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英烈】孙梦麟寻路报国的坎坷历程 ‖ 刘道源
编者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精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化“四史”教育,铭记英雄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四川省地方志办开展“巴蜀英烈”征文,在方志四川“巴蜀英烈”专栏陆续发布 ,以教育和激励巴蜀儿女缅怀英烈、不忘历史、鼓舞斗志、奋发图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孙梦麟寻路报国的坎坷历程
刘道源
孙梦麟,字润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四川泸县一个贫民家庭,父亲孙竹云、母亲刘氏。梦麟小时聪颖好学,因家贫只读了3年私塾便在一家手工织布机房当学徒。
在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召唤下,梦麟胸怀报国志向毅然弃工从戎,于1923年在成都参加熊克武属以石青阳为总司令的讨贼(以曹锟、吴佩孚为头子的北洋军)军第三军学兵队,后被分配至汤子模第二师。6月6日,汤率部进攻泸州、纳溪一带作战。9月20日开始,梦麟随部进攻重庆,经过43天的激战占领重庆。梦麟因打仗冲锋在前,作战勇敢,遂升任排长,后任连长。10月21日,梦麟随部攻克垫江。1924年2月下旬,汤部等师攻占永川、荣昌等地。至3月下旬,作战双方在川东川南一带经多次战斗,汤子模师等被击败。4月初,熊克武、石青阳所部汤子模师等讨贼全军败退贵州遵义,梦麟亦随部出川。
讨贼军败退出川后,熊克武、石青阳等领导人一直在贵州、湖南,以后又在广东、广西等地忙于和相关当局负责联系、交涉和协调各方关系,谋划商讨讨贼军的出路、生存和发展等事宜,费尽心思。经与滇黔二省军政当局商讨决定,原川、滇、黔三省之“讨贼、靖国”军部队,统称“建国联军”。
9月22日,熊克武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兼川、滇、黔联军前敌总指挥”,受命率部北伐,借道湖南进发。11月2日,熊在贵州铜仁正式宣布就职。18日,熊在湖南常德任命梦麟所在的汤子模师长为建国联军川军第二军代军长(因军长石青阳尚在广东)。
1925年3月12日,正在常德途中的熊克武率领的建国联军川滇黔三省3万多子弟,闻知孙中山逝世噩耗,人人痛哭,全军举哀,熊克武痛哭三天三夜,全军大办追悼会,纪念民主革命的导师。经与广州国民政府联系请示,熊克武率全军继续向广东进发。他们途经贵州玉屏、洪州、黎平转经湖南绥宁、城步进入广西,经龙胜、大榕、界首、全县、贺县、桂岑等湘黔桂粵四省的武陵南岭、五岭等山岳丛林地带,翻越高耸入云的越城、都庞、萌渚等三岭。又时值盛夏,连续行军130多天,行程近万里,且无后勤保障,平时风餐露宿,蚊虫叮咬,日晒雨淋,夜难入眠是常事。有时要挖野菜充饥,生病受伤后又无医药疗治;有时官兵见田里有禾便割禾擂米带走,有时饿饭,更无一点盐可吃,连总司令都是一样,但绝不准许抢夺百姓金钱财物,违者一律枪毙;不时有被毒蛇咬伤致死,病死及饿死者甚多;还随时遭到地方武装及他省部队的袭击和阻截,可谓困难重重,艰苦连绵。
这次长途行军,官兵损失6000人左右,其中死亡约4000人,直到4个月后的1925年9月底,这支一路上吃尽各种苦头的部队,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到达粵北,这时仅有官兵2万多人。但大家热情都很高,认为到了革命根据地,终于苦尽甘来,可以施展本领为国效力。按照国民政府指示,这些部队进驻连县、三江、连山、阳山等地休整,总司令部设在连县,梦麟所在的第二军汤子模部驻扎连山。
不料,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怀着卑鄙不可告人的目的,在10月3日采用阴暗手段,将熊克武等领导人诱捕,扣押在虎门炮台,捏造罪名说什么熊等人“勾结陈炯明谋反,谋害民国政府”,企图达到收编吞并熊率领的这二万多联军部队的目的。消息传来,激起广大官兵愤慨,他们轰走了收编的宣抚使龙光和李杲,并一致公推第二军代军长汤子模为总指挥。汤子模指挥全军火速撤离广东,打算把部队带回四川。蒋介石见收编不成,遂派重兵围追阻击,企图用武力使熊部就范。
