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秀丽的沱江小三峡

作者:许增泽 发布时间:2011-02-15 15:4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北门50公里,便到达千里沱江第一镇金堂县赵镇。赵镇是毗河、北河、中河三江汇合处,是沱江的起始港,历史上帆舸如林,是四川有名的四大水码头之一。从赵镇乘船东下,穿朝滩桥,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约20余里水路后,便进入风光绮丽的沱江小三峡了。

鳖灵峡是沱江小山峡的第一座峡谷,峡区群山矗立,绝壁峭然。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鳖灵,为缓解川西平原水患,分岷江水入沱江所凿,即“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水道,是成都平原第一大出水口。此峡内有鳖灵遗迹。峡长约两公里,宽不足百米。该峡又名金灌口,俗称葫芦口,船行其中如坠深谷。进峡处水中有“金龙船”胜迹,船行峡中曲折多变,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到了三星庙则是“柳岸花明又一村”。庙址地势开阔,庙中有战国时水利专家鳖灵和宋末爱国名将李大金及妙应真人塑像,河边有水文站,为观测沱江水位涨落要津。

明月峡是沱江小三峡第二座峡谷,全长6公里,因江流环绕云顶山,迂回似一弯新月而得名。云顶山是宋代抗元的据点,是成都的屏障。南宋军民在此坚持抗击元军达十七年之久,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遗迹。山上石城慈云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区。峡区两岸遍栽柑桔,宛如翠绿长廊。峡中有三皇滩、走马滩、哈蟆滩、半边滩等乱石交错,江水奔突而过,涛声隆隆,船行峡中,时上时下,颇为惊险。

九龙峡是沱江小三峡上第三座峡谷,长约1公里,两岸山坡裸露,九条灰色岩石从北岸沿山而下,横穿江流而过,再从南岸爬上山巅,故有“九龙过江”之称。传说古代有九条龙在此兴风作浪,形成极为险恶的九龙滩,鳖灵开金堂峡制服了九龙,恶龙的痕迹却深深印在河岸的岩石上。然而,九龙滩真正被制服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7年在九龙峡出口处兴建了一座综合利用水利杻纽工程。大坝锁江,并修建锁式船阐一座,从此使九龙滩化险为夷,收到发电、灌溉、航运之效。高峡出平湖,形成可蓄水3600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

沱江小三峡过去人们叫金堂小三峡,因为它地处在金堂县境内,它虽不及长江三峡雄伟险峻,但其山水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独具特色。《金堂县志》记载:“金堂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琦复修之,以通舟揖”。其峡历史悠久,且有独特的个性。由于它位于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交界处,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林木苍翠。春游峡江,烟雨迷朦,极富诗情画意;夏日荡舟击水,一派清凉;秋天则两岸深绿,红桔飘香;冬季则偶见浅雪覆山,江澄如练,若是清晨,看红日耀江,一片金碧,另是一番情韵。古往今来,此处多为诗人迷恋陶醉,隋代诗僧智炫说这里是“秀岭接重烟,嶺岑上半天。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唐代大诗人王勃又说这里是“叶齐山路狭,花积夜坛深”。薛能更说他“诗题不忍离岩石,履齿难忘在水边”。清代诗人吴商隐也吟唱“漠漠沙洲古渡头,绵沱清浅荡轻舟”。

岁月如水逝,胜景依然存。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四川交通、水利部门对沱江开发进行规划,对沱江小三峡进行整治,金堂至李家湾(泾源河口)401公里,航道枯水深0?郾6米,可通航15—30吨木船和15—60千瓦拖轮,水运货运量约达百万吨,客运量达10多万人次。同时还开辟了专门走赵镇至小三峡的航线,往返只需2个半小时,人们可以乘坐小型机动船往返其间,饱览四季多变的峡江风光,摆脱都市的繁忙与喧嚣,在大自然中享受“难得浮生一日闲”的快乐。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