分校、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省级机关分院(省直机关讲师团)“三校合一”,合并后的学校名称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5月15日 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张爱萍在绵阳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搬迁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初步确定在绵阳兴建“科学城”的方案。9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迁建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在绵阳正式动工兴建。12月22日,张爱萍再次到绵阳视察“科学城”建设,在绵阳地区党政军县区级以上干部会上传达了中央、国务院在基本建设上要进行大的布局调整的决策,要求将“科学城”的建设与市中区的建设结合起来推进。

张爱萍将军(图片来自网络)

5月20日 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关于广泛深入地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请示报告》。6月28日至7月2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联和省高教局在成都联合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讨论会,就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若干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这是改革开放后,全省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之一,为全省即将开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活动打下了基础。7—11月,全省90%以上的干部共100多万人参加学习,听宣讲群众达2500余万人;参加宣讲的县以上领导干部2650人,培训宣讲骨干47万余人;全省各地召开理论讨论会548次,有12万余人参加,撰写论文1397篇。

5月25日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于红军强渡大渡河48周年之际,在石棉县安顺场落成揭幕。碑文由邓小平题写,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宋任穷、张爱萍为纪念碑落成题词。驻广东的原“红一团”和“大渡河连”代表,受邀参加了纪念碑落成揭幕典礼。

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图片来自网络)

5月26日至6月1日 省委在乐山召开全省盆地周围山区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省盆地周围山区有40个县,占全省总面积的20.2%,人口占16.6%,耕地占20.6%;加快盆地周围山区的开发和建设,是振兴林业、振兴全省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措施。会议总结交流了发展山区经济的经验,研究了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和措施。重点讨论了振兴林业,发展畜牧业,进一步解决山区的粮食,发展山区的交通能源和地方工业,搞活山区商品流通,加强山区的智力投资,发展文教科技事业,以及搞好山区发展规划等问题,制订了具体政策措施。

5月 乐山铜街子大渡河桥建成。该桥全长260.76米,共3孔,中孔净跨120米,边孔净跨各55米,均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是当时国内设计荷载最大的拱桥。

5月 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把服务“四化”建设的工作提上日程,不断摸索、探讨服务方式和合作模式。1984年,民盟四川省委和凉山州创办凉山大学;1986年起,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开展“盟遂合作”,九三学社中央与广元市开展“九广合作”。至1988年,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开办各类正式学校85所,毕(结)业、培训学员17.27万人;成立咨询服务机构104个;先后派出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近2000人次,完成支边项目近800项,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讲学400余次,听众近15万人。



1983年6月
 

6月3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实行国营企业利改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贯彻国务院第一步“利改税”计划,提出将国营企业原来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通知规定,凡是大中型企业原则上都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办法实行“利改税”,国营小型企业按8级超额累进税缴纳所得税。8月,省财政厅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全面实行利改税的通知》,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企业利润在缴纳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一定比例承包费或规定上缴部分后,全部留成。1984年7月28日至8月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普遍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决定,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切实加强领导,在规定时间内搞好这一工作。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是由第一步的税利并存逐步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留给企业安排使用,其目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6月4日 省委决定,为提高全省干部队伍文化科学水平,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对干部实行有计划的文化培训。凡文化程度不到高中毕业的,一般不选拔进县以上领导班子。对现任县以上领导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没有达到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力争3年内分期分批抽调学习文化;初中毕业未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3年内分期分批选送到文化补习学校或中专班学习二至三年。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干部,可依托高等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班;对具有初中毕业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干部,可依托中专校举办干部中专班进行培训。

6月9—15日 中国国际旅行社成都分社外联的日本关西国际旅行社一行3人,游览了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这是四川为开发九寨沟组团旅游进行的首次尝试。

6月22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 建立项目审批责任制的紧急通知》,规定全年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用各种资金安排的基建项目,都要纳入计划进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要采取措施坚决把全省自筹基建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以内。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立即对预算内外资金、银行贷款安排的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和重新审定,并建立起基本建设审查的责任制。



1983年7月
 

7月1日 《邓小平文选》开始在全省各地发行。2日,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加快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1983年7月1日,《邓小平文选》开始在全省发行。图为《邓小平文选》第3卷(新华社 供图)

7月4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四川省总队在成都成立。

7月15日 南充地区法律顾问处为南充市新建公社养鸡专业户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成为全国最早开展为个体户、专业户提供法律服务的单位之一。

