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古镇】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

作者:姚蕾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9-01-30 14:47:33 浏览次数: 【字体:

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坐落在川西平原著名的无根山下,文井江畔,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古镇不大,占地仅一平方公里,但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布满了绸缎铺、茶行、竹编行、油行、药铺……逢上单日赶集,小镇热闹非凡,是目前四川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县级空间格局的小镇。古镇自古以来为关津要道,四门均有铁甲厚木闸子门。古西门曾留楹联一副:“归棹且停桡文水东流源甚远,行人暂休憩阳关西去路还长”,古怀远水陆码头,游人商贾往来不绝,又有“蜀门”之称。数次到古镇,虽然不止一次责备古镇的脏乱、无序,但古镇厚重的历史,以及散落在民间的日益破败的古建筑群,却像一个魔方吸引着如同我一样的人,前往咀嚼魔方里隐藏着的美味佳肴。

走马转阁楼 上有珠宝下

老话说“搬不空的大邑,楔不爆(即装不满)的分州(怀远)”。怀远、街子和元通号称崇州古镇的“金三角”,怀远是龙头。虽然贵为“金三角”之首,但怀远追赶新时代的步伐似乎掉在三者之末,不过倒幸运地固守着古镇的原始格局,破败之中也算福兮。当地人对古镇局部的街面、老街进行了保护性维修,那些濒临消失的院落、房檐、过街厅楼等算是暂时捡回了一条命。

怀远古镇牌坊

怀远古镇没有一天生意萧条,也没有一天人满为患。“崇庆州分州”老牌匾躺在库房里,替身戴着红色吉祥的褂布盖在商业街过街厅楼正中,时时刻刻宣扬曾经的辉煌。修葺一新的楼阁将商业街两端连接起来,从厅楼下穿过,长约不到200米的商业街是古镇最为繁华的古镇老街。两厢为对称木结构古建筑、小青瓦,均有楼廊,街两端有走马转角楼。古时楼上经营珠宝玉器,楼下经营绫罗绸缎,门牌楼后的转角楼为茶馆,生意十分兴旺。当地人说,这里曾集中了周围数百里的交易商。每间铺面底层交易布匹、绸缎,第二层则经营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因此在设计时,为了方便和安全,便在街道两旁房屋的第二层之间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便于架设过街天桥。于是,所有的房屋便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走马转阁楼。曾经的过街天桥而今没有一点踪影。靠近文井北路,有一座青砖结构西方建筑风格的拱形城门,高约6米,正中匾下横书“商业街”三字模糊不清,两侧雕刻着惟妙惟肖的牡丹花。门的上端是8根圆柱围成的走廊造型,而顶部却是塔形样式。青石四柱之上顶端正中竖牌匾,内有“怀远镇”三个大字更为清晰。该城门是整个古镇而今尚存的唯一城门,其历史大概在民国前。

 怀远镇商业街

逢场赶集时,固定摊位和游走的商贩,加上穿行的摩托车、自行车等将整条街挤得摩肩接踵,嘈杂声一片。这时候,老街的人气像浓郁的酒香弥漫在整个街巷,气场十足。虽然少了当年的珠宝、绸缎,少了来自方圆百里的商贩,依然让人想起“六街灯火连文井”的诗句。

走过商业街,在正东街有“怀远一店”客栈。虽然其房屋已经被现代的石灰水泥改造,但顺着宽约1.5米的通道进去,两侧是紧挨的套房,大小不等的天井将这些客房连接起来,背后还有一小花园,供客人喝茶、休息。据介绍,这座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客栈最多可以住上160人,让人遗憾的是,而今已经破烂得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

下新街老房子 远去的“隐居”历史

下新街处于上西街的背面,与其平行,这条幽深绵长的老街是古镇建筑的典型代表。街道两侧是笔直的骑楼式连排店居,密密的廊柱由近及远延伸出去,最后汇聚成一个模糊的焦点,很有层次感。其屋廊宽一米左右,少有开店的,间或几个门斗儿,还有抱鼓石或石墩摆设两边,偶尔跳出西洋韵味的装饰。烈日或雨天,廊柱下的宽阔土坯路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也有大人们走出家门聊天,偶尔也成为邻里之间骂街的用武之地,极具川西麻辣生鲜的风格。

