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奢节与奢香:彝族两女杰‖周伦斌

作者:周伦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22 21:45:45 浏览次数:602 【字体:

奢节与奢香:彝族两女杰

周伦斌

元末明初,有两位川南彝族的贵族女子嫁到贵州。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来自同一家族、前后相隔90年的两位彝族女性,都在十七八岁时出嫁到贵州毕节地区同一家族、都在孩子年幼时守寡,一个34岁因起义被朝廷镇压英勇就义,一个38岁去世因大节被朝廷嘉奖封诰,一个就义后衣冠塚于黔西市水西公园,一个去世后葬大方县云龙山下。她们是众多彝族女性中的代表人物:奢节夫人、奢香夫人。

奢节(1269—1303年),又名蛇节,彝名阿果舍矶,四川蔺州宣抚使扯勒彝奢氏之女,元代亦奚不薛军民总管府总管阿里之妻,人称“奢节夫人”。元末与宋隆济领导了彝族最大的一次起义。此次起义为贵州人民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奢节也成为贵州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奢香(1358—1396年),彝名舍兹、朴娄奢恒,诰封“顺德夫人”,人称“奢香夫人”,元末明初人,四川永宁宣抚使扯勒彝奢氏之女,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的一位巾帼英雄。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慕俄格城 奢香夫人塑像(周伦斌 摄)

《罗鬼夷书》曰:希幕遮‘自旄(同‘牦’)牛徼(jiáo)[边界]外’入居邛之卤,为卤氏。《水乌世系通考》载:孟起居于泸水之旁,故又为卤氏。这一事件约在3300年前(公元前13世纪上半叶商代盘庚迁殷前后),希幕遮成为了彝族的始祖,地点在今云南昭通一带。彝经《古史通鉴》《笃慕流源》都记载了笃慕在昭通洛尼山六祖分支的历史:在希慕遮到达邛之后,随着部族的强大,一群群地沿着金沙江流域往南部、西部和东部不断分支迁徙。特别是600年后,他的三十一代孙笃慕(约公元前7世纪)在洛尼山(妥鲁山、罗尼山、沱泸山、堂狼山等)六祖分支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彝族的历史脉络逐步清晰。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响的民族。后世的彝族把这一次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后他们繁衍成为武、乍、糯、恒、布、默6个部落,其中第四部恒部沿金沙江流域逐渐进入现在的凉山、川南一带,第六部默部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曲靖、宣威和贵州的兴义、普安、安顺、威宁、毕节水西一带。因此,在川南一带的彝族是第四部恒部,也叫扯勒彝奢氏,核心地带在今泸州的古蔺、叙永;在贵州一带的彝族是第六部默部,后来被称为安氏(明朝命名),核心地区在毕节市的大方、水西范围。

这一带也是历史上前后约300年夜郎国的核心地带。对“夜郎”国名的解释有不少猜测,实则“夜郎”的彝语本意,就是“黑且深的大水”,即泸水,金沙江,意为“从金沙江迁徙而来的”。第一位夜郎王叫夜郎朵,也有此意。夜郎朵之名从金沙江而来,夜郎朵立国后,即以其名命其国,故称夜郎国。川南、贵州中西部、云南东部也即是“六祖分支”中第四、第六部繁衍生息的地方。

夜郎国地图

“六祖”之四慕阿额“睿智骁勇,善征战”,率“恒部落”沿金沙江流域顺流进发,入四川大小凉山、进汉阳(今威宁)、移川南,开疆拓土,发展农牧,历数代人之心血,终成川南最大的彝族土司,自秦汉到元明,统治川南大地千余年而不衰。“扯勒”系蔺州奢氏家族的彝姓,源于东汉末年居住在今威宁一带的“恒部落”一部,沿赤水河而下入川南,传至第十一代“墨扯勒”,进入强大繁盛时期,史称“扯勒部落”或“扯勒世家”,部落以羊为图腾崇拜。奢氏之“奢”,源于“扯勒”之“扯”,是彝姓“扯勒”第一字“扯”的近音,彝语“奢”意指黄金。

