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徐述:生而为扬琴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徐述
生而为扬琴
徐述
生于193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人,从艺60多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6年考入四川省广播电台曲艺队,师从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习男腔、老旦腔,与恩师李德才共同演唱了《秋江》《船会》《闯工》《活捉三郎》等经典曲目。
邂逅扬琴
“残月半勾寒雁过,疏星几点白云飘……”悠扬婉转的音色加上优美的唱词,似清风入怀,又宛如空谷幽兰,清新脱俗,散发着清雅香醇的芬芳。这段节选自四川扬琴经典剧目《活捉三郎》,也是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徐述最喜欢的一段。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是四川省地方传统曲艺说唱艺术代表性曲种之一,因采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四川成都、泸州、自贡等地,至今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四川扬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扬琴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此外,二胡、怀鼓等也是常见的伴奏乐器,也可根据剧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进行伴奏。四川扬琴表现力极强,能通过乐器模拟出风雨雷电、波翻浪卷等音乐形象。
徐述与四川扬琴结缘于1956年。这一年,徐述成功考进四川省广播电台曲艺队。当时队里有四川扬琴、四川清音、金钱板、四川竹琴等曲艺类别。刚进入队里,还没来得及分专业,徐述就每天情不自禁地站在四川扬琴办公室门徐述(吴瑕/供图)口。她不敢走进去,只是趴在门外偷听,但办公室里的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姑娘。
几天后有人问她:“好不好听?”小姑娘回答道:“好听。”那人又问她:“想不想学嘛?”徐述答:“想学。”这回那人笑着说:“来哇!”三言两语间,徐述就这样选定了专业。
那一年,徐述刚满19岁。彼时,她还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影响她的一生。当时询问她的老师就是四川扬琴泰斗李德才。此后,徐述成了李德才名下的女弟子,正式开始跟随恩师学习四川扬琴。
求学之路
传统四川扬琴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演员,行话谓之“五方人”。徐述一亮嗓,嗓音浑厚有力量,于是李德才安排她练习男腔。初出茅庐的徐述根本不懂什么是男腔女腔,师傅让她学什么,她就听话地学什么。
学习四川扬琴,起初多靠用心记,师傅教一句,徐述就学一句。徐述每天都要将当天学习的内容唱熟,如果忘了她就晚上再到师傅家里请教。当时他们住同一栋宿舍楼,师傅住一楼,徐述住二楼,她经常下楼学习请教,师傅不点头,她就不走。
徐述对四川扬琴入了迷,学习非常用心。她甚至紧紧盯着师傅的嘴形,观察师傅如何发音、吐字和行腔。这一举动引来师傅的哈哈大笑,夸她聪明。师傅去演出,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徐述慢慢地成长起来。
李德才技艺精湛,五方乐器样样精通,且唱腔自成一体。他经常告诫徒弟们,学艺要学“全褂子”,意思就是不仅要擅长生、旦、净、末、丑中的一种,其他四项也都要学习掌握,无论是丫头,还是老妈子,抑或是家院,所有角色都要学会,只有都懂了,搭档随便丢一个角色过来,才能接得住。
师傅的话,徐述谨记在心。她不仅刻苦学习四川扬琴,还偷师学习其他姊妹艺术。正如师傅所说,艺多不压身,她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学习竹琴、京剧、川剧、梆子戏等。这些学习经历为徐述的扬琴创作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为她后来的四川扬琴职业生涯奠定了艺术基础。
徐述最擅长唱男腔,经常跟师傅李德才搭戏。唱《闯宫》,师傅唱秦香莲,她就唱陈世美;唱《活捉三郎》,师傅唱阎惜娇,她就唱张文远。
20世纪50年代,是四川扬琴发展史上的一个春天。1958年,四川省举行全省曲艺汇演,才学习两年四川扬琴的徐述登上大舞台,一曲《拷红》演进中南海,在长安剧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随即,文化部主办全国曲艺巡回演出,演员阵容强大,全是实力派老戏骨,如侯宝林、骆玉笙等大师赫然在列,徐述也有幸参与其中。
