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陈鑫明 ‖ 泸州瓦窑滩:川江文脉最盛的村落(上)

作者:陈鑫明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9-01-23 17:3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泸州市江阳区中兴古场的岁月长河中,瓦窑滩村(石面、金刚、大石)因长江岸古纤道把长山、郭石、罗湾、蟠龙、邓元、姚村、九聚、群利、泸弥、来龙山这些古村落串成了一条环绕半岛的项链。这条珍珠般的项链上,又因泸州至合江古纤道120多里长的线路上留下无数绮丽的人文景致,而让烟波浩渺的古老码头生机盎然、文脉最盛。

瓦窑滩渡口

 这里是乾隆年州官叶体仁瓦窑滩题咏之地;这里是清末诗人、陕西略阳县令苏山故里;这里是乡贤杨百骈赠鞍马朱玉阶回滇之地;这里是明末将军周文辅裔孙创业兴族之地。

瓦窑滩历史人物造像

乾隆举人叶体仁  实政惠民有功碑

湖北江夏乾隆年举人叶体仁,二十一年(1756)出任直隶泸州合江邑令,在位六年余,为官清正,实政为民,颇有官声。乾隆三十年(1765)升直隶泸州守。体恤民情,兴教育、修书院,捐俸作学田,亲自编课文,主讲书院,修驿道,建城郭,植树造林,古纤道设茶亭,以赈济行人,劝农桑、教孝悌,采风问俗而安民保境,得民心,任职期满,士农工商联名上书府台大人,请其连任。

瓦窑滩上的篙眼

 学子撰有“叶侯作人碑记”传世,见于乾隆二十七年《合江县志》卷之八:“叶侯(体仁)治泸十年,存我士民,功在当代。判断积案,释枉罪囚将十许,士民倾心折服;入民户采风问俗,令出政行;劝农桑、崇孝悌,奖耕读,荐人才;立书院,捐俸置学田;撰《课士十律》勒石以垂不朽;筑古道,修纤道,补城郭而民乐;建学署,尊师道,广纳人才;培植树木、园林,大兴行善修德之风;修廨署以壮观瞻,西南要会犹其昌显;市井门馆无私,合署人间,白昼可越办;衙署两行立春冰,花明泸郡,宛似河阳一县。杜母休风,文翁雅化。感父母斯民之心,如尽人子万一之报,故寿之文石,以志之。”

纤道上的乾隆碑

 叶体仁采风问俗,深入民间,常往来于泸合古纤道上。瓦窑滩王爷庙有碑记云,“岁丁丑三月,王爷庙立,以隆永禋祀。庙址择女儿溪岸,望江楼麓,瓦窑滩渡口,筑栋宇奉龙神。自今始,见我民之安给户盈,安上敦仁,天道之化育,龙神佑我士民,天下太平。庙成祀以报之哉,是为记。”  

 瓦窑滩古纤道上有望江楼,实为纤道上的大石平台,台侧有泉岩中来,人称“一碗水”。甘甜可口,四季不竭不盈,为行旅、贩夫走卒、纤夫至此提供解渴,天长地久成为露天幺店子,人们歇脚之处。州官叶体仁寻访纤道修缮工程至此,饮其一碗水之后,与过往行人交谈,方知泸合古纤道上的望江楼,欣然作《登望江楼》:  

 纵登望江楼远眺,长江东去,浪淘尽。看大江之水不波,苍岩之云不流。纤道挂崖壁,江上商贾客艇。谁知滩下乱石,谁知舟行入险境。听里人之诉衷情,牧童横笛,船家忧鸣。眼前岚光之缥缈,群峦之翠环。抚景楼台,前人题咏,沙岸千帆,临谷临渊。此日放晴,江风声于百里,滩口波浪滔天。地尔乡帮,黎民生计,一船十篙百人牵!  

