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53年四川大事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09-29 22:44:29 浏览次数:1312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 大事记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 “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 》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 方志四川” 。

1953年四川大事记

1月5日 四川省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四川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李井泉讲话。他指出,全省农村现有72万个互助组,互助组一般比单干户增产一到二成;但不少互助组质量不高,未贯彻“自愿、互助和民主管理”三大原则。主要工作是巩固与发展临时性、季节性的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是重点试办;各级领导必须把互助合作运动作为农村工作的长期中心任务抓好。

1月19日 四川省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成立,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执行婚姻法的指示》,决定自3月起在全省除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外的地区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制订了贯彻《婚姻法》的方针步骤。各地党委、政府组织民政、法院、监察、妇联、青年团、工会等有关部门,抽调50余万名干部参加运动。运动中处理婚姻纠纷案件54320件,惩处一批虐待妇女的罪犯。

1月23日 四川省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选举成立了四川省文艺界联合会(8月改称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沙汀任主席。

1月25日 当时西南最大的人工水渠——引都江堰水灌溉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官渠堰一期工程动工,5月25日完工,渠长19.5千米,灌溉农田23.5万亩。从1954年起,又陆续进行六期工程,跨沱江进入涪江流域,灌区范围近6000平方千米,包括彭县、金堂、广汉、崇庆、新繁、什邡、绵阳、德阳等八县,控灌农田近400万亩。1966年,该渠更名为人民渠。

2月1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共西康区委员会改称中共西康省委员会。

2月7日—11日 四川省委农委召开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工作会议。农业生产合作社自1952年春季开始试办,至开会时,全省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31个,这是四川的第一批初级农业社。会议提出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新办社要考察条件是否具备、群众有无要求、增产有无把握,在决定入股、投资、分配、劳动力组织和报酬等具体问题时,必须绝对遵守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1953年,农业合作化进度加快。图为土地入社后农民集体出工(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2月13日 四川省委召开少数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团结已经争取过来的上层分子,进一步争取其他上层分子。

2月14日—24日 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成都举行,全省23个体育代表团、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

1953年2月14日—24日,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成都举行。图为成都市人民体育场一角(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2月23日—3月1日 四川省首届农业生产模范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全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有1495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21人。会议以解决农业增产为目的,着重总结与推广农业耕作中已见成效的先进经验。

2月28日 四川省委出台《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十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土改后凡属私人所有土地、房屋、牲畜、林木等一切财产,完全由本人自行支配,任何人不得侵犯;地主与游民在土改中分得的土地不得出卖、出典和出租;政府对农民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社给予各种奖励和优待,同时保护和奖励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允许其独立经营或互相间雇工或换工;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开展群众性的劳动模范运动;贯彻合理负担的农业税收政策;奖励兴修水利,发动植树造林,提倡饲养家禽家畜;提倡借贷自由和信用互助合作等;鳏寡孤独和因缺乏劳动力无力耕种其所分得之土地者,允许其出租其土地;严惩反革命分子破坏生产的行为,监督地主劳动生产,地主劳动所得,应归其所有。

2月 四川省第一个机耕农场——国营郫县机耕农场在合兴乡境内开办,时有耕地1787亩,职工和家属387人。

1953年2月,四川省第一个机耕农场——国营郫县机耕农场在合兴乡境内开办。图为农场员工在实施农田机械收割(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3月2日 中共101厂(后更名为重钢第一钢铁厂)委员会号召全厂职工“向黄荣昌学习创造性劳动精神”。黄荣昌是该厂木工,先后成功创造12部木工机器,提高工效400倍,每年可节约90余万元,成为当时四川工业战线影响较大的典范人物。

3月6日 根据1月5日中央发出的《关于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简称“新三反”)精神,重庆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斗争的指示》,并召开科长以上干部大会进行“新三反”动员。19日,西康省委发出指示,开展“新三反”运动。4月7日,四川省委也召开地委书记会议,着重讨论“新三反”运动的开展问题,李大章作报告。4月10日,四川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先省、地两级机关,后县、区两级机关,分两步开展“新三反”运动;运动中检查官僚主义的重点主要是高级干部,检查命令主义的重点主要是中级干部,检查违法乱纪的重点主要是区乡和各类业务系统的基层干部。之后,四川各地市先后召开扩大会,传达省委关于开展“新三反”运动的指示。5月11日,四川省委成立“新三反”运动办公室,杜心源任主任。各地运动陆续展开,至6月前后结束。

