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12:50:20

1964年四川大事记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10-10 15:32:19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大事记》)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 》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 方志四川”

1964年四川大事记  

 1月8日—15日  省委召开市、地委书记会议,讨论学习松辽油田(大庆油田)和解放军加强政治工作的经验,号召领导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种“试验田”。会议对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等提出具体要求。

1月14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到眉山县,听取县委关于执行“二五制”的情况报告后,指示把“二五制”的经验同省委机关搞“试验田”的经验结合起来。2月10日,省委发出《关于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大种试验田的指示》。

 1月29日 鉴于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大部分恢复较慢,省委发出文件,对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方针、政策、规划、综合利用、组织领导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力争三五年内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2月15日 省委批转省委宣传部《关于坚决贯彻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 对戏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决定各地应对旧戏曲、曲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力提倡现代戏,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戏。

 2月 自贡市举办首届现代大型灯会。这届灯会以传统宫灯、花灯为主,集中布置于该市人民公园内。开幕之日,燃放焰火,全市皆庆。

1964年2月,自贡市举办首届现代大型灯会(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3月23日 省委批示并印发重庆水轮机厂、永川煤矿、成都红旗机器厂、重钢小平炉车间关于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四个文件,要求各地、各厂矿通过试点,推行干部“三定一顶”的劳动制度,把干部参加劳动经常化、制度化。4月,各地进行试验,5月全省普遍推广。

从1964年初起,重庆水轮机厂各级干部逐步实行“三定一顶”制度。图为重庆水轮机厂党委副书记李化民(前)在铸工车间蹲点劳动(新华社 供图)

同日 省委批转长安机器厂、裕华纺织厂关于开展“比、学、赶、帮”运动的两个报告。省委强调,“比、学、赶、帮”的计划,一定要订得切合实际,指标和时间要求都要经过群众充分讨论,不要提倡“不要加班费”“不要奖金”等口号。

 4月7日 省委发出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思想建设,是干部革命化的根本关键,又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巨大动力”。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加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培养、总结一批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典型,以推动学习的深入。

 4月23日—29日 省委召开地、市、州委书记会议,讨论农业生产和农村社教运动,认为,一个新的农业生产高潮正在全省的多数地区形成和发展,当前要研究解决如何提高农活质量、干部参加劳动要以点带面等问题和在农村中开展“比、学、赶、帮”运动。会议确定对第二批社教单位进行复查,复查重点是如何开展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会议还对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作出部署,强调要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大,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5月5日—20日 省委召开第十五次宣传工作会议,根据毛泽东在年初主持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春节座谈会”)精神,着重讨论克服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会议讨论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问题,会后由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推动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学好毛主席著作的意见》。全省开始形成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

5月15日—6月1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作出重大决策:集中力量进行全国的“大三线”建设。会后,周恩来召开国务会议,具体研究“大三线”建设的组织实施问题,决定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建设成(都)昆(明)铁路和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关问题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此后,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四川省拉开“大三线”建设的序幕。

  5月 党中央决定在攀枝花建设一个新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报告书》,以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等3个矿段的铁、钒含量作为矿山设计的依据,批准铁矿石储量为8.5亿吨。此后,冶金部集中全系统炼铁专家和技术骨干108人,组成高炉冶炼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试验攻关小组,经千余次试验,掌握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钒钛磁铁矿的工艺流程。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正式上马。

 6月25日—7月3日 省委在南充、成都、永川三地分片召开市、地、州委书记会议,对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讨论和布置。提出应根据中央关于农村社教四条标准的要求,认真总结一年来社教运动的经验,统一认识,集中力量进行社教的复查工作,并规定地、县委书记每年至少蹲点四个月。

 6月26日 国务院所属的十余个部、委、办和四川、云南两省有关负责人及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下又分12个专业小组),由成都出发,以攀枝花为中心,开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工作。8月24日,国务院领导肯定了联合工作组关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在弄弄坪的意见,并建议由国家计委、四川省委负责人负责筹建。9月7日—27日,国家计委和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的攀枝花工业基地规划工作组,深入现场进行规划工作。与此同时,国家计委会同西南局计委,川、云、贵三省计委和国务院所属有关部、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配套和弄弄坪工业区的综合规划问题。

6月 四川农学院试办半农半读学校。西南农学院、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和四川医学院药学专业,也于1965年起陆续试办半工(农)半读学校。部分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学改为半工(农)半读学校,部分工厂和农村也兴办了这类学校。至1965年底,全省这类学校达4000余所,学生近40万人。

 6月 四川化工厂与清华大学热工学教研组合作,对该厂氨合成塔进行技术改造。经1966年2月技术鉴定,φ812毫米合成塔的日产能力达196吨,超过同尺寸合成塔的国际先进水平。

 7月1日 四川开始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以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1日—15日开展普查工作。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总人口67956490人。

 7月16日 省委发出文件指出,全省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森林破坏十分严重。截至1963年末,全省森林面积比1950年减少29.62%。文件强调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严禁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贯彻合理经营、合理采伐、合理利用的方针,积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大抓森林更新。

7月 化工部炭黑工业研究设计所在自贡建所,该所由抚顺炭黑厂迁川改建,是全国炭黑行业的技术开发中心和质量监测中心。

 8月1日 省委、省人委决定,从全省各地招收劳动力2.9万人,其中农村1.9万人、城市1万人,支援成昆、川黔铁路建设。

1964年8月,泸天化20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图为合成氨车间(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8月 成昆铁路修建工程重新上马,南北两端同时施工,参与人员达39万人。成昆铁路始建于1958年,曾从成都修到彭山县青龙场,仅61千米,后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建。开工续建工程1000余千米,四川境内808千米。

