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英烈】铁血铸忠魂——中共三台北区区委书记张天汉
铁血铸忠魂
——中共三台北区区委书记张天汉
郭 静 段 雯
张天汉(1901.4—1933.3),字作良,四川省三台县塔山镇宝林村人。1929年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涪波社,创办北区委革命活动据点爱智小学。1931年1月被捕,同年春凿墙越狱,在剑阁、江油、青川等地活动。5月回到三台,不久加入共产党。7月,重建北区区委,任书记,开辟了方圆四五十里的三台“赤区”。1933年1月组织发动柳池暴动,不幸被捕,3月1日牺牲于牛头山下。
先烈语录
头可断,血可流,但绝不在敌人面前流泪。
——张天汉
热爱学习 追求进步
张天汉幼年时在村私塾读书。1926年春,张天汉考入潼川联合县立中学校24班读书。在校期间,他对国民政府的腐败、军阀的混战极为不满,经常发出抨击言论,还经常参加学生活动,因此在第一学期末即被学校斥退。
1926年下半年,张天汉到柳池乡三圣宫达育初级小学教书。虽只上了半年新学,但却给他学习新的知识打开了大门。教学之余,他利用闲暇时间,如饥似渴阅读进步书刊《独秀文存》《新文化辞书》《妇女杂志》,李石岑主编的《教育杂志》,王芸五主编的《东方杂志》等。张天汉天资聪慧,尤爱学习,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只要看过的报纸、杂志、书籍,都能详细述说其中的内容,有的重要章节还能全文背诵。
1929年春,张天汉在绵阳小枧沟文信之家教私塾。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工人,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到许多社会知识。这时,三台北区农村已建立了以涪波社成员为骨干的学生会、妇女解放的“天脚会”等进步群众组织。这些组织经常利用假期或会龙乡办“圣会”的时机,通过演剧活动宣传进步思想。张天汉除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外,对活动的领导人邹风平(邹扶鹏)非常敬仰,经常与他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张天汉加入进步组织涪波社,协助邹风平开展活动。
1929年下半年,经邹风平介绍,张天汉结识了绵阳白池口日新小学的党员教师谭德政、冯希贤、鞠怀安。张天汉利用假日,与这批党员教师秘密接洽,谈思想,谈学习,阅读进步书刊,研究时政,观察分析社会问题,思想不断进步。这时,张天汉的堂姐夫刘克谐,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成都高师毕业,曾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工作,又是三台县立初级中学校教务主任。他们既是亲戚,又是同乡,相距只有七、八里,经常互相往来。在刘克谐影响下,张天汉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知识上,都有很大进步。
创办据点 发动群众
1929年冬,中共三台北路特支成立后,决定创办一所小学作为党的活动据点。为解决办学经费,特支决定发动师生和农协会员夺取柳池场镇的市场管理费收入权。该管理费一直由该乡豪族阮氏长期霸占,享有在猪市坝、斗行、秤行、柴市收行钱、“打头”的特权。群众虽然愤恨,但一直不敢起来反对。特支通过党组织找到党员刘克谐,涪波社员张天汉、刘竹溪、刘季高等商议了斗争策略,决定由刘竹溪以乡教育委员名义,向三台县政府教育局写报告,争取教育局长同意,报县政府批准后,以上压下;由张天汉、刘克谐、刘季高等分头串联,发动柳池乡盐工、农民积极参与。张天汉立即发动他在柳池乡场镇三圣宫达育小学的学生联系家长,柳池乡的盐工、农民很快被发动起来。刘竹溪得到县政府指令后,连夜赶回柳池井,宣布县政府批准柳池乡场镇诸行斗秤收入归学校作为办学经费的决定,但阮氏拒不执行。柳池井逢场那天,张天汉、刘克谐带领师生、农协会骨干一百余人,手持棍棒赶到市场,以鸣锣为号,分组行动,将诸行斗秤等量器、衡器全部夺走。阮氏立即派出打手争抢,双方发生激烈械斗。事后,双方都到县府告状。中共潼川特区委立即发动文教届师生支持声援。迫于众多师生压力和筹措办学经费的合理要求,最后判定柳池乡诸行斗秤收入全部归学方,作为办学经费;阮氏付学方人员医伤费用,并赔偿因争抢造成的店铺货物及家具损失费。这次斗争取得了胜利,鼓舞了群众斗争情绪,张天汉也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
