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65年四川大事记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10-11 16:43:01 浏览次数:2196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大事记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方志四川”

1965年四川大事记  

1月3日 长城钢厂开始动工建设。按照大三线建设的布局,长城钢厂是在江油县境内建设的特殊钢厂,下辖4个分厂,设计能力为年产钢21万吨、钢材17.65万吨。1972年,全厂基本建成。

 1月20日—29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学习讨论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又称“二十三条”),讨论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四清” 运动和工农业生产。各市、地、州委书记,社教工作团团长和省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1787人参加会议。

 1月25日 “工业配套工作组”向中央报送常规兵器配套规划情况的报告。根据规划,重庆地区原有的七个兵器工厂进行扩建,建成14个机械厂和两个研究所;同时,还开始建设船舶工业、航天工业、电子工业以及其他配套工业。

 1月 省委成立半工(农)半读领导小组,批准省计委、省文教办公室党组关于试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初步规划。此后,各地开始新办和改办半工(农)半读学校,至年末共有学校4034所,学生37.6万人。

1965年1月,各地开始推行“半工(农)半读”。图为学生们边务农边实验(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1月 煤炭工业部煤炭研究院重庆研究所成立。研究所是煤炭行业从事勘察、设计的专门机构;后更名为煤炭工业部重庆设计研究院,现为国务院国资委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2月17日—20日 四川省支援重点建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保证三线建设的有关生产生活物资的供应问题、交通运输问题、劳动力问题以及文教卫生问题等。决定在省级和重庆、成都、自贡三个片建立支援重点建设的领导机构外,建设任务比较重的地区也应建立支援重点建设的领导机构。

 2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攀枝花特区。3月22日,中共攀枝花特区委员会和特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徐驰任党委书记、总指挥,李非平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和第一副总指挥。4月22日,攀枝花特区更名为渡口市,为四川省辖地级市;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地跨金沙江两岸。1987年1月23日,更名为攀枝花市。

 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由李井泉任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任副主任,吕正操等22人为委员;9月,增补彭德怀、钱敏任副主任;11月,彭德怀担任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并提出了一点、一线、一片的建设意见。3月,四川省三线建设支援委员会成立,负责四川三线建设的后勤支援工作。

 2月 中共中央批准廖志高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李井泉不再兼任省委第一书记,批准杨万选任书记处书记,免去贾启允书记处书记职务。

 2月 四川医学院、重庆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组织大批师生参加农村巡回医疗,到农村开展防病、治病工作。

 2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古人类研究所将1957年在合川发现的恐龙化石装架成功,定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合川马门溪龙”的生活时间距今约1.4亿年,经专家鉴定,这是当时在中国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聂荣臻到四川视察。

 3月 映秀湾电厂动工兴建。该厂位于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装机总容量29.5万千瓦,包括映秀湾和渔子溪两个水电站。1972年4月30日,映秀湾水电站竣工,安装3台4.5万千瓦机组,总容量13.5万千瓦。1975年12月26日,渔子溪水电站竣工投产。

  4月5日 省委批转省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关于1964年安置城市上山下乡青年工作的情况和1965年安置工作的意见》。意见称,1964年四川省安置城市的知识青年、退伍兵、闲散劳动力和家属等5.56万人。1965年的任务是全省动员安置1.53万人上山下乡。省委批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上山下乡青年真正做到思想通,立志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

 4月9日 《四川日报》发表社论,推荐南充火花公社举办“政治技术推广站”的经验。南充市火花公社“政治技术推广站”是在省委、南充地委和有关部门干部的协助下建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群众。全站设有农业、林业、卫生保健、畜牧兽医等技术班。

 4月13日 省委决定在全省推行亦工亦农 的劳动制度。1966年4月26日,省委批转省委工交政治部、省劳动局党组《关于两年来试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主要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两年来已经在工业、交通、基本建设、财贸等18个行业、452个单位进行试点和推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

  同日 省委批转省经委、省劳动局《关于从现有工交生产方面压缩10万人 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见》。这是贯彻省委《关于大力组织好1965年工业、交通生产建设新高潮的指示》的具体措施之一,要求挖掘现有企业的劳动潜力,用于支援国家重点建设。

