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邛崃夹关 关在山边 水出其间

作者:姚 蕾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22 15:2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千年驿站 陆游的诗句诸葛亮的段子

夹关古镇是邛崃三大古镇之一,有民谣曰:“一平二固三夹关”。史书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蜀以后,夹门关成为军事要地,至迟在南宋初具规模。南宋大诗人陆游任职临邛通判兼天台山崇道观主管时,曾多次过往夹关。《临邛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城西南八十里处夹门镇关,在山边,水出其间,此即陆游《老学庵笔记》所称临邛夹门镇是也。”陆游还写道:“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长7尺,厚约2寸,与今木棺相同,但盖底相反,骨犹不坏。棺外置瓦器,皆极淳古,时靖康丙午岁也(距今近900年),李知几及见之。”这段短短文字是古陶瓷史上珍贵的文字材料,也是邛窑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从夹门镇关于瓦棺的记载中,可窥见盛唐时期邛窑生产规模的宏大和陶瓷经济的繁华,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夹关历史的久远和当年的繁华。陆游对古镇作出了巨大贡献,论“形象代言人”除了司马相如,非他莫属,更留下了“烟雨千峰拥髻鬟”的美句。

一江中流 房列两岸

而民间段子比史书好看。话说三国时期,夹关故地为夷人所据。在邛崃水草掩映的南河里,一条铁牛为界将蜀国与外界划断。夷人经常过河越界,官民不堪其扰。诸葛亮气得肺都差点炸了,用计3次捉住夷人,并都以礼释放。夷人头目倒还识相,提出一箭之路了断江湖恩怨。好个诸葛亮站在铁牛背上,弯弓搭箭,“飕”的一声射出一箭,这一箭沿着邛崃山脉,向西飞了上百公里直抵打箭炉(康定)。从此,夷人退到打箭炉,夹关也就归蜀国了。当然这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版本有点出入,故事中诸葛亮不但会法术还武功高强,神了!

夹关,集川南古蜀道康藏门户、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驿站等美誉于一身。古镇结构简单,不像其他古镇街道错综复杂,纵横交错。“两街并立,一水中流”,以河为界,南岸街为新街、北岸街为旧街,中间为始于天台山的白沫江,江上相互平行三座古石桥相连,山环水复的自然风光,残留下来的明清建筑,二水环抱的先天条件,使古镇处处可见形如江南的小桥流水,形成沫江如带、三桥横韵奇特景致。

茶马古道 司马相如主持修建

诸葛亮箭之所及的打箭炉(康定)曾经是“茶马市易”的重要驿站。唐代,川、滇、藏等地兴盛的茶马互市在这条二千多公里道路上传奇不断。夹关古镇龚店村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道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它是汉唐时代自成都经临邛、雅安通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当地人俗称为剑南道或马道子。那些牵着马匹、骡子的山民、商人载着茶叶、毛皮、药材、盐、器皿……在蜿蜒的古道上摇响铃铛,摇曳着背影,是远方也是故乡。

茶马古道 蔡骏 摄

邛崃人自豪的茶马古道是西南出四川盆地的第一站,古称“天府南来第一州”、“临邛道”。境内茶马古道主要途经地,南线临邛、孔明、平乐、临济、夹关、太和;西线临邛、马湖、水口、油榨、高河等。前几年,邛崃人沿着这条路重走古道,游的是路,寻的是历史,物是人非,路犹在。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也好,商人也罢,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满满的乡愁铺在茶马古道上。

而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驿道在古镇龚店村2组。从长生桥开始往上,一直延伸到小鼓儿山顶,掩映在茂盛的茶树林盘之间,时断时续,其中有两段约1公里长基本完好。驿道宽3米不等,呈鱼脊背形,中央用石板铺成一条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成路面,基本轮廓与秦汉时代的甬道相同,追溯其历史,最早的雏形是秦始皇时期,即公元前246年。而今路面、路基基本完整,历经沧桑岁月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当地政府在挖掘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上煞费苦心,周边有步行绿道相连,同时整修了古驿道,曾经光滑、染有青苔、泛着历史光芒的鹅卵石粉饰了水泥,部分路段添补了条石,行走其间给游客安全的同时似乎也丢了古道的魂。在古遗址保护与修葺上,二者真的难以两全,算是小遗憾。马蹄声渐远,唯有远方的遐想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林还会沿着这条古道、这条丝绸之路,借助新时代的关键词通江达海吗?