关于第六部默部,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于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征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南梁太清三年(549年),济火闽支第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带,号卢鹿部。宋皇祐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今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崇祯三年(1630年)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贵州宣慰府)(周伦斌 摄)

奢节、奢香是第四部恒部扯勒彝奢氏公主,先后嫁到第六部默部。按默部后来安氏排序,奢节嫁顺元路亦奚不薛总管府总管阿里(即阿利、阿那),也是水西安氏第六十一任土司;奢香嫁六十六世霭翠,他们的儿子六十七世安的承袭土司之位。两部落的联姻当然不止这两位,而是由于特殊的原因,使两位彝族女子流芳百世。

彝族女英雄——奢节。元大德元年(1297年),阿里卒,由奢节袭夫职。奢节文武兼备,在袭夫理政期间,勤于军政,宽赋爱民,扶持农牧,安定社会,深得百姓拥护。大德五年(1301年),元廷派中书右丞刘琛率湖广兵2万经贵州、云南远征“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刘琛因远征兵力不足、粮秣不济,在经贵州时,便“强行科夫,强括马匹,纵横肆恣,持威虐民”。元军进入亦奚不薛境内,要求亦奚不薛除统一支应元军一切开销外,额外加征金3000两、马3000匹、粮3000石,使水西不堪重负。是年八月,奢节被迫率兵发动起义,与水东宋隆济一起并肩战斗。这一年,奢节和宋隆济合兵围攻顺元城(今贵阳),杀死知州张怀德。刘琛急率兵前往镇压,奢节亲自迎战刘琛,几次陷刘琛于绝境,所幸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统兵刘国杰派增援兵至,使刘琛得以脱险。起义消息传出后,云南、广西少数民族也纷纷起义响应,一时声威大震,全国震动。是年冬,元廷调集湖广、云南、四川三省兵3万余人和贵州思、播二州土兵1万人,由刘国杰率领进兵贵阳,但因山高坡陡、沟深林密,元军征讨失败。次年三月,元廷宣布罢征“八百媳妇国”,并以“丧师辱国罪”处斩刘琛、答合带刺等人。此时,奢节并未松懈,一面整军待敌,一面联络乌撒(今威宁)、乌蒙、东川、芒部、武定、威楚、曲靖、蔺州、普安等土司共同抗击元军。元军统帅刘国杰采取封官赐爵、分化瓦解和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分东、西两路夹击元亦奚不薛,奢节率部激战元军,杀得元军尸横遍野,元军元气大伤。义军获胜后,部分义军将领逐渐出现轻敌思想,导致被元军突袭受挫。此时,乌撒、乌蒙、威楚、曲靖等义军已基本被元军也速答儿镇压下去。后来,奢节曾谋划与元兵展开多地决战,但因兵力不足,经大小40余战后,虽取得东路果珠(今黔西)战斗的胜利,但义军已伤亡严重。不久,西路阿苴(织金)、笮笼(水城)也相继失守,奢节只好退守暮窝(大方)、阿加砦等地。大德七年(1303年)春,刘国杰汇集陕西、云南元军夹击义军,暮窝、阿加砦陷落,奢节率剩余人马进入墨特川(今赫章),继续力战元军,终因众寡悬殊战败。奢节女土司和宋隆济兵败默特川,奢节掩护宋隆济突围后,不忍百姓遭害受累,只身出降,四月英勇就义,时年34岁,当地百姓草草将其遗骨掩埋。宋隆济在战斗中被俘遇害。这场持续三年,遍及贵州、云南等地,涉及彝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等诸多民族的最大的一次反抗朝廷大起义,至此落下帷幕。

因起义最大的一次胜战在果珠(今黔西市),果珠地处丘陵,山川河流、湖泊塘堰星罗棋布、参差错落,又有林木掩映、沼泽暗生,实为设伏歼敌的最佳战场。对于果珠战役,清代诗人有诗证曰:“纵马夷疆踏迷途,九狮怒啸鬼神出。将军拔出肋上箭,方识罗罗女丈夫。”亦奚不薛民众为缅怀这位伟大的彝族英雄,搜集奢节的衣冠饰物等葬于果珠东郊(今黔西县水西公园),造墓勒石。墓曰“烈姬冢”,墓联云:“欲铸红颜成黑铁,独留青冢向黄昏。”整座墓体设计古朴严谨。正碑顶上用黔西县特产的鸡血大理石雕塑的火焰代表彝族人民的盛大节日——火把节,也象征着彝族人民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正碑两边有青石雕塑的龙柱。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物,彝族是龙的传人,同时也象征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因奢节生前喜梅花之冰清玉洁、傲雪而立的品格,时人在冢周广植梅树,筑亭于冢侧,取名“梅亭”。

