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艺术】兴废继绝 振藻扬葩——四川梓潼木刻年画的重生与振兴‖易可情

作者:易可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25 15:29:41 浏览次数: 【字体:

兴废继绝 振藻扬葩

四川梓潼木刻年画的重生与振兴

易可情

梓潼得名于“梓林潼水”,有着2300多年的建县历史。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源于梓潼的文昌帝君信仰及其民俗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海内外华人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连接纽带。而以文昌信仰及其民俗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梓潼木刻年画,曾被誉为中国三大年画之一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源头,却因种种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渐至湮没,几至失传,而一度鲜为人知。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热爱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书画、篆刻的罗智婉女士,深入发掘,刻苦钻研,从而兴废继绝,让传统的梓潼木刻年画重回世间而大放异彩。

梓潼年画起源于南宋,自源起之日起,便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梓潼的文昌帝君信仰及其民俗文化,是梓潼年画表现的重要内容。元末民初,为避四川的战乱,经营年画的杨氏家族部分支系,北上东迁至山东潍坊,带去了梓潼的年画技艺。由明及清,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兴盛繁荣,终至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而在四川梓潼,年画产销虽也在明清时期繁盛一时,却因种种原因日渐衰落,不仅其木版刻印技艺几至失传,曾名扬一时的梓潼年画也少有人知,更无人知道是作为源头的梓潼年画孕育、滋生,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1985年和1988年,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地方志办副主编谭家政先生两次到访梓潼,带来了记载杨家埠年画渊源的杨氏族谱及相关碑文,同时还赠送了88幅明清时期的潍坊木版年画样品。这才石破天惊,让梓潼及周边地区的人们知道了梓潼年画曾经的辉煌,而更为当今的衰落和后继无人感到无比的悲凉。

如何发掘、继承和弘扬梓潼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如何兴废继绝、传承并振兴梓潼年画,则是历史和现实给出的一道严峻的考题。

一个偶然机会,梓潼县文化馆的罗智婉女士,在七曲山大庙看到保存完好的“文昌加冠”“文昌晋禄”木刻版年画,顿然为其朴拙的构图、优美的线条和深沉的文化内涵所吸引和震撼。她深感如此精美的传统文化技艺,如因后继乏人而就此失传和湮没,则将是莫大的损失和无比的遗憾,遂立志兴废继绝,献身于梓潼年画的发掘、钻研、传承和弘扬。

罗智婉女士系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出生于梓潼一个书香、绘画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热爱传统的书画、篆刻艺术。长期供职于梓潼县文化馆,为书画干部、副馆长,曾为政协梓潼县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绵阳市级非遗项目《梓潼木刻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梓潼县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梓潼七曲文学艺术协会副会长,梓潼文昌文化学会副会长,并在梓潼县首届“文昌乡土人才”评选活动中被授予“文昌工匠”的称号。

在梓潼历届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指导和关怀下,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30多年来,罗智婉女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方拜师求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书画篆刻水平,并深入钻研木版年画艺术及木版雕刻技艺。为抢救面临消失和湮没的梓潼年画相关资料,她经常到七区山大庙考察有关的文物遗存,并深入到梓潼境内各乡镇,如许州、双板、定远、大新、仁和、宝石等地考察调研。她走村串户,访问耆老,发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梓潼年画资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她斥巨资抢救、收购了散落民间的明清时期的梓潼年画雕版50余张,如“文武门神”“如意加官”“执花状元”“老鼠嫁女”“采莲童子”“童子戏蝶”“刘海戏金蝉”“武将秦琼·尉迟恭”“女将穆桂英”等。

在发掘、搜集、整理了大量年画资料的基础上,罗智婉女士认真学习、悉心钻研、借鉴模仿,开始了再现梓潼年画历史风貌的年画创作。她不仅要继承、再现梓潼年画构图朴拙、用笔简约、线条优美的艺术风格,更要竭力融进梓潼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展现时代的精神,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现实。她创作的反映传统文化和梓潼地域文化的年画作品,如“文昌加冠”“文昌晋禄”“魁星点斗”“鹿鹤同春”“麒麟送子”“蟾宫折桂”等,而展现时代精神、服务于现实的则有“知法明德”“学法明理”“防患未然”“众志成城”“清廉风暖”“两弹精神永流传”等,计有一百多幅,还创作了与此相关的大量的剪纸作品。与此同时,她继承梓潼年画传统的雕刻技艺,创作雕刻了年画新印版24张,如“三圣图”“文昌帝君圣像”,门神“如意吉祥·如意降福”“秦琼·尉迟恭”,以及“文昌巡游”“魁星点斗”“孝悌传世”“福寿绵长”“蟾宫折桂”“金榜题名”等等,不仅与明清风格一脉相承,在技艺上还有所创新。

在继承、创新的同时,罗智婉女士积极参加省、市、县乃至全国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研讨活动,在省内外举办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梓潼年画展览,大力宣传梓潼年画,努力扩大梓潼年画影响。在梓潼和绵阳境内,让梓潼年画所代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不同的风景名胜区,乃至社区、乡镇和院落,成为常规常态的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年画的影响,滋养了人民群众对梓潼年画的热爱和自信。同时还开发出了20多种富有梓潼年画特色的文旅产品,梓潼年画也逐渐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伴手礼,被赠送给各类嘉宾乃至国际友人。

2006年,梓潼年画被列入“绵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罗智婉入选“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梓潼年画》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梓潼木刻年画》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梓潼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的罗智婉女士,这些年来也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众多荣誉。

濒临失传和湮没的梓潼年画终于获得了新生,并有了新的开拓和发展,从而绽放出了瑰丽的光彩,赢得广泛称誉和认同。同时,梓潼年画也走出了梓潼,走出了绵阳,走出了四川,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了重要影响。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易可情(副编审,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李白研究会理事,青莲诗社、西蜀诗书画院顾问。发表文章数百篇,有文章多次获各级奖项)

供稿: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