7月18—25日 省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选出了省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国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随后召开的七届一次会议选举出了省总工会主席、副主席。

7月30日至8月5日 省委在合川县召开大县经济发展座谈会,44个人口在百万以上或粮食征购在5000万公斤以上的县,15个地市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大县既是四川粮食生产和商品粮食的主要基地,又是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1982年大县粮食产量和征购占全省一半以上;但是县与县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近1/3的大县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等问题。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推动大县经济加快发展。9月11日,省委、省政府批转了这次会议纪要

7月31日至8月7日 省第二次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认为,全省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至6月底,全省累计立案检查各类经济案件23147件,已结案19326件,结案率为83.5%。共依法判刑2591人,开除党籍661人;追缴赃款3467余万元。会议指出,要继续开展反腐蚀教育和堵塞漏洞的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抓好薄弱环节;把握斗争重点,认真查处大案要案;正确掌握政策,严防发生偏差。

7月 成都市在全省率先改革流通体制,向农产品敞开大门。全市采取了开办农副土特产品联合经营中心、农副土特产品贸易服务中心、允许各区县开设农副土特产品商店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农产品购销流通。同时,办好农贸市场,推动专业公司与农村对口经营单位协商合作、组织市内商场和基层商店与各区县直接挂钩,扩大城乡物资交流,减少农村商品进城的环节;并积极与省内外其他地区建立各种购销关系,进一步拓展物资交流渠道。



1983年8月
 

8月8—14日 省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省妇联第六届执委会及省妇联主任、副主任,车毅英当选为主任。

8月15日 省委发出文件,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按照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对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作了具体部署。23日,省委根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工作。全省先后进行了8次集中行动,以7个方面的犯罪分子为重点进行了严厉打击。至11月底,全省共摧毁犯罪团伙5700余个,抓获团伙分子27000余人,依法从重从快判处了一批罪犯。

8月18日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德阳市,行政区域范围为德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和绵竹县汉旺镇。将原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3县和原属成都的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管辖。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阳县建制,设立德阳市市中区,辖德阳市城区和原德阳县的行政区域。

8月29日至9月5日 全省农业基本建设会议在南充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在农村实行以户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下,坚持开展农业基本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总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努力进行土壤改良,建设基本农田;积极发展薪炭林、小水电和沼气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造林育林步伐,争取到20世纪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水土流失程度大为减轻,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8月 省委党校开办“文化大革命”结束复校后的第一期正规学历班。1985年起,省委党校牵头,依靠全省各级党校的力量,相继开办党校函授大、中专教育。1985年7月,省委批复省委党校、省委第二党校《关于省委两所党校逐步实现正规化教育的报告》,省委党校由短期轮训为主,逐步转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的阶段。1986年9月1日,省委党校第一期研究生班(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专业)正式开学。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省委党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之一。

8月 在罗马举行的第22届世界产品评选会上,重庆茶厂出品的峨眉牌重庆沱茶获得金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制茶工业获得的第一块国际金质奖章。

1983年8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2届世界产品评选会上,峨眉牌重庆沱茶以“包装新颖、质量稳定、有害物质砷和铅含量低”荣获金质奖章,成为我国建国后制茶工业获得国际金质奖章的第一个产品(图片来源:中国特产网)



1983年9月
 

9月5—10日 省委、省政府、解放军成都部队联合召开四川省建设文明单位经验交流会,强调建设文明单位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实行整体规划、综合治理。10月13日,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印发了会议纪要。

9月9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涪陵县,设立县级涪陵市,以涪陵县的行政区域为涪陵市的行政区域;撤销雅安县,设立县级雅安市,以雅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雅安市的行政区域。

9月16日 省政府批准同意建立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该校直属省广播和教育部门,是四川、西藏两省(区)唯一一所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该校后与北京电影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实行办学层次的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初具现代化职教办学规模的省内外知名中职学校。

9月18日至10月1日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省体育代表团获得女子排球、女子网球、女子射箭3项集体冠军,7个单项冠军,其中射箭选手夺得6枚金牌。

9月23日 成都双流机场扩建工程验收合格,于25日正式交付使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双流机场继1959年、1967年之后的第三次扩建。1995年,双流机场更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并历经数次改扩建和现代化改造,逐渐发展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航空枢纽“第四城”。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四川省委改革办 供图)

