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巴蜀习俗“三月三”

作者:sky 发布时间:2011-01-21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巴蜀习俗“三月三”

□刘时和

 

说起“三月三”,现代人很多都认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这和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有关,《五朵金花》以风趣的手法描写了云南大理蝴蝶泉的民俗故事。一曲“大理三月好风光”的歌曲脍炙人口,至今还为当地拉来了源源不断的旅游人群。其实,白族把它叫“三月街”,实际在农历的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壮族的歌圩节才真正是“三月三”,传说是纪念歌仙刘三姐的。

其实,汉族也是很早就有“三月三”的民俗活动的,只不过在古书中原被称作“上巳节”,即干支记日法的三月第一个巳日而已。早在公元前的周代,《周礼·春官》中就有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即是指的三月上巳,女巫要掌管和指导人们,到水边去开展香熏草药沐浴等活动,祓除上一年的不祥。这是上古的一种官方礼仪形式。

大自然从严冬里复苏后,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天气清朗,万物焕发出一派生机,引发人们的愉快情绪,蓬勃振奋,相互吉祥祝福。孔子在其《论语·先进》中亦载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来到沂水边,已不仅仅是举行沐浴、祓除的仪式,而且还要在春风中跳舞、歌咏,开展愉人悦己的各种娱乐活动了。

这样,上古的祓褉礼仪,到了汉代更逐步演变成了宴饮游乐的好时光。记录西汉时期遗文轶事的《西京杂记》载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褉登高”。

汉魏以后,一般习惯用三月三日,不再固定在巳日了。据《晋书·礼志·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东晋时甚至连皇帝都要乘肩舆,带领大臣们前来观看,参与“三月三”的盛大民俗活动。

在皇室都要参与的情况下,自晋以后的历代,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江上水戏、芳林苑禊饮、赌射、马射、戴荠菜花、斗百草、作青艾饼、采柳絮、采桑、作桃花酒、临水宴饮等等活动。而最具特色的是“曲水流觞”活动,每年三月三,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常常都要举行。也就是选择一个天然的或人工建造的,弯曲环绕的小水渠中,放进一个装饰着羽毛的酒杯,让其随波泛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得取来酒杯喝其中的酒。饮酒高兴之际,文人们还会即兴作赋写诗,以作纪念。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他和朋友们三月三日水边宴饮,乘兴赋诗的盛况。

隋代的上巳节,还要在皇宫北三里作坛,皇后亲率三夫人九嫔及内外命妇们到坛上祭先蚕。隋炀帝曾在三月三日,大会群臣于曲水,君臣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宫殿等“水饰”。其上装有木人,大约二尺高,穿着绮罗,装饰得金碧辉煌。还有制作的鱼龙禽兽,活动自如,栩栩如生。各种船只紧随隋炀帝的大船之后,鼓乐歌舞,浩浩荡荡随水而行。

直至唐宋时期,朝廷还重视祓褉的仪式活动。皇帝经常在此日招集文武百官,赐宴、赐钱,而且官修游艇画舫,以助大家的游兴。唐朝制度,上巳祓褉,皇帝要赐侍臣们细柳圈,说是戴在头上,可以免殭毒瘟疫。开元年间三月三日,杨贵妃和宫中嫔妃们常常乘着春风艳阳,在百花丛中扑捉蝴蝶为游戏。唐中宗四年在渭水之滨祓褉,作七言诗,赐细柳圈于群臣。大诗人王勃的《三月上巳祓褉序》就写到:“杂花争发,非止桃蹊。群鸟乱飞,有踰莺谷。王孙春草,处处争鲜”。杜甫的著名诗歌《丽人行》就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十分形象地描写了唐代时期人们的风俗景观。