1930年初,北路特支(1930年2月,改建为北区区委)用这笔经费在柳池袁家庵创办了爱智小学,张天汉任教务主任,在校教员和校工都是党员或涪波社员。他们以学校为据点,利用教学之余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和组建工会、农会,倡办夜校,为北区革命斗争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革命力量由柳池迅速发展到马康桥、塔子山等10多个乡,开辟了革命的大好形势。
张天汉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思想更加进步,经常翻山越岭,深入农村、工厂,启发教育盐工、农民起来革命,政治上愈发成熟。11月,北区区委讨论了张天汉的入党问题,认为他已具备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同意发展他为党员。但就在这时,中共潼川特区委发动了塔子山农民盐工武装暴动。由于时机和条件不成熟,暴动失败,大批党员被通缉。情况十分危急,张天汉等人被迫转移隐蔽到附近农村,分散召集农民开会作宣释工作。一星期后,赵利群、邹风平、许本达去重庆找省委另行分配工作,张天汉到绵阳小枧沟开展农运。
涪城越狱 重建组织
1931年1月的一天,张天汉在绵阳县城不幸被捕,被关押于绵阳县监狱,与日新小学党员老师冯希贤、进步教师李传玺、龚士经和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的同志陈志良排长同关一室。在狱中,张天汉遭到严刑拷问,遍体鳞伤,后背尽烂,当时虽未入党,但坚不招供,更不“悔过”。敌人抓不到证据,又无计可施,遂以“土匪”罪名收监。
一月后,张天汉的堂弟张寅宗来探监,张天汉暗示张寅宗给他带“一个打得穿墙的东西”。半月后,张寅宗买了把木工凿子,又特地从饭馆里炒了几份菜,把凿子放在篮子底部,上面放上盛满饭菜的盘盘碟碟,提了竹篮来到监狱。趁狱警不注意,张天汉迅速将篮子里的凿子转移到监舍的铺草下。
当晚,等狱警熟睡后,五人商议了越狱办法。他们开始轮流凿墙,凿下的泥土,垫在铺草底下,天快亮时,就用油灯把新凿的墙熏黑,使房外查监的人看不出破绽。夜复一夜,铺草下的泥土已越来越厚,他们又想法把泥土揣在衣服里,塞进裤管,趁倒便桶时撒到厕所内。
一个月过去,墙快凿穿了。3月5日夜晚,张天汉等五人依次从墙洞爬出牢房,在夜色掩护下向外跑去。监狱大门高耸,门口有士兵把守,围墙四周布满电网钢绳。驻守监狱的范连长曾和陈志良同一部队,俩人关系甚密。陈志良带着大家悄悄摸到驻守监狱的连部驻地,叩开范连长的门,范连长一看,顿时明白。他马上叫来警卫通知士兵集合,又命令警卫将五人绑起来。五人正在诧异,范连长已指挥士兵将他们押解出监狱大门。当只剩下范连长和他们五人时,他为五人松了绑,转身消失在黑夜里。五人回过神来,会心一笑,匆匆向城墙边跑去。
夜色笼罩下的涪城,显得无比静谧。五人爬上长满杂草的城墙向下俯看,墙高足有三四米,地面黑漆漆一片。冯希贤站起来,一跃而下,李传玺、龚士经、陈志良也跟着跳下。张天汉恐高,便叫他们先走。众人不愿丢下他,都不离开。张天汉急了:“我有办法,你们快走!”。随后,张天汉下了城墙,赶到好友——驻守城门的独立连连长鲜志成家。鲜志成从衣柜里找出一套军服给张天汉穿上,随即召集士兵集合巡城,让张天汉走在队伍中间,叫开城门后,张天汉顺利出城。
张天汉与陈志良等人汇合后,几人商定一起到剑阁县开展工作。在以后的2个多月里,张天汉辗转剑阁、青川、江油一带。
1931年5月,张天汉回到家中,不久和党组织取得联系,由刘克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他与王光临、胡继瑗等重建北区区委,任书记。区委成立后,张天汉一面整理群众组织,恢复共青团、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一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气节教育。同时,为确保党组织的安全,建立健全了区委与三台中心县委、区委与各基层支部秘密联络制度和方式方法。
在张天汉领导下,北路党、团、群众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建立党支部12个,组建了黄泥井游击队,争取到云同保安队人枪30余支。各支部党员走村串户,发动和支持群众采用各种办法开展反豪绅、反高利贷、抗粮抗捐斗争。北区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北区的群众组织连成一片,形成了以张天汉住处为中心,方圆四、五十里的“赤区”。张天汉深受当地群众爱戴,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张胖子”“龙王”。