10月8日,谭道源派张辉瓒师进攻熊军,9日7时左右,谭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涌来,熊军左翼右侧及后部均呈被包抄的态势,部队纷纷后退。此仗蒋众熊寡,且蒋军装备精良,熊军损失惨重,于是,有一部分官兵投奔被蒋军收编,梦麟及一些官兵被滇军将领收编。
10月11日,所有残留的熊军由汤子模带领,由来路返回。在连山禾洞地方,又被桂军李宗仁部阻击打了一仗,部队又有些伤亡,后转至湖南边境江华县内,几千熊军投奔湘军赵恒惕部,缴械后被资遣回家。汤子模率剩余两个师的熊军进至广西全县境内,又和遭遇的桂军打了一仗,伤亡很大。到了黔桂交界地方桂军追至,汤子模亲带步兵两连断后。在这之前,汤把所部罗觐光师长职取消,命他去贵阳当代表,罗怀恨在心,离部队走了一些路程,暗中与其心腹营长黎某密谋妥当,待机致汤于死命。黎彼时在汤的背后一枪击中,汤登时毙命。经此内讧,部队分散。
11月6日,桂军的白崇禧部在全州的八十山地方与熊军残部激战,总指挥罗觐光被击毙,此时熊军群龙无首几乎散失殆尽,仅有剩余少数溃退回四川后被杨森收编,至此,建国联军全部瓦解。
梦麟及一些熊军官兵在前被滇军范石生收编后,遂开赴昆明,梦麟在金汉鼎师当上尉参谋,后被送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十八期步科学习。因当时军阀争战急需下级军官,梦麟提前毕业,调入滇军杨如轩部。1930年夏,开赴广西参加滇桂战争,初任排长、连长、后任营长,在被李宗仁、白崇禧等部战败后缴械遣返回籍,返川途中在汉口遇昔日在讨贼军学兵队的好友廖昂(时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廖是四川资中人,字先诚,生于1901年,黄埔军校二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后官至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中将军、师长等职,1947年10月11日,在陕西清涧被我军俘,获释后移居台湾,1964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利亚,1997年病逝于该地)。经廖向胡宗南推荐,梦麟始进入国民党嫡系部队中央军第一旅,时任团中尉旗官,后升任该团二连上尉连长。
1930年12月,梦麟随部到河南南部桐柏和东南部地区清剿惯匪,为民除害,历时数月,因立功被送去开封胡宗南“第一师军官训练班”受训,后被分配到旅部任营副。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2月中旬,梦麟随部开赴沪宁沿线,担任护路任务并作为淞沪前线的后备力量。该部先驻南京的栖霞、龙潭一线,后东移常州、无锡、江阴一线。在备战期间,梦麟和全师官兵一道赶筑无锡至江阴、常州至溧水、常州至溧阳等的国防公路及江阴要塞等,全师集中力量,分部施工,不分昼夜,一月而成。这对于支援上海抗战、加强苏南国防设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梦麟及所属胡宗南部,在一二八抗战中虽未上前线与日军拼杀,但在后方防守与国防建设中作出了一些贡献。
1933年3月1日,梦麟所在的李铁军第一师第一旅全体官兵,进驻甘肃徽县,旅部设在东关火神庙。当梦麟从上峰那里得知部队在此要驻扎较长时间后,便立即写信给在成都的四哥孙源章(笔者称呼四表叔,以下同),提出准备在甘完婚之事。于是,孙家便立即通知陈外婆(媒人、介绍人)告知刘家我奶奶和刘淑英。两家商量决定,孙家派一人(祝先生),刘家派一人(我父刘正兴),两人一起从成都护送刘淑英到徽县去。途中连续晓行夜宿,历经近月坐轿坐滑竿劳顿长途跋涉之苦,终在5月到达目的地。数日后,姑父孙梦麟与姑母刘淑英喜结连里,成为夫妻。