1964年8月,成昆铁路建设工程重新上马施工。图为成昆铁路修建工地(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8月 四川省劳动工作会议确定扩大“亦工亦农”劳动制度试点,试点扩大到35个单位,约4万人。试点形式主要是轮换工、季节工和临时工。

 9月1日 省农科所更名为省农业科学院。全院设作物、土肥、植保、生核、遥感、信息、测试中心、园艺、茶叶、水稻、经作、蚕业、水产13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场等。

 9月11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成昆线为中心的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任总指挥。下设工地指挥部、技术委员会和支援铁路修建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成昆铁路的修建工作,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决定,调集包括铁道兵、工程兵和川、滇民工30余万人修筑成昆铁路。

 9月13日—29日 省委在重庆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主要讨论1964年冬至1965年秋城乡社教运动的部署问题。会议根据中央《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的修正草案的通知》(又称第二个“后十条”)对形势的估计,指出社教运动不仅要解决社会主义革命问题,还要解决民主革命不彻底的问题。会议认为,四川农村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的多数地方超过三分之一,工厂的基层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的也不止三分之一。会议确定,每个专区(三州除外)集中先搞一个县的运动,“四清”“五反”统一安排。城市社教,先搞成都、重庆、自贡,第一批的重点是大企业。11月18日,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城市社教运动的重新部署(草案),要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以大型企事业单位为重点,按点、片、线相结合进行部署。

  9月16日 3215钻井队在川南威远县曹家坝钻获第一口工业性天然气井——威基井,首次在四川盆地发现震旦系气藏。此后,石油钻井队又在二叠系阳新统气层钻获另外几口储量丰富的天然气井,从而使威远气田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单个气田。

 9月21日 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宣布,“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即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初步设想,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重庆地区,包括从綦江到鄂西的长江上中游地区,以重钢为原料基地,建设成能够制造常规武器和某些重要机械设备的基地。用七年至八年时间,依靠攀枝花原料基地,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全的包括冶金、机械、化工、燃料等主要工业部门的基地。

 9月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规划工作组在重庆成立。工作组对攀枝花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决定厂矿布置和城市规划。1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等在四川考察后,就四川后方基地建设向中共中央报告,指出攀枝花弄弄坪“确实是一个建设后方战略基地的理想场所”。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正式开始。

 10月10日 孙传琪、巫方安等400余名成都知识青年到大小凉山和西昌专区落户,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建设山区。这是首批到大小凉山“上山下乡”的知青,并建起了当时四川最大的知青农场。凉山自1964年起共接纳成都知青24312人,其中西昌7403人。

1964年10月,大小凉山迎来首批“上山下乡”知青。图为凉山知青上山打柴(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10月25日 位于德阳的第二重型机器厂和东方电机厂于1961年初停建后,开始续建。二重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和最大、最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东电则是中国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三大基地之一。1971年12月,二重在德阳全面投产。

 11月18日 省委批转南充、温江、绵阳三个地委关于广安、温江、三台三县县委书记“反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错误”的报告。省委在批语中指出,“右倾思想是当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在县级和相当于县级以上干部中坚决明确地开展反右倾斗争”“把混入我们机关干部中的地、富、反、坏分子彻底清查出来,清洗出去,把篡夺的领导权夺回来”。19日,又发出指示,要求认真解决区、社干部的“四不清”问题,“整顿领导核心”“把已露头的阶级敌人及其代理人、代言人清理出来”。此后,“四清”运动从开始的“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在城乡升级发展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错误地打击和伤害了一批干部。

 11月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规模初步确定:年产铁矿石1350万吨、生铁160万—170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10万吨。

 11月 高教部提出报告,根据以大小“三线”为中心,以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方针,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布局,将唐山铁道学院搬迁至四川峨眉,华东工学院到四川自贡建分院,清华大学部分系科迁到四川绵阳建分校。1965年,三校开始迁建。唐山铁道学院于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并开始招生,华东工学院分院后成为四川化工学院,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于1978年撤销。

 12月4日 成都新都机械厂基本建设验收合格。该厂产品涡喷-6飞机发动机于10月4日经审查定型,转入批量生产。涡喷-6是在苏制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形成的发动机型号,于1966年5月正式命名为“涡喷6型发动机”。

12月15日 成都峨眉机械厂基本建设验收合格。该厂产品歼-5甲飞机于当月上旬经批准定型,开始生产。歼-5甲歼击机是歼-5的主要改型,是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夜间歼击机。

1964年11月11日,国营峨眉机械厂仿制的第一型飞机——歼-5甲飞机首飞成功(成飞公司 供图)

 12月18日—24日 西南“三线”建设筹备小组在重庆召开浦陵机器厂迁建工程打歼灭战现场会,推广浦陵厂迁建工作经验。1964年,上海动力机制造厂400名职工和200名家属响应党中央建设大西南的号召,参加“三线”建设,迁到重庆远郊北碚区的歇马镇,企业名称定为“重庆浦陵机器厂”。

 12月25日 省委、省人委批转省计委、省经委、省建设局关于大力发展地方建筑材料,积极支援国家重点建设,迎接基本建设新高潮的报告,强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十分重视,积极行动,集中一定的力量,抓好地方建材的生产;在计划执行中,如出现建材供应紧张的情况,地方基建必须让路,以确保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