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91年四川大事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11-06 11:34:21 浏览次数:1275 【字体:

1991年四川大事记

1月3日省政府批准乐山、都江堰、巴中、通江、泸州、剑阁、资中、邛崃、崇庆、新都、松潘、江油、眉山和叙永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至2016年,全省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4个。

1月9日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停产两年多的重庆市国营明月皮鞋厂被公开拍卖,这是四川省首次以关闭、拍卖方式处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营工业企业,在全国也属首例。

1月10日—15日中共四川省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1991年工作要点》。会议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全省人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天府”而努力奋斗。

1月12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系在国际上首创气相定点法和相应的单晶生长装置,成功生长出碘化汞大型单晶体,并通过国家级鉴定,制备方法和装置两项成果均属国内首创。

1月25日团省委等单位评选表彰“四川省新长征突击手”27名。此后,“四川省新长征突击手”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

2月2日省政府颁发《四川省港口管理办法》。2009年5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港口管理条例》。2015年12月,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港口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月5日川西磷化工集团公司在什邡县成立,由川西化工厂、什邡磷化工厂、什邡农药厂等骨干企业组成,县内外14家磷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分别以资金入股、经济联合、科技服务等形式参与,实行人财物和产供销统一。这是四川改革开放中使分散的地方优势形成规模效益的首次尝试。

2月7日四川省文物商店将一只明仿元龙泉盘公开销售给私人,标志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准私人购买文物的禁令在四川率先被打破,改变了文物只收购和有限外销、从不内销的局面。

2月10日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成都成立。

2月16日中宣部、中组部、广电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影片《焦裕禄》首映式。影片《焦裕禄》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先后获得“十佳影片”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91年2月16日,电影《焦裕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图为《焦裕禄》剧照(峨影集团 供图)

2月22日宋廉元等十名民主党派成员应聘为省监察厅首批特约监察员。这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直接参政和参与政府内部行政监督工作的一种新方式。

3月7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甘孜州的甘孜县、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开展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试点工作。

3月8日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在自贡成立,生产能力占中国井矿盐总产量1/3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企业集团。

3月13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四川重庆等地视察。李瑞环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体察民情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不是仅仅在屋子里统一思想,而是深入到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为基层服务。

3月14日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10年6月18日,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

3月15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把技术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2005年4月6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通过《四川省技术市场条例》。

4月1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广汉市进行粮油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试点,取消粮油购销价格“双轨制”,实施“一步到位、全面放开”政策,为全省粮油价格改革提供经验。广汉粮油改革成果得到国务院认可,成为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的一次突破。

4月5日中国第一部国防教育电视系列片《魂系中华》在成都举行首映式。

4月15日—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四川重庆、攀枝花、成都、德阳、乐山、凉山等地视察。江泽民强调,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把发展科技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稳定和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4月23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的通知》,规定所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要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建立企业技术进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立省技术进步基金,继续对企业技术进步实行扶持和鼓励政策;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现有装备,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4月29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省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一批知识分子的通知》,决定从1991年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顾委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一批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也要直接联系一批知识分子。

5月8日国家教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等联合印发通知,向全国推荐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决定将该丛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普及中国文化的教材。“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首批50种面世后,受到读者普遍欢迎。

5月9日成都市成华区保和乡、三台县灵兴乡、大足县石河乡、什邡县灵杰乡、沐川县武圣乡入选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5月20日来自全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党政负责人,在成都与21个国营大型企业、21所高校、21个省级厅局现场签署21份帮扶协议。按照协议,21个贫困县将有4000余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这是四川实施“希望工程”推出的救助新模式。

同日世界科幻年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世界科幻协会首次在亚洲召开年会。期间,举行了第三届银河奖(时称“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颁奖典礼。

5月22日—27日省委、省政府在重庆召开全省城市经济座谈会,主题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推动经济全局发展。此次会议历时半年准备,经过专题调查研究后,形成《关于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筹集我省“八五”和“九五”期间建设资金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四个文件讨论稿。会议针对四川省城市经济中的突出困难和矛盾,讨论修改上述四个文件。这是四川第一次以城市经济为主题的专门性、高层次研讨会议。