怀远镇老街

52号是张刘文之子张子良的故居。张刘文是晚清高居一品的光禄大夫,后赴地方任道台,文武双全,一生有卓著的军功和政绩,留有诗集《秉唐诗钞》。故居门庭面阔三间10余米,木结构单檐青瓦,穿下夹板为楼,中设门道,门庭后露天过道,是一个四合院。门庭后露天过道左右砖壁墨绘松鹿图,天井中青石板铺路。二门门额上凸起的阴刻隶书“隐居”两字,因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有些剥落,门槛两边淡红色沙石条子上的对联是:“卜重良邻风追晏子,图明太极学慕濂溪”。春秋齐国一代名相晏婴和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被张子良奉为人生楷模,当属不易。

过厅是大天井,外置木楼梯上二层走马转角楼,天井中间晾晒的衣服显示这里依然有人居住,一问竟有七八家,很少有人知道名人故居的来龙去脉了。整个四合院环境简朴幽静,不张扬也不局促,左边一窄窄的巷道穿出去就是田坝,凸显清代赋闲中级官员府第韵味。

74号古建筑明显高出一般的房屋,当地人称为“石狮子房子”。门前点缀的两个狮子并不高大也不威武,表面破损,似乎在哭诉着古建筑主人不可捉摸的苍凉命运。问起历史,坐在门前的老人一脸茫然,无奈摇摇头。78号是王泽民故居,砖石大门,门庭面阔三间,主体建筑通高10米。四厢房四角往中央排雨水,前坡穿斗结构,从而形成屋内竖有不少柱子的方形凹心穹隆屋面。后院正房为半坡屋面,左右设厢房有四合院。全部建筑布局一半穹隆一半坡屋的四合院在四川小镇中极为罕见,遗憾王家故事至今没有找出来。

原怀远中学也在这条街上。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震灾害突如其来,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吴忠红老师听到有学生掉队,义无反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梯突然垮塌,吴老师壮烈牺牲。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地震后学校另行选址重建,而原大门旁几棵高大的楠木树依旧守护着曾经的学校。学校大门很特别,从一栋老建筑的底门穿堂而过,上面是一圈木质二层楼,从下面望上去,可以看到楼板全是滚圆木做成的,二楼的房子也建有一圈抄手走廊,木栏杆是机器刻的花柱,整齐漂亮。大门两侧的墙刷着白石灰,靠近底部处被雨水冲刷,露出原有的青石板,上面阴刻着图案。左侧能看到莲花螳螂图,右侧的则是工笔画,描绘楼宇、花园、水榭等景致。

上西街“飞来椅” 身在闺中望红尘

上西街有当时富贵人家小姐享受的“飞来椅”。设在第二层楼上的“飞来椅”,与今天公园常见的靠背椅类似。据介绍,这种建筑风格并非川西特产,而系江浙一带嫁接而来。主人家的闺女如果想看外面的风景,大可不必四处游逛,以免败坏了女德。进入楼房内部,小楼房竟然截分成了结构类似的三间小厢房,而且每间均有走廊相连。当初这是一家人居住,还是专门为小姐设置的“红楼”,当地人各有其理,莫衷一是。这种风格,街道上也不止一处。

上西街开店的不多,尚存好些清末民初风格的挑楼式门面。街上25号是“鹤立”于两边店铺房的一座小姐楼,悬山顶,两边穿斗木板山墙,正面也是板壁,半中腰的“美人靠”最为显眼。整座小姐楼呈陈旧的深褐色,遥望之不免猜想当年身居其中的闺中人是何样生活方式。按常理,小姐楼是安设在庄园或深宅大院之内,从而形成千百年来大家闺秀“深藏闺中人未知”的特别境遇。但此小姐楼却当街而建,高耸街中,当初应该别有计较吧!这在上新街并非孤例,有类似“飞来椅”造型的小姐楼隔三岔五都可看到,只是规格大小各异。

林氏宗祠 林则徐后裔所建?

