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62年四川大事记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10-08 17:47:06 浏览次数:1201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大事记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 方志四川”

1962年四川大事记  

 1月6日 省委向中央、西南局报告说: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单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有所发展,“打埋伏”“走后门”和乱搞“协作”现象普遍存在。集市贸易开放后,城市和农村投机倒把和贪污盗窃的活动泛滥起来,问题极为严重。15日,省委制订关于全面开展整风运动,反对分散主义、反对投机倒把、反对贪污盗窃的规划,要求各地根据规划作出具体部署。

  同日 自当日起,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干部和学校教职员的口粮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2.5公斤,10周岁以下儿童口粮,在当时定量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0.5公斤。

  1月11日 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四川省有省、地、县及重要企业领导干部400余人出席这次大会。省委领导李井泉、李大章、陈刚等在大会上对“大跃进”以来的工作作总结检查发言。

  1月14日 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省委主管科技工作的书记、科委负责人及中科院三省分院的负责人在成都举行(西南)大区科学工作会议,讨论贯彻执行中央1961年7月批转聂荣臻《关于调整地方科学技术机构的请示报告》和国家科委党组、中科院党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等问题。至11月,全省召开了省、市(专区、州)两级科技工作会议,研究贯彻执行中央批准试行的科研十四条,决定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分期分批贯彻执行。

 1月26日 省退赔办、财政厅、省人行就退赔问题向省委提出报告:截至1961年底,全省已退赔总数为6.2亿元,占平调总数的47%。根据中央通知精神,要求1962年的退赔应坚持以实物退赔为主原则,并实行以债抵赔的办法,抵退一部分。从1962年起,6年内全部退赔完毕。2月24日,省委批示和印发了报告。这一工作是总结“大跃进”教训,对“一平二调”退赔的延续。

  1月29日 省委发出进一步做好粮食评借评销工作、切实安排农村生活的紧急指示。指出目前农村生活存在不少问题,有25个县约1000万人的地区问题较严重,缺粮面很大,相当一部分群众最低口粮没有保证;在一般地区也有5%—10%的户口粮未落实。省委决定,除原分配农村销售88万吨粮外,再拨给各地23.5万吨粮食。

  2月17日 省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的通知》。此后,全省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大队逐步下放到生产队,至5月约下放了80%。

 2月20日—3月6日 四川省工农业劳模代表会议召开。会议号召工农群众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根本方针,以调整为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加生产、精简机构、安排生活、稳定市场。

 3月10日 省委决定给农民增拨自留地,其面积可占大队田土总面积的7%。

 3月23日—4月5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共1680人。会议根据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总结四川经济建设和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廖志高代表省委作题为《关于健全党的生活 增强党的团结问题》的报告;李井泉对几年来省的领导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检查;杜心源就在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中“左”的错误,以及党的思想教育中党不管党,政策宣传中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等问题作了检查发言。为继续贯彻执行会议精神,会后省委抽调县以上领导干部分期到党校轮训,开展批评,总结经验教训。

 3月3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约请有关人员谈东北三省的粮食问题,称赞四川省和黑龙江省都从大局出发,不讲价钱,外调粮食支援全国,这种态度是很好的。但是,自己有困难,不敢真实反映,则是不应该的。31日,周恩来在听取四川省省长李大章汇报四川粮食困难情况后,指出四川目前还有1000多个小高炉,占用了九万多职工,应当下决心精简,留下一两万人维持一些生产较好的高炉即可;原计划调出四亿斤粮食的决定不再执行;全国要大力地支援四川,除中央再补给四川粮食一亿斤外,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几省也都要拿出些粮食帮助四川。  

20世纪60年代初,四川省从大局出发,外调粮食支援兄弟省(市)。图为当时重庆火车站粮食调运站台(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3月 由于“大跃进”期间工商企业管理制度废弛,财务账目不清,加之盲目生产、盲目进货,造成大量积压和浪费。全省于当月起开始进行“清仓核资”。在工交企业清理积压物资并核定库存产品的质差、量差、价差(“三差”),在商贸企业清理商品、清理资金、清理账目(“三清”)。

 4月4日—10日 四川省十二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重庆展出,5月1日起移至成都展览。展品共215件,其中有在1959年波兰第七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二等奖、在德国莱比锡世界版画比赛中获金奖的套色木刻作品——《蒲公英》。

1962年4月4日—10日,四川省十二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重庆举行。图为获得过国际金奖的版画作品《蒲公英》(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4月14日 省委批转省计委党组《关于计划外工程施工情况的检查报告》。省委在批语中指出,从检查报告反映的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随便挪用各种资金,乱批、乱搞计划外工程的情况仍十分严重;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以后,还有相当多的计划外工程没有停下来,甚至在这次全面检查处理当中,有些地区还要求继续施工;对不顾当前困难,违反国家规定,违反财经纪律的分散主义行为,必须坚决加以制止。要求所有计划外工程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5月11日 省委批转省委监察委《关于甄别工作座谈会议的情况报告》。要求对于基层干部凡是在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批判和处分完全错了或基本错了的,应当采取简便的办法,认真地、迅速地加以甄别平反。

 5月26日—31日 省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根据中央对当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分析四川经济形势,讨论缩短工业、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和加强生产队、巩固集体经济等问题。6月1日,省委制定缩短工业战线、继续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方案,规定除重点工业部门和骨干工业较多的地区外,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一般应当精简到低于1957年的水平;城镇人口一般应压缩到接近1957年的水平;常年吃商品粮的人数一般应减少到低于1957年的水平;精简压缩的重点是专、县工业和社办企、事业。