 同日 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掌握必要的机动物资的决定》,规定地方基建项目一律暂不增加,推迟一些次要工程,以保证急需建设的项目。

 4月21日 省委在重庆召集会议,研究重庆市兵工厂战备防空、疏散、搬迁以及四川省地方兵工厂归五机部统一使用问题。根据中央决定,重庆市兵工厂疏散搬迁一部分;对留下的部分要求采取措施加强对空防御,主要设备要进洞,以保证战时能正常生产。5月11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正式批准《关于重庆市区兵工厂疏散问题的报告》,并强调抓紧有准备地进行疏散搬迁工作。

 4月 省委召开省委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体会议,讨论城乡“四清”问题。会议认为“四清”运动很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快进行。5月13日,省委向中共中央并西南局上报《关于既快且好地进行“四清”运动的请示报告》,对全省“四清”运动作出了初步规划。8月24日,省委再次向中共中央并西南局报告了关于如何保证当前农村“四清”运动的质量和今后运动的规划。1966年1月13日,省委书记处办公室整理了《第三期农村“四清”运动的情况和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29日,省委批转省委工交政治部《关于第三批“四清”运动的安排意见》,指出全省前两批已开展“四清”运动的单位293个,职工47.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4.8%,规定第三批开展运动的单位数和职工人数均要控制在总数的20%左右。

 4月 交通、煤炭、电力建设队伍首先进入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施工现场,初步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随后大批建设队伍陆续进驻弄弄坪,揭开了攀钢建设序幕。攀钢一期工程建设,大体分四个阶段:1965年4月至1966年底进行施工准备;1966年初至1970年6月开展一号高炉系统工程建设;1970年3月至1971年10月开展以炼钢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建设;1970年9月至1978年11月开展轧钢工程建设。1978年11月17日,攀钢轨梁厂热轧线和精整重轨、型钢、方圆钢作业线全部建成投产。至此,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开始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1965年4月,攀钢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图为各路大军向攀枝花进发,支援三线建设(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5月20日 宁江机床厂在灌县(现都江堰市)破土动工。该厂由南京机床厂一分为二迁建,是中国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精密机床科研和生产基地。11月25日,工厂部分投产。

 5月24日 省委批转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内容包括提倡晚婚、对职工和城乡居民节育手术费用、职工施行节育手术时的休假、职工生育的福利待遇等作出规定。10月21日,省委批转《关于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

 6月1日 石油工业部宣布成立四川石油会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四川地区“开气找油”会战,掀开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历史的新篇章。威远气田被发现后,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第一条大口径输气管线(威远—成都)的建设。1965年—1966年,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薄一波、贺龙、彭德怀等先后到威远气田视察。

 7月8日 川黔铁路南北两段接轨;10月1日,全线通车并交付运营。该铁路全长423.6千米,其中四川境内139千米。

1965年7月8日,川黔铁路南北接轨(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7月23日 国家建委筹组交通部直属专业汽车运输公司支持攀钢建设。交通部从北京、山东、河南、安徽、辽宁五省市抽调精干人员4500人,各类汽车1500辆,成建制地调往攀枝花,专门承担建设攀钢所需各种设备和建设物资、材料的运输任务。

 7月27日—8月8日 水利电力部西南电力指挥部在成都召开西南区电力会议。会议进一步落实1965年下半年生产和基建任务,着重讨论了为适应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在电力工业上要采取的措施,并确定成立西南电力建设局和西南水电建设办事处,分别统一领导西南区火电、送变电和水电建设工程。

 8月25日 省委批转《在面上纠正单干活动试点工作的两个报告》,指示纠正单干并作出部署。此后,纠正单干风的运动在全省展开。

 9月1日 四川省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摔跤运动会)在凉山州昭觉县举行。运动会有六个地区的43名运动员参加;1975年,运动会定名为“四川省三州运动会”,由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轮流承办。

1965年9月1日,四川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凉山州昭觉县举行。图为彝族运动员在比赛摔跤(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9月22日—25日 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访问成都、重庆。

 9月23日 国务院批准成立林业部开发金沙江林区会战指挥部。该指挥部系国家开发川、滇两省金沙江、雅砻江林区的指挥机构。金沙江林区是中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涉及云南、四川两省的6个地州、28个县市,总面积为1261.6万公顷。