3月10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撤销大竹专区,所属的大竹、邻水、渠县三县划归达县专区;广安县划归南充专区;垫江县划归涪陵专区;梁平县划归万县专区。撤销眉山专区,所属的夹江、青神、眉山、丹棱、洪雅、彭山六县划归乐山专区;邛崃、新津、名山、蒲江四县划归温江专区。撤销广元专区,所属的苍溪、阆中两县划归南充专区;剑阁、江油、广元、旺苍、北川、平武、青川、昭化八县划归绵阳专区。

同日 四川省委向西南局报送《关于调整商业及税收工作的报告》。该报告指出,1952年11月12日,中央发出《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后,四川省在调整商业方面,调整了批零差价,提高了批发起点,国营和合作社商业让出部分业务,基本停止了对私商不应有的打击,对缓和公私关系、发挥私营商业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但在调整中,个别地区对合作社收缩过猛,引起市场供销脱节、价格波动,合作社营业额下降太大影响市场活跃。西南局在批示中要求各地根据“稳进稳退”精神稳定在现有水平上,立即进行摸底,凡是私商营业额并未下降或尚有某种程度的发展,公私关系并不紧张的地区,国营商业、合作社即使超过25%,也不得收缩,以保持并巩固国营经济的领导权;如经切实调查研究认为必须收缩的,一律报由省委通盘考虑决定。

3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重庆等十个大行政区辖市一律改称中央直辖市,其等级编制不变,仍由各市所在地区大区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进行领导与监督。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北碚市撤销改为重庆市第六区。

3月14日 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销茂县专区后设立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党组织仍称茂县地委。1956年11月,茂县地委更名为中共阿坝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3月23日 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夏康农任主任委员。

3月 中共西康省委党校成立,省委书记廖志高任校长。该校以后相继更名为四川省委第二初级党校、四川省委初级党校、四川省委第二党校。

4月1日—6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重庆市首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青年团重庆市委,曾德林任书记。4月5日—15日,青年团西康省首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青年团西康省委员会,王一木任书记。5月15日—23日,青年团四川省也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青年团四川省委员会,崔雄崑为第一书记。

4月13日—18日 四川省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选举成立四川省总工会,并选出胡耀邦、杨超等34人出席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四川省总工会首届执委会。在第一次执委会上,推选陈刚为省总工会主席。

1953年4月13日—18日,四川省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成立四川省总工会。图为当时全国统一的工会会员证(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4月18日 中共中央批复西南局关于西康省会东县土改的意见。指出:考虑到凉山彝族地区工作实际,不仅应对一般的大黑彝地主的土地财产凡未没收者,一律不动,即对个别占有大量土地的大黑彝地主的土地财产,凡未被没收者,亦应坚决不动。

5月1日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成都热电厂第一期工程动工兴建。装机为一台5000千瓦的机组,于1955年5月竣工投产。该厂210米高的大烟囱,成为当时四川电力建设的一个标志。以后又陆续扩建了二、三、四、五期工程,至1976年总装机容量为12.5万千瓦。

5月7日 西康省委制订《关于1953年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计划》,提出“积极整理现有互助组,稳步提高常年互助组,重点试办农业合作社”的方针。在汉人地区按计划先后举办农村互助合作训练班,训练了互助合作骨干5800余人。至年底,试办了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农户33户,办互助组12988个,参加农户128124户,占汉人总农户数的32%。

5月13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合川、内江、宜宾、泸州、五通桥、万县、南充七市改为省辖市,由所在专署代管。

5月31日 四川省互助组整顿工作基本结束。此项工作始于1952年底。经过整顿,全省互助组总数由1952年底的约80万个减至约60万个;盲目建立的13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般转成了互助组,巩固下来的只有29个。从而贯彻了中央对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政策,基本停止了急躁冒进的偏向。

