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风物】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赖怡​

作者:赖 怡(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11 20:23:45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2期

中江有碉楼

精巧神奇名邓氏

赖 怡

碉楼因形似碉堡而得名,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中国有两个地方的碉楼最为有名。一个是广东的开平碉楼,另一个是四川西部藏羌聚居区的高碉。其他地方现存碉楼极少。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现在还留存有近20座碉楼;这些碉楼如同荒野遗珠散落在中江南部丘陵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位于中江县仓山镇碉楼村的邓氏碉楼。

邓氏碉楼建成已200余年,却保存完好。虽名为碉楼,却具有鲜明的传统民居风格。本是一姓所修,却成一方地标。虽雄伟坚固,却命运曲折起伏。

离奇和不离奇的肇始

碉楼不同于一般建筑,其首要功能是防卫,居住的舒适度并不高。而且由于建筑体量巨大,对建筑质量要求极高,所耗资金尤多。邓家哪来这么多钱,又为什么要不计成本修建此楼呢?当地居民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邓家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在清乾隆初年入川,入川始祖就很有钱,在谭受堰(原谭受乡,现属仓山镇)普兴桥一带广置田产,日子很是富足殷实。到四世祖邓福元这一代生有一子邓定国,身材魁梧,喜好习武,系清嘉庆拔贡,在谭受堰一带颇有名气,人称定国公,碉楼就是定国公倡议并主持修筑的。

远眺邓氏碉楼造型优美别致

关于定国公为什么要修碉楼,各说不一。当地民间的说法是:谭受堰万家沟有一大户,户主姓周名万善,因家中小女已到待嫁年龄,见邻村定国公的长子知书识礼,生得一表人才,欲与定国公结为秦晋之好,便托媒婆牵线搭桥。因此,两家走动频繁。

一天,定国公陪周万善闲逛,问周:“亲家,牵两匹马出来,你我二人骑马遛遛,如何?”周万善回答失言:“亲家,你勾子(四川方言,意指屁股)上长马毛没得?”

听了这话,定国公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不但打亲家的事未搞成,还由此结下梁子,亲家成了仇家。后来,两家的积怨越来越深,为防范对方攻击,保护全族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定国公倡议并建起现在的邓氏碉楼。周万善家也修了个四合院,四周高筑围墙。只不过,不久后,周家家道中落,把房子卖给曹家,即今“曹家花房子”。

因为一句话就激起可能相互攻击械斗的矛盾,进而为此修建耗资不菲、工程浩大的碉楼,稍显有些离奇。而且,按《中江县文化遗产志》的说法:据《曹氏家谱》记载,曹家花园房子位于永丰乡万家村(原谭受乡,后并入永丰乡),是由万姓人所修,曹家买万家房子是在“大清乾隆十九年(1754)”。除曹家花园房子的建造者不是周氏外,修建时间也和前面所说相去甚远。故此说可能有误。

另一种说法来自《邓氏家谱》的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我福元祖即世居普兴桥。至嘉庆庚申年(1800)后,教匪(主要指当时的红莲教和白莲教)扰境,为避世乱,定国公倡修此楼。”

《邓氏家谱》未写明修建的具体时间。《中江县文化遗产志》则明确:“该碉楼……清嘉庆拔贡邓定国于道光二十年(1840)为避战乱修建。”

编修族谱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件严肃慎重的大事,虽不能完全避免一定程度的自我美化,但也少有无中生有的不实之词。而且,邓氏万贯家产的保护需求与碉楼所具有的防卫功能结合在一起,顺理成章。综合分析,此说可能更接近事实。

没风化也没生青苔的石料

邓氏碉楼以石头为墙、以青瓦为顶,建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为何经历了这么久的日晒雨淋没有风化,也没长青苔?据当地人讲,是因为其选料极其严格,同时具备了阳山、亘石头两个条件。向阳的石头再硬,如果有纹层也要裂开、要风化;阴山的亘石头时间久了也要长青苔。邓氏碉楼用的正是阳山的亘石头为料,所以不风化也不长青苔。

这当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据说,定国公为建好碉楼,遍访名匠,最终请来太平桥(今中江县太安镇)手艺精湛的王石匠。开始,王石匠带领20多个石工找石场采料。第一个石场打的石头定国公嫌不硬,王石匠又重新找一个采石场,这个石场打出来的石头虽然很硬,但有很细的纹层,定国公仍不满意。最终,王石匠千寻万选,才在大坡山向阳一面找到一干山石,就是俗称的连山石或亘石头,非常坚硬,石头砂细又没有纹层。王石匠请定国公检验,定国公很满意,决定就用这种石头。