到怀远,林氏宗祠是游客必定“打卡”之地,也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个老宅子。小巷深处,我们看到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外墙,左右开圆形砖石结构拱门,照壁为三叠檐歇山式脊,檐下石匾阴刻楷书“林氏宗祠”。也许是鲜红颜色填充的凹字显眼的缘故,格外惹人注目。壁面墨绘有祝福、吉祥之意的云水蝙蝠,年代久远很多地方风化脱落,就像被剥掉了皮一般。

林氏宗祠

跨进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四合院均为砖木结构,正门左侧是万年台,供集会祭祀演戏用,台前为院坝,两厢为对称转角楼飞来椅,旧时供看戏用。万年台对面,穿过院坝是一通五间五柱二堂厅,雕梁画栋,灰泥粉壁、气势雄伟。爱好麻将、纸牌的老人已经把这里当作娱乐活动场所。靠近大门右侧立了一个分州兵变遗址的碑,碑后文字记载说:1933年,中共川南特支遵照有关指示,在军中开展兵运,秘密组织人员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进行内外夹攻。1934年9月,时机成熟,当晚更换哨兵、发出信号,砸开武器库,宣布起义。分州兵变虽被扑灭,但壮大了革命声势。

至于林家来历,经营茶馆的老板说是林则徐的后代。我们努力拼凑关于林氏宗祠的过去:道光年间,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林氏后人或是躲避战乱,或是经商,移民到此,1831年建林氏会馆,按宗风而供天后娘娘(即妈祖)。修建宗祠一则解决家人居住,二则以祀之旱涝灭患。本地人习惯称林家祠堂为天后宫。院内完整保存有道光十二年制的纯楠木木匾,阴刻楷书,题书刻字隽秀而刚劲,雕刻十分精美,堪为同时期匾刻之中的上品。今天妈祖像已不存,祠堂成了文化站和花鸟协会搞活动的地方。最近数十年间,林氏后人还举办过几次清明祭祖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林家后人相聚在此历数当下和过往,热闹过后很快趋于平静。


洄澜塔 “分州八景”仰望苍穹

洄澜塔离古镇约3公里,塔有十三层,地震时曾经掉过砖块,少了些角落,但很快得以修复。石拱门入,门上“洄澜塔”字迹模糊,外墙上的砖块应该是特供品,大都刻上“汉原洄澜塔”几个大字。进石门,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形石阶梯盘旋而上,层层砖砌四周开窗,凭窗眺望四周,白沫江水、周边山川田野悉数尽收眼底。塔中空,约10厘米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而在最高层也可借室内中心孔垂直至底,下则洞穿底层,上则直达塔顶中心。6根立柱、6面墙壁撑起整个古塔,塔壁上分层描绘了葫芦、团扇、宝剑、莲花等“暗八仙”。“暗八仙”也叫“道家八宝”,寓意吉祥,也代表万能的仙术。


洄澜塔

至于为何取名汉原,又在回字上加“三点水”,是区别不远的邛崃南河边的回澜塔还是另有其意?此塔是道光末年,新任分州县佐冯权始建。冯权自称精通周易,说此地火灾防不胜防,是因江水直流而下,不能回流克火,需在江边建塔以镇江回流,固命名洄澜塔。“洄澜”即回旋的波涛,有让白沫江拐个弯之意。而与汉原的关联,则是早在1700多年前这里就是汉原郡首府,据《崇庆县志》记载:“李雄据蜀曾设汉原郡首府于此。”资料显示古塔建造历时十五年,经三届县佐承办,于同治五年(1866年)竣工,塔高39米,座面向东,六角攒尖,九级密桅式,塔面层层开窗,层层接天,一眼纳绿。登高遥望,更让人想到遥远的传说。怀远早在唐虞时代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地,大禹治水曾会诸侯于涂山,娶涂山氏为妻,“三过家门而不入”。清乾隆“始设分州治”,慢慢有了石马洞、太平山、青岗墩遗址等“分州八景”,汉原洄澜塔名列其中,至今魅力依旧。

洄澜塔上眺望文井江


“三绝”“三编”声名远播

谈古镇建筑、谈文化、谈野史,似乎都不如谈吃让人口水嘀嗒,跃跃欲往。怀远“三绝”豆腐帘子、叶儿粑、猪油冻糕名声在外,此处只说生僻的豆腐帘子。


  怀远“三绝”(左 豆腐帘子  中 冻糕  右 叶儿粑)

