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单兵王‖杨力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单兵王
杨 力
热血青年
1949年12月底,久违的阳光冲破雾气沉沉的阴霾,让长时间笼罩在阴云中的成都平原阳光普照宛如春回大地,沉寂的街头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潮,人们牵着横幅,手举小红旗,欢呼着,跳跃着,兴高采烈欢迎解放军入城,成都解放了。
成都东北面的金堂县,解放军南下大军横扫国民党残余,城乡处处欢呼雀跃迎解放。在县城北面金龙镇的净因寺村,一个17岁的青年也是热血沸腾。他叫胡修道,1932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受尽剥削,贫病交织的父亲在他年少时就含恨离世,童年时的胡修道吃不饱穿不暖,从小就埋下了仇恨旧社会的种子。
金堂县解放后,解放军战士和征粮剿匪工作队一边深入农村剿匪,一边深入田间地头,他们和群众打成一片,一起干活,宣传土地改革,讲授劳苦人民翻身的道理。解放军战士和工作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视穷苦百姓如亲人,胡修道看在眼里,心里亮堂了许多。很快,胡修道一家又分到了土地、农具和房子,第一年种地就获得了丰收,吃得饱穿得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让胡修道第一次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争取进步,做新社会有作为的青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有土匪东躲西藏伺机犯乱,征粮剿匪就是当时的主要工作。为尽快肃清土匪,政府广泛发动群众。一天,正在金龙镇赶场的胡修道突然在赶场人群中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此人名叫胡德茂,过去就是当地出了名的恶霸,因为横行乡里,胡修道印象深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德茂变成了继续与人民为敌的土匪,不时骚扰和偷袭征粮队,解放军早就想将其一举歼灭。
此时,胡德茂戴一顶草帽,身着一身补丁的土布衣裳,故意装成普通赶场群众,实则是来侦察情报。胡德茂不知即便他隐蔽得再深,也被旁边一个青年发现端倪。机敏的胡修道返身跑去乡政府,带领驻乡解放军迅速出击,当街缉拿土匪恶霸胡德茂。当获得政府表扬时,胡修道却说他做得还不够,他要继续努力,不然难以化解心中那颗仇恨的种子。
参军报国
1950年,侵略者把朝鲜战火烧到中国鸭绿江边,还不时派飞机在中国的上空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给中国边境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这种不耻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人们纷纷用各种形式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普通丘陵山村刚满18岁的胡修道也是同样心情激愤。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出生于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净因寺村的胡修道,会与出生在直线距离仅仅10千米的德阳市中江县继光村的黄继光,一起成为抗美援朝的惊世英雄。四川是抗美援朝参军最多、烈士也最多的省份,如黄继光、伍先华、邱少云、胡修道、柴云振、黄家富、谭炳云……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胡修道心情激愤,心中早已升起报效祖国的决心。他告诉母亲,他要去参军,他要到朝鲜战场上去英勇杀敌。一边是祖国召唤,一边是亲情难舍。母亲望着已经长大成人的胡修道,心里不舍,她抱着儿子,眼泪直流。胡修道抚去母亲眼角的泪水,指着金灿灿的稻穗和满目的青山绿水说,要让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要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就必须有人去保家卫国,只有消灭豺狼守好家门,才能国安康家安宁,才能换来幸福美好的明天。母亲一边擦泪一边点头,守好大家护好小家,好儿郎都应该为国出力,她懂得这个理。
