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非遗弦歌不辍 文化薪火相传——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成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04 14:55:24 浏览次数: 【字体:

非遗弦歌不辍 文化薪火相传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成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保护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加强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时代产物,我国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价值,保护、发扬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遵循“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践行“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以构建传承发展体系为主线,以实施重点工程项目为抓手,推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体系化项目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保护工作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加强体系构建与保护

筑牢法制基础。四川省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政策性文件统一部署,省委宣传部会同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等省直部门印发《关于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的通知》等专项文件。在全国较早颁布实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委宣传部、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阿坝、甘孜、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相继颁布实施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绵阳、泸州、南充制定年画、白酒、地方戏剧专项条例,形成纵横到边的法治保障体系。

建构名录体系。四川省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建立黄河流域、成渝双城非遗调查机制,对重点非遗项目、非遗特色小镇(村寨)开展专项调查;推进传承人记录工程,在全国较早实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在全国率先制订记录工作管理办法;启动非遗大数据平台和省级非遗档案馆建设,出版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1—5卷,非遗记录保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优化名录体系,推动建设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核心、梯次衔接的四级名录体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和履约工作;推动市县两级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初具规模。

实行分类保护。四川省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市(州)人民政府先后制发《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重点门类牵引保护工作,突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重要地位作用。加强分类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制定振兴传统工艺重点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传统手工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普及传播,全面助力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

二、强化动态传承与交流

加强学术研究。把加强非遗理论研究作为深化非遗保护、推动传承创新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阐发体系。机构建设全面推进,以建设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为引领,带动全省有条件的科研院校建设50多所传统文化学院,其中中华国术院、中华传统音乐学院、藏羌彝文化研究院等专业性文化研究院全面加强对各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问题、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多学科跨领域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非遗保护从传承方面需要不断扩大两类群体:一类是传承人群体,第二类是广大社会民众、爱好者群体。四川省以非遗项目为依托,打造一批保护传承阵地,遴选建设50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首批建设涵盖传统医药、传统武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门类的10家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促进非遗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发展振兴。成立高校非遗保护联盟,与高校联合设立非遗研究机构(基地)6个,每年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发布一批非遗科研课题,在成都国际非遗节设立非遗成都论坛,连续举办2届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构建培育体系,在设立5个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校基础上,在全国率先认定8个省级研培院校并启动首批4个研培班,加强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建设,将“师带徒”任务在各级传承人传承协议中加以明确并定量评估,每年组织一期非遗管理干部集训,组织项目保护单位轮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

加强合作交流。普及交流多元并进,四川省举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全球音乐史国际会议、中国(成都)传统工艺高峰论坛等系列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开展非遗系列专题培训和中医药文物特展、中国古代体育文物特展、四川非遗精品展等主题展览,推出《四川民歌音画》等一批普及读物,四川非遗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举办8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三、创新发展路径与传播渠道

深化文旅融合。在全国率先推出10条“非遗之旅”线路,认定171个非遗体验基地,推出非遗旅游地图,推动非遗进景区、进街区,打造竹艺村、明月村、川菜博物馆、桃坪羌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旅游目的地。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全面纳入天府旅游名县、名品和“大草原”“大九寨”“大灌区”等文旅品牌建设。

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传统品牌,振兴传统工艺,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文化和旅游厅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政策推进非遗工坊建设,落实优秀非遗工坊奖补政策。启动“四川手作”品牌体系和“百城百艺”传统工艺品牌打造。开展“天府旅游美食”推选宣传活动,向全球发布809道美食名录,培育“一地一品”非遗美食地标。培育新品牌,打造节庆品牌引领传承,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依托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7+X”传统节日体系。推动打造地方特色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突出、群众广泛参与的非遗传播品牌。融通媒体平台广泛传承,推动省直媒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创作推出“遇见川菜”等新媒体产品,创办《中国有川剧》《好戏连台》等品牌电视节目。结合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等活动,推动在社会生活中融入非遗元素,广泛宣传推广非遗价值魅力。

创新呈现方式。擦亮非遗传播新名片。振兴传统节庆,培育传统节日活动非遗宣传展、羌年等非遗传承传播活动品牌,打造黄河流域、成渝双城宣传活动品牌。开展四川非遗年度人物及保护实践优秀案例评选等线上活动。拓展网络传播新渠道。搭建非遗新媒体矩阵。截至2023年,“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粉丝总数10.9万、新浪微博号28.4万、抖音账号59.6万、快手账号19.1万,影响力居全国同类媒体前列。连续举办5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双11”期间在全省各地举办四川直播购物节和非遗线下集市。加强非遗知识产权研究和保护运用,举办授权展、川港合作对接会,搭建天府安逸买、四川非遗商城等网络平台。杨华珍等传承人与星巴克、爱马仕、劳力士等品牌开展授权合作,非遗价值得到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1132项(798个子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62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布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认定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23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88个项目入选四川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原载《巴蜀史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编辑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