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蜀道的石刻艺术
剑门蜀道石刻十分丰富,类型齐全,不仅有古代的摩崖造像、碑刻、汉阙,还有近现代的红军石刻、白花石刻。其艺术价值非常高。颜真卿书写的《中兴颂》石刻,绵阳平阳府君阙等已成了稀有的国宝。剑道石刻如此发达有其地理、社会、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古道地处龙门山区,山岩系侏罗黄型岩,岩质细腻,软硬适度宜雕刻,且岩石资源取之不尽,这是石刻繁荣的地理环境因素;古代佛教传入,深入人心,地方官员、商旅和善男善女,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纷纷捐资建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官员的倡导,比如唐代剑南道按察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带头开凿千佛崖大云洞、藏佛洞,使这里的造佛活动空前活跃。宋代龙州(今平武)知州史祈任职期间,分别从江西抚州拓《真武祖师像碑》、从京都开封拓《宋徽宗御笔手诏碑》、复刊于龙州,又刻立《李白赠江油尉诗碑》、《玉虚观赐书记碑》,使边塞龙州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
首先介绍剑门蜀道上的汉阙。
阙,特殊的石雕艺术,是古代祠庙、陵墓、宫门、府廷前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两台之间有空缺,故名“阙”。一般用石雕堆砌,较高大,显示阙主人的地位和功绩,是主人身份的标志。《公羊传》记载:“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在封建社会人死后该不该修阙,修什么样的阙,都有严格的规定。《诗经》云“挑兮达兮,在城阙兮”。阙,这种石雕建筑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较盛行。剑门蜀道上梓潼、绵阳一带尚留存几座汉阙。
梓潼境内尚存的汉阙有四座:杨公阙,在县城北,现残存单阙。《梓潼县志》记载“汉侍中杨休墓,俗传如是,有石阙”。贾公阙,在县城南,双阙尚存,风化严重,雕刻难辩认,疑为贾夜宇阙,又疑为蜀汉邓艾墓阙。无铭阙,县城西,腐蚀严重,县志称“边昭阙”。《后汉书》载:“边昭,字孝先,陈留凌义人也,以文学知名,桓帝时(公元147-167年),为临颖侯相,迁北地太守,后为陈相,卒官”。李业阙,在县城南李节土祠内,现仅存阙身一块,高2.5米,宽约1米,上刻“汉侍御使李公之阙”,隶书,此阙是西汉建武年间为纪念李业而建。李业,梓潼人,“西汉末年举明经,除为郎,新莽时举孝廉方正,不就,公孙述据蜀,业抗拒不从,为述所酏,建武十二年(公无36年)灭述,旌表其闾”(《华阳国志》)。此阙已残,却是现存汉阙中年代最早的一处,很有历史价值。
绵阳平阳府君阙,位于城北芙蓉溪畔。这是一座东汉末年的墓阙。两座阙分别建靠在墓门前的左右两侧,相距26米,一座高4.35米,另一座高4.53米。每座阙的子母阙一高一低紧紧相连,并且都用巨石和板石重叠堆砌,整齐美观。其结构由阙座、阙身、阙盖、阙檐、介石、阙顶组成。阙身刻有车马出行图、弹琴图;介石上刻有青龙相纹、白马嬉戏、朱雀展翅,形象生动,刀法刚劲。绵阳汉代双阙是中国的稀有珍宝,填补了华夏汉代石阙建设实物的空白。
古代剑道艰险,匪盗出没,来往行人祈求佛祖保佑,纷纷捐资刻像,故沿途摩崖造像经久不衰,留下无数石刻艺术精品。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200多米长、40多米高的石壁上,大小佛像,密如蜂房,现存59窟、189龛、造像7900余尊。造像始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有“历代石窟艺术陈列馆”之称。主要石窟有大云洞、大佛窟、三圣堂窟、北大佛窟、多宝佛窟等。造像内容有人性化倾向,如身染重病的睡佛,弟子问候,很有生活情趣。雕刻的特别是镂空,明朗剔透。
皇泽寺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西,现存造像34处,佛像1000余尊,系南北朝至隋、唐、宋作品,主要窟龛有中小柱窟、五佛窟、大佛窟等。大佛楼内6米高的释迦牟尼,线条浑厚,气魄豪迈。两弟子和两菩萨,由朴挺秀。两观音,身材高挑,柳眉凤眼,精心设计的两条黑龙尾系在发梢。佛的背后,刻上天龙八部,云中隐约出现,表现独特。
观音崖摩崖造像,在广元城西南。因造像多为观音,故名。造像龛窟坐西向东,南北长半公里,现存51窟,108龛,440多尊。都是唐代作品,分布在三段:南段造像21龛,分三层,整齐排列,佛像庄严,衣饰细致;中段造像13龛,多为观音;北段造像30龛,分散,高处一龛中有一尊沙门像,平头着袈娑,右肩斜执钧杖,杖头挂镜、剪、刀之类东西,专家考证为宝志像,川北只此一造像。观音崖造像,技法熟练,雕刻生动,是唐代佳作之一。