到今天,邓氏碉楼已很久无人居住打理,楼顶的青瓦和檐口已有破损,但石墙不仅没长青苔,也不见雨水浸流的痕迹。即使不能断定当地人阳山亘石的说法是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还是有理有据的科学论断,却也不能否认碉楼所用石料质量很好。悠悠时光已替我们做了最好鉴定。

坚固又精美的建筑

为保证碉楼的坚固安全,首先,基础挖得深并全用筷子石横排码砌。其次,墙体石头统一为115厘米长、65厘米宽、34—42厘米高,每块石条高度低于宽度,承受压力的受力面积宽,石墙以清水缝叠砌而成,四面水平,严丝合缝。再者,墙体转角处的石条纵横交错、相互牵扯,每块石头的逗缝用青杠木鱼尾榫卡子加以固定,转角的每块石头上还做了棒头。这样墙体更加坚固。神奇的是,现在看,碉楼墙体的石条与石条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的黏合剂勾缝,却严丝合缝。历经多年,墙体结构没有丝毫开裂和变形,这也足见碉楼的坚固。

邓氏碉楼不仅坚固,还很精美。石墙每一块石头的錾路粗细一致又溜直,整座碉楼的錾路从上到下还能对直(齐)。

邓氏碉楼木雕精美

碉楼的石刻尤其漂亮。碉楼二楼后面设双扇门,门楣有石刻横匾,匾上题写楼名——“开云楼”。匾的两端置一对石狮。门两边有联,匾与门的四周石刻花、草、鸟、瓶等图案。四楼墙上还有10个凸出墙体,用来支撑五楼回廊的石雕,莫不精美形象、栩栩如生。

不止石墙与石雕精美,碉楼的木工也是一绝。四楼一底,每层楼面用横梁承托、木板铺陈。楼顶为木质结构。卷棚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10架檐屋前后乳袱剳牵用4柱,梁托上施平梁横14垛,施筒瓦,设一门通四廊。四周走廊均为木质栏杆。回廊下以10根木方支撑,木上各雕花草、人物、飞禽。木制梁架结构的巧妙坚固经过岁月时光和汶川特大地震的检验,自不必说;单讲柱子、围栏和木撑样式的雅致以及雕刻的繁复精美就让人叹为观止。

碉楼不仅做工精湛,且建筑体量巨大,雄伟壮观。楼高约24米,楼身呈长方形,长10.42米、宽53米,建筑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楼身这样高大,当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起重机械,石条如此大块沉重,是如何将它们搬运上去的呢?特别是修到顶部时。这不能不让人感叹先辈的智慧!

工程浩大,还要精工细作,耗时长就是必然的了。当地流传的说法,王石匠带领20多个石匠,耗时五六年才完成石墙砌体工程。之后,几个擅长古建筑的木匠又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屋面建造。至此,整个工程才算全部完工。

一样和不一样的特点

作为碉楼,必须要有攻防功能。邓氏碉楼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一般民居,高出周围民居一大截,远远便能望见,如同鹤立鸡群,居高临下,方便攻击。更重要的是邓氏碉楼设有其他民居所没有的射击孔。

邓氏碉楼与其他地方碉楼一样,都有一定攻防功能。1912年,广东开平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南楼,楼高7层19米,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中江邓氏碉楼则在四壁开窗,虽数目各异,一、二层7孔,三层6孔,四层8孔,却可有效控制四面远近高低不同位置的射击。

虽然都强调防卫功能,邓氏碉楼又与其他碉楼有显著不同。广东开平碉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建筑等多种风格;其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多运用国外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可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样式;墙体多是混凝土楼,极少石墙。四川西部藏羌聚居区的高碉没有楼顶,多用片石码砌而成。邓氏碉楼则以石为墙,楼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雕花木刻的图案技法均为汉文化传统风格。同在中江县域内的双龙镇黄连垭村的李家碉楼,虽然和邓氏碉楼都是单檐歇山式屋顶,墙体却完全不一样,是夯土楼,且没有邓氏碉楼高。

深刻且显著的传统文化印迹

中江邓氏碉楼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典范,其坐落方位和朝向深受华夏传统居家、风水文化影响。《邓氏家谱》中对开云楼的一段记述就是明证:“中江县谭受乡西南约两公里之普兴桥,近傍‘象鼻绞水’,远接‘鲤鱼腾浪’,山形恭敬,原野开阔。开云楼坐落在此桥之西,西溪水练流于前,大坡山叠翠于后,左立字库宝塔,右通邓氏宅院。”需要说明的是,字库塔和邓氏宅院现已无存。