9月 26—29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成立大会。顾问团由省委、省政府聘请的541名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是省委、省政府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决策的咨询、智囊和参谋机构,也是省委、省政府与广大科技人员联系的纽带。这是全国首家科学技术顾问团,开创了四川科技和决策咨询工作的新局面。此后,全省先后有17个市(地、州)和7个县成立了科技顾问团。至2010年,顾问团历经5次换届,先后聘请顾问2097人次,开展重大专题研究400余项,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调研考察报告1400余份。2010年3月,顾问团更名为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9月29日 省政府办公厅批转林业厅《关于落实抢救大熊猫措施的紧急报告》,决定成立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并提出具体抢救措施。1984年4月13日,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大熊猫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做好抢救、保护大熊猫的工作,杜绝伤害猎杀大熊猫的事件发生;6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抢救和保护大熊猫的决议》。1987年2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保护、抢救大熊猫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大熊猫抢救和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保护、抢救大熊猫承包责任制。1992年1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护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保护抢救大熊猫工作的意见》,着重要求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保护抢救大熊猫承包责任制。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市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新华社 供图)

9月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核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探局。1999年12月,该局实行属地管理改革,更名为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在2005年3月的机构改革中,省编委明确省核工业地质局与核工业西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

9月 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委托,四川财经学院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率先开设保险学专业,开始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该院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保险专业本科学生,正式拉开四川保险教育序幕。1991年3月,西南财经大学保险系本科1988级,在中国人保四川省绵阳市分公司5个支公司实施国内文科高校首创的“专业对口、顶岗实习”的教育改革。1997年5月,西南财经大学设立国内普通高校中首家保险学院。2006年5月,中国保监会将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列入国内3大典型的保险教育模式之一,称之为“西财模式”。

9月 全省县级机构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县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通知,根据党政合理分工的精神和精简的原则,重叠的机构一律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经济组织和事业单位不再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实行政企分开。经过调整,县级机构人数普遍减少,平均年龄下降,文化程度提高,向“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前进了一大步。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2907人,减少到2394人,平均年龄由49岁下降到43岁,其中党政一把手年龄由50岁下降为44.4岁;班子成员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49%上升为71%,其中大专文化程度由10.8%上升到38.2%;有各种业务技术职称的344人,占14.3%。全省211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工作于12月底全部完成。



1983年10月
 

10月 5日 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发起筹备的四川省保险学会正式成立。1994年1月23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批准同意,成都保险同业公会成立;该同业公会于1998年3月改建为省级保险行业自律组织。

10月18日 省政府发出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加强统配物资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凡是国家重点建设和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统配物资、部管物资和地方管理的三类物资,都要不折不扣地按国家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供应和运输任务;对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任何地区、任何部门、任何企业不准擅自截留和动用;各生产企业销售计划内或计划外超产的统配物资,不许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国家统配物资,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企业不能自销。

10月19日 民政厅、财政厅、省农行印发《关于设置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周转基金及管理意见的通知》,规定以乡为单位设置筹集扶贫周转基金组织,资金以无息有偿的形式借给贫困户发展生产。

10月19—22日 省人大常委会会同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民政厅,在成都联合召开全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就选举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议定,决定换届选举的时间安排在县级机构改革完成以后进行,最迟不超过1984年底。从11月初开始,全省211个县(市、区)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换届选举;1984年5月,选举工作全部完成。1984年,全省99.95%的公社改为乡,建立了乡人民政府;99.33%的生产大队改为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四川农村的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10月20日 西柏林马塞尼三重奏团到成都访问演出。该演奏团以小提琴演奏家赫尔姆特恩为首,是应文化部邀请到中国进行访问演出。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该团的演出实况。

10月21—3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普教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普教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11月9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要把普通教育摆上重要战略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加速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盲聋哑教育,努力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继续抓好扫盲;坚定有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并决定从当年开始,对申报实现普及任务的县(市、区),由市(地、州)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由省政府发证表彰。

10月27日 全省第一次审计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在年底把各级审计机关建立起来。

10月27—31日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研究四川开展整党工作和防止、清除思想战线上精神污染问题。会议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觉悟。特别是要加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在基层,还要注意抵制封建残余的影响。11月10—17日,省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确定全省自1983年冬季开始,分期分批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10月 四川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中国川东科吉卡有限公司在万县市正式成立。这家由万县川东皮革工业公司与意大利工厂设备设计公司联合投资的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各式皮鞋和运动鞋。