在古镇上,茶马古道的走向并非小古儿山景区这段,途经四个村,起点拴马村3组石路岗、龙洞沟——龚店村3组、1组——临江社区南岸街、半边街——二龙村麻柳树条、观音崖,全长近万米。白沫江边南岸街的茶马古道更是见证了当年交易的繁华:曾经的码头每天都有二三十只木船和竹筏靠岸停泊,一两百头骡马从这里出发、歇脚,通往康藏、云南、印度或邛崃、成都。粮油、盐茶、瓷器、日用百货……从水路源源运来,再由码头经茶马古道通向远方。站在夹关大桥上俯瞰沿河两岸以及河中船只往来,而今烟雨蒙蒙白沫江面是否还记得昔日的你我。

茶马古道最初叫五尺道,最窄处不少于五尺宽,按照现在的算法宽约1.6米至2米,两马并辔而行是不可能的,错车的机会也应该不多。古道始建于秦朝,从蜀南(今四川宜宾)到滇池,是连接内地与云南的最古老的官道,为连接川滇汉人与古僰人而修建。秦汉之际,五尺道商旅络绎不绝,不分白天黑夜,人马声,声声不绝,巴蜀因此而富足。从成都出发东可通越南、西可达缅甸,远至印度、阿富汗,这便是著名的陆上南丝绸之路,今天在邛崃、夹关又称为“南丝路驿站”。

夹门关段的五尺道由何人主持修建?根据《司马相如列传》等记载,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带着从“蜀郡多地”和广汉征集来的青壮年士兵数万人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五尺道”修建工程。后来考古发现有碑文记“出将,入相”。十多年前,夹门关的王文才、邓大忠、杨开忠等几位老人,为考察收集夹门关的文化,专门包车去芦山县看保存完好的“高氏家族”碑。通碑记载:“汉司马修公筑青龙关,夹门关高沟人应征修五尺道,征西南蛮夷。筑青龙关时不慎受伤,留下鱼戏河,同当地夷羌女结婚生子,成就千年高氏大族……”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家喻户晓,不知道这条自己修建的古驿道在传奇大戏中是否派上了用场。

一江中流 三桥并立 房列两岸

“白沫江水弯弯流,大桥小桥立上头”是夹关最有风韵的图景。这些桥上,走过达官贵人,走过淑女农夫,走过牛羊,走过顽童,走过你我……曾经是电影《红颜》的外景地。

很多文字喜欢描写雨中的夹关古镇,其实古镇最大的亮点当数“一江中流,三桥并立,房列两岸”的风景。逢场赶集时,桥上人影来往,桥下人影晃动,三座桥上演三座桥的故事,还有两岸穿梭的人流,好一派兴旺的集镇,久久为功,久而不衰。《邛崃县志》曾提到夹关当时“市肆列两岸,中流白沫江货船不少,水面宽二十余丈,两岸市口约二里长,中间有踏水二桥交通两岸,近又新建桥楼一座于下场,分别人物,疏通往来,诚雄镇也。”