鹤鸣山道教造像,位于剑阁普安镇南。鹤鸣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道教造像开凿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现存2龛,60尊神像。代表作为长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道教最尊贵的天神),佛像高2米,站在莲花座上,身首道服,头戴莲花冠,脚穿道履,左手执净瓶,肌肤丰满,造像生动。此处造像以阴刻为主,雕工精细,是国内最大、保存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之一。
卧龙山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梓潼城西卧龙山顶。造像凿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这些佛像集中在长5.5米、宽5.2米、高3.2米的石壁上。分东西北三大龛,现存造像1138尊。这些造像造型优美,面形丰满,体态生动,雕技精细,是一组艺术性很高的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在绵阳城区涪江畔。始建于唐。寺内一巨石,高5米、长20米,在石崖上开凿佛像20余龛和一方《金刚经》。龛窟形制各异,龛窟高者2米,矮者仅10厘米。龛内造像多者50余尊、少者二三尊。滴水观音,高3.3米,头戴金冠,袒胸露背,身着袈裟,下穿长裙,手执净瓶,赤足站在莲花台上,造型精美。
玉女泉石刻造像,在绵阳城区西山山麓。崖边有唐代道教石刻造像20余龛,50余尊,大者0.5米,小者仅0.2米。主要有天尊、老君、胁侍仙人、力士、女贞等像。布局得当,神态自然,雕法简练。另外,子云亭台基石壁上也凿唐代道教造像90余尊,造像小,线条流利。
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散落在剑道沿线,组成了一列石像文物长廊。
剑门蜀道上的碑石石刻,记人记事,留下了一段历史,留下一幅幅书法艺术珍品。
筹笔驿道途次舍碑,碑高2.8米,宽1.3米,记载蜀汉丞相诸葛亮派费袆修筑剑南栈道的情况,宋复刻。此碑是研究道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广元府记碑,碑高2.60米,宽1.38米,元碑,现存皇泽寺内。正文908字,“广元府”是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由利州升格后的名称。碑文云“广配乾坤,元归宗主”,此为广元之来历。
广元蚕桑十二事图石刻,在皇泽寺石壁,高1.3米,全长5.8米,阴刻蚕神嫘祖,选桑椹、种桑、村桑、缫丝等十二图,形象地概括了清代培植桑树经验和养蚕方法。石刻线条柔美,构图精美,雕工精细,是一组古代艺术石刻连环画。
陆放翁诗碑,明碑,现存觉苑寺内。碑高1.4米,宽0.64米。天头横行隶书“陆放翁诗”,刻诗为《宿武连县》,楷书体。陆放翁即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从南郑(今汉中)返成都,路过剑阁武连写下《宿武连县》一诗。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监察御史卢雍巡抚四川游觉苑寺,应主持僧人之约题诗,与陆游《宿武连县》一诗同时刻石留念。
治路种松碑,宋碑,今存觉苑寺内。碑高1.7米,宽0.88米,晋郭璞撰,北宋苏轼书写。碑文残存。原文是:“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苎功荣;岷山河,榜兹地;勉忠孝,翊圣世”。武连,晋代为武功县,郭璞在该县倡导治路种树,颇有政绩,后人刻石坚碑,教育后人。
《大唐中兴颂》碑又名颜真卿书《中兴颂》石刻,在剑阁鹤鸣山。碑通高3.12米,宽3.84米,阴刻,颜体,229字,唐代诗人元稹撰写,唐书法家颜真卿书。唐大历六年(公元772年)首刻于永州浯溪(今湖南祁阳西南)石崖。南宋绍熙年间翻刻于此。《中兴颂》表面歌颂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走向中兴,实痛恨割据,反对分裂。此石刻系颜体书法的代表作,端庄雄健厚重,气势宏大开放,“水部胸中星一头文,太师笔下龙蛇字”(文潜诗句),被誉为“书法家规范准绳之大成”。
剑阁重阳亭铭碑,又名李商隐撰《重阳亭》碑,在剑阁鹤鸣山。唐碑,碑通高1.9米,宽0.85米,碑额篆书阴刻“剑州重阳亭铭”。碑文楷书阴刻,共415字。唐大中年间(公元847至849年),蒋侑任剑州刺史,在东山(今鹤鸣山)建重阳亭,请在梓州(今三台)任职的李商隐撰写《剑阁重阳亭铭》。李商隐在文中赞扬蒋侑“三年大理,旧讼断休,市贾平狱”。这座唐碑因名人名望而著名。
蒋恭侯传碑,在绵阳西山。蒋恭侯即蒋琬,蜀汉名臣,死后谥号恭侯。蒋恭侯传碑,高3米,记述蒋琬生平事迹,书汉谨严,雄浑有力。此碑系清朝刻立。
宋徽宗“御笔手诏”碑,全称是宋徽宗“御制封二郎神”碑,在平武南坝。此碑系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至1173年)龙州知州史祈从汴京(今开封)复制。碑高3.85米,宽1.26米,碑额为“御笔手诏”。碑文损毁,现存字迹,龙蟠凤翥,体现徽宗瘦金体风格。
报恩寺圣旨碑,碑体高9米,重30余吨。碑首正面额篆“九重天命”。碑身刻明英宗皇帝敕旨一道:“既是士官不为例,准他之遭”。背面刻“敕修大报恩寺碑铭”,记述了建寺概况,字体端庄雄浑,文词典雅。
名人名碑成了剑门蜀道的书法宝库。
(作者单位: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