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彼此相敬如宾,尽管梦麟因军务在身与姑母聚少离多,但淑英深明大义,知书识礼,从未怨愠不悦,仍坦荡鼓励丈夫集中心思带好队伍,努力报效国家,亦未向梦麟要过钱物。自此,姑母便一直相随在丈夫身边。这是姑母姑父夫妇二人一生中唯一的亦是最后的甜蜜时期,一直到1937年9月淞沪抗战梦麟殉国为止。
结婚仪式时,除姑父姑母夫妇二人合影和单影外,还有姑父所在部队上峰和官兵为恭贺他二人和他俩同拍的团体照。
该旅在徽县驻扎达二年多,不但军纪严明,不侵犯群众利益,而且为徽县修建南桥、游泳池、民乐园,兴办田径运动会等诸多公益事业,给群众带来新风。1934年春,该部驻防虞关的五连连长彭致民目睹当地百姓商旅渡嘉陵江不便,遂倡议驻军捐资修建义渡,旅长李铁军带头捐资15元,旅以下军官纷纷响应,共捐资62元,造船修起义渡,解决了群众过江之苦。群众在渡口立纪念碑一块,以记建义渡之举。
1935年5月,梦麟随所部攻占四川平武,与师其他旅在1个多月时间里,隔涪江与红军对峙。8月中旬,遂防守松潘岷江以东各阵地。9月底,梦麟随所部离开松潘回甘,驻天水甘谷一带至1936年3月。5月1日,梦麟升任旅部少校参谋。
1936年秋,梦麟随部经宁夏静宁、隆德到达海原。11月22日,在向宁夏南部的灵武县惠安堡大水坑一线进发时,遭到红二十八军的有力阻击,在他部亦惨败(即山城堡之战)的情况下,被迫向后撤退。西安事变后,随部进驻陕西凤翔。12月26日,梦麟升任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第一营少校营长(见影印件01号)。
影印件01号:陆军战时死亡官调查表
1937年2月,梦麟随部移驻陇东、平凉、泾川、静宁各县。4月,梦麟奉命随部东移徐州、海州(今连云港)一带守备苏北海防与徐州战略要点,同时武装监视进驻豫皖苏一带的东北军。5月,梦麟所在的第一师驻扎徐州近郊九里山营房。此时第一师师长仍由李铁军担任,第一旅旅长由刘超寰担任,第二团团长为杨杰。旋即,梦麟参加了第一军(军长胡宗南)“营长以上军官短期训练班”,听陆军大学和中央军校的教官冯龙、曾继远、伍培英及胡宗南昔日黄埔军校一期同学、尤其对对日作战颇有研究的宣侠父等人的讲学(宣侠父编写了《游击战争概述》一书,供训练班军官及胡部官兵学习参考)。在学习中,教官们讲授以日军为作战对象,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研究对敌战术,特别是对付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敌人的战术,不但学习战术原理和图上作业,而且频繁进行大规模陆空联合实战演习,提高了军官们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作战能力。梦麟在学习中受到嘉奖,记中校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内局势骤然紧张。消息传到徐海地区,胡部第一军全体官兵抗战热情高涨。在8月上旬第一军全军营级以上军官短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胡宗南传达了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进行抵抗的决定,令各军官迅速回到所在部队,进行战斗动员,完成作战准备,等待随时开赴抗日前线。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8月30日,胡宗南率第一军及梦麟所在的第一师李铁军部全体官兵四万之众由徐州上火车准备开赴无锡集结待命。此前,梦麟子国锷岁余时已因奶妈(保姆)过失而夭折多时,行前,梦麟安慰其妻刘淑英要振作精神,切勿伤感,等待他前线胜利归来,以后时日还长,要高兴。淑英鼓励丈夫要勇敢杀敌,不要牵挂,希望他打败日本后回家团聚。梦麟并致信成都四哥孙源章述及倭寇之暴虐,表示杀敌报国不移之志(见影印件02号)。
影印件02号:1937年10月13日《新新新闻》第6版报道
9月1日,日本侵略军第12、13、21、22、36旅团抵达上海,自浏河起,经罗店、宝山、狮子林、炮台湾、吴淞,折入蕴藻滨,北四川路,开始总攻。炮火连成一线,致使中国军队首尾难应。翌日,又有侵略军2个师团到沪。9月6日,宝山争夺战激烈。9月7日,日寇继续向上海增兵,计有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又从华北抽调步兵10大队,炮兵2个中队,野战炮兵1个大队和高射炮5队。日参谋本部又增派9、13、101师团到上海。