5月24日—26日省委理论工作会议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决定将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5月25日省政府颁布《四川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开采金属、非金属、能源等固态、液态、气态矿产资源,均应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1992年5月1日,矿产资源补偿费开始征收。1994年10月22日,省政府颁布《四川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

5月28日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对全省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施与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2011年9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

同日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文化市场管理暂行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首次将营业性舞厅、音像制品等纳入管理范畴。

5月29日—6月4日四川省首届服装节在成都举办,评出12个名牌服装、70个设计创新奖和“天府十二佳”模特,结束了四川没有名牌服装、名设计师和名模的历史。

1991年5月29日—6月4日,四川省首届服装节在成都举办(新华社 供图)

5月31日《当代中国的四川》暨《当代四川》丛书在成都举行首发式。《当代中国的四川》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和部署编写出版的大型当代史丛书《当代中国》的一卷,也是第一部全面记述四川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的著作。

5月四川省文艺专业最高奖——巴蜀文艺奖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范围包括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

6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决定》,要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权;放宽企业自定价格的权限,落实企业自行设置机构的权力;大力扶持技术改造,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6月12日成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过邮电部验收并投入使用。成都卫星地球站是四川第一个卫星地球站,也是中国第一个用国内设备建成的卫星地球站。

6月2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八五”期间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注重连片贫困地区的开发,逐步建立起区域性支柱产业;继续搞好科技扶贫和培训工作,强化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扶贫工作。

同日四川省科技进步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将“科技兴川”作为全省干部和群众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全省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下定决心走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国民经济的道路,在全省形成“科技兴川”的共识和合力,推动四川经济的发展。

6月25日—27日省委召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座谈会,省委两个试点工作组、乐山市和蓬溪县分别作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经验介绍。会议宣布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全省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全面铺开。至1992年8月,全省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基本结束。

6月28日省政府印发《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在1995年前基本完成全省住房制度改革。1992年1月,小步提租、新房新制度、超标准加租3项住房制度改革全部启动,四川17个房改城市制定的房改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全部出台。

6月—7月四川省组团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发明家成果展,21项成果送展参评,其中5项成果获金牌,占中国所获金牌总数的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7月6日由四川和吉林航空模型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参加第二十六届世界自由飞锦标赛,以满分成绩夺得锦标赛FIC自由飞模型飞机团体冠军。这是四川航空模型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首次夺金。

7月9日省物价局发出通知,继续放宽价格管理权限,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将治理整顿期间临时上收的部分价格审批权还给企业;25日,省物价局再次发出通知放宽市场价格。两次通知共下放60余种价格由企业定价,扩大一些地方产品的经销差价,落实优质优价和新产品价格政策等企业自主权。8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50种重工业产品、16种轻工产品的省管出厂价格定价权下放给企业。当月,全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国家指导价及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部分达70%以上。

7月12日 国家计委决定将川藏公路改建和整治成为三级以上标准的公路,重点是川藏公路南线。此后,整治工程分批逐步开展,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7月24日乌干达总理阿迪耶波在川访问。

7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增强全民开放意识,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对外开放实力;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国际旅游,充分利用沿海、沿边的有利条件,开辟和发展四川对外开放的新渠道;加强政府对对外开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7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这是具有四川特色的综合性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对保护和改善全省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9月2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新的《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理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推动四川生态文明建设。

同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对酒类管理体制、控制规模、白酒保护、许可证制度等作出规定。

同日 中国第一个以竹为专题的博物馆——竹海博物馆在长宁县建成开放。

7月德阳石刻艺术墙主体工程竣工,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雕塑艺术综合体。

建成于1991年7月的德阳石刻艺术墙(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7月省总工会、省委组织部、省生产委员会、省委工交财贸政治部、省国防科工办、省建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要求实现社会主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8月15日由四川石油管理局派员组成的中国灭火队赶赴科威特,进行油井灭火工作。至10月27日,灭火队共扑灭10口万吨以上油井的大火,证明中国油田灭火技术走在世界前列。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南海接见灭火队全体队员。

8月19日四川电视台通过“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开播第三套电视节目,满足甘孜、阿坝、凉山民族地区及边远地区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愿望,并可覆盖中国全境、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

