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七代人的坚守——永青阁和“汪毛笔”
在2019年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乐山分会场展销活动中,来自永青阁的耄耋老人汪延兴,边手工制作毛笔边销售,用行动展现手工匠人对非遗的传承。而汪家七代人用心坚守老手艺的故事,也受到了中外友人的关注。
永青阁毛笔
永青阁品牌
30多道工序 一支小毛笔蕴含大智慧
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来鹤寺村一农家小院中的2楼,“永青阁”毛笔第五代传人汪延兴戴着老花镜,坐在窗户旁的操作台前,一丝不苟地制作毛笔,双眼不再敏锐的他,两手依然麻利。只见老人细细地蘸水,将毛料渐渐拍齐。每梳理完一次,他都会将毛料举起对着阳光,透过眼镜仔细检查,将断毛、碎毛以及开叉的毛料清理出来,然后继续埋头重复梳理工作。
“我从9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毛笔制作技艺,这项技艺在汪家已经传承了200多年。”汪延兴今年86岁,患有直肠癌,但讲起往事却一点也不含糊——永青阁毛笔的历史可追溯到1811年,起源于棉竹镇汪家冲。1812年,汪家的毛笔店铺迁入市中区叮咚街,起名“永青阁”。20世纪50年代,永青阁店铺歇业,但仍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继续经营。
永青阁的毛笔种类各式各样,有山羊毛笔、黄鼠狼毛笔、野猪毛笔、松鼠毛笔、兔子毛笔等,最具特色的是胎毛笔。胎毛笔一般用出生40天到50天的婴儿毛发制成,笔杆可以刻制生辰,这样的礼物送给孩子有着特殊意义。
透过这一支支精致的毛笔,能够品味到笔端流淌出的传统文化韵味。而看似小小的一支毛笔,制作工序远比想象的艰辛复杂,制作时间也很漫长。
“永青阁的毛笔制作,前前后后有30多道工艺。”提起祖传的制笔技艺,满头白发的汪延兴很是自豪。他说,毛笔虽小,制作却非常讲究,从各地收来的毛料不能直接做笔,需要将其浸泡在石灰水中脱脂,这样才能吸得住墨,写字时不漏水。
汪延兴介绍,制作毛笔的工具也有特殊的要求,就拿梳毛用的狭长锋利的牛骨梳来说,梳毛的时候,讲究两手与眼相配合,取一小撮毛扣在食指第二节上,前两节往里勾,同时拇指紧紧压住,食指第二节与拇指在同一平行线上。一手按毛如钳,一手持梳理毛,要神气贯通,方能梳好材料。牛骨梳由于不好找,也要自己亲手制作而成。
选毛、脱脂、齐头、齐尖、梳层、理汇、分头……选好的毛料经过多道工序后才能做成笔头,再通过拉杆、粘头、上胶、硫磺熏烤等工序,最后在汪延兴老人一笔一划为毛笔刻上专属印记后,一支永青阁的上等毛笔就制作完成了。为了保证毛笔的质量,制作好的每一支笔,汪延兴都会蘸水先试一试,再封盖。
“用笔千古不易”,是书法爱好者毛万安给汪氏毛笔最高的评价。毛万安说,真正的好笔握在手上,轻重缓急、任性挥洒,灵感翩翩、得心应手,永青阁的毛笔具备了这一特点,它开峰尖细,书写流利,柔而不软,刚而含蓄,具有“尖、齐、圆、健”四德兼备的品质。
200年沉浮 “汪毛笔”的艰辛传承路
汪延兴的儿子汪福俊,坐在另一个房间的操作台前,如父亲一样,眯着眼睛挑选符合他要求的兔毫。
从记事起,汪福俊就跟着父亲汪延兴走街串巷卖毛笔。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市老年大学、泌水院步行街……甚至坐车到犍为、沙湾、夹江等地的集市上,摊位摆开后,二人不用吆喝也不用招揽,周围的老顾客看了都知道:永青阁的汪毛笔来了,要买毛笔的赶紧哟!
