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22:07:13

《四川省志·侨务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20 21: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589bb812b69d4e6b8d3f1be2e219e90f.png

《四川省志·侨务志》概述

川虽地处内陆,但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人数不少,分布较广。到1993年,四川在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同胞有58万人,分布在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省内归侨、侨眷有55万人,分布在全省23个市、地、州。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合计113万多人。

四川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汉唐以前。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大军南下伐蜀,一举兼并蜀国。蜀亡后,号为安阳王的蜀王子泮,率所部兵将3万,加上不胜兵者3万约6万人,辗转南迁,最后到达交趾之地(今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瓯络国”达百余年之久。对红河地区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麟德年间(公元664~665年),成都籍僧人会宁,携弟子运期取梅道至河(今印尼瓜哇岛),在该岛逗留3年,与当地著名僧人若那陀罗(JANABHADRA)共同翻译佛经《阿笈摩》(AGAMA)。译成后送回国,呈唐高宗览,从而使这一佛学流传于中国。

南宋淳祐五年(1246年),涪县(治今绵阳市中区)籍著名高僧冉兰溪(法名道隆),应日本镰昌幕府第五代执政北条时顿之邀,与弟子翁绍仁、龙仁等东渡扶桑传播佛学,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大觉派始祖。

明代旅居日本的四川人张三翠(原名张岳,生辰与赴日时间不详),因寄居平户五岛而改名五岛一官,其子清久大卫门年幼时曾随郑成功回福州居住3年,学得线香制作方法又返日本,开长崎线香生产之端。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川人何善文(生年不详,卒于1801),初聚众海外,号称’天地会”,剽掠闽县一带,后归附阮福映(1762~1819年),受“巡海都营”官职,成为协助越南阮氏王朝的华侨将领。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成都高僧瞿清福(法名真修,1862~1940年)三度出使东南亚诸国,结睦邻邦,沟通中外文化。

1901年,四川总督奎俊接受日本陆军大尉井户川辰三的建议,首批选派22名青年学生赴日留学。此后10余年,四川派出的官费、自费留日学生逐年递增,形成第一次留学高潮。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1921年,四川兴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此间四川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人数达511人(其中女生14名),为全国之冠。30年代之后,不少川籍知识青年怀着“科学兴国”、“教育兴国”的满腔热情,去欧美留学。其中不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毅然回国,把精力和智慧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文艺、卫生事业。

1949年四川解放前夕,有近20万川籍国民党军官兵及其他人员去台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又陆续移居海外,形成新老两代华侨、华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选派不少优秀知识分子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留学,这些人后来成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不少海外华侨因新中国的建立而振奋,毅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新时期的归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四川因落实政策出国继承财产、与亲人团聚、出国留学、进修等移居海外港澳地区以及从港澳地区又移居他国居住的约有10万人,构成新一代华侨、华人。

从出国人员构成、原因、目的来看,四川的侨情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一老一少两交叉。所谓“老”,是指晚清到抗日战争前,老一代出洋留学或侨居国外人士;所谓“少”,就是1949年四川解放前夕去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亲属。所谓“两交叉”,系指川籍去台人员及其后代相当一部分移居海外,但他们有的仍持台湾证照,形成侨台交叉;其在大陆眷属也是侨台眷属交叉状况。

第二个特点是知识层面高。四川出国人员多数是知识分子,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著名人物。

四川的归侨不多,全省只有2000多人。其中一部分参加过辛亥革命、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包括南侨机工队的抗日老战士,人数已不多。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回国读书,定居国内;一部分是60年代中期因“三线建设”从东北和沿海内迁四川的归侨人士,他们大多是所在单位的科技骨干。

四川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广大归侨和侨眷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支持和参加祖(籍)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川籍留洋学生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1906~1907年,雷铁崖和吴玉章先后在日本东京创办《鹃声》和《四川》杂志,以“醒其茫昧,共扶艰险”为己任,鼓吹反清革命,为发动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做出了积极贡献。

1913年6月,孙中山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二次革命”)。1915年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月,蔡锷首先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各地在孙中山的号召下,掀起了恢复民国、推翻帝制的“护国运动”。1917年7月,孙中山领导了维护国会和《临时约法》的“护法战争”。在这三次战争中,四川以熊克武、但懋辛等为代表的留日回国学生积极响应,率部讨袁护法,虽遭失败而不馁。

1924~1927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实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并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一批留学归国的革命人士积极参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挽救民族危亡,不少华人、华侨及归侨人士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人民解放战争中,一些华侨归侨战士积极参与,有许多人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有的为革命英勇献身。