10月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正式成立广播剧组,编写播出该台第一部立体声广播连续剧《孙刘联姻》(4集);同时创作播出了该台第一部立体声单本广播剧《谁是刑警》。11月6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在文艺广播中开始设立《外国音乐欣赏》节目。



1983年11月

11月2日 省纪委、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坚决、彻底、全部地收缴、查禁淫秽书画和反动、黄色下流音像制品,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为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而斗争。

11月7—15日 全国第一次大型烹饪技艺表演在北京举办。四川推选厨师参加本次表演,1人获最佳厨师、3人获优秀厨师、1人获优秀面点师荣誉,获奖人数全国第一。18日,邓小平、王震、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四川饭店接见参演的四川及重庆厨师和工作人员。

11月10—17日 中共四川省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确定全省自1983年冬季开始,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分年度在省级机关,在地、县两级机关和相当于县级以上的单位,县以下的基层单位先后开展。整顿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肃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流毒,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和侵蚀。通过整顿思想,统一思想,进一步纠正一切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整顿作风,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加强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纯洁组织,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开除出党。会议提出,整顿的基本方法是认真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错误,纯洁组织;并要求经过整顿,要进行郑重的党员登记。

11月14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黔江县,设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黔江县的行政区域为自治县的行政区域,自治县人民政府驻联合镇;撤销彭水县,设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原彭水县的行政区域为自治县的行政区域,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撤销石柱县,设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原石柱县的行政区域为自治县的行政区域,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南宾镇。

11月18—20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传达中央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分析全省经济形势。会议提出,发挥四川三线建设基地的作用,为国家重点建设效力;正确处理原料加工和深度加工产品的关系,积极发展同沿海省市的经济联合和协助;积极发展城乡集体企业,以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会议提出1984年的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在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力争达到6%;并要求搞好企业全面整顿,围绕重点产品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努力提高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的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服务,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11月21—25日 全省第一次律师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通过了《四川省律师协会章程》。1987年7月1日,成都经济律师事务所成立,成为恢复律师制度以来成都市成立的第一家专业律师事务所;1988年9月21日,重庆市平正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成为四川律师体制改革试点的第一个合作制律师事务所。至2017年6月底,全省共有律师事务所1274家、17960人,省律师协会先后举行8次全省律师代表大会。

11月 21—27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民族工作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指示,检查了1980年三州工作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着重研究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措施。会议确定了牧区牧畜包产到户、草场包产到户和联户的责任制,作出了改革三州林业、森工管理体制的决定;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培养和稳定人才,建设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

11月24日 成都市政府建立干道建设指挥部,全权负责市政建设。1987—2002年,组织实施了蜀都大道建设、成都市一环路扩建、二环路建设、三环路建设以及府南河锦江段改造等一大批市政工程。2006年12月,该指挥部与成都城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此后,组织完成了第一绕城高速、成环路、第二绕城高速的建设,成都市建成城市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进入国家一线重点城市行列。

11月 省政府印发《关于通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试行办法》,对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办法作出具体规定。1985年11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试行办法》,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作出具体规定,为筹集办学资金、改善四川特别是农村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供了政策支持。1993年3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 1993 年普教工作会议结合四川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研究了普教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措施。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的国营、集体、个体等宾馆、饭店征收教育附加费;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经费,改由县财政统一管理,教育部门统一使用。



1983年12月
 

12月 2—3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筹备会议,部署在全省开展农村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会议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课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将在省委直接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四川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正确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估价农村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以利于从四川省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2月3日 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在成都成立,其职责是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三线建设单位进行调整改造。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四川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成为全国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重点环节。1984年2月28日,省政府决定设立四川省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领导小组和省军民结合领导小组,2个小组设一个领导班子;9月13日,成立四川省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此后,四川对三线建设单位进行调整改造规划,调整产品结构、服务方向,进行技术改造和必要的技术引进,推进军民结合,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至1985年,四川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取得初步成效。在“三线”调整的带动下,四川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三线”调整企业为主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辐射源。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彭州市工业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经济开发区中,“三线”调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4日 全国最大的铝材氧化上色车间在西南铝加工厂建成,设计年产氧化上色铝材3200吨。

12月 7日 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这是四川省首部专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1984年1月,省妇联发出《关于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制宣传月活动的通知》;2—3月,全省开展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月活动,并依法查处一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