南街十字路口有卖豆腐帘子的摊子。木架子上搁一木板,一摞摞豆腐帘子就排在上面,一般放入木匣中或竹篾板上等待食客挑选,因其状若帘故名。据传,豆腐帘子创制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受水土限制,仅产于怀远镇方圆几公里。其制作工艺特殊,先用优质大豆制作可食之豆浆,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搅匀,然后将细纱布浸湿,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形。怀远人吃豆腐帘子,有两种吃法:一是将豆腐皮摊开,促其生毛,毛成,煎之烹之食之,这叫鲜吃,质地细腻,风味独具,有鸡汤之鲜味;另一法是把豆腐皮卷成卷,置于阴凉处让其发霉长毛,毛成,入锅煎炸,炸酥,再用麻辣、五香之类调味,当然少不了豆腐帘子之臭香,且有独特的口感……这也是一部分人不常吃的原由。

豆腐帘子

古镇除了吃有“三绝”,还有棕编、藤编、竹编“三编”,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手艺。古镇上有条棕绳街,一米直径的蒲团,几平方米的棕垫,在以棕编为业的手艺人手中一两天就可完成。“三编”中历史最悠久的是怀远藤编。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蜀有汉原(怀远镇古属汉原郡)工匠马氏,以山藤泡而亮之,高山翠竹阴干为架,细雨密绕之为成形,以土法熏蒸色呈金黄,形似龙榻……纷纷钱币贷之,随入市为业”。如今,古镇以藤编产业入选成都市特色小城镇,也成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志辉藤艺博览园的手工艺产品漂洋过海,远销全世界。

怀远“三编”


蜀门要隘 太平山中马岱藏?

唐昭宗在蜀州(当时辖晋原、青城、唐安、新津4县)境内置“怀州节度使”,成为剑南西川道的军事重镇,怀州军镇即怀远镇。清康熙中期,由于“湖广填四川”、战后百姓回乡,怀远及西部山区人口激增。为加强管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川总督孙士毅奏请在怀远设立崇庆州分州,修建州同衙门,行使相当于州县的权力。至于为何设立分州,据康熙州志《关梁》说:“崇地接壤吐蕃,唐时出没不常,设一关以御之……”怀远东通州府、西连羌汶,地处要隘,历朝历代都要在此屯军设防,足见其军事位置之重要。背靠大山,面临江流,进可快速进入成都平原,退可躲进深山。兰朝鼎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赖裕新部队都曾掠此地以补给养。


怀远古镇风光

古镇西门曾有楹联:“归棹且停桡文水东流源甚远,行人暂休憩阳关西去路还长”。古怀远水陆码头,游人商贾往来不绝,骚人墨客常驻于此,有“蜀门”之称。这不仅是进入平原的第一市场,还是辗转往来歇脚的驿站。文井江上的船舶可达古镇白沫江,吴楚来的丝绸、瓷器,崇庆州(今崇州)西北的木材、药材、棕藤,在此集散,转运至灌县、元通、新津等地。各地商人在镇上修建会馆,直到清代民国,崇州乃至川西的商贸大镇有了“搬不完的大邑,楔不爆(即装不满)的分州”之说,又有“六街灯火连文井”的赞誉。

  当地还流传着一段民谣:“五丈原上秋风起,太平山中马岱藏。左三步,翻兵书,右六步,挖财宝。”马岱是马超之弟,三国蜀汉刘备帐下大将。据《三国志》记载:“子龙葬(大邑)银屏,马岱葬太平”。而今马岱墓在何处有三个版本:新都区军屯镇与青白江区弥牟镇交界处;崇州怀远镇太平山;广汉向阳乡张化村。

  马岱是战死还是病逝,史料不详。怀远太平山的确发现过大量东汉墓,并出土有精美随葬品。神秘的马岱墓据说墓室在太平山麓上端,从山脚挖隧道建造在山腹之中,一山一将合力镇守古镇,再加上洄澜塔,固若金汤。历史上盗墓者数次前往,遭遇电闪雷鸣,无功而返。民国初年,县官樊旭颖曾公权私用,明目张胆挖墓,可挖到一半,又是闪电惊雷,狂风大作,于是就有了“挖马岱之墓,天公都要震怒”的传说。

来源:成都日报



文/图:姚蕾


来源: 成都日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