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54年四川大事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09-30 16:00:26 浏览次数:1235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 大事记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 “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 》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 方志四川” 。





1954年四川大事记

1月2日 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在成都万人党员大会上作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成为学习贯彻总路线、总任务的模范,并对总路线的实质、内容及如何保证总任务的完成作了详尽阐述。5日,西康省委在雅安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讨论和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1月3日—10日 四川省工商联筹委会召开扩大会,着重宣传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以扩大公私合营的范围。全省私营工商业界主要代表人物377人到会。省委第一副书记李大章结合工商业界的思想动态,对私营工商业者的前途作说明。当月,省委决定国家投资135亿元(旧币),将29户钢铁、纺织、食品等大型私营工业企业扩展为公私合营企业,占私营大型企业744户的3.9%。

1月6日 四川省委宣布全省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结束。全省152个县中,全部或大部进行的有131个县,重点进行的有5个县。统购粮食32.7亿斤,超过原任务5000万斤,共收公粮31.65亿斤。公粮及统购粮共为64.35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7.1%。销售粮食35.68亿斤。这一工作动员了各级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150万人参加。

1月13日—25日 四川省委召开工业生产与基本建设会议,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对工业生产与基本建设1953年的工作与1954年的任务,进行了检查与布置。并确定以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在力量,提高质量,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上缴利润,保证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作为1954年厂矿工作的方针。

1月底 四川开始发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全国1954年发行经济建设公债6万亿元(旧币),分配给四川省为3227亿元,占全国总额的5.38%。

2月8日 四川省委出台《关于建立与健全全省理论教育网的计划方案》。该方案要求建立县以上各级党委的讲师团(组);配备中、初级理论教员和学习辅导员,整理和发展机关业余政治学校;充实与健全各级党委理论教育工作部门。

2月12日 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正式成立民盟四川省支部委员会,彭迪先任主任委员。

2月 四川省第一届中医代表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就新旧医名称、中医科学化、中医教育、中医带徒、联合诊所、中医著作及验方收集等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会议期间,48名代表献出秘方、验方和著述104件。会后,各地开始吸收中医参加医院工作,设立中医科或门诊部。

2月 四川从省级机关抽调干部1300余人分赴工矿、农村,各地委、县委训练和组织了约1.5万人的报告员队伍,深入宣传总路线。省委共印发中央的学习宣传提纲56万余册,印发干部学习文选8辑、25.5万余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发行活页文选和小册子63种、807万册。

3月1日 经中共中央西南局批准,四川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成立。阎红彦任书记。

3月8日—14日 四川省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正式成立四川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王腾波在会上作题为《一年来妇女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省妇联组织章程,选出第一届执委会委员59人、候补委员8人,选举王腾波为主任。



1954年3月8日—14日,四川省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图为出席省第一届妇代会的部分代表(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3月16日—17日 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第三、第四分团抵达四川雷波、昭觉,深入解放军各部进行慰问。

3月19日 四川省政府财委出台《关于菜籽、菜油统购与控制供应方案》。方案规定,1954年菜油总产量预计为七万吨,计划收购4.27万吨,共占总产量的61%。在两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工矿区、交通要道与主要产区的较大城市采取控制供应的办法,一般城镇采取调剂供应的办法。方案还对价格、国营与合作社的分工问题作了规定。

3月31日 四川省第一次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工作全部结束。基层人民代表普选工作从1953年7月开始,先后在两个省辖市、7个专区、130个县的13050个基层单位进行。各地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后,召开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然后通过间接选举办法,产生县、市直至省人大代表。自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形成。

3月 省财经委、省统计局等单位组成私营工厂调查办公室,对全省十人以上私营工厂进行调查。这次调查至6月底结束,调查出全省共有十人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904个。

4月6日 四川省委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传达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关于高岗、饶漱石问题的报告。会议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向七届四中全会所作的报告和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并一致通过《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的决议》。