夹关大桥

驾车进入古镇可通过夹关大桥,夹关大桥原名万福桥,取万福攸同之意。大桥处于古镇下游,奔腾的白沫江水与古驿道并驾而行,沿着临邛方向而行,各自寻找归宿和远方。而今的夹关大桥效仿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设计而成,中有两大拱,大拱套小拱,靠中有6个小拱,大拱靠坡岸两端各有4个小拱,石材采自当地的红砂石,远看红粉装饰般耀眼,坚毅中平添了一份妩媚。历史上桥系石木结构,桥面由方木墩铺成,桥面房屋木架,青瓦盖顶,雕梁画栋,极为壮美。桥面分隔为三部分,中间行人,两边白天有商贩摆摊,权作交易场所。后因水患重修,而保存完好的桥两头的坡岸成为上百年历史的古迹。1909年开建,耗时11年,实为罕见。“岸阔二十二丈,为洞有七,高二丈,宽一丈,上建桥楼二十三间,综费一万余金,其中困难莫可言状。”为何建造此桥?县志中称:旧置石桥二,皆矮小,夏秋溪流暴涨,溺者恒众。当然建造此桥得力于当地仁人志士化缘而建。

最让后人自豪的是盖桥桥上修建双檐桥楼15间,主楼脊高5米,桥楼正中高出一阁楼成一楼亭,亭中塑杨应选石刻像。杨应选是清代画家还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清楚,为何塑一名画家的像在此正襟危坐,端视前方?阁楼横曰“江楼千古”与成都望江楼名联“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为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无解。15间桥楼每对长柱均挂木刻楹联,额挂横匾。古镇退休老师郑继洲老人说,1948年5月,夹关大桥上的桥楼子被大水冲走时,自己刚好8岁。老人清晰记得,当年桥楼子上的对联长哟,脱口而出,背了近一分钟。我无法记下,老人后来给了一份资料,让我慢慢看。一查资料,这首赞颂夹关的对联是清代著名诗人李阳生在万福桥北岸所写,好长好长。上联:安步自江上行来,喜春日踏春,夏风祛暑,秋宵对月,冬岭探梅,肘后背行囊,拦旁排酒具,游目骋怀,漫道此间无乐地?下联:举目向楼头望去,看群峰拱鼻,双虹卧波,两街并立,一水中流,门前植垂柳,桥下数归舟,山光狼影,庸知是处即秦淮。文字不涩,易懂,带入的场景也很美。


永寿桥 羔羊跪乳感恩善举

古人感恩的方式很多,命名、树碑立传最为时髦拉风。这种人皆称道的礼数,慢慢积淀成为我们的文化沿袭至今。在邛崃夹门关,永寿桥、庆元桥、五福桥(现夹关大桥)都有保存基本完好的桥碑、功德碑,见证了古镇兴衰更替,成为独特的风景。

连接两岸的永寿桥像“咽喉”打通两岸,使得古镇正常一呼一吸。桥长得很诚实,桥梁凹陷深坑约5寸左右而且光滑可鉴,显示年代久远,推断它之前应该不是现在的样子,早先也许有木栏杆,也许上方是廊桥,1948年洪水将其中部分桥梁冲毁,后又复修。1981年后又在原石桥上面加上混凝土抬高桥面。桥大约两米宽,桥墩相连,石板置于上面,铺设开去,亲水氛围倒还不错。恰逢赶集,桥上人来人往,乡里的蔬菜瓜果,甚至农具都摆上桥面,行人穿梭其间,若有自行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更小心翼翼移动。这个时候,河面上的倒影与桥上的风景相应,倒有点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的味道。

引人瞩目的是,永寿桥头有一座巨大的石质功德碑墙,左右两侧各雕有一头石羊做装饰,碑墙共有十二根立柱,石羊跪在两边的卷云纹上,造型基本写实,羊尾、羊蹄都刻得栩栩如生。石壁长10余米,一溜排开,高约两米,壁顶模仿檐顶,下面依次镶嵌约两平方米的石板,上面密密麻麻刻有修建者、捐助修桥者的名字。每块石板两侧是石柱,两侧有上下联,个别地方雕刻蝙蝠、花草等图案,线条明晰,简明扼要。壁顶屋脊正中间耸起尖状驼峰,镂雕蝙蝠、花草、拐子龙,驼峰下刻有“永寿桥”3个大字清晰可见。