“最初是几分钱,后来8角钱一支,到了2000年后,才涨到几元钱一支。”汪福俊告诉笔者,做手工毛笔辛苦且利润低,他们父子每天凌晨五六点钟雷打不动起床,一天也就能做20来支毛笔,普通的只能卖到五六元一支,好一些的能卖几十元一支,一年的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勉强解决温饱。
正因为效率低、利润低,所以曾经制笔卖笔的老同行纷纷转行。做手工毛笔无法养家,20多岁的汪福俊年轻气盛,他走出家庭作坊,到建筑工地打工谋生活。很多老顾客觉得他不做毛笔可惜了,加之父亲不停地劝说,在外面漂泊了10多年后,汪福俊架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还是回来跟父亲一起做笔,让祖先的手艺传下去。
“手工制作毛笔分‘干桌’和‘水盆’两大工艺,‘干桌’主要是清、胶、斗、刻等,‘水盆’主要是尖、齐、轧、圆等。由于工艺复杂,一般人只能单学单做,而两大步骤相配合,才能真正制成毛笔。”坐在操作台前,汪福俊一边和记者摆龙门阵,一边不忘手里的活路,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盆里,他的双手已经发白,关节处磨出的老茧上,被牛骨梳利齿戳出的伤口清晰可见。
工艺复杂、做笔辛苦、收入低,虽然汪家人很想招收学徒,但是很多人无法掌握“干桌”和“水盆”的全套工艺,至今无人愿意继承。“现在的年轻人更不爱学这个了,制笔程序要学一遍,大概得三年以上,又累又枯燥。”汪福俊说,以前来了几个外姓学徒,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只有他的儿子汪培松在爷爷汪延兴的悉心教导下掌握了“永青阁”毛笔的制作要领,而汪培松也是白天在电脑城打工,晚上才回家业余帮忙做笔。
迎来转机 走进网络走出国门
即使面临窘境,汪延兴仍然愿意坚守,因为他不想祖业断送在自己的手里。在他心里,这是吃饭的“营生”,“别看我年纪大,揣上几支毛笔出门,照样可以换碗饭吃,饿不着。”
机遇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3月,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到乐山,对永青阁进行了拍摄、采访。同年12月8日,中央电视台以《妙笔永青》为题,播出了手工匠人汪延兴传承毛笔的故事,节目一经播出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订单也雪片般飞来。
汪延兴和汪福俊不懂电脑,手机微信使用也不够流畅,汪培松的媳妇宋姣便帮忙接单、打包发货。宋姣年轻,头脑又灵活,为了方便陌生人购买,她还在淘宝上开了一家“永青阁”毛笔店,进一步销售毛笔。从此,“汪毛笔”真正走出了四川,销往哈尔滨、吉林、上海等地,甚至被外国友人收藏。
2019年3月,一位来自山东的客户预定了9支湘妃竹制作的笔中笔,对方一再要求,要刻上汪延兴和他本人的名字,用作收藏。“9支毛笔卖了8000元,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贵的一笔订单。”汪延兴掩饰不住兴奋,因为他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开笔时没有浮毛,聚峰有回弹,质量很好。”“好笔软硬适中,尖圆齐健,楷书利器,不愧是非遗传承人做的笔,为您点赞。”淘宝店内,永青阁的毛笔收获了很多陌生人的点赞。
“以前只有乐山本地的书画爱好者认识我,现在很多外地书画爱好者也认识我,我比很多人出名哩。”汪延兴高兴地说,这得益于孙媳妇的网络销售,更得益于媒体对工匠精神的宣传报道。
近年来,乐山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永青阁”参加旅博会、非遗节、嘉州大庙会等各种文化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永青阁”,使“永青阁”毛笔得到传承和发展。目前,永青阁毛笔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乐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着对传统毛笔工艺的热爱,宋姣说,作为第七代传承人,他们将继续坚守,努力寻找新的传承人共同合作,让延续了两百年的手工制笔技艺得到传承和弘扬。
文/图:张 波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