1951年6月,年仅19岁的胡修道响应祖国召唤,正式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91团5连的一名战士。随军入朝前,胡修道和母亲告别,舍不得儿子的母亲此刻却非常坚毅,她叮嘱儿子,不要挂惦家里,上了前线就要英勇杀敌,这给了胡修道无穷的力量。到朝鲜后,胡修道所在的部队暂时在后方开山辟路,远方隆隆的炮声经常激起他的斗志,他真想早一刻投入到消灭侵略者的战斗队列中。
部队修路时,不时会有战斗英雄下到连队讲他们的战斗经历。一天,要来连队作报告的英雄叫刘兴文,这也是个了不起的战斗英雄,在著名而惨烈的朴达峰阻击战中,他和战友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又一个人趁黑独自摸到敌人侧翼,突然出击全歼敌人并独自坚守一昼夜,打退敌人11次进攻,毙敌百余人,立一等功,被选入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了1951年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胡修道以为,这样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一定生得牛高马大膀阔腰圆,最后一见真实的英雄却很瘦小。胡修道当即受到深深的震撼,一个人的力量不在外形,而在内心强大,在他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保家卫国的不屈信念上。那一刻,胡修道消灭侵略者的决心更强烈了。
战场锤炼
1952年秋,朝鲜停战谈判再一次遭到破坏,不可一世的美军谈判代表猖狂叫嚣“让枪炮来说话”。1952年10月,位于朝鲜江源道中部金化郡的五圣山上空战云密布,空气十分紧张。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纠集兵力6万余人,调集300门大炮、170辆坦克,出动3000架次飞机发动了“金化攻势”,目标就是要拿下五圣山,而五圣山前突部位的上甘岭是争夺的焦点。用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话说,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一旦失守,后退200千米再无险可守。一方要猛攻,一方要坚守,双方都意识到攻防的重要性,而围绕上甘岭拉开的这场持续43天的争夺战,由此写进了世界军事史。
1952年11月5日,上甘岭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胡修道所在连队奉命守卫597.9高地。这处高地位于上甘岭右侧,也是敌方攻得最猛的地方之一,主要由3个阵地组成,靠前一点是9号阵地,右侧是10号阵地,左侧为3号阵地。胡修道由班长李峰带领,与另一名叫滕土生的战士一起,3个人负责守卫3号阵地。说是阵地,其实固定工事早被炮火摧毁,山头上全是弹片和尘土,唯一坚硬的是一块竖着的大青石,它深深地插进土里,上半截已被炸飞,只剩下半人多高的石墙,胡修道和班长等3人就藏身在大青石后面。
这一天,敌方为了给正在进行的美国大选打气,发动了号称“一年来最猛烈的攻势”。从早上开始第一波进攻,敌方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以数不过来的当量倾泻在我方阵地上,胡修道刚上战场,虽然设想过战争的严酷,但也没想到这么险恶,一瞬间地动山摇,掀起的尘土和硝烟弥漫在整个山间,连天上的太阳都变了颜色。胡修道刚想抬头探一下情况,一股呛人的硝烟随着炮火的热浪袭来,差点让他窒息。
班长李峰是个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他吩咐胡修道和滕土生掩护好自己,沉住气不要慌,一会听他命令。果然,不一会儿隆隆的炮声停了,李峰抖了抖肩上的尘土喊,快进战壕,敌人要上来了。
胡修道随班长来到战壕前沿,探头往阵地前一看,山下全是密密麻麻的敌人,正借着各种山石和弹坑的掩护,一边射击一边往上窜。子弹“嗖嗖”地打在志愿军阵地前,尘土呛进鼻孔也刺进双眼。胡修道赶紧埋下头,心头突突乱跳,这是真枪实弹的对决,生死都可能在一念之间,原以为天不怕地不怕的胡修道,此刻也不由自主紧张起来。这时班长大喊一声“打”!随即打出一串串仇恨的子弹。胡修道也扣着扳机,却紧张得不敢往阵地前看,只是胡乱地朝下扫射着。敌人攻势很猛,钢盔下的高鼻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班长急得大喊:“快,扔手榴弹!”胡修道也急了,他看不清敌人在哪,只顾埋着头一个劲把手榴弹爆破筒往下面扔,“轰!轰!”敌人被炸得鬼哭狼嚎,一个个抱头鼠窜。
打跑了敌人,胡修道却一点也不兴奋,刚才一刹那的紧张让他有些羞愧。班长却大笑着摆摆手,表扬胡修道和滕土生都是好样的,第一次打仗,至于有一点紧张那是正常的,多打几枪胆就壮了。