据说,永寿桥最后一根桥面石梁合拢,主管修桥的“工程师”跑去向“通天大师”报告。从始至终,“通天大师”在岸边一个青钢鹅卵石上口里念念有词,助桥修建。感恩的夹门关人,为了世世代代记住“通天大师”的洪恩,以其俗名“任永寿”命名为永寿桥;感恩为修建该桥捐资的善人善举,把他们的名字及善资数量树碑彰显于桥头;希望后人能以“羔羊跪乳”之态感恩,“羔羊跪乳”图腾饰物便彰显其意。而今“通天大师”常坐的那个青钢鹅卵石就在桥头左侧石上,石上隐隐约约地呈现出他的头像。


庆元桥 罕见功德碑桥碑二合一

古镇白沫江上游还有一座简易的石板、石墩架设的桥,历史上称之为庆元桥。该桥是古镇上第一座桥,由于环境地理限制,夹门关水码头逐渐下移,政治文化中心也随之下移,形成“夹门关生来两边赶”的场镇格局。直到乾隆年间(1736年)修建庆元桥,两岸不通往来的格局才成为历史,古镇更为繁华。1981年4月,夹关镇政府重建此桥,桥面为钢筋混凝土。当初桥11墩12孔,桥墩用条石垒砌而成,其中一个桥梁重约15吨,需60个强劳动力方能抬动,全长不到百米,但依然豪华实用。庆元桥得名,有人说是因为夹门关大南乡(今南岸街)一位名叫李庆元的人见大南乡和长川乡一直“生来两边赶”,就想修建一座桥改变古镇分割的现状。他捐出积蓄,亲自主持修建,人们为了感谢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也有人说,取名是因该桥修建完工开创两乡南北两岸通商的始元,值得庆贺,总之名字里满满的感恩。



赶集时热闹的庆元桥

庆元桥碑和功德碑不立在庆元桥头,而建在离庆元桥约500米远的台子坝。台子坝是当年镇上百姓活动大聚会的地方,又叫万年台。周围有茶馆,附近的老人悠闲地在这里打牌、喝茶,坝子上晾晒着收获的稻谷,金灿灿地摊在晒席上,粒粒颗颗似乎在细数着古镇的过去与未来。坝子北边有两座石碑,左为庆元桥桥碑,右为庆元桥重修功德碑。桥碑为二楼仿木结构,四角上翘,碑檐面刻筒瓦。碑中间上层分三间,浮雕众多,每幅图均有各自的故事,生活场景,官场文武官装束、衙门桌案,戏曲场景等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当然也有众多石刻的浮雕二龙戏珠、莲花等标配装饰图案。碑面阴刻碑文及捐款功德人名,正面背面大同小异,赞扬桥修得坚固、有气势,“成梁遵夏令,磐石奠周疆”;“桥身气若虹,洞凿坚如铁”等夸张词句精雕细刻在桥碑上,再有密集排列的捐资人,遥想修桥的场面何等壮观。

石碑周围散落着巨大的石础格外引人瞩目。础座直径约八十厘米,高约半米,石身由方变圆,中部又凿出瓜纹槽、莲花瓣,上雕各色花草,现存有7个,可以想象当初立在上面的柱子该是怎样的气派。附近的人告诉我们,这原是川王宫遗下的物件,空旷的台子坝是川王宫集会的场所,而周围一圈平房围绕的便是当年的殿堂建筑。



庆元桥碑与功德碑

并列的功德碑为单楼仿木结构,比桥碑略逊一筹,显得朴实。同治4年(1865年)重修五福桥,同治5年(1866年)重修庆元桥,两件事同时记在一个石碑上,可谓极为少见,是节约还是其他原因?庆元桥和五福桥(现夹关大桥)位置不同,却把功德碑集中在一块,而永寿桥桥碑又独立门户,傲视桥头,这是为何?当地人解释称,这表示继任皇帝对前任的尊重和仰慕。台子坝人群聚集最为热闹,于是把前任干的大事在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广而告之,彰显前任皇帝“嘉庆”功德。而永寿桥的功德碑独立门户,是因为永寿桥本身就是古镇的另一个核心区域,同样是人潮汹涌。