但在宋代以后,祓褉不再进入史书礼志,不是皇室的专用祭礼,逐步演化成越来越大众化的民风民俗了。

巴蜀号称天府之国,经济、文化自古繁华,爱好游赏,很早也就开展了“三月三”的游乐活动。

据元代成都人费著的《岁华记丽谱》载:“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学射山,即现在的凤凰山,最早名斛石山。因三国时刘备、诸葛亮为培养刘禅的文韬武略,选中此地让他习武射箭,后遂呼为学射山。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山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至真观。据“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所见:观中:“有天尊真人石像,大小万余躯。石坛三级,周回百步。铜钟一口,重七十斤。”唐代节度使章仇兼琼在山南开凿了万岁池(今名白莲池),盈盈碧波,广袤十里,渔歌唱晚,画船迎晖,更加吸引四方游人。于是,该山成了成都的春游胜地。以后习武者也在那天登山演武竞技。据司空曙的《晦日益州北池陪宴》诗看,唐代时池边修有七座桥,周围花树相连,十分美丽。游人众多,常有歌舞、管弦、游骑、飞桡之类。

据宋代蜀中文人文同的《学射山仙祠记》,传说道士张伯子于三月初三在此跨虎升天。据说“一年祸福率指此日惰与恭之所招致也,自昔语如此”。此后,凡是到了三月三日,两蜀之人如同奉了戒令,相约如懒惰不去朝山,就会被神人诛责。大家都会恭恭敬敬地奔先走后赶到学射山上,朝拜通真观,祷告神人,祈求一年的吉祥如意,从道士处接受秘箓,心满意足而归。通真观前又有蚕市,会期三日。朝山的人们,也会向仙人祈求保佑庄稼和养蚕的顺利。

文同叙说:此山之会最为盛大,太守与其僚属,会一早等着打开城门就出去。随行的钟鼓旗旆,绵延二十里没有空缺。都人士女,戴着珠宝玉器,穿着锦衣丽服,仿佛给山麓绘上了彩藻,映照了北门外的原野,浩浩荡荡如翻江倒海一般,华盛得犹如凝住了天上的彩霞。山上山下,人流成列,“穷极繁丽,徜徉徙倚”。人们一直会玩到日暮,方才回城。宋真宗时的龙图阁直学士赵汴,治平二年(1065)夏来蜀中作太守,第二年上巳节,也来游学射山,主持民间的游乐。赵汴的《次苏寀游学射山》诗,就曾生动地写到“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门。射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诗中既写了三月三日的成都风情,又写了“龙湫”和张伯子“登天虎”的神话传说。

相对而言,诗人田况的《三月三日登学射山》就要写实一些:“丽日照芳春,良会重元巳。阳滨修祓除,华林程射技。”“门外盛车徒,山半列廛市。彩棚飞镝远,醉席歌声起。回头望城郭,烟霭相表里。秀色满郊原,遥景落川涘。”

范镇也有《仲远龙图见邀游学射》诗:“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指挥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范成大也留有《上巳日万岁池呈程咏之》的诗。

那一天,成都人几乎倾城而出。北门官道,车水马龙,人流滚滚,男女老少,接踵摸肩。一眼望去,夹道绮罗,轻裾小盖,真是“十里香风尘不断”。沿途道边,巫觋卖着驱鬼的符纸,游人纷纷抢购,以求利于农桑养蚕,免灾避祸。临时搭起的店肆数不胜数,有名吃酒店及诸般菜品。那时的风筝比赛,雅称“角鸢”。故应时的风筝,更是色彩鲜艳,造型精美,撩拨人心,成了游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抢手货。

山下茂林之中,官府辟有射圃。四围矮墙,中间搭起彩棚。官吏们宴集后,来此观看众军士骑射表演。几通鼓响,军士们飞马射箭,命中箭垛,赢来门外围观如堵的人们阵阵喝彩。表演完后,由太守率先,众宾客们都乘兴依次骑射,并有红装翠袖的官妓专门“计筹”——当场计算中箭的多少。

万岁池中,彩舫云集,箫鼓欢响,曼舞轻歌。墨客骚人,举酒酣饮,吟诵词章。碧波微动,红旗高扬。几队轻舟,竞渡争标,夺得红旗为胜。池中雪浪飞溅,岸上观者如山。喝彩声,加油声,震耳欲聋。香客,武士,文人,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个个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据北宋乐史编著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古代我省的阳安县(今简阳市)治北面二十里有个玉女灵山,山的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当地人称呼为玉华池。每到三月三日,人们就会到池上乞子。若漉得石,即会生男孩,漉得瓦,即会生女孩。并称“自古有验”。