很快,敌人又发起了第二波进攻。这一次,敌人变得很狡猾,队形散得很开,想分散志愿军的注意力。已经打出胆量的胡修道,此时也打出了灵性,通过对山下敌人的观察,他提出了“包饺子”的打法,就是班长打左他打右,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压,而滕土生就负责拧开手榴弹爆破筒的盖,待敌人在中间挤成一团,就扔手榴弹爆破筒“包饺子”,给敌人以最大杀伤。这一招果然奏效,不但大量杀伤敌人,还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班长和滕土生都高兴得直冲胡修道竖大拇指。
一战封神
战斗进行到半晌午,在指挥所的连长突然呼叫李峰,要他赶去支援9号阵地。班长临走时,叮嘱胡修道和滕土生守好3号阵地,两人都坚定地点点头。很快敌人又开始进攻,阵地上的两人抓起身边一切可用的武器,或射击或掷弹。突然敌人发射的一枚燃烧弹在阵地前爆炸,胡修道的棉帽子被烧着了,背上也着火了,燎得头发“吱吱”作响,背上也阵阵灼痛。滕土生见状连忙从背后扔了胡修道的帽子,又拿尘土扑灭了胡修道背上的火苗。此时敌人哇哇叫着朝阵地前涌来,情势非常紧急,就在这时,只听“呼呼”炮弹掠过头顶的声音,那是我方观察哨呼叫炮兵发射的喀秋莎炮弹,准确无误地在敌群中开花,打得敌人四处溃散,而胡修道完全忘记了灼伤,端着枪还在一个劲扫射,直到滕土生冲他大喊:“停止射击,敌人都跑了!”此时打红眼的胡修道,才从忘我的射击状态中清醒过来。
整整一上午,胡修道和滕土生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中午时分,旁边的10号阵地枪声突然零落下来,观察哨大喊10号阵地没人了,要胡修道快去支援。胡修道拿着武器迅疾赶过去,发现10号阵地只剩下了一名重伤员,而阵地前已经有敌人攻了上来。胡修道扔了两颗手榴弹,又端着枪一阵猛射,硬是把敌人又打了回去。
这时排长郭三旦也从9号阵地赶过来支援,可他刚到10号阵地,敌人的一发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郭排长倒在了血泊中。胡修道见状,大喊着排长的名字,一边撕布条止血,一边想把排长扶进坑道。郭三旦却抓住胡修道的手,摇摇头说:“胡修道,我不行了,这片山头,你死也要给我守住!”胡修道一边点头一边抱着排长,那一刻他痛得撕心裂肺。
胡修道一个人守在10号阵地,又独自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半下午时,增援的战友赶到了10号阵地,胡修道刚想松一口气,观察哨突然大喊,3号阵地没人了,要胡修道赶回去守。原来守在那儿的滕土生负了重伤,刚刚被抬了下去。
胡修道重新赶到3号阵地,发现敌人这一波进攻规模更不一般,十多辆坦克在山脚一字排开,对着山头阵地猛轰。地动山摇,硝烟尘土遮天蔽日,山头仿佛被削去了2米。不一会儿,一群又一群的敌人亡命徒般向上冲来,守在阵地前的胡修道把身边所有的手榴弹、爆破筒全扔了下去,看着潮水般继续涌来的敌人,打红眼的胡修道知道这是和敌人最后拼命的时间,他早已顾不上个人安危,端起一挺机枪探出身子大喊一声:“为祖国争光的时刻到了!”接着就像用大扫帚扫地一样“嗒嗒嗒”的左右扫射,打得敌人成片倒下,敌人更被胡修道视死如归的气势震慑,数次冲锋都被胡修道愤怒的机枪和后方支援的炮弹打了下去……
黄昏,硝烟散去,战斗结束,阵地前堆满敌人的死尸,而整个597.9高地仍牢牢地控制在志愿军手中。战斗一整天的胡修道想找点吃的,去坑道时他和一个人迎面相遇,对方看着他,他也看着对方,两人的军衣都被硝烟撕成了布条,脸上糊满了烟尘泥土,但咕噜噜的黑眼珠一转,都同时认出了对方:
“班长!”
“胡修道!”
胡修道和班长李峰紧紧拥在了一起……
这场战斗胜利后,观察哨很快统计出战果,由胡修道守卫的阵地,这一天一共打退了敌人41次进攻,同时创造了单兵毙敌280余人的记录。胡修道过人的胆魄和英雄气概,给敌人以极大震慑,给志愿军指战员以极大鼓舞。为表彰胡修道英勇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勋章永远不会生锈,那是烈士的眼泪和热血擦洗过的!”这是志愿军文艺战士、著名战地记者任红举在朝鲜写下的名言。许多牺牲的如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许多活下来的如胡修道、柴云振等英雄,他们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诉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缔结的战争神话,展现了中国军人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情怀,共同书写和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尊崇和敬仰。
而胡修道,一战封神,他连续打退敌人41次进攻,创造一人毙敌280余人的记录,也从此载入了中国革命现代战争史上单兵王的史册。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力(成都市金堂县融媒体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