 这首词不仅写景致,而且将古纤道上所见所闻记入词中,文章结束时,大声疾呼:乡邦生计,一船过滩,纤夫百人之场景,让州官为之恸情。

诗人苏启元  女儿溪之恋

瓦窑滩村,面积9.23平方公里,13个村民小组,5100多村民。村地图犹若划了一个圈,把中兴古场围在中间。中兴场口上,原有苏家节孝坊,为清廷户部、礼户奏请皇帝旌表。牌坊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为苏瀛妻曾氏、苏世藻妻曾氏立《苏氏两氏完贞坊》。  

 女儿溪石桥

 苏启元在《一门三世节孝传》中说,“瀛妻曾氏曾源青女,年十八归瀛,生子世藻,四岁时瀛殁,曾氏守节58年,80岁殁。世藻妻曾恒昭女,年十九归世藻,生子楷方,子6岁时世藻殁,曾氏守节50年,94岁殁。清廷旌表建姑妇双节两世完贞坊于中兴场口。”

“苏楷长子国仁妻孙氏,孙才华女,归国仁,20岁时国仁殁,抚国仁次弟国贤长子正祥,又抚国义四子正训,守节60年,83岁殁,清廷旌表准予建坊。三世均守节,犹孙氏苦节而享高龄,故乡人称‘三世节孝’。”  

 苏氏一族于明末清初入川,迁遵义府。康熙二年朝廷招民回泸居迎恩坊。十年后,苏应龙垦田于苏家沱何家沟,耕读为家,子孙传十余世,为泸阳中兴场名门望族。十世孙苏启元,字潜孚,号苏山(1857—1935),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副贡题名,官任陕西略阳知县。民国后任四川省议会议员,主编民国《泸县志》。1916年9月,朱德将军在泸组建东华诗社,苏启元为诗社成员,常与朱德及泸州名流艾承休、万慎、温筱泉、王少溪、高树、税西衡、刘航琛、袁石麟、陈铁生、陶开永等三十余人诗酒唱和。有《苏山诗草》10卷传世,为清末三苏之老苏,诗人(民国泸县志有传记)。  

 诗人苏启元的作品中,借情于泸山泸水之间,尤以故里瓦窑滩女儿溪之恋为后人传颂:

 江岸渡头问迷津,舟拜王爷叩观音。女儿溪边笑客过,纤道岩云飞鸟低。悬崖巍巍山泉生,凄凉私语水无语。幽谷深涧被此名,浣纱身影谁家女。瓦窑滩头树栖鸦,女儿溪旁颜如花。玉钗拖颈抛螺髻,脂香脸晕蒸红霞。问年未嫁十五六,窗开照影春波绿。银鞍白马少年来,遥指红楼乱心曲。  ……  

 诗人苏山的一曲长歌绵绵,一曲女儿溪桑女之恋,打开了少男少女的心扉,于是在瓦窑滩长江两岸的古渡头、相公沱、石城墙、陡坎子、张渡、苏家沱的船家、渔户、纤夫把这古老的男女情歌,改为川江号子传唱,一直唱到了今天。  

 女儿溪、陡坎子、瓦窑滩、张家渡的揽载船,对河船是大江南北两岸的交通工具,多少年来,往来于中兴古场与奎丰场、兆雅场、新路口和合江观音场,无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还是逢十场期,渡口船只五更开船,月上岩头船家方才收船靠岸。

寨子杨百骈  鞍马赠玉阶

泸县十大乡之崇义乡,位于城东南,地势北平,自分水岭以南迄于鼓楼山,层峦叠障,愈南愈高。崇义乡境内,清咸丰四年(1854)贡生许朝仪等在鼓楼山建利合寨,又曰昌平寨。大小鼓楼山上建有三关五寨,即双锁关、天保关、关口,久安门寨、长治门寨、永兴门寨、天星门寨、元景门寨。久安门联云:“久大与山齐,石笋深长镇地;安全将武偃,鼓楼声静不闻刁。”

残留建筑  依然诉说寨子百年历史

读民国泸县志(1935年关寨卷),方知崇义乡境内,在民国二十年,杨百骈等建股友寨。在弥陀场、中兴场间,城东六十里处。2018年5月27日下午,在瓦窑滩村第一书记王婧的陪同下,我走进位于瓦窑滩村一社地界,寻访“股友寨”。据81岁村民杨世新、76岁村民高滩清和一队队长苏完章介绍,民国二十年间,军阀混战,土匪出没,社会不得安宁,为保境安民,由时任中兴、弥陀、黄舣、分水乡团总的杨百骈承头,邀地方乡绅、名流共五人筹集建寨,其中有阎增山、刘国成、袁石麟、王佐各出大洋10—20万元在樟树山上建寨子,故名“股友寨”。