94岁高家碉楼守护人 能诗有歌

夹关是邛崃西南山区,地接雅安、名山,历史上因茶马古道与羌族交往频繁,民居受羌民遗风影响,现存的碉楼是最好的物证。古镇上通晓72行的高登瑞老人沿着机耕道热情带我来到熊营村3组,探访掩映在竹林树丛中的高家碉楼。



94岁的高家碉楼守护人高泽民

小四合院院内是一空坝,正面是三层楼高的碉楼。眼前的碉楼与羌寨神似,但形状却吸纳了川西建筑小青瓦悬山式或歇山式建筑的风格,上面加了一个房顶,左右是小青瓦平房相连。围墙采用“土摏墙”传统方式筑成,表层石灰粉糊,围墙檐廊与四合院内和碉楼院内相连通,增强了碉楼与院内的连接而又具有独立性,从而增强了防御功能。

碉楼高10余米,二楼位置正中挂着“凌云轩”三个字,红底金色字体在黑色墙体和竹林掩映下显得特别苍老。今年已94岁的高泽民大爷,叶子烟杆吧嗒吧嗒地吸着,不紧不慢地吐出一串呛鼻的烟雾,迈着小步给我们介绍碉楼的过往。高大爷的介绍高挂墙上:川西高氏明朝入川始祖第十六代,能诗,有歌34首保留成册,现为碉楼守护人,还有装裱成框的诗词供大家参阅。一说明成化年间,朝廷派遣大将军高君赞入川驻防,定居邛州高水井,后朝廷动荡,高君赞和五个儿子一起被杀于成都,孙辈担心受牵连,连夜外逃,四处分散。其中一支族人来到邛崃夹关镇熊营村,隐姓埋名休养生息,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

让一行人羡慕的是高大爷不仅腰杆笔直、耳聪目明,可读书看报,而且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侃侃而谈。他说自己喜欢看电视,有时去赶赶场,想睡就睡,无失眠忧郁缠身,不吃鸡鸭鱼肉,基本吃素,有时吃一点点猪油。想当年,这位大少爷腰里别着盒子炮,坐着滑竿,每天往返四五十里路去读书,很是拉风。现在依然风光无限的他,指挥我顺着碉楼底部右侧的一间厨房进入碉楼内部。碉楼内空荡荡,土摏制的墙被厨房的烟火熏成了褐色,而得益于持续的烟熏火烤,厚度三尺的墙体而今依然结实。沿着简易的楼梯曲折而上,一共三层,每层原有的楼板已经抽空,四面墙上每面都镂空了两个同样大小方窗,高宽约0.5至0.2米,兼备通风采光,瞭望功能。小窗内宽外窄呈“八”字形,紧急情况下则架枪启动防御功能,枪眼附近有其他武器备用。从一个狭窄的木梯爬上去,最上面是敞亮的阁楼,阁楼中间有一个小厅,小厅左右各有一个小厢房。碉楼内部基本上还保存着当年的模样,虽然历经岁月,透过瞭望口往下看仍能感觉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御性能,整个四合院的青瓦屋顶占据视野,站在院坝中的高大爷举起烟杆调皮地与我打招呼。

“回故乡之路”的博友在天涯社区中说:“这座土碉楼是我爷爷建于上世纪30年代,我曾在其中一个小小厢房住过一个冬天……前几天回老家才从我的大伯(高大爷)和二伯那里了解了一下碉楼的历史。此碉楼初建于1831年,当时因强盗多而建,1938年被棒客打劫烧毁后重建。据说,当时三个匪帮的队伍共有近百人在冬季的夜里来打劫,碉楼里当时只有三个壮丁及5支枪(一支冲锋枪两支新式步枪两支驳壳手枪)当场打死棒客7人,伤无数。棒客不能攻进只好放火烧了碉楼,真乃不幸,但凭借碉楼我家无人伤亡实则万幸。”

来源:成都日报


文/图:姚蕾 

来源: 成都日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