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二):土家风情惹人醉
宣汉,巴蜀大地
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二)土家风情惹人醉
冉 奎
土家族真的很“土”,他们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生土长的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通用汉文。
宣汉县是四川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4个土家族乡和樊哙镇。一般认为,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但随着巴文字在宣汉发现,将改写这一历史。
土家族确认
土家人不知自己是土家族,犹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土家族被国家正式认定为单一民族是1957年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统治者不承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
1983年,宣汉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次到最偏远的樊哙片区调研,那里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群众增收致富最难的地区。县领导在龙泉乡街道看见不少人穿大花布衣服,深感诧异:女人这样穿也就算了,关键是男人也这么穿;并且男子的凉草鞋后跟绣了花、前面还扎有一朵花。
从那时起,县上开始怀疑樊哙片区生活的群众是少数民族。限于当时信息渠道不畅,加之资料掌握有限,仅从风俗习惯和衣食住行看,先认为是獠族,后认为是彝族。把资料递交到省上后,反馈回来初定为土家族。
1985年,经省市县民族事务部门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核证,确认樊哙片区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乡和樊哙镇为土家族聚居区。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乡更名为土家族乡,樊哙镇按民族乡对待。
樊哙片区位于宣汉东北方向前河流域,而在宣汉北部后河流域的毛坝镇,2018年笔者在调查地情资源时,曾在一座百年老院的石头上偶然发现刻有“土家眷属、一切尊神”字样。经查,这是土家族经书语句,这也是证明宣汉有土家族居住的直接证据。
如此看来,宣汉有土家族并不仅限于樊哙片区,全县范围都与土家族有关。2014年宣汉县被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县待遇,属名副其实。
土家族形成
宣汉土家族的形成具有多元性。
一是巴人后裔。宣汉有罗家坝遗址,是巴人的聚居地、巴文化的起源地。公元前316年,巴国虽为秦国所灭,但巴人后裔依然在巴地繁衍生息,并逐步演变成土家族。这部分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古老户”“坐地户”。
二是土司武装。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的羁縻政策,到了元朝发展为土司制度,以“土”字作称的有土司、土民、土人、土家等,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明洪武五年(1372),在宣汉设有南昌滩土副巡检司;洪武七年(1374),酉阳冉氏土司后代冉应祥被任命为土官,带领大量土司兵到石鼓(今宣汉县)镇守,直到1465年改土归流,长达90多年的土司统治才结束。这部分官兵是土家族,他们及其后代一直居住在宣汉。
三是湖广填川。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有两次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移民的活动,史称“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川,指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部分地方民众迁到四川居住。宣汉的外来移民就有湖南、湖北的土家族人,这部分人与当地土著融为一体。
樊哙片区之所以成为宣汉土家族聚居区,是因为地处深山老林和大峡谷之中。清嘉庆《东乡县志》记载:“东邑(东乡县,今宣汉县)地处僻远,间有深山穷谷之中,悬崖绝涧,内有岩洞,外仅鸟道可通,有等无业游民藏匿其间。”
那里条件艰苦,“住的是茅草棚、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壳”;那里交通恶劣,“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说话能听见、走拢要半天”。由于受外界干扰较少,民风民俗得到最原生态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樊哙片区已成为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土家族群众在此办民宿、举办民俗活动,实现文旅融合,贫困山区变成致富景区,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土家族民俗
土家男子怎么穿“一身花”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呢?原来在相对封闭的大山里,人们一辈子很难走出深山,一旦出门总要打扮一番,花衣服、花腰带、花草鞋就武装到男人身上了。把男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是土家女人能干和贤惠的体现。
据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国述介绍,传统土家族服饰男子流行穿对襟,第二颗纽扣以上绣祥云、以下左襟绣青龙,右襟绣白虎,袖口绣兵书、宝剑和元宝;女人着抄襟,胸前绣牡丹或杜鹃,袖口绣花卉、瓜果,腰拴花围裙。男女裤脚边都绣山川河流图案。服饰绣花大意是:土家人脚踏山川河流,头伸云天之外,矗立于天地之间,在祖宗(青龙、白虎)护佑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捍卫家园。
为什么既绣青龙又绣白虎?因为青龙和白虎代表的是两支不同的巴人,由于迁徙原因,加之岁月更迭,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支,于是把青龙和白虎都绣上。
包头帕是土家人习俗,成年男女都包,夏天也包。一层层缠绕在额头上,形如头箍,冬可防风防寒、夏可擦汗解热,取下可包物品、缠在腰间可作护腰。头包白帕,不仅可藏私房钱,男子还可插短烟杆,女子还可放针头线脑,一物多用。
土家人能歌善舞。《尚书大传·大誓》记载:“师乃慆,前歌后舞。”大意是,巴人参与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所谓“前歌后舞”,指的是战前一手持刀一手持盾,一边高歌吼叫,一边盾挡刀出,营造强大气场震慑对方。
今天,土家人“前歌后舞”的“歌”是土家民歌,“舞”是巴渝舞。《太平寰宇记》卷137《山南西道五》记载“巴渠县(治今宣汉县南坝镇)”:“当夷獠之边界,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记述北宋初期政区的地理总志,也是一部记述秦汉至北宋初期历代政区建置沿革的专志。所谓“夷獠”,是对土家族的蔑称。从中可看出,宣汉尤其是南坝镇东北方向的樊哙片区是封闭落后的边陲之地,也是众多土家族人赖以生存的蛮荒之地。每逢节日聚会,他们便在鼓声和木牙声中尽情欢唱。
土家族世代好武,在渔猎、农牧、战争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武术。1992年,宣汉县因土家余门拳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2022年2月,土家余门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土家余门拳有“一马三箭”“火盘架子”“大燕青”等80多种徒手和器械套路,有站、坐、吊等100多种练功方法,有擒拿、格斗等40多种搏击散打招式,徒手套路、器械套路都能强身健体和技击防身。
土家人住的是吊脚楼,喝的是油茶汤,美食有“八大碗”,出嫁姑娘要“哭嫁”,还有隆重庄严的“春祈、夏祭、秋报、冬颂”等众多民俗活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宣汉儿女心连心。宣汉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2023年1月,宣汉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近7万土家人的幸福生活正是“抿抿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冉 奎 (中共宣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