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22:07:13

《四川省志·发展改革志(1986-2005)》

发布时间:2017-02-14 21:2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志·发展改革志(1986-2005)》概述

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开始摆脱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四川是当代中国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1978年就在广汉县金鱼公社率全国之先实行了“包产到组”进而“包产到户”的土地承包经营体制,1980年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率先彻底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将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其他领域,相继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城市和县级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等一系列试点。这些初步的改革和试点,为后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和积累了经验,使被原有旧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使被“文化大革命”推向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得以逐步恢复,在1978至1985年的短短几年时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倍,城乡人民的生活初步得到改善,四川从此根本上告别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时代”。


1986至2005年是四川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体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改革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农村向城市,从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1986至1992年,按照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精神,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为目标,在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种种限制。与此同时,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城市,紧紧围绕企业改革这一中心环节,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深入开展重庆、成都、自贡等大中城市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围绕建立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制,逐步推进计划、价格、财税、金融等改革。特别是1991年4月率先在广汉市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废除了城镇居民食用粮油长期凭证(票)定量供应的制度。

1993至2000年,根据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精神以及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开始全面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以制度创新为中心环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省级经济调控,深化财政、税收、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以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并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许多领域和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2001至2005年,按照中共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到突出位置,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积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努力增加对基础性设施和公益性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强化市场体系建设。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在成都市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经过20年的深化改革,四川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农村、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等四大领域深入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深刻地改变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极大地增强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开创了四川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这20年四川一直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时期,其间宏观环境曾出现过几次重大变化:一是针对1984年和1985年全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央决定1986年和1987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随后又决定在1989至1991年进一步对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进行治理整顿;二是1997年中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四川原有的经济总量和人口相应减少大约三分之一,基本省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1997至1999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四是200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的通知》,拉开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幕,为四川这一西部第一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再一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五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四川经济发展既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六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给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条件。

1986至2005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激发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不断改善宏观环境创造的良好发展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省GDP从1985年的421.1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385.11亿元,年均增长9.6%;人均GDP从1985年的570元增长到2005年的9060元,年均增长9.1%。经济发展避免了以往曾出现过的大起大落,20年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四川经济更获得了长足发展,在2001至2005年的5年时间,全省GDP从4293.5亿元增至7385.11亿元,年均增长达11.2%

(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在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的同时,这一时期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后四川民营经济和各种相互参股的混合型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全省民营经济的增加值从1985年59.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207.5亿元,平均增长达2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14.1%提高到2005年的43.4%;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5年达到64%。民营经济和各种混合型经济的加快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四川的经济结构,增强了四川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在全省三次产业的结构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从1985年的41 ∶ 35.2 ∶ 23.8调整到2005年的20.1 ∶ 41.5 ∶ 38.4,第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一大批物质技术装备先进,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高的工业骨干企业,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成都132厂、攀枝花钢铁公司等蓬勃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工业化相联系,原有严重落后的城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已达33%,已形成成都特大城市和攀枝花、绵阳、德阳、自贡、泸州、宜宾等大中城市。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聚集效应日益显现,地位日益突出。

(四)基础产业不断加强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稳步发展,基本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交通能源方面集中力量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包括二滩水电站、江油电厂,主要进出川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宝成铁路复线建设,连接省内主要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以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扩建等,逐步缓解了交通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蜀道难”的落后面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加快发展,相继建成了成渝、成绵、成雅、内宜、成乐、成南等高速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四川的交通条件。

(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努力克服四川地处内陆,起步较晚的不利条件,抓住机遇,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机遇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已达79亿美元,位居西部地区第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到2005年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开展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以及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其他省市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与东部地区不少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广泛深入地参与了西南及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入推进“科技兴川”战略,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门类齐全、学科设置配套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在不少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1986年儿童入学率95.3%,2005年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7.7%,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素质教育逐步开展。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2.68万人,2005年增加到77.54万人;1986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2.71万人,2005年增加到508.21万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986年的11人上升到2005年的90人。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增加,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卫生机构数1986年有19498个,2005年达到23834个。各种先进的传媒技术大量涌现,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各种文体活动日益活跃。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由1986年的60%、63%分别上升到2005年的95.4%、96.7%。基本上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2.8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1倍和7.9倍;城乡居民的恩格指数分别从1985年的51.4%和62.9%下降到2005年的39.3%和54.7%;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410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312万人。私人轿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迅速增加,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迅速普及,在人民的日常消费支出中用于改善住房、文化教育、旅游等支出显著增加,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开始步入初步的小康生活。