又据宋真宗时期张君房校正的道家《云笈七籖》记载:葛璝化(今彭州市万年乡葛仙山一带)周围的岩峦左右,嵌有二十四个洞穴,八十一座山峰。其中一个洞中有叮咚水出于山崖的腹部,久旱也不会枯竭。每年三月三日蚕市的早晨,朝山的人众常常超过上万人,食宿在山内,除了供应这么多人的饮食之外,泉水仍然常常有余。

明代,蜀王府把凤凰山霸作墓地(1972年在花果公园旁发现了蜀王子朱悦廉墓),上巳习射、游春之风便停绝了。到明末,至真观仍然还存在,只是游人稀少,香火大不如昔了。不仅是学射山,据《益部谈资》说:蜀王府把薛涛井作为自己专用,平时用井栏封住,不准老百姓汲取。每年到三月三日,汲取井水制造薛涛笺24幅,进贡皇室16幅,剩下的则留存藩邸中。但是长期流传的民俗,力量是十分巨大而持久的。成都人把上巳日的春游转向了风景秀丽的锦江河畔。在薛涛井旁,人们或登楼眺望,或吟诗词悦情,或送亲友远游。“骊歌唱罢酒初酣,流水桃花月正三。”又别是一番情趣了。明代嘉靖年间的洪雅县三月三日,则是赛“三婆神”,祈嗣。

进入清代,上巳日的民俗活动依然流传。乾隆4年雅安、盐亭等地“三月三日为‘上巳’之辰,妇女戴地荠花。”民间还有谚语云:“三月三,地荠花儿赛牡丹”。

嘉庆年间,洪雅一带上巳日,祀三霄神,就是追溯古人求子祭祀高禖神的意思。士大夫家或流觞曲水以为乐,华阳县“临水修禊,间有行之者。人家采荠菜悬于门,或铺于灶上及坐卧处,云避虫蚁。”温江、峨嵋等地,认为三月三日是土地诞辰,各备牲醴献奠。作会赛土地,以祈是年谷物丰收。广汉的是日,是士子们出游,多以诗文会友。邛崃县已经没有依照古人举行祓除的人了。彭山县的习俗较为特殊,三月初三日为“彭女降诞”,“四方男女朝拜,祭赛者前后十日络绎不绝。又为‘媒神圣母降诞’,士人名为‘三婆会’,演剧庆祝,妇女求子者杂沓。”

道光年间的隆昌、綦江、忠州(今忠县)、夔州府(辖地为今达州、万县等地乃至湖北恩施)等地“士民祓除不祥,多为曲水流觞之饮。”綦江县民间有谚语说:“田家无五行,水旱听蛙声,上昼叫,上乡熟;下昼叫,下乡熟;终日叫,上下皆熟。”又云:“流在石上流,桑叶好喂牛。”忠州所不同的是三月三日,民俗还要祭祀春秋时期的忠臣巴曼子,“冠盖游城市,乡士民聚观者,塞街填巷。”德阳县的三月初三日为“壁山会”,在县北圣觉寺。据说当地有壁山神及妻妾像,以木头刻成,安装有机关转捩,肢体皆可曲伸,要祈子者多去祷告。若得了儿子,“则以红布数尺横覆像首,只鸡斗酒以酬报之。杀鸡必于座前”,是日还愿者众多,以致“鸡血带凝至寸许焉”。此会在德阳县亦有数处,只是圣觉寺为最闹热处。

咸丰年间云阳县三月上巳,依照“古祓褉之遗意”,“城中士女届日相率踏龙脊石,临流赏玩以为乐”。

同治年间的璧山、巴县一带三月三日,“士民祓除不祥,多为曲水流觞之饮。”而万县虽然“西山旧有流杯池遗迹,邦人岁修禊事于此”,已经废除。合江、筠连两地有所不同,合江县当日是祭祀文昌,各个村塾都要摆宴庆贺。筠连县“民间以鸡酒祀土地祠。”成都的三月三日,民间习俗是到“东岳庙、娘娘庙攫取木刻童子,馈送亲友之望子者。”

