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11:13

【光绪】《德阳县志续编》(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13 15: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清钮传善修,李炳灵、杨藻纂。钮传善,江西德化(今九江)人,附生,光绪三十年(1904)署德阳县知县。李炳灵,字可渔,四川垫江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十八年(1892)任德阳县教谕、后调署剑州训导。光绪二十八年(1902)回任本县教渝。参见“【光绪】垫江县志”条、“【民国】垫江乡土志”条。杨藻,德阳人,同治十二年(1813)拔贡,官贵州普安、施秉等县知县,候补知州。

钮传善《序》曰:“德阳新志辑自古闽裴君澹如。观其斟酌于损益之间而不诡于是非之实,义法谨严。辞采彬雅,殆非苟作。余于光绪甲辰秋,摄邑篆,簿书期会,日不暇给,数月中实事求是,渐有条理,冬间邑绅杨君蔚文以续志请。上距裴君重修之岁已六十余年矣,及今不图,日月愈久,文献无征,亦司牧者与邑士大夫之耻哉。爰于己巳季春重三日,设局于试院,延李可渔广文,杨蔚文刺史为纂修,余亦以政事余暇亲为商榷。发凡起例,分门别类,一仍裴志之旧而赓续之,或昔无而今有,或前略而后详,整齐荟萃,粗具规模,甫匝月勒为成书。”李炳灵《序》进一步论此书纂修之经过原由曰:“邑志,前明万历时有樊真公德阳录略,未窥全豹。我朝康熙三十四年别公楣纂本一册亦经散佚,存者一叙而已。叙曰:余奉节度命摄邑篆,蓬蒿满目,四野丘墟,荒凉之状,倍于他邑,所可幸者,风俗之淳亦倍他邑。纪孝子则如姜如王如辛如张如傅,纪烈女则如张如赵如訚如安如潘如杜,肫肫纯诚。煌煌嘉烈,炳若日星,脍炙人口。虽蕞尔之区,诚足取重于采风者矣,其书大约承二百余年残缺之后,表彰人物,纪述风俗,创始之盛也。当乾隆九年阚公昌言复为纂述。阚公之言曰:余于庚申来莅德邑。问采邑志,荒缺无征。簿书旁午,碌碌未暇。延及壬戌癸亥,时和年丰,狱讼简少。爰藉退食之余,览益州通载及邻封旧志,摘实掇精。复命邑诸生老诚通典故者,问山寻水,刮苔访碑,寻先哲于旷野石碣,觅古迹于穷乡断简,巨细咸收,今古共录,凡两越寒暑而稿成。其书援据别本,折衷省志,搜罗较广,继事之美也。又十八年,而周公际虞重修旧志。周公之言曰:志者记也,所以记事,余备官斯土,凡兴利除弊,坠举废修,均有所事,斯编之载,首学校、次书院、次社仓及养济院,崇教养也。他如桥梁道路,改修北河,劝栽桑木,防护义冢诸务,类皆因时立政之大端。数年中,早作夜思,经营辛苦而成者,有一事必有一记,浸成卷帙。其书凡有关民事厘然备举,即周公之政书也。至嘉庆十七年,吴公经世因制府常辑四川通志,征郡县志乘,爱进邑中耆隽,考订搜罗旧志之缺略者补之,传讹者正之。凡七十年典章文物,佚事旧闻,有关人心风俗者,类聚详载,以资于治。书成,上呈大吏,付诸梓人,更臻明备,裴公显忠新志所因也。夫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故考献征文,后人实有赖于前人,而增华踵事,前人尤有资于后人。裴公闽中宿学,风雅能文。其为志也,纲举而目张,事核而词雅,惟遥隔五十余年,中更事变,政事人物日益繁多,苟不及今搜集,则见闻日远,耆旧凋零,将何以信今而传后。余有志纪述,自维学殖荒落,笔欲下而屡止矣。乙巳季春,钮元伯明府以此事见委,勉而为之,从故纸堆中钞撮成书,并与局中杨君玉雯悉心商榷,分类纂辑,蟾圆甫易,匆匆脱稿,元伯明府既弁言简端,并谓余不可无言,因叙前贤撰述之大旨及明府赓续之雅意以冠其编云。”

此志纂修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基本上沿袭了道光新志体例,续道光十七年(1837)以后事,约6万余字。主要是学校之修建,新式小学堂之开办;光绪后期一些新设机构的成立、经费收支等情,有如警察、酒税之类,较有史料价值。再者,有关诗文附载各门类中,附于人物门之记传多有述及咸丰、同治年间镇压农民起义军之史实,以及光绪后期邑中邦会、匪患等情。

今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