瓦窑滩人家

股友寨三面是坡岩,一边有路可进出,占地三四十亩,有五道朝门(一家一大门),寨内有五个碉楼(一家一碉楼),碉楼高三层15米,四周有瞭望孔、枪孔,上设观测哨。白天以鸣锣为号,夜晚以红灯报警,一旦土匪临寨,一门一碉人自为战,四门前往支援,乡丁日夜巡查,守护十分森严。寨中有泉眼二处,六方水井,深数丈,可供寨中人畜上百人饮用。寨中五大族人各建有华堂,会客厅、书房、厢房、粮仓、柴房、杂院、马厩和乡丁住所,各有天井四至六个,五姓人家有巷道相通,有警报系统。寨子大朝门、大碉楼、议事厅犹如水泊梁山聚义厅,厅四面八方为走马转角楼,院中院,楼中楼,十分宏大,建筑壮观,布局巧妙,易守难攻,为崇义乡临大江岸最完备的中西式建筑。  

如今看到的寨门还有三处,水井、天井可寻,碉楼、大朝门已夷为平地。唯有樟树山上的古樟林,昔日寨子中的版筑土墙、小灰瓦木房门窗和石碾、石磨、石缸、石花台、石墙角、石水沟、石天灯树夹和大水池,依然向人们诉说寨子百年的历史。村民神龛上忠厚为家、耕读兴业联还传承着寨子人家的家风、家训、家规。

鞍马之恩  朱老总曾问杨百骈状况

走进寨子,采访杨姓家事,让人为之一惊一叹。惊奇的是当年杨百骈仗义疏财,以朱玉阶为友为师,赠白马,送盘缠,派杜云武一行护送朱玉阶离川经黔回滇,玉阶有诗相答谢,一时在泸南传为佳话。《朱德在泸州》记述了这件事:  

那是1920年9月18日至25日,靖国军第二军第十三旅长朱玉阶率两个团与熊刘联军战玉蟾山、黄家祠一线,朱部兵败,泸城失守,玉阶未能突围。原东华诗社成员冒死相救,先在陈君咸家,后由李丹书保护,送中兴场苏乾初家,由杨百骈与王佐、胡雨村转移到宝藏寺卢春甫处,安顿在道陵沟彭二兴家二月余,后转奎丰场李丹书家,于1921年初离泸前,中兴场大滩头寨子上杨百骈以鞍马相赠,朱玉阶以诗答谢:  

 识荆有幸恨交迟,

 赠马衔杯向北行。

 附骥何时杼抱负,

 一鞭千里一鞍情。

杨百骈时兼任小学教师,在朱德生死关头,冒险助玉阶一臂之力,使玉阶安然脱险,经贵州入滇回到昆明。  

朱德回到云南,将泸州友人冒死相救方得脱险的经过告诉老友赵熙(1867—1948),赵熙为之感慨有诗云:  

 只有人心能救世,

 西南半壁赖维持。

 读书已过五千卷,

 一剑曾当百万兵。

张文礼先生在杨百骈大滩头寨子上听杨百骈儿子杨春琪说,“朱德在泸五年,以德服人,广交朋友,尊贤达,人缘好。在生死关头,许多人设法相救。父亲与朱玉阶并无深交,见李丹书、苏乾初、王佐、胡雨村等人援手相救,深信朱德之为人,于是赠马,送盘缠,派人护送,走分水、尧坝、赤水入贵州,从而绕道进云南达昆明。诗中有‘识荆有幸恨交迟’说明经李丹书介绍,父亲才认识朱玉阶。”  

 1926年,朱德从欧洲回国返川,参与策划泸顺起义,在泸州泸县艾承休家还问起当年冒死相救他出川回滇的李丹书、杨百骈先生情况。上世纪50年代初,时任中兴乡乡长的朱炳银,在乡办公室接到北京电话,朱老总问杨百骈状况,得知不在了,为之惋惜,没能报答先生赠鞍马之恩。