8月28日—30日 四川省深化县属企业改革现场会在什邡县召开,强调县属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投入的增加、改革的深化三个方面;要坚持使企业适应市场,从深化改革中寻求县属企业发展的出路,以县属企业的发展带动县级经济的增长,以县级经济的增长缓解全局经济的矛盾。

9月14日二滩水电站开工建设。二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是雅砻江水电基地梯级开发的第一个水电站,也是中国在20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2000年,二滩水电站正式竣工投入使用。该工程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川渝两地因此告别多年的电力紧张局面,为两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9月19日 张大千纪念馆在其故乡内江建成开馆。

9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揭晓。此后,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逐年评选。

9月省委召开首次群团工作会议。此后,省委印发《关于加强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群团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发展改革大局发挥作用,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群团组织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群团组织的制度建设。

9月四川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建成投入使用。此后,市场跻身“全国百强集贸市场”“全国十大蔬菜批发市场”之列。

9月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国际电视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广电影视对外交流活动。此后,电视节逢单数年举办一届,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影视机构高度关注、影响较大的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国内影视节目和影视设备交易的重要平台,被列为四川省三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至2018年,四川国际电视节共举办14届。

1991年,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在成都举行。图为电视节升旗仪式(图片来源:《辉煌60年》)

10月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要求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工作的领导,加强企业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强化政策保障功能,扶持引导企业发展。

10月4日 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0月12日—18日 第三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在绵阳举行,这是西部商品交易会首次在四川举办。西部商品交易会是由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于1989年创建的综合性商品交易会,每年举办一届。2018年9月7日—8日,首届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二十七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在四川巴中举行。

10月16日省政府颁布《关于搞活商品流通培育市场体系的决定》,要求充分认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育通畅、高效、开放、可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搞活国营企业、供销社、物资企业,加快各类商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建设。

10月21日 省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营小型企业改革的决定》,允许企业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开展承包、承租等形式的改革,允许打破所有制结构,同时要求注意政策和安置好企业人员。

10月24日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三线办研究决定,将四川绵阳市作为全国“军转民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2年2月19日,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军转民科技兴市的决定》,要求发挥全市军工技术和军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全市“军转民”工作打开新局面。

11月1日雅安制浆造纸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6.18亿元,其中加拿大政府混合贷款3550万美元,主体设备从国外引进。1997年7月7日,工程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四川轻工行业投资最大、引进外资最多的重点项目。

11月6日宜宾黄桷庄电厂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工程、西南地区当时最大的火力发电项目。

11月8日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立,负责全省中小学彝文教材、教参、教辅的审查和审定,以适应彝汉双语教学需要。

11月15日四川省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提出分阶段实施的房改目标:以改变无偿分配为基本点,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50%左右的“八五”目标;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8.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60%—70%的10年目标;2000年以后,全省公有住房租金标准向商品房租金水平迈进,形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融资体系,实现住房商品化的长期目标。

11月22日省电力工业局农电局成立,按照“统一规划、多家办电、谁办谁有,行业归口,统一管网”的原则,负责全省农村电力行业管理。

12月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搞活企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决定在绵阳、德阳、自贡、攀枝花等市选择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开展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为目标的改革试点工作。1992年2月21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问题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明确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进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

12月7日四川省190名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获得国家发放的特殊津贴。

12月8日—11日 中共四川省委五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振兴四川经济的决定》和《四川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12月13日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首架MD-80飞机机头向美方交付,这是中美两家航空工业公司的首次合作,标志着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具备承接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大型民航客机部件的生产能力。此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按合作协议,陆续生产制造其余的MD-80/90系列飞机机头。

12月14日 东方电机厂生产的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中国大型汽轮发电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月26日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挂牌开业,这是全国设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中心。1993年2月,深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同意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代理证券登记业务,为四川唯一代理机构。

1991年12月26日,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挂牌开业(人行成都分行 供图)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199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四川主持和参与的64项成果获奖,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室温固化耐高温韧性环氧结构胶粘剂”“炼油、石油化工用双相不锈钢的开发和应用”“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研制”等三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991年四川省经济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1989年初,四川社会零售物价涨幅高达30%。经过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物价指数保持平稳,财政收入增加,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趋于正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工农业生产走上注重质量品种、讲求经济效益、以内涵为主的发展路子。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