半生扬琴半生艺
20世纪60年代,四川扬琴依然处在高光时刻。1962年的一场四川省扬琴大会,在成都红旗剧场连演17场,全场1700座,场场客满,座无虚席。
彼时,川剧名角蒋俊甫、周企何等都来捧场唱扬琴,川剧大师竞华还与徐述一起合唱《船会》。整场堂会持续了50多分钟,后来下起了瓢泼大雨,观众还持续兴奋鼓掌,意犹未尽。
等到幕落观众全部离场,徐述看到还有一个人站在台下。她从舞台上跳下去,发现是竞华老师。竞华老师拉着徐述的手,激动地夸道:“人才啊!人才啊!”这给了徐述莫大的感动和鼓励。
渐渐地,徐述在四川扬琴界有了名气。她纯正细腻的唱腔被业界赞叹似清风又似明月,韵味十足。
1974年,师傅年事已高,徐述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带徒弟。她男腔女腔一起教,还一边演出一边创作,把四川扬琴一代一代往下传。1976年,全国都沉浸在周恩来总理离世的悲痛之中。徐述见过几次周总理,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一曲《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是她最满意的一首曲子,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自那以后,徐述从未间断过创作新的扬琴曲。
最开始,徐述教学也是像师傅当初教自己那样口传心授。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她渐渐意识到这样行不通。于是她买来录音机和空白磁带,将唱腔录下来,让徒弟跟着练习。再后来,为了让徒弟们学有可依,她开始学习写谱,想为后来者留下一些关于四川扬琴的文字资料,为传承尽一点心意。徐述的这一举动成为一个开端,更多的四川扬琴艺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他们将熟知的词、谱记录下来,整理成珍贵的文字资料,为后继传承作出了极大贡献。
1992年,年满55岁的徐述退休。这一时期,四川扬琴也不再受追捧。在大众娱乐日渐丰富的20世纪90年代,四川扬琴的演员们纷纷离开舞台,四川扬琴也渐失往日光彩。
前半生,徐述将四川扬琴视为生命中难以割舍之重,退休后,她依然坚守所爱,加入蜀声琴社——一个由喜爱扬琴人士组成的业余琴社。她在社里担任演员,也组织一些演出工作,这一坚持也是十几年。
跟着蜀声琴社,徐述跑了很多地方,成都的大小茶馆几乎跑了个遍,后来年纪大了,身体素质跟不上,有些力不从心。2009年,徐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这让她肩上有了更重的担子。好在她不用怎么“跑”了,在成都大慈寺挂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传承基地,徐述又开启了新的四川扬琴保护与传承之路。
传承保护
四川扬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坐地传情”,表演者常常坐在舞台上,走动较少。但徐述会在休息中途,下台给观众掺一些茶水。她说这叫“留心茶”,要留住这些观众。演出完了,她会跳下舞台,走到门口去送送观众。
这一习惯,她坚持了数十年,甚至成为她扬琴演奏的一部分。徐述十分珍惜观众的情分,对观众热情友好,这是她刻在骨子里的认知。时常,在徐述的台下都能看到昔日的老票友,多年来她们甚至成了相交甚笃的朋友,一起守护着四川扬琴。
在成为四川扬琴的代表性传承人后,徐述深知传承与守护四川扬琴是自己的义务。如今扬琴曲目加起来不到50个,而全四川能站在台上演出的扬琴演员不超过20个,四川扬琴的没落状态,使徐述感到难过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她对四川扬琴的传承之路。徐述经常邀请学生到家里学习四川扬琴,她不但不收学费,还管伙食。尽管她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她还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四川扬琴更好地传承下去。对于那些小有名气的学生,她会严格要求,她始终谨记恩师李德才的谆谆教诲:艺多不压身,不要嫌多,多了才能“垫高”。
如今,年事已高的徐述不再登台演出。她一身亮片闪闪的深紫色短袖旗袍,举手投足皆是戏,整个人熠熠生辉的模样永远地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接替她上台的是她的徒弟们,他们一个个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各自的舞台上继续讲述着四川扬琴的故事,延续着四川扬琴的生命。生而为扬琴,这是徐述最直观和真实的人生写照。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徐 述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