配合川陕苏区发动柳池暴动
1932年8、9月间,四川省委、省军委先后派巡视员李少华、特派员黄天元到北区指导武装斗争的开展。年底,红四方面军入川,为配合红军斗争,区委制定了柳池暴动计划,决定于1933年春节前夕,在柳池、黄泥井一带同时发动农民暴动,实行破仓分粮,然后导向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具体安排是:1933年1月17日至23日,先在柳池乡场镇宣传3天,从领导群众反对催粮催款、组织群众哄闹,到领导群众包围团保、夺取枪支武装自己、打击土豪劣绅,最后发动游击战争,在三、绵交界处建立游击区,与川陕苏区互为犄角,相互呼应。
1933年1月23日,柳池乡团总强征29军预征3年的粮款,并扣押交不出粮款的群众30多人,激起群众强烈不满。张天汉、王光临、胡继瑗趁机组织张家湾、胡家沟八九百农民,携带刀、矛、锄、棍赶到柳池街上游行示威,哄闹乡政府,包围关押农民的地点,高呼“打倒土豪劣绅!”“不准预征粮钱!”“不准关押农民!”。在米市街吴家茶馆包围了催粮委员和柳池乡团总刘公辅。慑于群众威力,团总和催粮委员将关押在团防公所的农民全部释放,并同意缓交粮款,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柳池农民的暴力行动,引起当局注意。就在当晚,团总刘公辅和区长阮禹三密谋后,连夜赶往县城向县府密报“柳池井有共产党造反”。25日,县府派出保安队百余人赶往柳池井。26日拂晓,县保安队秘密潜入北区,兵分两路包围了暴动据点张家湾和石缸湾。
坚贞不屈 英勇就义
1933年1月26日清晨,张天汉同往常一样起床很早,听到远近都有犬吠声,他急出后门踩着积雪,爬上土坎向田野眺望,见白雪皑皑的山坡上站满队丁,出走根本来不及了。他急忙回家指使家里人应付,立即转入卧室,迅速将重要文件处理,然后拉开床前脚踏凳用双脚蹬着床方,双手抓着床的另一方藏着。保安队在他家连搜三次都没有发现,最后被甲长“点水”,保安队员拉开踏脚凳,发现了长衫衣角,张天汉不幸被捕。
另一边,借住石缸湾王光临家中的省委巡视员李少华、省军委特派员黄天元、北区区委委员胡继瑗也被保安队层层包围。保安队砸开大门,蜂拥而入,首先抓住了黄天元。李少华、王光临、胡继瑗想持枪反抗已来不及了,急忙把文件塞进灶里藏起来,后相继被捕,当场搜出枪支、革命书籍、文件标语、传单及油印机等物。此次被捕的还有张天汉13岁的儿子张开涛,邻居张开蒙、张金宗;王光临的父亲王履公、弟弟王春临(党员),儿子王衡月、王衡一等,外来的领导人只有黄天元的随从周司合逃脱。
当他们被押解途径高堰时,化装成赶场的400余名农民积极分子,手执扁担、锄棍、鸟枪,准备将张天汉等人夺回。张天汉看出了他们的行动目的,考虑到敌强我弱,战斗时农民牺牲很大,故再三示意不准动手。数百名农民积极分子强压怒火,含泪看着张天汉等人被押走。
在狱中,敌人反复审问,用尽各种酷刑,几人均无口供。敌人想弄出上下级党的组织,终因他们的坚贞不屈,弄得敌人无计可施。3月1日中午,张天汉、王光临、李少华、黄天元四人被押赴三台县城西门外牛头山南麓刑场,执行枪决。
在绑赴刑场时,他们沿街高呼 “拥护苏维埃!”“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张天汉矗立刑场,先中一枪,腹背洞穿,鲜血淋漓,但直立未倒,高呼“打倒烂军阀!苏维埃成功!”敌人又开一枪,腹背已两洞,血流如注,但仍未倒下,口号声愈烈,并环顾死难的同志,继续高呼革命口号;敌人又对准头部开枪,这才轰然倒下。其情悲壮激烈之至!
《社会日报》报道张作良(张天汉)在潼处决消息(1933年)
由于张天汉等人的坚贞不屈,誓不叛党,保护了上下级组织,保护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为三台留下了革命的火种。他们的壮烈牺牲,极大地激发了正在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的斗志。无数共产党人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赴后继,继续前进。
张天汉牺牲后,中共成华区委机关报《快中快》刊文沉痛追悼,省委号召全体党员向张天汉烈士学习,其遗体由党组织暗中找人运回家乡宝林寺安葬。
张天汉烈士墓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郭 静〔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三台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