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五通桥:“川南宽窄巷子”藏着一段“有盐有味”的历史

作者:余如波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20 21:59:00 浏览次数: 【字体:

提起四川的“盐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自贡。世界第一口千米深井燊海井,林立的“天车”,抗战时期自贡盐商献金抗日的壮举,以及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风采,都为其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

因此,人们常常忘记四川另一座赫赫有名的“盐都”,那便是乐山五通桥。作为四川历史上重要的盐产地,五通桥“犍乐盐场”曾是四川第一大盐场,产品行销川内各地及重庆、云南、贵州、湖北等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盐务总局搬迁至此,更使五通桥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繁华之城,吸引了冯玉祥、郭沫若、黄炎培、侯德榜、南怀瑾、丰子恺、徐悲鸿、田汉等一大批著名人士汇聚于此。

古镇河道两旁,建筑与黄葛树相映成趣(乐山市五通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如今,五通桥盐业的辉煌过往已成陈迹,就连不少当地人对此也茫然无知。解开它们的“密码”,隐藏在城外河边黄葛树浓荫下的一条条老街里。近日,本报记者赴五通桥实地探访,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触摸那段“有盐有味”的历史。

因盐成邑 “川省第一场”行销川内外

“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轳辘井相连”,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对五通桥盐业盛况的诗意形容。五通桥老街的出现和扩张,离不开盐业发展的推波助澜。

五通桥老街有三条,由茫溪河分成两半:北岸工农街,南岸花盐街,花盐街以东为群力街。三条街依河而建,形成前街后山的“半边街”格局。如今,除工农街尚能见到行人、车辆往来,花盐街、群力街上的房屋大都关门闭户,从门缝往内窥探也大都人去楼空。偶尔见到一家开门的老茶馆,也只有寥寥几位老人闲坐于此,聊聊天、打打牌打发时间。

五通桥老街的老建筑 (杨松 摄)

然而在历史上,这三条街却是五通桥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曾经关系着四川、云南、贵州乃至湖北等地的民生福祉。

出生于五通桥、出版有《浮华如盐》《桥滩记》等著作的作家龚静染介绍,五通桥作为城镇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可查的制盐活动记载却可上溯至秦朝,当时蜀郡太守李冰就曾在境内凿井造盐。到了明朝中期之后,制盐逐渐成为五通桥的主业,盐丁“日取酬值,可以食五日”,比当时农民的日子好过很多。

清同治前,五通桥“犍乐盐场”已雄踞“川省第一场”,后来虽然一度被自贡超越,但其地位在川盐中一直非常重要,主要销售范围包括成都、雅安、乐山、泸州以及重庆万州、云南全省、贵州西北部地区。尤其是五通桥引领的“川盐入黔”,使得贵州茅台镇汇聚了各省盐商。“后来盐商们觉得这里酿酒条件好,把家乡的酿造技术加以利用,不久这里便兴起了不少烧房,人们这才发现茅台镇出天下佳酿。”龚静染说。

花盐街等街道的出现,同样与五通桥的盐息息相关。清朝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湖北食盐供应难以为继,清廷于是下令“川盐济楚”,其中五通桥盐专销安陆、襄阳、荆州、宜昌、荆门等地。由于湖北人喜食花盐,即色质纯白的粒盐,五通桥盐商纷纷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其主要的集散地便成为“花盐街”。盐业繁荣还带来金融的兴盛,花盐街对岸的工农街(原名宝庆街)出现大量钱庄、当铺,1904年设立的“大清银行分号”是当时嘉定府区域内首家银行,1941年还成立首家以盐为对象的“犍盐银行”。

五通桥“因盐成邑”,声名鹊起。民国时期,地处抗战“大后方”的五通桥,甚至承担了国家盐业行政职能。乐山市政协副主席、《千年盐城五通桥》作者易志隆介绍,1938年6月至1941年2月,为躲避日军对重庆的轰炸,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内迁五通桥。这一时期,川盐年产量突破1000万担,占据全国产量半壁江山。

汇聚特色 “建筑博物馆”道法自然

盐业鼎盛时期,五通桥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盐商,他们将各地乃至国外的建筑风格与四川民居融为一体,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筑起众多典范性建筑。

