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奋斗者】匠心筑就传承梦——走进泸县石匠砌筑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勇‖洪林

作者:洪 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3 15:23:22 浏览次数: 【字体:

匠心筑就传承梦

——走进泸县石匠砌筑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勇

洪 林

“我们泸县,古称江阳,是全国‘千年古县’之一,也是中国龙文化之乡、中国建筑之乡。”泸县石匠砌筑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勇说,“龙脑桥、宋墓石刻、屈氏庄园、奇峰渡槽,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凝聚着古往今来巧夺天工的建筑精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张勇,四川泸县人,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广东打工。在建筑工地,张勇深知知识与技术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1997年,16岁的张勇毅然返乡,报读了泸县建校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后赴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学习深造,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又回到工地,开始尝试着带领班组,用学到的最高标准要求我们自己,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张勇说,“那时,我们在工地上基本上都是亲帮亲,邻帮邻,熟悉的就临时搭班,把一个项目做完就各自到下一个工地找事情来做。”

“那时,工地上的班组都是按工种来喊,比如:钢筋工班组、砌筑工班组、抹灰工班组、水电工班组……我就想给我带的班组取一个叫得响的名字,既体现我们的地域特色,又彰显我们班组团结务实、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精神,于是我想到了‘泸建工’。”

从2012年开始,张勇带领团队注册“泸建工”商标品牌,成立技能培训学校,累计培训建筑产业工人1.5万余人次,帮助学员成功实现“学得一技之长,解决就业增收”的美好愿望。担任省级贫困村泸县云锦镇冯石村的“特聘村主任”后,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产业,帮助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从而巩固扶贫成果。其事迹被列入“全国主流媒体走基层活动”典型案例,并受到全国政协官网、《人民政协报》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泸县是全国首批建筑劳务基地县,四川建筑劳务输出十强县,也是西部地区首个中国建筑之乡。全县现有建筑从业人员超过18万人,每年建筑劳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泸县自古以来就是建筑人才荟萃的地方。他们用高超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水准,雕刻了龙脑桥、玉蟾山摩崖石刻,修建了喻寺镇圆通寺、方洞镇屈氏庄园,这些精品,都离不开传统五匠之一的石匠。”张勇坦然地说,“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尤其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手工石雕石砌、制砖制瓦、夯土筑墙等传统营建技艺逐渐淡出视野,濒临失传。”

“对于从事建筑行业二十几年的我而言,看到传统技艺失传,感到心疼。我觉得我责任更有义务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谈到泸县石匠砌筑技艺非遗,张勇兴奋地说,“申报非遗,成立传统营建技艺传习所,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农村建筑工匠石工技能培训,呼吁建立本土建筑文化博物馆,对展示我们本土建筑历史文化和建筑成果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的非遗必将受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建筑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张勇,拥有泸县石匠砌筑技艺非遗传承人、“泸建工”特色劳务品牌商标创始人等多项荣誉,同时是泸县传统营建技艺传习所负责人、泸州市城乡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四川工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泸州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先后参建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8个,编写出版专业著作7本,累计培训技能人才1.5万人次,获得专利授权6项。曾获“全国优秀项目管理者”“全省职业教育成才典型”“全省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全省建筑业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泸州酒城工匠”等荣誉称号。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洪 林(中学高级教师,创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散文、诗歌近70万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