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新农村】“移民村”蝶变“明星村” 峨边让自主移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19 18:26:33 浏览次数: 【字体:

“移民村”蝶变“明星村”

峨边让自主移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茗新村是全省最迟建成的建制村,2017年11月批准成立,村民由大小凉山彝区8县自主搬迁而来的248户1200余人组成。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原是废弃的劳教农场,更是曾经的小凉山彝区深度贫困村,人员混杂,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问题十分突出。为妥善解决自主移民在户籍管理、安全住房、义务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峨边于2017年主动接管沙坪劳教农场,并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帮助自主搬迁群众建新村、住新房、立新业,让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帽子,走出了一条移民富足、乡村美丽、社会和谐的振兴之路,昔日的“八县村”成功蝶变为“全省十大亮眼村居”。

破解政策壁垒

消除移民管理盲区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着力破解制约自主移民发展的政策藩篱,因地制宜实施政策引导和规范,推动自主移民从“野蛮生长”到“落地生根”。

搭建制度体系框架。针对自主移民政治权利行使、经济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分享无法在迁入地获得有效实现等问题,该县成立自主移民相关问题处置领导小组,建立迁入地牵头、迁出地配合处理的共商共议模式,制定解决大小凉山自主搬迁人口脱贫、治安、计生、疾控等11个方面配套政策,初步搭建起与人口迁移相匹配的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等制度框架,为自主移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提供了合法性支撑。

破解户籍制度障碍。针对自主移民人口管理失范、早生早育和人口超生严重、“人户分离”“空挂户”“口袋户”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启动落户行动。对移民情况比较复杂、解决户口难度大的,先采取办理临时居住证、积分落户等办法让自主移民与当地群众享受同等政策,再通过人像、指纹、DNA信息比对、调查核实等程序逐步解决户口问题;对情况较为简单的,开通落户“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办理。经多轮摸排并与迁出地会商,全面解决了所有自主移民无籍户、超生、非婚生育人口户籍登记问题,248户1200余人全部落户茗新村,变成了“峨边人”。

厚植基层组织优势。针对自主移民无组织状态,第一时间成立茗新村党支部,同步找回大凉山自主移民零散失联党员14人,让他们即使远离故土也有“家”可归。按程序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建成一支为民干事的“稳定性”人才队伍,保障自主移民基本政治权利正常实施。建立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参照省定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标准,组建“精干”队伍投身于茗新村脱贫攻坚,42名机关干部结对帮163户自主移民贫困户,因户因人落实帮扶举措,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加大资源供给

加强移民权益保障

坚持“一盘棋”发展理念,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集中投入,逐步补齐贫困群众脱贫短板,推动自主移民从“久困于”到“迈步小康”。

优先保障教育资源。按照“以现居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就学公办学校为主”原则,将茗新村学龄阶段自主搬迁贫困子女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与该县户籍人口享受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和教育扶贫政策,并优先保障自主移民区域师资、校舍等建设。2020年,茗新村建成该县设施和功能最完善的小学,26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全力建靓移民新村。兼顾自主移民与政策性移民享受政策平等,将符合条件的自主移民搬迁贫困人口住房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等项目进行保障。采取“限额自筹、政府兜底、迁不举债”建房资金补助的模式,建成独具彝族文化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新址同步规划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153户贫困群众实现了“安居梦”。针对不符合集中安置区居住的自主移民,探索实施农村保障性住房新模式,以盘活资源利用的方式,将劳教农场闲置的64套住房改造为基础设施完善、住房功能齐全的保障性住房。

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制定《峨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将自主移民产业发展统筹纳入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土地配置到户后,通过实施同等到户产业扶持、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分红等配套政策,引导自主移民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抱团发展金银花、白芨、脆红李等特色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大力实施“筑巢引凤”,招引成都、峨眉等地优质资源,在茗新村建成扶贫中药材加工厂和天麻加工厂,解决了96名自主移民常年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实现了“以产带迁”“以业促迁”。

构建善治体系

提升移民治理水平

坚持以良法善治为引领,充分吸取“德古调解”等正向因素,构建“多元+自治”纠纷调解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推动自主移民从“杂乱无序”到“安定有序”。

深化拓展“德古调解”。“德古调解”作为彝族群众的习惯法,在彝族群众社会生活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针对民间“德古”不具备法律赋予的调解权限问题,在茗新村成立“德古”分会,探索实行“德古”选聘机制,按照民主推荐、乡镇把关、司法审核的程序,将3名口碑好、威望高的“德古”聘任为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该村矛盾调解、“双高”治理、法治宣传、移风易俗等工作。在“德古”身份“合法化”及“人头熟、情况清”等优势加持下,彝区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土地争抢、打架斗殴、离婚等大量社会矛盾和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自主移民搬迁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各类盗抢、打架、吸毒贩毒等违法案件大幅下降,连续3年无新增吸毒贩毒人员。

创新开办“积分超市”。将村集体经济、帮扶单位、爱心人士捐赠等作为积分基金,建成茗新村群众“积分超市”,实施“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积分奖励机制,对应设置村级治理5大类52个小项行为表现为积分事项,1个积分兑换1元等价实物,对学生辍学、越级上访、违纪违法、婚嫁礼金“双高”的群众“积分清零”,村民积分与联户村组干部“积分挂钩”,每月公示积分“红黑榜”。目前,茗新村已兑换积分超过9万分,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形成。

打造联动“共治空间”。着力破解政府与群众各自为营的“碎片化”治理格局,在集中安置区实施“治理专干+治理组长+管理委员会”联动治理模式,建立安置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清单式收集化解群众问题诉求,每季度召集农业、教育等相关单位集中研判,干群现场提问交流、民主讨论,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管。在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基础上,叠加“三议”群众工作法,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等村级重大事务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三议”内容,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