开于二楼正中的两扇3寸厚铁面木门,左右门扇分别有74、82颗铁钉。铁钉数目差异较大,是何用意,已无人能说清;想来既不会是随心所欲,也不会是缺少铁钉,很可能与墙体上的石狮子一样,是镇妖魔鬼怪、求吉祥顺遂的思想反映。

石雕及木雕主要以花鸟、宝瓶等为题材。楼顶四角高翘,屋脊塑二龙,中嵌宝瓶,取二龙抢宝之意。这些,都是传统吉祥文化的表现。

二楼“户牍观天地、山川足古今”、五楼“英灵腾紫气、忠义贯丹霄”的对联都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忠义爱国精神的反映。另外,据邓家后人讲,定国公专门请来中江知名书法家代瓒为碉楼题写楼名——开云楼。定国公之所以把碉楼命名为开云楼,既言碉楼高入云霄,又寓意拨开、扫除障碍和云雾,象征前路坦荡光明。“开”还含有扩大、发展之意,寄托着定国公对后辈发扬光大邓氏一族的期望。

代瓒,《中江县文化遗产志》称其:“工书。笔亦纵放,毫无拘泥,片纸只字,得者宝之。”可见其书法水平之高。所以,邓氏碉楼还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另外,碉楼内外残存不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对于研究当地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价值,邓氏碉楼被列入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末期,绵阳地区文化局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江当时属绵阳管辖)派人考察邓氏碉楼,对雄伟壮观的碉楼给予高度评价。

1983年,德阳建市,中江县由绵阳改归德阳管辖。1990年3月,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县文管所多次派人到谭受乡考察邓氏碉楼,并将它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向四川省人民政府申报。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邓氏碉楼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需说明的是,2006年中江县撤乡并镇时,撤销谭受乡,将其并入永丰乡。所以,民间俗称的邓家碉楼在2012年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时,被命名为永丰邓氏碉楼。2020年,四川进行乡村建制改革,永丰乡被撤,碉楼村并入仓山镇。如果要挂上镇名,现在应该叫作仓山邓氏碉楼。

不幸而又幸运的遭遇

碉楼原先并不像现在这样孤零零地矗立于田野之间,而是与邓家大院相连。邓家是大户,当年的热闹兴旺可以想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家大院的房屋分给了穷人,分给穷人后的邓家大院陆陆续续被拆,现已完全看不到大院痕迹。繁盛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这座碉楼作为集体资产一直保存着。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的20多年里,先后在碉楼开办了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村“两委”办公室也曾设在这里。

神奇而又幸运的是,200多年间,邓氏碉楼经历了3次人为破坏,却每次均有惊无险,最终化险为夷。

第一次最惊险,那是在“破四旧”席卷乡村时。有人带着炸药来炸碉楼,后觉得碉楼太结实,带的炸药少,可能炸不垮,就先去炸旁边的字库塔,准备炸了字库塔后再来炸碉楼。哪知头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淋湿了导火线,炸碉楼之事就此不了了之。

第二次是1968年的“文化大革命”派系争斗中。一派占领了碉楼对面的延寿寨,架起轻重机枪封锁了沟中大路。另一派有200多人必须经这条大路前往乐至,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这200多人全部躲进碉楼。对方的重机枪朝着碉楼“哒哒”刚打两下,带队的人不知何故就喝止了机枪手。等到晚上,碉楼里的200多人趁着天黑通过了封锁线。碉楼再次逃过一劫。

第三次是1990年4月,一个叫刘开邦的人找到村上干部说,邓氏碉楼是风水宝地,中央有文件要把邓氏碉楼打造成邓小平纪念堂,邓小平晚年要在这里定居。虽然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村社干部心想村上不出钱,有人主动投资打造总是好事,于是就同意了。随后,刘开邦请来大英县一位擅长古建筑的木匠徐思学,让他负责把碉楼的房顶翻修一遍。后来,房顶是翻修了一遍,但在剩下一个爪角还没盖瓦的情况下,刘开邦就去而不回。后来,村上请人把爪角盖好,才又恢复了碉楼的雄姿和完整。

邓氏因碉楼而显,碉楼因邓氏而名。它世代相传、历经沧桑,栉风沐雨200余年,其伟岸的身姿、奇巧的构造、精湛的工艺,总让人仰慕先辈的勤劳智慧,感叹世事的沧桑变迁。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2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赖 怡(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