5月 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在重庆成立。该校是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五大美术院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美术学府。

6月6日 四川省当时最大的零售日用品商场——成都市人民商场正式营业。

6月10日 四川省委发出关于调运余粮出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指示。这是根据中央在9月前由四川省分批调运粮食30万吨给华东、华北和中南遭受严重灾害的部分地区的决定作出的。

6月17日 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成立,彭劭农为主任委员。

6月 四川盆地第一口油气井探钻工程开工。12月29日,川中油区钻到天然气层,1954年元旦钻到石油。1953年,全国石油会议确定四川盆地为全国石油勘探重点地区之一。

7月1日 川、康、渝各地开展了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完整的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标准时,1954年3月结束。四川省(不含西康省、重庆市)调查人口总数为60110605人,首次掌握了四川人口总数及其构成情况。

8月15日 新华社宣布“西康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8月29日 四川省委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贯彻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当年的中心工作是财经工作和生产建设。

8月 灌县石羊乡有线广播站成立。该站于1954年2月11日开始播音,是四川第一个农村有线广播站,被农民称赞为通向北京的“天桥”。

9月15日 四川省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确定北川、平武县部分区、乡为革命根据地。1954年3月,又确定苍溪、广元、旺苍等七个县为革命根据地。

9月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撤销,在其政法系、政教系基础上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在俄文系基础上成立俄文专科学校,其他系科分别并入四川财经学院和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及成都、川北、川南、西康、云南、贵阳分校,共培养党政干部及各类建设人才近十万人。

9月 四川省委就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宣传工作作出决定。针对一些部门在对待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的宣传工作中缺乏政治思想内容和脱离政策的混乱现象,省委决定省级粮食、贸易、银行、财政、税收等业务部门,凡有条件者均应成立宣传机构,管理本系统的群众宣传工作。

9月 重庆师范学院撤销,原有系科并入四川师范学院。成都体育专科学校改名为西南体育学院,华西大学改名为四川医学院。

10月20日 四川省委召开第四次扩大会议,研究贯彻中央10月16日作出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的措施。会议决定除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县外,在120个县约占全省人口95%以上的地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1月1日 四川省规定市镇人口计划供应大米标准:一般居民(含儿童)及轻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11—11.5公斤,集体开伙的重体力劳动者18.5—22.5公斤,一般体力劳动者15公斤。按户口册发给居民购粮证,实行划片定点,凭证限量供应。

11月1日—6日 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四川省委在成都召开全省第二次宣传工作会议,各地市委宣传部长和省级宣传文教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确定要大张旗鼓地向人民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宣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掀起一个学习总路线的热潮。会议还提出,当前首先要抓好粮食统购统销的宣传工作,大力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思想。

11月5日 西康省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的计划(草案)》,决定在靠近四川省边界及纯属汉人区的雅安专区的四个县及雅安市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到1954年1月底统购工作结束,购粮2.22万吨,完成原计划的113.6%。

11月18日—24日 西康省召开首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成立西康省民主妇女联合会。郑瑛任主任。

11月25日—28日 四川省委在成都召开全省农村互助合作会议,决定逐步在全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议认为,办好合作社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措施,是改变农民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的必经之路,全省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取得成效,初步显示了农业集体化的优越性。会议确定全省今冬明春建社460余个。12月8日,西康省委就全省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问题作出决定,要在1953年冬至1954年春新试办3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划在1954年内参加互助组的农户:雅安专区要求达到总农户的55%,西昌专区要求达到40%。

11月 宝成(宝鸡—成都)铁路四川段全面破土动工。宝成铁路北起陕西宝鸡市,南到四川成都市,全长668.2千米,贯穿川、陕、甘三省19个县(市),80%的线路经过山岳地区,共开挖隧道300余座、架设桥梁900余座,是连接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交通干线,也是四川省与其他省(区、市)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条铁路通道。

12月—1954年3月 四川各专、县(温江专区和旺苍、泸县除外)普遍开办互助组长训练班,学习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解决了一些认识问题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整顿互助组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全省共有307109人参加此次培训。在此基础上,全省各地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展开。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