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22:07:13

《四川省志▪地震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10 18:06:00 浏览次数: 【字体:

7b8bff3ce23f4ddb81a332cedfd48364.png

《四川省志▪地震志》 概述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心地带,境内自然地貌迥异,地形变化多样,大致以龙门山至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原和山地。地质构造上以龙门山断裂至金河断裂为界,东部为扬子准地台区,西部为松潘、甘孜地槽区。断块构造上主要由川滇菱形块体、川青块体和四川块体组成,鲜水河断裂、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龙门山断裂构成三大块体的分界线。四川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断裂的展布方向大致分为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弧形断裂几组,其中以南北、北西、北东三组断裂占绝对优势,形成了“丫”字形构造格局。这些断裂具有悠久的地质历史,经过多期的构造运动,且多与重力梯级带和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其新活动强烈,控制着四川地区的地震活动。在中国地震区、带划分上,四川地处大南北地震带的中段。

四川是中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居全国第五位,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河平三年)至公元1985年,全川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0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这些地震大致以东经105。为界,其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强震沿活动断裂带成带或成片分布,震源深度通常10~20公里;东部地区多属零星分布的中强地震,频度低,震源深度一般5~20公里。历史上强度最大的地震是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康定、泸定磨西间7.75级地震,伤亡人员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是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西昌7.5级地震,震灾最重的是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强度最大、损失最重的是1973年2月6日的炉霍7.6级地震。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河道壅塞,城堡毁没,庐舍摧灭,人民伤亡数以千计。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分布,全川地震基本烈度在Ⅶ度或Ⅶ度以上的县、市达73个,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8%。

19世纪以前,四川仅仅停留在对一次次地震或震灾的文字描述上。20世纪30年代,美籍地质学家阿诺德·西蒙(ArnoldHeim)和四川地质学家常隆庆、地理学家徐近之先后对1923年道孚、炉霍地震和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进行调查,首次以地质学的方法就地震区的地层、地质环境、地震形变破裂带、震害分布以及次生灾害等进行描述和总结,分别发表“道孚地震区”和“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岷江峡谷·地震后峡谷实察记要”;地震学家李善邦首次以地震学的方法研究叠溪地震的仪器测定参数,完成“叠溪地震记录简述”观测报告。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地球物理研究室李善邦等人在重庆北碚自制仪器,建立地震台测记地震,编出观测报告同国际地震中心(法国斯得拉斯堡)和英、美等国地震研究机构进行交换,开创了四川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50年代初期,冕宁、自贡、康定、会理鱼鲊等地连续发生一次5级地震、两次6.75级地震和一次7.5级地震,重庆地质学校王立本、西南地质部熊永先等率先对自贡地震进行现场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问,国家经济建设急需提供重点工程地震烈度资料,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李善邦、谢毓寿等一批地震专家来川进行历史地震、地震地质和抗震建筑结构等调查,开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基础研究,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地震烈度依据。1957年,为了检测中国西部地震信息、迎接“国际物理年”的来临,中国科学院在成都市西郊光华村建起四川的第一个地震台。1959~1960年,中国科学院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在四川境内对南北地震带上的地震地质、新构造与地震活动开展调查和研究,并将沿炉霍—道孚—康定一线展布的活动断裂命名为“鲜水河断裂”。四川的地震工作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不断地开展起来。