4月12日 西康省宪法草案学习讨论会成立,至10月20日,讨论会共举行12次。省政府主席廖志高等领导及有关人士,对人民统一战线、民族特点、党的领导等问题开展了学习讨论。重庆市及四川省的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也分别于5月29日和6月5日成立,领导开展关于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

4月 宏明无线电器材厂、新兴仪器厂、锦江电机厂、雷达探照灯厂筹备组分别成立。这是“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在成都布点的四个电子工业项目。四川电子工业自此起步。

5月4日 经中共中央西南局批准,四川省委向各地(市)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共中央2月10日〈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的决定》,提出要有准备、有计划、有领导地在两三年内,结合各项工作对全省干部进行一次细致的审查,弄清每个干部的政治面目,清除混入党政机关的一切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堕落分子,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对少数民族干部及民主人士原则上暂不进行审查。

5月20日 四川省合作社联合社筹委会作出《关于目前手工业工作中的几点意见》。指出:改造手工业必须采取“典型示范、创造经验、逐步推广”的办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不应盲目追求数字或高级形式;组织起来后,要搞好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才能巩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

5月26日—6月3日 四川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合作社建社工作会议。会议检查与研究了党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阶级路线与阶级政策贯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1954年秋至1955年春建社的步骤与做法及互助组的巩固提高工作。经过1953年冬和1954年春的建社工作,全省农村已有生产合作社604个,入社农户1.97万余户。会议要求1954年秋至1955年春,全省从现有604个社发展到1.8万个社,分两批完成,秋收前完成三分之一。

6月6日 为修缮杜甫草堂并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物,成都市政府聘请有关专家和省、市有关机关负责人共15人,组成杜甫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图片来自网络)

6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正式公布。至7月中旬,四川省级机关、12个专区、139个县(市)机关近20万名干部进行了多次讨论和学习,由报告员、宣传员、人民代表、建设骨干以及党、团员组成的宣传队伍进行了近16.69万次报告,参加学习讨论的人数2700余万人,占全省成年人口的79%。各地学习至8月中旬结束。

6月29日 四川省委批准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党组《关于四川省信用合作工作情况及今秋明春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指出,四川省信用合作组织于1951年9月开始试办,至1954年3月底,信用社发展到282个,信用组达到1117个,共有社、组员51万余人,集聚股金93万亿元(旧币),信用合作组织通过其业务活动,起到集聚农村闲散资金、扶助农业生产、解决部分农民的生活困难、打击农村中的高利贷、促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等作用,成为国家银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的有力助手。报告要求1954年冬至1955年春在全省范围内发展信用社3000个。

6月 四川省财经委决定对粮食、食盐、酒、食油、食糖、棉布六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通过经销代销进行改造与安排。至11月,全省已有3630个城镇对六个重点行业私营商业进行了安排,共安排了78340户,约占全省私商总数的18%。

6月 北京动物园派遣人员到宝兴捕捉活体大熊猫,并在两河口设立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又称狩猎站)。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的设立,标志着四川“大熊猫之乡”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6月 四川省第一个拖拉机站——国营郫县拖拉机站成立。直到1953年,全川仅有大、中型拖拉机三台。从1954年起,省政府以郫县为重点试办了一批国营拖拉机站和机耕农场。



1954年6月,四川省第一个拖拉机站——国营郫县拖拉机站成立。图为当地群众在观看拖拉机耕地(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7月1日 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原中央直辖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四川省会仍置成都。12月,中央对四川省委领导班子作调整,李井泉、李大章分别任第一、第二书记,重庆市委书记曹荻秋任省委第三书记,赵林、阎红彦任省委副书记。

同日 连接康藏、康滇公路的雅安大桥举行通车典礼。雅安大桥由苏联专家援建,横跨青衣江,是当时江上唯一的通道,也为川藏公路全线通车奠定了基础。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全线通车(图片来源:《辉煌60年》)

7月  四川省139个县、市在完成基层人民代表普选的基础上,先后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并按选举法产生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78名。