作为一代女杰和抗暴起义领袖,奢节主政亦奚不薛总管府达6年,勤政爱民,为保境安民而呕心沥血,将生死置之度外,深得民众爱戴,在西南民族史或中华妇女史上,都永载其光辉的一页。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水西公园奢节衣冠塚(周伦斌 摄)

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奢香自幼聪敏,笃学好思。明洪武八年(1375年),17岁的奢香嫁与贵州宣慰使陇赞·霭翠为妻,人称奢香夫人。奢香因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逐渐增长了摄政的政治才能。洪武十四年(1381年),陇赞·蔼翠病逝,23岁的奢香替年幼的儿子摄政。其爱民如子,受到水西人民爱戴。虽是摄政,人们却都尊称她为“苴慕(君长)”。奢香摄政期间,正值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大将军、沐英和蓝玉为副将率30万大军,征讨盘踞云贵的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残余势力。巴匝剌瓦尔密与乌撒、芒部等地的彝族土司勾结,企图阻止明军入滇。奢香审时度势,积极献粮通道支持明军,并亲赴乌撒、芒部等地劝说开导不与明军作对,使明军顺利平定云贵,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洪武十七年(1384年),驻贵州都指挥马烨由于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把奢香视为“鬼方蛮女”,尤其对奢香摄政贵州宣慰使更是不满。马烨骄纵蛮横,草菅杀戮彝族人民,强迫奢香交纳赋税。这一年贵州正遭大旱,田地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极其艰难。奢香多次上书马烨,马烨不仅不予解决,反而以奢香抗税为借口把奢香抓到贵阳,令手下裸辱、鞭笞奢香,企图激反奢香以便加兵剿灭水西。马烨的恶行,激起水西四十八部头目的无比愤恨,各部头目集结兵丁,等待奢香下令。战事一触即发,奢香深明大义,向各部头目表明不能造反的态度,当众揭露马烨欲逼水西反叛好加以剿灭的恶毒用心,要大家各自带回兵马,不允许乱动。各部头目明白此理后,都佩服奢香的智慧,表示服从奢香的安排,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慕俄格古城(周伦斌 摄)

同年,26岁的奢香经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淑贞的引荐,进京师亲自向朱元璋陈述了马烨欲逼反水西的真相。朱元璋听完奢香的控告,遂问奢香:“汝以何报答?”奢香发誓说:“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表示“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以报皇上洪恩。朱元璋大喜,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并赏赐金银和丝织品等物。不久,马烨被朱元璋召回京师治罪。

奢香回来后,以贵州宣慰使身份,号召贵州各土司并亲自率领开置了以偏桥(今施秉县境内)为起点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今威宁)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县内)、龙场、陆广(今修文六广)、谷里(今黔西谷里)、水西(今黔西城关)、奢香(今大方大渡河桥西北)、阁鸦(今大方响水小阁鸦)、归化(今大方双山归化)、毕节(今毕节二铺)等九驿(龙场驿为首,故称“龙场九驿”),岁贡马匹和廪积。奢香还广办学校,招纳文士,培养各族子弟;以能工巧匠,传授耕织技术,开置农田,发展生产;积极倡导彝汉融合,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奢香的功绩,促进了贵州与外地的交往,推动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维护了地方社会稳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鬼国山河改,皇华驿路存”;“九驿邮初置,三巴路已通”。朱元璋曾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这是对奢香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云龙山下奢香墓(周伦斌 摄)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夫人病逝,时年38岁。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加谥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同时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云龙山下乌坡头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条“青龙”,乃是“万山环地拱,一岭向天撑”的云龙山登高放眼,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土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熙三年(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著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周伦斌(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乐山市委主委)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