杨世新老先生,年过81岁,土生土长中兴古场,石杠嘴人,对瓦窑滩历史人文了如指掌,犹对名门望族、乡贤耆老的家事一一道来,人称“中兴古场百事通”。2018年6月8日,杨世新老先生带我去瓦窑滩古纤道的望江楼、观音岩、王爷庙、女儿溪采访,再次去天堂六队大山头拜问明末周文辅将军裔孙佳城。

一人一马一枪  身负重伤而不退

杨世新介绍,周家在瓦窑滩村是大姓,也是大户。先祖周文辅,祖居江西道州。文辅少时行侠,好剑习武。投山西保定府衙作校尉,时李自成、张献忠部窜扰四邻,文辅统兵以战,升参将,又因累败乱军有军功而升将军。后调任四川遵义府,家因随军往城东杠子营寨。丁亥年(1647)二月十四,大西军进攻遵义城,道府官员纷纷弃城逃亡。文辅将军率兵迎战,三天三夜坚守,时内无粮饷,外无救兵,周将军见形势危急,命部下突围,自己一人一马一枪立于城门前吊桥之上,阻挡大西军,身负重伤而不退,敌为之胆寒,发乱箭射杀,将军不敌,血染疆场,大西军方才攻入遵义城。

瓦窑滩滩口

周文辅将军之子恩葵率家丁青壮,在乱军中将父遗体抢回杠子营盘,后在游家台草草作葬垒坟为纪。清康熙十九年,朝廷平定西南之乱,祭祀保国卫民先贤立祠纪念,周文辅将军以身殉国入忠烈祠于遵义城东门右,百姓春秋以祀,告慰忠君报国之臣。

周将军之妻胡老太君带子由遵义迁赤水河岸二郎里,以耕读行商为业,数年后天下安定,于康熙中,胡氏携子共五人迁泸州安贤乡双碑子罗基坎落业。胡氏殁,长子思礼迁飞凤山,思茂徙玉蝉山,思义留罗基坎,唯思葵迁往崇义乡中兴场瓦窑滩,并将所属之地改名杠上,以纪念父亲周文辅杠子营寨迎战大西军阵亡之地。

瓦窑滩村周氏碑

周思葵为周氏入泸一世祖,夫人戴氏,生子世禄、世弘、世华、世昌。周思葵文武双全,又亲历与大西军作战,乱军中抢回父帅之躯,为一族人之大功臣。落业后,借中兴场、瓦窑滩天时、地利,以忠厚传家,耕读为本,兼营水陆运业而家道兴,宗族旺。于是择天堂大山头建周氏佳城,为父周将军文辅立坟为祀。春秋子孙祭扫,宗亲清明拜祭。

周姓在瓦窑滩也传十世,为本里之大姓。从周氏佳城墓碑上可辨,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进入佳城的祖公、老祖婆的墓地保存完好。从墓志铭可佐证周氏一脉一路走来的历史。
  思葵公戴氏母墓志铭云:
  周氏宗族,肇自汝南。
  溯远及尔,百代余传。
  时至明末,邦家多难。
  流寇窜扰,备将守关。
  辅公太祖,来自江南。
  驻节遵义,以身殉战。
  世祖思葵,丧葬既完。
  随母偕兄,转徙来川。
  斩荆除棘,不思艰难。
  创业斯土,合葬斯山。
  高封马鬣,虎踞龙蟠。
  月岩枕护,大江带环。
  钟灵毓秀,子衍孙蕃。
  耕读世守,忠厚相传。
  泸阳望族,千秋炳然。

黄庭坚游瓦窑滩   长山埂上书《云根》

黄舣、中兴、弥陀场,位于长江岸,千百年来,三个古场因长江水运而生而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岸线经济托起古场的文明。与岸线并行的百里纤道上,那纤夫的号子声,一头拴着船只的安危,一头拴着纤夫的生死,于是瓦窑滩渡、陡坎子渡、张家渡就有了故事,也有一段船工、纤夫们的历史。

在瓦窑滩陡坎子长山埂立石上,有宋大诗人、大书家黄庭坚书的“云根”二字。近千年来为村民称道,已成为长江岸线一大景观。中兴古场清末诗人苏启元有《云根》诗云:

苍石矗立万松里,上有大字书云根。
  旁注皇宋庭坚作,何人铲刻留深痕。
  野老告我称至宝,时发光怪明朝暾。
  往往旦暮天欲雨,云气蓊幽相吐吞。
  我生好古有奇癖,呼朋走访携清樽。
  婀娜刚健两檀胜,蛟叫蟠屈不可扪。
  地僻境幽人罕到,谁知妙笔今尚存。
  安得良工拓万本,洛阳纸贵何足论。
  坐观起叹不忍去,忽惊山寺钟鸣昏。

陈维国先生《黄庭坚年表》中载:“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另号涪翁。江西修水县高城乡双井村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及第,历官叶县尉、国子监教授、吉州大和县令、德州德平税监。元祐年间,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集贤校理。绍圣初新党执政,贬斥元祐党人,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再徙戎州。宋徽宗即位(1101),方遇赦出蜀。崇宁三年(1104),再次遭打击,被除名,羁管宜州,贫困交加,次年(1105)卒于宜州贬所之处。”

黄庭坚画像

公元1100年12月,黄庭坚从戎州乘舟东下至江安,县令石信道挽留二十余日;1101年2月到泸州,州官王献可留住月余,受到热情款待,同游历于泸山泸水之间,有《戏答王献可居士赠文石》诗:

南极一星天九秋,自理光影落江流。

是公至乐江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

王献可与黄庭坚在瓦窑滩、中水坝上寻文石,小憩于陡坎子渡头的长山埂石上待渡,无意间发现立石下有窟,中有云气升腾,与江光相映,大有云龙踏浪之势。认为是一处风水宝地,欣然泼墨挥毫,在立石上大书“云根”二字为纪。

这年二三月中,黄庭坚还在泸州书有:木龙岩、使君岩、滴乳岩、江山平远、溪山清远、拙溪与玉蟾。并在沙湾东岩有醉僧图碑记,黄太史大像记。真如寺内题有“石枕铭”。还为州官王献可撰有《与王泸州书》《又与王泸州第十七书》。

在漫长的长江文明进程中,云根石下,一条条纤绳磨出的纤痕、沟槽,同山谷书的“云根”二字一起沐浴风霜雨雪,一起走过每一个春夏和秋冬。

大石金刚多荒田  湖广填川移民来

民国二十四年编《泸县志》载,泸州自明末张献忠之乱,清初吴三桂“三藩之乱”。民因兵乱、灾荒、瘟疫死亡人数不计其数,生者百分之一,川黔边逃亡,又遭土匪、虎狼之袭。转徙途中病亡、饿死无数。渝西、川南、黔北、滇东地区百里无人烟,良田沃土荒芜。清立国,顺治设州牧,土著居民方从各地招抚回泸,境内居民湖广填川入蜀,千百家插占泸境,人口方才渐次增长。

朝廷下旨移民入川,无论是军户家属迁往屯所、卫所屯田,还是地方官奉旨入川,或是族群分离,兄弟分家,编入移民大军。凡入川东、川南的客家人分别在重庆府、永川邑、泸州隆昌、李市镇移民收容地,办理入籍路条,方沿东大路从立石、毗卢、永川寒婆场、大磨场从陆路入泸州;从水路入泸者,从江津、朱扬溪、松溉、朱沱、白沙、合江入泸州,这就是沿长江河两岸而行的古纤道进入泸州十大乡界。

瓦窑滩村下水域

长江北岸的凤仪乡、安贤乡、麟现乡、会文乡、优龙乡、宜民乡境内的良田地亩早在宋元、明初就被先期莅泸州的客家人占了。清康熙年来川的移民唯有过长江,安顿在崇义乡、忠信乡。再远一点就是永宁河两岸,再迟一点来的移民往乌蒙山的永宁、赤水河流域。

《嘉庆直隶泸州志》载,“清初泸州编户三里。一里百户,计户三百余。”康熙二十年后,《泸县志》载,“自外省移泸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楚人、粤人多事耕作,赣人、闽人多营商业,乐于转徙,善迁移。”