12月9日 广播电视厅批准邛崃、金堂、什邡3个县的广播站改建为人民广播电台。30日,邛崃县广播站正式改建为广播电台。这是四川省首批诞生的县级广播电台之一。至1988年8月,全省广播干扰网建成,全省所有市(地、州)府所在地均有了广播电台。

12月17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在四川红光电子管厂正式投产,该生产线可年产50万只14英寸、17英寸的黑白显像管。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显像管行业和无线电专用设备工业拥有了自主生产能力。

1983年12月17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在四川红光电子管厂正式投产(新华社 供图)

12月19—23日 四川省纪念毛泽东九十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党史工委、省社联、省社科院、省高教局联合召开,就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2月25日至1984年1月4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新认识转变中的农村经济,端正对待专业户这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的态度,转变各级领导和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以适应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会议提出1984年四川农村工作的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3和1984年两个1号文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搞活流通,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两个转化”。会议指出,发展专业户、小集镇,是继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又一大政策;凡已向群众宣布土地承包期的,不再变动;转包土地是一种进步现象,应当允许;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运输,从事多渠道运销;乡以下以生产队为单位设立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其名称叫农业合作社,或保留生产队名称;在2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进行集镇建设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会议提出,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除农业税外,各种统筹费用和提留应控制在农民全年纯收入的3%—5%以内,这一做法为全国最早提出。

12月26日至1984年1月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四川、贵州。胡耀邦视察了重庆、泸州及兴文、叙永等市、县。其间,胡耀邦听取了各地党政负责人的汇报,并从战略高度对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正确认识农村形势、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在贵阳,胡耀邦提出联合开发大西南的设想,促成了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的召开;此后,这一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持续运转,并逐渐发展为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开创了跨省(区、市)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

1983年12月31日,胡耀邦视察四川叙永留影(图片来自网络)

12月 为改变农村乡镇干部队伍来源减少、年龄老化、文化偏低以及管理上吃“大锅饭”的状况,四川在全国较早试行了乡镇干部选聘合同制。省委在《关于乡一级干部配备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乡一级机构不再招收全脱产工作人员,可在分配的编制数内,根据工作需要,实行招聘不脱产工作人员的办法补充。此后,乡镇干部除从县级党政群机关、军队转业干部中选派及分配大中专农林院校毕业生外,主要采取招聘的办法进行补充。

12月 全省16个市(地、州)的大部分县先后组织开展以国、省道为重点的公路加宽改造工作。至1985年春,共加宽改造公路3万余千米,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34.9%,其中近一半公路的宽度超过12米。

12月 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该所除了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211工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项目外,还先后完成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180册)、珍稀善本丛书《宋集珍本丛刊》(108册),合作完成电子版《宋会要辑稿》等大型项目,成为国内研究宋代文化及其文献的重要阵地,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儒藏》的编纂和研究。

12月 四川开始进行第一期整党工作。列为第一期整党的单位是91个省级单位,参加整党的党员1.7万余人,其中处级以上党员干部4000余人。成渝两市领导班子和部分市级机关的整党与省级机关同步进行。第一期整党工作于1985年春节前基本结束;2月13日,省委发出《四川省第一期整党工作总结报告》。

198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授予198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四川主持和参与的成果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其中,“配位场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青藏高原地质图(1∶150 万)及说明书”获自然科学三等奖,“不分明拓扑学”等3项获自然科学四等奖。另获1982年度国家发明奖8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1983年 为推动住房改革,鼓励私人购建住宅,成都房管部门开始将直管公有旧住宅中的零星、分散或与私房相连不便维修管理的旧房,试行折价出售给现有住户。1984年,成都市拨款400万元修建400套商品房,市房管局首次以补贴的形式公开向个人预售;7月,成都市政府批准《成都市新建住宅补贴出售试点办法》,率先在全国开展住房制度改革。1987年12月,成都市根据国务院《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座谈会纪要》精神,成立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动住房改革工作。在商品房逐步进入市场后,1988年初,成都市房管局对本局机关宿舍率先房改,实行新房新租;7月18日,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成都房改正式拉开序幕;10月27日,成都市级机关房改开始,将机关职工现有住宅出售给私人,首批出售公有住宅41套,约6000平方米。此后,各单位自管公有旧住宅向职工折价出售的做法逐步纳入本单位住房制度改革之中。房改工作在四川各地逐步推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