当胡部及梦麟所在的第一师官兵在火车上往无锡驰援时,接到命令不下火车直接东开增援宝山城。
9月初,胡宗南率部抵达南翔,准备增援宝山城。因白天日机不断空袭,部队只能利用夜间行动。当胡部进抵刘行、杨行一线时,宝山城已于9月6日失陷。日军占领宝山后,向前疯狂猛扑,胡宗南立即命令第一军各部就地占领阵地,在杨行、蕴藻滨和纪家桥之线组织防御,奋勇阻击由宝山、吴淞扑来的日军。
杨行血战开始了。
日军每次都是先以空军轮番侦察与轰炸,又以黄埔江及外海的军舰猛烈炮击,接着以坦克开路,步兵猛烈冲锋,实行陆海空联合作战,胡宗南第一军及梦麟所在部的官兵面对装备先进、进攻猛烈的日军,毫无畏惧,士气高昂,同仇敌忾,以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打败了敌人一次次攻击,几乎每一块阵地都经过反复争夺,使日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胡部由于防地狭窄,又无既设工事,日军利用海空优势,施放军事汽球,准确率非常高,进行狂轰滥炸。经几昼夜血战,胡部两个师(第一师和七十八师)伤亡惨重,除有旅团长多人伤亡外,营以下军官和士兵均伤亡百分之八十以上。
9月7日,日军海陆空军及炮兵向第1师阵地全面进攻,猛烈的炮火把阵地工事全部摧毁。直到下午3时,日军步兵三、四千人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第一师阵地冲锋进攻,敌我双方又进行残酷惨烈的战斗。
9月9日晚,梦麟率一营官兵夜袭敌阵,予敌以重创,翌晨安全返回,受到杨杰团长嘉奖。
9月10日,战事之猛烈为沪战之未有,敌停于黄浦江及外海之百余艘军舰、400多门大炮及飞机齐向我军阵地猛烈密集轰炸和扫射,我军伤亡极其惨重。在代理旅长、第二团团长杨杰阵亡后,梦麟奉命代理团长带领剩余一营和二团官兵,身先士卒,继续英勇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守住阵地。
当时,梦麟正在上海宝山县杨行镇前沿督战,忽被敌射来之重炮击中心脏,因流血过多当场阵亡,时为1937年9月10日,时年31岁,后被安葬于嘉定县南翔镇(见影印件01号)。国民政府有关军事机关追认梦麟为中校衔,并颁发抚恤金给其兄孙源章。
1937年10月13日,成都主要报纸《新新新闻》第6版以《成都人之光荣,孙梦麟沪战殉国》为题,报道了孙梦麟及其全营官兵英勇杀敌牺牲的事迹(见影印件03号)。
影印件03号:1937年10月13日《新新新闻》第6版文章《孙梦麟沪战殉国》
至淞沪会战临近结束时,胡宗南第一军亦伤亡殆尽,仅剩区区1200人。若不是上峰命令胡部换防休整,胡宗南说,明天我也要拿枪上火线顶缺去了。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四大会战”之一。占全国兵力三分之一强的70多个精锐陆军师投入了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以每天伤亡近万人被称为“血肉磨坊”的代价,顽强死守上海近3个月,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梦想。
姑父孙梦麟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安宁,在抗击中华民族最凶残的敌人——入侵国土之日寇的残酷战斗中为国阵亡,流芳百世,英名长存。
姑父孙梦麟的英名,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亦不会忘记!
(本文承孙光耀、刘志毅先生提供帮助,在此深致谢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道源(成都南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干部,86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