光绪年间的铜梁、合江一带三月三日,老百姓有放风筝的游戏。射洪一带已无祓褉的习俗,只是妇女们多采地荠花插在鬓上,并以花作饼来吃。秀山一带也有此日的饮食“西南乡皆舂稻为饼饵,脍肉和葱饼祀神。”盐源还保持了唐代祓褉赐圈之遗意,游人在郊外各折柳枝戴头上。儿童们还会拍手群歌:“胡不踏青,又过清明。胡不戴柳,须臾黄耇”。越雟县的三月三,要举办“金马山会”。“凡男女无子者许童子愿,生子者还童子愿。”其“抢童子”的活动十分有趣,有送童子去还愿,方经通说为人抢去的,有刚至庙门未还成愿为人抢去的,有所抢得童子者又被别人夺去的。自早至午,喧阗半日。得者喜笑而去,方还愿而被抢去者,亦知道习俗,不会过于责怪的。

进入民国时期,巴蜀各地三月三日的民俗,也有所演变。除广安一带还保持了古俗“携酒果游篆水石明镜三十六滩,由龙门下凤洲,盘石曲水间流觞歌咏”;还要在玉皇观举办“报恩会”。灌县(今都江堰市)也还有这类修禊活动。但华阳、新繁等地修禊事已逐步减少。江津县的“文人之好事者不临流而登高”,实际上继承了汉代的古俗。绵竹、简阳、华阳、灌县、万源等地基本上变成了踏青活动。万源的乡农们要举办“鹊鸟会”,禁入山采樵,传说是惊动了鹊巢,必然导致鸟鹊会耗践谷物。华阳、新繁一带人家采荠菜,金堂县城厢一带是扯雀雀草,用以“扫门窗,置几案,云可避虫蚁。”

简阳的当天,要举办“童子会”。还要在白塔寺买卖农具,准备春耕。松潘县因为本地气候春天来得迟,民间要进行栽接花木的农事活动。

巴蜀地区民间把三月初三称作“三婆会”,有的又叫“三霄会”,如崇州。传说金霄、银霄、碧霄三姊妹,掌握着人间的生育和婴幼儿的祸福。境内羊马场的两仪宫,塑有三霄娘娘神像,向其求子者不绝,遂成盛会。会期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其时,羊马桥河坝搭戏台,三霄行身观戏享祭。

很多地方都会举办“抢童子”的活动。龙泉驿、双流、新津、郫县、彭山、金堂县城厢一带。如龙泉驿地区有4处,以洛带为盛,地点在燃灯寺前的川主殿。童子为木雕,共12(闰年13),分头童、二童、三童及一般童子。迷信说法,无嗣者抢得童子可以生育。头童最大,据说最灵验,所以最珍贵,抢夺亦最激烈,故有“三月三,堆人山”之说。值此日,参加抢童子者成百上千,观众数万。照例先演唱川剧《仙姬送子》,戏毕会首便焚香礼拜,通禀神灵,然后鸣炮3响抛出童子,台下便开始激烈争夺。一个头童或二童,往往要争抢三四个钟头,途程达两三华里,直至不知在谁手中时为止。童子抢得后,即于当晚鼓乐吹打,送往事先约定好的求嗣者家中。主家则要迎童供奉,并设宴酬谢祝贺宾客,对抢童者另加厚酬。有的地方木刻童子是3个,如新津;有的甚至少至1个,如郫县。争抢更加剧烈。为了避免争抢中发生斗殴伤人,郫县还议定了“亮童”的程序,即抢得童子并高举过头的,他人不得再抢。抢得童子后,由亲友将童子置彩亭中,有的地方是选一个男童骑着扎花的高头大马,敲锣打鼓送往无子之家,主家须设宴待客,厚谢帮助抢夺之人。以后此家主妇如碰巧怀孕,须备贡品和钱物送庙中还愿。解放后,认为此项习俗事涉迷信,已基本破除。

此外,三月三日也是一些行业的传统庙会,同时“兼有物资交流”的作用。如双流县、蒲江县的印染业行会举办“二仙会”,“供奉布料染色发明者梅仙、葛仙。”蒲江县“二仙会会址在县城南街火神庙巷二仙宫,每年此日集会于此,祭神议事”。灌县有聚源镇的歇马寺庙会,太平镇的娘娘庙会。新都县庙会有马家乡的普利寺会和天元乡施家营的柳神会。彭州在此日举办的“传统庙会,朝丹景山、葛仙山、天台山、蓥华山”,崇州羊马场的三月三,逐步演变为人们旅游或进行春耕物资交流的节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