 9月28日 中国第一台400吨精压机在内江锻压设备厂试制成功,经国家鉴定达到质量标准。400吨精压机的试制成功,对于缩小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作出积极贡献。

 9月 四川仪表总厂动工兴建。该厂是中国自动化仪表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骨干企业之一,能生产仪器仪表、仪表元器件、仪表材料等上千个品种。1976年,工厂建成投产。

 9月 四川省体育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女子排球和女子网球两项集体冠军以及女子100米、女子铁饼等7个单项比赛冠军。10月24日,在重庆举行的田径汇报赛上,四川短跑运动员陈家全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10秒的成绩平世界纪录。

1965年10月24日,在重庆举行的田径汇报赛上,四川短跑运动员陈家全在男子短跑100米比赛中以10秒的成绩平世界纪录(图片来源:《辉煌60年》)

10月13日—15日 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映秀湾电厂、龚嘴电站、夹江电厂、第二重型机器厂、东风电机厂以及四川天然气开发七个项目被宣布列为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10月28日 省委批转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消灭血吸虫病8年规划(草案),要求力争8年—10年内在全省消灭血吸虫病。

  11月4日 中共中央批准郭林洋、廖井丹、鲁大东任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张力行任书记处候补书记。

 11月25日 国营长虹机器厂在绵阳建成投产。该厂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电子工业的骨干企业、“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全国彩色电视机定点生产厂。

 11月25日—12月6日 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四川省人委工作报告、四川省1964年财政决算和196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会议批准杨超、杨万选辞去副省长的职务,补选李林枝、秦传厚、孟东波为副省长。

11月26日—12月8日 省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廖志高为主席,增选李宗林、谷志标、罗承烈为副主席。

 11月30日 邓小平、李富春等一行到四川等地视察三线建设情况。12月1日,邓小平到攀枝花工业基地,代表党中央审定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的总体方案。

 同日 省委批转省财贸组《关于稳定农民粮食负担合理调整征购任务的意见》。意见提出,中央决定对农民的粮食负担,采取一定三年的办法,把征购任务稳定下来,四川省1965年度至1967年度征购任务稳定在360万吨的水平上。意见对调整一部分社队负担作了具体规定,对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建立农村集体和个人粮食储备等提出了具体办法和意见。

 11月 邓小平、李富春等到攀枝花视察。12月,邓小平对照钢铁工业基地设计图纸,拍板批准了设计方案。

  12月10日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建成。该所前身是1955年5月在京组建、1957年迁址成都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电信工业研究所。2002年,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为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从事航天、航空、地面和舰船电子系统工程和设备、各种雷达和通信设备的研制。

 12月14日 重钢刘家坝中板厂正式投产。该厂于4月1日动工兴建。现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2月31日 成都无缝钢管厂用碳素钢锭试轧无缝钢管成功。该厂于1958年10月19日动工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钢28万吨、无缝钢管20万吨,是中国当时生产无缝钢管最大的专业化工厂。

 12月 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河门口电厂破土动工。1970年6月,第一期工程(10万千瓦)建成发电。此后,四川省电力公司直属的攀枝花、河门口、新庄三家火力发电厂撤并组建成中国华电攀枝花发电公司。

 1965年 部分省外科研机构先后迁入四川。其中,1月,晨光化工研究院在自贡富顺县建立。研究院由北京化工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部分机构组建,是三线建设中首批迁建的科研机构之一。化工部第八设计院在成都成立。该院是由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锦西化学工业公司设计研究院的设计部分合并组建的,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化工设计院之一。7月,四川汽车研究所在重庆成立,该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中型汽车研究机构;1983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9月,邮电部第九研究所从北京迁到成都,从1977年起开始研究光纤通讯技术与设备。11月,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抗菌素研究室迁建的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在成都成立。12月,西南化工研究院成立。它的前身是1958年8月建立的化工部化工设计院西南分院。同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自天津迁到简阳县。

1965年12月31日,成都无缝钢管厂用碳素钢锭试轧无缝钢管成功。图为建成后的成都无缝钢管厂生产车间(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