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何须怨杨柳 羌笛韵悠扬

来源:志中阿坝 发布时间:2024-06-30 14:07:15 浏览次数: 【字体:

何须怨杨柳 羌笛韵悠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羌笛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被无数诗人作为寄托哀思的意象,最早的书面记载可追溯到汉代,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羌笛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着羌民族的思想和审美。

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由茂县申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名录。

如今,羌笛依旧流传于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羌族聚居区。

关于羌笛的来历,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一种是羌族自身的传说。很早以前,在与外族的频繁战事中,羌族采用人力放哨的方式预警,但效果不佳。一天,天神派神使前来助阵,神使吹响笛音为寨中人预警敌情,随后将吹奏的双管笛赠予羌族首领。

从此,羌笛一直被用作战时报警器,后来慢慢变成了乐器,故羌笛又为“牧神的乐器”。

羌 笛

另一种传说来源于汉民族文化圈。相传,羌人在山中砍伐竹子时,水中突然出现一条龙,发出动听的声音,聪明的羌人马上砍下竹子做成笛子,模仿吹奏出龙的叫声,这支笛子就是羌笛。

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写道,“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

羌笛的形制随着时间不断演变。据史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由京房加一商音按孔成为五孔,发展到近代已成六孔,制作笛身的材料也由原始的鸟兽骨头改为竹子。

羌笛管身长13~19厘米,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由两根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排用丝线缠绕连接在一起,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厘米处,用刀切开一叶薄片作为簧片。

羌笛制作技艺细致繁琐,须历经选材、画线、雕花型、打磨花型、打孔、做簧片、试音色等多道工序。

羌 笛

首先是选材,一般会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一致、质地坚韧、纤维细密的箭竹;刚砍下的竹子需在火塘上慢慢烘烤,待柔性十足后,把竹子切割成两根一样长的笛管,经削皮打薄,做成方形笛管;再将两根管身用丝线或麻线并列捆紧,羌笛的雏形已成。

而最精细的过程当属钻音孔,相当考验制作者的经验与悟性,钻出的音孔要能吹奏出七个单音阶,且音色准确无误;加上羌笛是双管并列,两排的音孔左右要对称,否则就吹不出悠扬婉转苍凉的味道。

管身制作好后,羌笛不能吹奏出声音,还需要一对发声器——吹嘴。吹嘴在羌笛中起着定调、传音的作用。

吹嘴必须选用9—10月含水量较少的竹子,且大小刚好能插进管身前端,采下之后在火炕槽中放置一年左右。

制作时,先将小竹管用刀片剖出一叶薄片,剖出的薄片既要与小竹管分离又不能折断,然后试音校对,才算大功告成。羌笛的制作过程全靠手工,现在民间制作此乐器的人已很稀少。

用精巧的羌笛吹出悠扬动听的乐曲,就要采用独特的吹奏技法——“鼓腮换气法”,即在鼓腮换气的时候,将空气吸入口径、口腔的两边,准备好后便可循环换气;换气时,气息要足够深,把气灌足以后,在口腔的气往前推的同时,将鼻孔里的气吸进来循环,再将多余的气从嘴唇两边排出,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演奏羌笛时气流的仓库和中转站。

演奏时要气沉丹田,口含双簧,两手手指自然伸直,按满六对音孔,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一首简单的曲调,对技巧要求都很高。通过羌笛乐器自身的音色和演奏者的演绎,可呈现温和、清脆、悠扬的特色。

羌笛和口弦

同时,还能够利用滑音技巧来表现羌笛虚幻的音效。羌笛特殊的演奏形式,使其流传的10余种小曲调,除部分表达思念和凄凉感情的曲调外,大多数具备欢快的节奏,展示出羌民族乐观向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羌笛是交流、传承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承载着羌民族的共同记忆,古老而悠远的曲调镌刻着羌族古老文化的气血基因,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汶川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志中阿坝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