1986至2005年,四川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碰到过不少困难,出现过一些问题和矛盾。在深化改革方面,突出的是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配套改革未能及时跟上;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领域的改革滞后等。在加快发展方面,突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至90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过热和物价大幅上涨;市场监管较为薄弱;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长期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考验。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的层面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值来看,这20年改革的步子还迈得不够大,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够充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体,尚未完全充分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巨大成果。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省发改委)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重要的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基本职能是负责综合研究拟订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同时,负责管理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和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公室。

1986至2005年,省发改委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机构调整,不仅机构名称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取向,管理职能和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推进全省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对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不断强化和改善宏观调控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国内外形势和省情的变化,曾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了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重点全面系统地研究制订了《四川省2000年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和《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三大战略,关键时期及时理清了全省的发展思路;先后在产业政策、区域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众多领域制定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改革传统计划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着力提高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性和指导

1986至2005年,先后编制了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大量的专项规划以及历年的年度计划。通过加强前期研究,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幅度调整传统的计划指标体系,特别是大量减少以至基本消除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大量削减“短缺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在生产领域的计划指标,显著增强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三)合理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权限,有力地促进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

1986至2005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状况的好转,四川财政性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主要集中用于支持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极大地改善了全省的投资环境和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管理权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调整的着力点虽然有所侧重,但总体的方向是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财政性建设资金的管理,进一步下放投资计划的管理权限,逐步放开对民间和外商等社会投资的计划管理。通过发挥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增长。

(四)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大力规范市场行为,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这一时期,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和优化结构,在全省先后陆续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为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尽早发挥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始,就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项目前期咨询评估、立项审批、计划编制、设计施工、工程概算调整及竣工验收等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不断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与此同时,进一步改革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把项目建设推向市场,全面推行项目业主制、公开招投标制和监理制。2000年四川省专门成立了由省发展计划委负责组织和管理的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负责对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建设资金使用、工程招标投标、开工建设条件、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投资概算控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建设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大力规范市场行为。截至2005年,省稽察办共重点稽察项目250余个,受理投诉举报违法案件100余件。

(五)进一步深化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城市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推进全省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在深化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方面,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管理,取消在生产、流通、投资等领域不切实际的种种限制,大量减少了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在城市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面,重点开展了重庆、成都两个计划单列城市和自贡、德阳等中小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广汉、新都、邛崃3个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37个县(市)。通过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县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一步理顺了县级管理体制,并率先在全国取得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为深化县级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为落实“九五”计划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绵阳市开展了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改革试点,通过以国有企业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一些重要方面实现了机制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在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开展专项改革的研究和试点,拟订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推进了全省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

(六)加强与各部门、各地区联系,强化综合协调功能和服务意识,统筹协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参与各部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编制,同时邀请各部门、各地区的专家参与全省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向中央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组织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查,指导、协调和监督重大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投标活动。充分利用掌握的各种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民族地区发展资金、攀西开发资金,以及能源交通建设基金,有重点地支持部门行业和地区的建设,统筹协调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充分发挥信息和咨询研究机构的作用,初步构建起科学的决策体系,大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发挥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3个直属单位自身的优势,并借助挂靠的协会、学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和全省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咨询评估,及时分析经济形势,发布经济预测、预警。通过信息咨询研究机构与各业务处室的力量整合,初步形成了以业务处室为主体,以3个信息咨询研究机构为支撑的科学决策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986至2005年是四川省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20年,也是省发展改革部门不断转变职能适应和促进四川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20年。其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展,省发改委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也曾出现过某些曲折和偏差,特别是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有待进一步攻坚。

发展和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两大主题。展望未来,四川作为一个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和人口众多的西部发展中大省,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还任重道远,省发改委作为四川主管发展、改革的重要综合管理职能部门,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四川发展改革部门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省发改委也将更好地履行历史赋予自身的职责,努力为这一辉煌的篇章增添光辉。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