7月 川北地区普降暴雨,北川、安县、平武、绵阳、江油等县遭受严重灾害。仅在绵阳,受灾乡镇即达127个,严重受灾户达14170户,死亡47人,冲走牲畜184头,冲毁或淹没农田52160亩、房屋3244间,冲走或被浸渍各种粮食、菜籽23570公斤,冲毁水塘1430口、大埝877处、大小桥梁60座、水磨水碾105座,铁路塌方或被冲垮16处。灾情发生后,当地党委和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救灾,使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生产较快地得到解决与恢复。

8月1日—7日 西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雅安举行。会议审查和通过省政府主席廖志高所作的《西康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关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并选举产生西康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8月1日—8日 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678名参会代表审查并批准省政府主席李井泉所作的工作报告,批准重庆市政府关于重庆市的基本情况及1954年工作任务的报告,通过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会议选出朱德、张澜、吴玉章等87人为四川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截至会议闭幕,共收到代表议案、建议125件(合并77件)。



1954年8月1日—8日,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图为出席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达县专区代表团(郑丽天 供图)

8月28日 四川省商业厅公布《四川省关于棉布购买证的使用、发放、收回暂行办法》,规定从9月15日起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对棉花、棉布实行凭票供应。

8月 重庆长寿龙溪河梯级电站第一级狮子滩电站动工兴建,揭开了四川梯级开发水能资源的序幕。电厂计划由六个电站组成。1964年10月,由龙溪河四个梯级电站和大洪河电站、桃花溪电站组成的长寿发电厂全部建成,总装机14万千瓦,是当时四川唯一可以进行全年调节的水电厂。

9月 四川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成立。这是1952年随着四个行政公署撤销合并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后,成立的管理全省文化事业的专门部门。12月,更名为四川省文化局。

10月4日 四川省委批转同意省委民工委、茂县地委《关于四川省阿坝州岷江以东部分汉区及汉羌杂居地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方案(草案)》,决定从1954年冬至1955年春对汶川、茂县、松潘、南坪等县部分汉区及汉、羌、回杂居地区共22个乡包括六万余名汉、羌、回族实行土改。

10月 从本月起至1955年上半年,四川、西康各地在知识分子中开展了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运动,并开展了对《红楼梦》研究中胡适主观唯心论、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等斗争。

10月 苏联援建的成都生物制品所动工兴建。该所1958年建成,成为全国六大生物制品研究、生产基地之一。

11月1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行政委员会正式宣布撤销。此前,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于8月31日终刊,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于9月5日停播。

11月26日—28日 重庆市委召开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会议。重庆市通过对私营商业改造,在批发方面,国营商业所占比重已达91.4%,粮食、油蜡、薪炭、布绸、屠牲等五个行业的批发业务于1954年4月份前全部由国营取代;零售方面,采取经销形式和订立供销合同达5194户。会议通过检查和总结过去工作,提出继续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的若干具体措施。

11月27日 重庆“11·27”死难烈士墓落成。



12月1日 西河引灌工程开工修建。该工程由崇庆、大邑、邛崃三县直接修建,故名“三合堰”。三合堰引都江堰外江沙沟河水源,设计灌溉50万亩。工程投入民工万余人,昼夜施工,于1955年3月完成干渠修建,春灌达到47.5万亩。后来支渠不断完善,灌溉面积增至60万亩,超过原设计能力,成为都江堰四大干渠之一。

12月2日—15日 四川省委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重庆召开,确定除以一定力量领导工业生产外,省委应以较大力量抓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增产,各地县委应无条件地迅速转向以合作化为中心进行工作。会议提出,1955年全省农业合作化将由试办时期进入大量发展、群众办社的新时期,计划从1955年起到1956年春前,全省农业社发展到八万个,入社农户达20%,除少数民族地区外,争取达到乡乡有社。

12月16日—18日 四川省委召开四川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讨论会,听取《关于编制四川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报告》,并围绕工业、农业、商业、文教卫生、干部培训、劳动工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