中兴古场、黄舣水驿、弥陀岩场临长江岸线,利交通水运之口岸。于是,广东、福建、江西来的客家人选择了长江岸临水而居,落业于此。入泸先辈以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江上捕鱼而生。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有了积蓄,兴土木建住居、房舍;利用渡口、码头运往人货;在险滩恶水之处组织了纤夫拉船为业;在河滩上种蔬果、植树木以护河堤;以占地之岩石造桥、修路以利往来,借江岸渡口搭起茅屋、大棚,草市贸易应运而生,农村集市的逐日繁荣,推动了泸(州)合(邑)百余里长的古道的开通运行。一条临江古道,一条上下水运航线,托起了地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拴船石

明末清初,有湖广李姓奉旨入川,分到泸州大江岸任汛总,管理江上过往船只,代为衙门征收货税。李氏离任后回乡把家人全都迁来,并买下山凹到江边的大片土地。儿孙以耕读、狩猎、捕鱼、行船为业,成为大石踏上大户人家。清初,朝廷下旨填川,移民四方结伴而来,李家担心后来的移民侵占了祖上之地,便以姓氏为名,这儿名叫“李湾”。

瓦窑滩古寨主人李贤贞

翻阅地方典籍、平民文献和地名录记载,李氏入川祖青之、二世祖时杰落户老泸州对门弥陀岩,后分支中兴瓦窑滩,黄舣与汇口地,到七世八世,子孙分散在长江两岸二三十里之处,先人墓地多在大沟头、刘湾头、溪沟头。裔孙也传十二世,在泸已有二三百年。

民歌背后的望族与地名

“寨子邓沟杨巷子,杠上新房老熊嘴。秋湾夏咀王槽房,张嘴李湾王稻场。”

这首地名竹枝词中包括9个以姓氏为地名的大屋基,即寨子上杨姓、阎姓、刘姓、衷姓、邓姓、秋姓、夏姓、张姓和王姓。

寨子,即股友寨,民国二十年由杨百骈、阎增山、刘成国、王佐、衷石麟等股东集资建的土围子。邓沟(亦称顿沟),由几个沟中田水、山水汇入。为保天干之年农家田地、人畜用水,邓姓人牵头筑堤栏沟蓄水的水利工程,故名“顿沟”。杨巷子,为杨姓落业插占之地,为开辟为林地,开沟引水,沟形如火巷子而名,原为金刚村境内。

瓦窑滩杨家石朝门

杠上,又称杠子上,是周姓入泸发脉之地。周家儿孙为铭记先祖周文辅将军杠子营寨与大西军战,以身殉职之地将此地取名“杠上”。又因坡上有石脊状似大木杠因名。新房子为周姓子孙之住宅。老熊嘴,因地形状似狗熊张开大嘴而名,有小路途经。后为熊姓人家落户,在此建房。

  秋湾,位于大江北岸,为沙碛土地,地下多砂金。秋氏入泸,以淘金为生,在河湾处落业,以姓氏为地。夏嘴,地处中兴场口,有夏嘴屋基,后因修路,将此一分为二,称为“上嘴”、“下嘴”。大石踏下的王槽房,是王家插占落业之地。这儿地产五谷杂粮,为酿酒提供原料,有山泉涌出,水质甘甜,为酿酒提供优质水源。这儿地处渡口、码头和泸合古道,是销酒好地方。王家槽房一开上百年,其酒品誉满长江两岸。抗战中,王家烧酒运往金州酒精厂,为汽车、飞机提供替代燃料。民国年中,二刘(刘湘、刘文辉)泸州开战,王家槽房的酒成为双方战利品犒劳官兵之酒。

张嘴,分为上张嘴、下张嘴,是张姓先祖入泸插占落业之地。地名历时有三百年了,是大石村老地名。张家在瓦窑滩是大户,不仅掌管张家渡口,还是龙王凼、观音沱、苏家沱打渔的专业户。李湾,李氏人家是大户人家。王稻场,因王家五黄六月谷子收回,在石坝上打晒而得名。亦说,王家经营丧葬礼俗,为亡人颂经、做道场为业,这儿人们又称为“王道场”。

杨世新说,瓦窑滩村龙门阵多,几天几夜也摆不完。他哼了一首民歌,唱的是村里的古迹和传闻:

“楼台观音岩,王爷立灯竿。天堂报恩寺,纤道入云天。渡口渔歌唱,逐浪瓦窑滩。女儿溪上客,相思大江边。”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文/图:陈鑫明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