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英烈】江竹筠烈士四川大学农学院的求学岁月
江竹筠烈士
四川大学农学院的求学岁月
潘 坤 瞿晓静
影响几代中国人的著名红色小说《红岩》中主角“江姐”人物原型——江竹筠烈士,曾于1944—1946年就读于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1950年间的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办学机构),她对敌坚决无畏地斗争,受尽酷刑却不肯吐露党的半点秘密,最终在1949年11月14日壮烈牺牲于重庆歌乐山。江竹筠用鲜血铸就的一份红色文化遗产,正是之后历代川农大人继承和弘扬、接力奋斗的“川农大精神”首要元素——“爱国”的根源所在。
一、江竹筠所就读农学院的前世今生
江竹筠(1920.8—1949.11),原名江竹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5月,江竹筠受组织委派来到成都,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见图1)。那么,江竹筠当年就读的国立大学农学院和当今的四川农业大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四川大学肇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而四川农业大学则源自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两校在各自百余年办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两次汇流。具体说来,四川农业大学曾在1927年和1935年两次和其他院校合并组建成为历史上的四川大学,又在1932年和1956年两次脱离四川大学独立办学,其间与四川大学约有26年左右的合作办学情缘。
辛亥革命后,四川农业大学最初的前身办学机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06—1911年)更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1914年间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办学机构),并于1911年8月设立了农本科和林本科。1914年,四川高等农业学校改设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于1927年与四川的四所公立专门学校一起提请改为单科大学,并于同年8月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设为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32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再次独立建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1935年间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办学机构),其时本科部共有农学和林学两个系。1935年8月四川省立农学院再度汇流入四川大学成为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并延设农学和林学两系。1939年,农学院农学系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改设为农艺系,农学院林学系则改设为森林系。1935—1949年期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由最初的农学和林学两系逐渐衍生发展出农艺学系、森林系、农经系、蚕桑系、畜牧兽医系、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农业化学系等八个系,对当时农学院的学科实力,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在考察后曾评价道:“川大最强的学科是农学”。经历1952年全国范围的院系大调整后,新中国的四川大学农学院保存设置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三个系,下设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四个专业,而这三系四专业又在1956年全部迁往今雅安市组建了四川农学院(1956—1985年间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办学机构)。
二、求学期间收获珍贵友谊
在参加国立四川大学入学考试时,江竹筠结识了董绛云(后为四川农业大学另一英烈校友张大成的发妻),江竹筠、董绛云、张大成三人于1944年9月一同考进了植物病虫害系,江竹筠和董绛云二人关系要好,还住进了同一间寝室,江竹筠住上铺,董绛云住下铺,一年后的1945年三人又一起转入农艺系学习。1946年秋江竹筠奉党组织命令离开学校回到重庆,当时她的休学手续也是委托董绛云以重病为理由代办的。之后江竹筠的儿子出生,董绛云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江姐的工作,在给儿子取名的时候,彭咏梧说,儿子生在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又是在董绛云的帮助下出生的,就叫彭云吧。
江志伟、张大成、董绛云三人的新生录取名单,1944年(资料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校史办))
红毛衣蓝布旗袍和白围巾是江姐就义前的经典舞台形象,而真实的江竹筠在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求学时,留给同学们的记忆是她在秋冬季时爱穿一件海昌蓝旗袍外罩深红色毛衣。据江竹筠的远房亲戚,当时也在国立四川大学读书的杨韵贤回忆,那件红毛衣正是她送给江竹筠的,江竹筠很喜欢,经常穿在身上。她推测,江竹筠在1949年11月14日重庆就义前穿的红毛衣应该就是她送的。正是在这段求学岁月中,江竹筠与同学们互相扶持帮助,结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学友情谊。
三、一脉传承,受教于川农大名师
江竹筠、张大成和董绛云等人在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求学期间,曾受教于许多名师,如杨开渠、杨允奎、彭家元等都曾担任过他们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其中,杨开渠为其讲授农艺学并指导农场实习,杨允奎讲授生物统计学,彭家元讲授土壤肥料学。上述三位教授在当年不仅都是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饱学之士(杨开渠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杨允奎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彭家元毕业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先生也都是深具爱国情怀的卓越志士。其中杨开渠是在1927年加入共产党,后在白色恐怖期间抵沪赴日的老党员,他与杨允奎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四川稻麦改进场和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曾为抗战粮草输出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彭家元不仅本身是四川土壤肥料学创始人,其胞兄彭家珍更是舍身炸死清廷顽固保皇派良弼,逼退清宣统帝,后被孙中山追授为陆军大将军。不难想象,当年的名师们的人格魅力和行为风范,必定对求学时期的江竹筠产生过潜移默化的教化,对她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也都有过不可磨灭的影响。
来源:《四川档案》2021年第1期(总第219期)
作者:潘 坤 瞿晓静【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