海外川籍华侨、华人中,不少人在经济上有成就、在学术上有专长,具有一定声望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前,有不少人回国,成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新中国成立后,使他们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有机化学专家彭季谐对尿素化学和多种氨基酸的合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高级地质师丁传柏研制成功岩芯高压渗孔测定仪并荣获1988年北京国际展览会金奖;石油专家苏万勇建成国内第一个岩石破碎与井底模式探测实验系统;柑桔专家张文湘成功繁殖“伏令夏橙”;园艺学家程宜春为“菜篮子”工程做出突出贡献;高级农艺师陈华平研制出“麻果素”;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林为干1979~1989年为国家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4名、硕士研究生60名;重庆巴蜀小学教师张爱蓉在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验中成效显著;华西医科大学五官科教授吕钟灵试验成功“高度近视眼晶体刺破术”和“青光眼造孔术”;儿科教授杜顺德在新生儿破伤风、黑热病、蚕豆病的研究及其防治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自1989年在全省归侨、侨眷中开展“五个一”(即贡献一个计策、传达一条信息、介绍一个人才或客户、引进一个项目、推销一种产品)的活动以来,川籍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在引进外资、技术、人才方面有显著成效。

1964年以前,四川未专设侨务机构。1964年1月,成立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华侨事务处。1980年,更名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统管全省侨务工作。

1950~1993年,四川的侨务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1950年1月到1966年4月,是侨务工作的初步发展时期。认真贯彻中央各项侨务政策,开展了争取侨汇、对归侨、侨眷、归侨学生的教育工作。1950年,侨汇曾达到110万美元。不久,爆发抗美援朝战争,加之土地改革及政治运动的影响,侨汇急剧下降,1959年仅有8万美元。按照中央指示,1960年4月在全省实行凭侨汇证增加物资供应的办法,当年侨汇即回升到10万美元。随着“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措施不断加强,侨汇物资供应的工作不断改进,侨汇逐步递增,到1965年已回升到22.6万美元。

在归侨、侨眷和归侨学生中进行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是贯穿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归侨和归侨学生怀着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之志回国,广大的侨眷与国外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他们来说,对于新中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对于国内的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侨务工作部门配合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发挥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主动性,使他们同全国人民融为一体,共同建设祖国。所以,当国际上出现反华排华逆流时,他们能稳定情绪;当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时,他们能同全国人民一道共渡难关;当全国侨联号召他们参加红旗竞赛运动,他们积极响应。在运动中涌现了不少先进生产(工作)者和积极分子。

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潮在侨务工作中极度泛滥,集中反映是:把归侨、侨眷的“海外关系”当作是“反动的政治关系”“特务关系”,诬称他们是“反动的社会基础”,扬言“有海外关系的无好人,信任他们无根据,接触他们无好处”,使归侨和侨眷遭受到种种歧视、排斥、打击和迫害,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把侨汇政策诬蔑为“侨汇挂帅”,个人的侨汇收入被称为“剥削钱”“特务经费”,予以冻结、没收。侨汇物资供应被批判为“特殊化”,予以取消;对归侨、侨眷的房屋随意查封、没收、占用或强行折价收购,有的华侨私房被以各种形式接管、代管或占住。归侨、侨眷参军、提干、入党、入团、升学和就业等受到各种刁难和排斥。当时许多有海外关系的人,有亲不敢认,有信不敢收,有汇不敢领,有话不敢说,严重伤害了广大华侨、归侨、侨眷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四川的侨务工作遭到一次大的损失。

1976年10月到1993年,四川的侨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7年),拨乱反正,全面落实侨务政策。

1978年,四川各级侨务部门从纠正对“海外关系”的错误认识入手,进行拨乱反正。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侨务政策的工作。在不断排除左倾思潮的干扰和一些人为阻碍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历时8年基本完成。特别是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本着政治上给予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适当照顾的精神,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各级侨务机构得到恢复和建立。到1993年,全省23个市地州,除阿坝州外,均先后建立了侨务办公室,219个市(县)区中已有177个建立了侨务机构。省人大设立了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省政协成立涉侨机构(联谊工作委员会)。从组织上确保了侨务工作的开展和国家侨务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二阶段(1988~1993年),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

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中心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工作方法和方式从一般迎来送往、接待应酬向既热情接待、同时帮助发展实质性交往,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变;工作重点从主要做国内归侨、侨眷工作向开展国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工作转变。以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和平统一祖国三大任务的要求。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内陆省份在新形势下搞好侨务工作的途径和办法指明了方向。

此期四川侨务工作主要抓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三个环节。1993年底,全省共兴办“三资企业”3546家,合同引进外资35亿美元,其中70%系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投资;省侨办直接引进项目19个,协议引进外资16亿元;以技贸合作的形式,通过华侨、华人中的专家、学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305项;邀请来川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专家、学者、教授2540人次,1993年,省侨务部门又引进日本、美国等国的核物理、金融证券、财经、医疗和法律方面的专家来川讲学、交流。他们当中有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著名核聚变专家吴俊雄等;接受捐赠的汽车512辆、各种设备等折合人民币14985万元;兴办侨属企业600多家,其中省侨办、侨联直属企业8家,市地县侨办、侨联直属企业62家,归侨、侨眷兴办企业567家。

1990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1993年8月,《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经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侨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轨道。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