  5月 四川实行凭购货券购货办法,对47种资源紧张生活必需品凭购货券平价供应。

  6月5日—16日 省委召开第十三次宣传工作会议,学习和讨论周恩来于3月所作的《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并讨论了进一步调整精简教育事业等问题。会后,省委宣传部就反“右派”斗争以后历次运动中错误批判斗争的知识分子甄别问题向省委作了报告,省委于7月21日批示并转发这一报告,要求各地做好知识分子的甄别工作。

 6月19日 为加强生产队领导、巩固集体经济,省委发出文件,规定缩小公社、大队两级权力。今后一个时期内公社一级不办工业,一般也不办企业;大队一级不管钱粮,不直接经营副业。在生产恢复到1957年水平前,公社一般不提积累,大队不再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和机动粮。公社、大队不合理占用的劳动力、土地资金应全部退回生产队。机关、厂矿企业、学校占用生产队的耕地,除必要的菜地外,其余应退还生产队。决定从各方面充实生产队的领导骨干,凡调出工作的原高级社干部,限期调回本生产队工作。还规定国营基层商业部门经营的手工作坊(酒坊除外)和公社、大队两级的副业交由生产队经营。

  7月9日 省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工业调整问题。会议肯定1962年上半年工业调整是有成绩的,同时指出当前全省工业上严重困难的情况还没有过去,在有些方面的困难还可能继续发展。会议决定,下半年内进一步调整企业,精简职工,继续缩短工业战线;重新组织供、产、运、销的平衡;加速处理积压物资;整顿企业财务,解决企业必需的流动资金;加强经济核算,扭转亏损;全面贯彻《工业七十条》,整顿企业。

1962年8月,当时中国最大的专业化无缝钢管生产基地——成都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8月8日 省委转发内江地委报送的简阳县精简委员会《关于返乡人员安置意见和平窝公社精简安置的情况简报》。该简报称,对返乡人员住房、口粮、吃菜、烧柴、自留地、副业生产等问题都提出了办法。内江地委的批语说:做好返乡人员的安置工作,不仅是克服当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项重要经济措施,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安置工作的好坏是衡量精简工作做得好坏的重要指标。

  8月15日—23日 省委召开全省甄别工作会议,总结七个月来的甄别工作,根据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加速基层干部甄别工作通知的精神,部署进一步做好甄别工作。10月3日,省委发出文件指出,对省管以上干部的甄别,不加区别地“一风吹”是不对的,对基层干部应“一风吹”的要坚决吹掉。

  9月23日 四川省第二次改造“右派”分子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在传达讨论全国第二次改造“右派”分子工作会议基础上,检查了一年来的工作,认为全省根据中共中央和四川省委的有关指示,对“右派”分子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完成了第三批摘“右派”帽子11384人的工作,加上第一、第二批摘掉“右派”帽子的9422人,3年合计摘掉“右派”分子帽子20806人,占全省“右派”分子44621人的46.6%;此外,还摘掉了一批已死亡的“右派”分子帽子。会议布置了当年第四批摘帽工作,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

  9月 四川开始恢复各级公司。从1950年开始,省一级由最先建立的政企合一的一揽子公司——贸易总公司,先后发展成为粮食、百货、工业器材、专卖事业等专业公司。1958年5月,在撤销4个商业行政机构的同时,也撤销了原4个单位所属的22个省级专业公司,成立了工业用品贸易局、燃料贸易局等10个政企合一的贸易局。此次恢复工作持续至1965年,省商业系统共有各级专业公司618家。

  10月17日—11月10日 省委在重庆召开工作会议,各市、地(州)、县委书记,大型厂矿、大专院校党委,部队团以上及省级部委厅局的负责干部1400余人参加,传达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部署今冬明春工作。会议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讨论阶级、形势问题,在主要矛盾问题上统一思想;第二阶段,讨论省委起草的在工业、农业和商业方面贯彻十中全会精神的三个文件。11月12日,省委举行一届十七次全会,讨论通过三个文件,决定在全省城乡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会议后,全省农村、厂矿的“社教”运动逐步展开。

  10月25日 四川对粮食供应量作出调整:十周岁以上居民,在各地现行定量基础上提高1公斤;轻体力劳动者一律提高到13公斤;高、初中学生在各地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0.5公斤;职员及体力劳动者粮食按现行定量不变外,每月补助黄豆0.5公斤。

  11月12日 省委发出指示,强调工业要坚决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大力支援农业,推进农业技术改革。

  11月13日 省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十中全会精神的传达提纲》,提出在农村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批判那些主张单干(包产到户)的种种错误说法;根据新繁县新民公社试点的初步经验,在运动中必须坚持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和自我教育的方式,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回忆对比和好坏典型对比的方法。14日,省委批转省委工作组关于新繁县新民公社和江北县回兴公社开展社教运动初步情况的报告,要求孤立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个别分子、划清敌我界限等。

  12月20日 省委就社教中的几个问题发出通知,强调坚持以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为中心和以教育为主的方针。要根据不同部门、对象的情况,各有重点。总的要求是普遍进行“有无阶级,有无阶级斗争,有无两条道路斗争存在”的教育。通知还指出,对准备“整一批人”,大搞典型斗争、大会斗争的做法,要严加制止。

 12月22日 省委批转省人委财贸办《关于成都市部分工厂经营商业的情况调查》,省委的批示批评了成都市部分厂矿、企业擅自经营商业活动,特别是开饭馆、茶社,对外经营,不仅损害了厂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集市贸易的资本主义倾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求各级党委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坚决制止。

 12月 四川大幅调整基本建设和工业规模,1200家企业被压缩。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