五通桥三条老街都依山傍水,尤其是岸边无数姿态各异的黄葛树,更是与老街地形、建筑等相得益彰,展现五通桥“小西湖”的美名。易志隆认为,五通桥建筑以环境为依托,根据自然条件将建筑融入其中,景城一体,形成布局自由、灵活多变的特色,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观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王奕曾详细调研五通桥建筑,发现工农街、花盐街建筑最初沿河岸分布,后因拓宽空间需要,开始沿靠山一面向上垒筑,派生出若干小街小巷,以血管一般的关系构成整体。花盐街锁龙巷,便是其中建筑风貌最为丰富的一处。

走进锁龙巷不远,便能看见一座“船形屋”,房屋一角用青砖垒成高高的尖角,乍一看就像一艘在陆地上行驶的大船。为何采用这种独特的造型?王奕推测,老街建筑受地理格局影响,不得不在黄金地段“毗邻而居”。各地盐商担心利益受到侵犯,纷纷不甘落后扩张势力范围,促成了当地建筑空间布局“不拘一格”“见缝插针”等特点。

老街建筑“见缝插针”,中间即为“船型屋”(杨松 摄)

沿着“船形屋”拾级而上,一座大门紧闭的双层小洋楼引人注目,一株巨大的黄葛树缘墙生长,遮天蔽日。这座名为“紫藤花园”的小楼,风格特征明显不同于当地的四川民居。“这里大户人家的宅第多以青砖砌筑,西洋柱、马头墙、坡屋顶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式样。这是由于‘川盐济楚’期间大盐商经常运盐至湖南、湖北一带,使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得以交流融合。”王奕说。

群力街260号的双层民居同样如此。大门立面以砖为框架,穿插木作门窗,对比强烈而协调。王奕介绍,建筑上层是中式冰裂纹窗木板裙墙,下层为西式拱券窗,中间是传统的木板门。而在木板门上,还设有五通桥建筑常用的“签子门”。“签子门发源于江南湿热地区,用木条做成,既可以通风,又能防止街上鸡、鸭、猫、狗窜入。”

工农街上则有不少盐商大宅保存至今,其中吴道三宅尤为知名,被不少建筑学者视为经典。易志隆说,吴道三宅建于1865年,分南北两院,全木穿斗式结构,建筑面积达840平方米。尤其难得的是,它将盐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融于一体,宅西山坡为吴氏盐井,房屋西南角设制盐灶房,北院则是仓库。“吴宅的设计,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颇具匠心,是盐业生产和生活合二为一的建筑典范。”

风雨剥蚀 “沉睡”的老街待“唤醒”

五通桥老街被专家学者认为可与成都宽窄巷子媲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保护、开发状况目前并不尽如人意。这座历史文化宝藏,还有待从沉睡中苏醒。

如今,五通桥茫溪河长约两公里的河段上,还保存着42处古码头,其中,位于工农街的慈恩寺码头规模尤其大。不过,由于水路盐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的慈恩寺码头与五通桥其余码头一样,早已丧失其本来的功能,布满杂草和青苔,唯有岸边繁茂的黄葛树无声诉说着过往岁月。

五通桥老街的规模和历史文化内涵,获得过不少文化界、学术界、旅游界专家学者极高评价,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著名传统建筑专家季富政甚至认为,“完全可与成都宽窄巷子媲美”。不过,从现场探访情况来看,五通桥老街的现状并不乐观。

随着近年来居民相继迁出,老街不少道路和公共区域已被杂草、青苔甚至垃圾侵占。同时由于缺少维护,不少砖、木结构建筑损毁严重,有附近居民称“下一场雨就垮一片”。例如“船形屋”的不少木结构已经朽坏、倒塌,墙体出现倾斜,屋内甚至长出了几米高的小树。一些建筑年久失修,索性大门紧闭,以免外人随意进入发生危险。

五通桥并非没有行动,早在十多年前,当地就开始编制针对老街的保护、开发计划。去年底,乐山市政府出台《乐山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五通桥三条老街近20处历史建筑得以挂牌保护。然而,这些举措却很难阻止老街一步步凋敝。五通桥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黄义勇介绍,五通桥老街规模巨大,引入社会资本统一规划、打造需要花费超过30亿元,建成后如何运营才能盈利或至少平衡收支?账没算清楚,不少文旅企业只得“观望”。此外,五通桥老街建筑产权状况复杂,统一的保护、开发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五通桥正筹备建设五通桥盐文化博物馆。五通桥区文体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拟修建于王爷庙城市公园,同时打造盐运码头和盐神广场。据悉,博物馆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计划以“桥盐之脉”“桥盐之路”“桥盐之艺”等七大主题,展现五通桥盐业历史发展沿革、盐业生产工具工艺等内容。五通桥老街的前世今生,有望系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余如波

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