60年代,为了适应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根据周恩来总理“建成西南建设任务区的地震台网”指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工作站、地质部等单位贯彻以“任务带学科”的方针,陆续建立起横跨川滇两省的各类测震台站43个(其中四川境内29个),形成以渡口(攀枝花)地区为中心的地震观测台网,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危险性的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部西南地震地质队对四川石棉至云南元谋地区开展了1∶50万的地震地质概查,围绕冕宁锦屏电站地壳稳定性评价,在任务区进行了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地震影响场、重力测量和地壳测深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1969年,地质部西南地震地质队编制了1∶400万西南三省地震地质区划图,对四川境内的活动构造体系及其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划分和研究。上述地震台站和基础研究工作为四川地震区域台网的建立和地震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0年2月24日,成都附近的大邑、芦山发生6.2级地震,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和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及时开展了现场监测和宏观考察。是年3月,四川省地震工作机构成立,以当时在川的地震台站建制和地震科技人员为基础,统一建立了一支地震工作队伍,开展地震工作。从此,揭开了四川地震科技事业发展新的一页。四川省地震部门贯彻“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针,坚持边观测、边预报、边研究,多路探索,广泛实践,不断总结,促进了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和科学研究的较大发展。截至1985年底,全省已建有30个专业地震综合台和单台、两个区域性地震遥测台网、一个地震形变监测网、19个地方地震台和企业地震台、480多个群众性的测报点,拥有各类监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通讯器材和机械装备等700多台(套),全面开展了以测震和地下水动态为中心的包括地电、地应力、地磁、地倾斜、水化学和宏观等手段的观测(察),初步建起地震数据传递的通讯网络,独立开展了沿活动断裂带的地震地质调查、地震地壳形变测量、重力和地磁的流动观测等基础性监测工作。在成都、西昌采用有线、无线遥测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地震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和处理等现代化地震监测和地震分析,能有效地监测省内地震活动,并及时作出速报。人工测震台网在全川可检测4.5级以上地震,在东经105°以西能检测4.0级以上地震,在龙门山中南段和攀西重点监视区能检测2.0级以上地震。成都遥测台网能检测全川及邻区4.7级以上地震,台网内能检测2.0~3.5级地震;西昌遥测台网在网缘地区可检测3.0级以上地震,台网内可检测1.0~2.5级地震。

四川省地震部门从成立以来,坚持把震情监视作为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和作好震情的分析会商工作,从初期的看图报震,逐步发展到定性的综合预报。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探索出以长、中、短、临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思路,实行专业与群众测报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单项分析与综合预报结合,先后对1976年8月松潘、平武7.2级地震,1976年11月盐源、宁蒗6.7级地震,1978年黑水5.4级地震和1982年甘孜6.0级地震等作了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70~1985年,全川计发生5.0级以上地震58次,其中包括余震在内有20余次曾作有不同程度的短期估计或临震预报。由于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十分复杂,地震的成因机制还没有为人们完全认识,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省地震部门在分析、判断地震活动趋势和地震预报中,也曾出现过一些漏报或虚报,特别是对1973年炉霍7.6级地震和1981年道孚6.9级地震事前未作出短、临预报。为了汲取经验教训,地震部门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真地进行了系统的科学总结,以推进地震预报工作。

四川省地震部门在坚持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的同时,先后受水电、冶金、矿山、国防、交通、石油、轻工等160多个单位的委托进行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或复核,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二滩电站、青藏线输油管道等360多项工程的选址和建设提供地震设防的基本参数,并独立或合作完成四川、西藏和西昌—渡口、渡口、成都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为四川和西藏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和国土整治等提供地震烈度依据。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地震部门围绕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广泛开展了地震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经过对地震孕育、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的块、带、源、场、兆和构造滑移线、地壳结构力源、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等理论和方法,在地震预报中得到一定的应验。鲜水河断裂带综合形变监测网的布设和测量在国内属首创,其观测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都遥测台网设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用无线遥测传输地震信号和处理地震参数也属国内首创;测震、地倾斜、水化、水位、地电、地磁、重力、应力—应变、地壳形变测量和综合预报等学科方法的清理攻关和研究,推进了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向实用化方向发展。1970~1985年,积累了可定出地震基本参数的1.0级以上地震16603次(不包括地震列序在内)和具有研究价值的测震记录图、地震前兆记录图约55万张,完成沿活动断裂带的地震地质调查和地震宏观考察50余项,取得各类研究成果235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省科学大会奖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

在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和综合防御减灾的实践中,全省形成了一支以地震专业人员为骨干的专群结合的地震科技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包括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工程地震、计算机、无线电、电信工程和设备维护等多学科的专门技术人才。至1985年,全省地震科技人员在中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编辑出版了10多种地震学术专著,与10余个国家的学术团体或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合作。

四川的地震工作起步较晚,科研水平还不高。地震部门正加速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防御减灾的要求。

《四川省志▪地震志》彩页目录pdf

《四川省志▪地震志》正文pdf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