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韩素音的中国根与四川客家情

作者:李治墨 发布时间:2014-07-22 08: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2年11月20日午,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Han Suyin)在瑞士美丽的小城洛桑寓所家中逝世,享年96岁。韩素音的根在中国,生前她多次深情地说: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我是中国人,也是客家人。

一个不寻常的家族

韩素音原名周月宾,家族谱名周光瑚,西文名字Rosalie。其先祖世居广东梅县(今梅州),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从广东迁来,祖父做过灵州(今宁夏宁武)知州。那时周家还拓展烟草种植加工和营销开烟行。从郫县迁至成都正府街,成为知名的大户。

韩素音的父母婚姻是异国婚姻。父亲周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留学比利时,专攻铁路和采矿工程,1909年在布鲁塞尔大学毕业,获得工程学位。周炜与出身于比利时望族的马尔格丽特相爱。异国婚姻,又是有色人与白人婚配,在那时的东西方都非同一般,遭到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几经磨难,终成眷属。1912年周炜归国,又值父丧,率妻返成都奔丧。自此,马尔格丽特随夫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他们共生育子女8个,其中成人4个,韩素音为其长女。 1950年,马尔格丽特离开愿为新中国工作的丈夫,取道香港赴巴黎,1965年寿终于意大利次女家中。        

父女两人的中国心、爱国情

周炜回国后长期从事于路矿工程。新中国建立后,全身心的投入共和国的建设,应人民政府邀请参加恢复门头沟煤矿的生产秩序,草拟过改善北京供水计划,第一个为北京明陵附近修建大型水库草拟计划等。任建工部总工程师,1958年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一生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终年73岁,是我国著名的路矿专家。 

陶荛生先生(周炜的妹夫)专写文章《爱国至忱以死勤事—记韩素音之父周映彤(炜)先生》(载《四川文史资料》三十四辑)述及当年在北京周炜对前来看望的子侄说:“我在外国十年,自觉是刻苦用功之士,但我现在看英法文之科技杂志,自觉落后多了。就我这点落后的知识,回国服务数十年,却连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没用上。民国动乱几十年,根本谈不上救国,真乃‘楚人有献璞之心,英雄无用武之地’,今有共产党拓荒扫秽,万象更新……中国科技人员,应该倾囊倒箧以献,才算报国!所以我往往深夜看外国科技杂志‘炳烛之明,老而不倦’…”

韩素英在申请办理英国国籍的香港护照时将其名字周月宾改为韩素音,“韩”是“汉”的谐音,“素”是“属”的谐音,“音”是“英”的别写,其寓意深刻:即我虽入英国国籍,但我乃中华汉族人,我的根在中国。

弃医从文,成就辉煌

1917年,一个女婴出生于河南信阳周家谷,因正值中秋月圆之际,父亲周炜给她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月宾,即来自月亮的贵宾。小周月宾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孩,梦想长大当医生。15岁时,家中经济拮据,无力供她读书,于是进入北平协和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16岁的韩素音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为实现当医生的理想迈出了第一步。18岁时获得比利时留学奖金,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攻读医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韩素音在比利时多次参加爱国集会。1938年9月,韩素音眼见祖国半壁河山被日寇践踏,她毅然放弃学业,告别外祖父离开西欧赶回祖国投身抗战。

在去武汉的轮船上,韩素英遇到少年时代相识的青年军官唐保黄,她视他为抗战中国的精华,两人在旅途中相爱并于这年中秋节在武汉结婚。婚后不久,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唐保黄专横的真面目暴露出来,甚至打骂韩素音。韩素音在不幸的婚姻中,为求得精神寄托,于1940年收养了一个女婴取名蓉梅,并在闲暇时写日记、回忆录。在这期间她写出处女作《目的地重庆》的初稿。1940年春,韩素音回成都省亲并到郫县祭扫祖墓,为摆脱唐保黄的专横控制,她在成都南门的小天竺街进益产科学校当助产士,正巧女校长玛利安•曼利喜爱文学,两人合作增改作品。1941年夏,玛利安把文稿带到美国去发表,1942年末,英文版的《目的地重庆》出版了,激励她走上文学道路。两年的助产士经历让她广泛接触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各阶层,特别是各类人的内心世界,为她日后的写作打开一条通向生活源泉之路。

1942年12月,唐保黄被提升为国民政府驻伦敦的武官。她随夫前往英国,期间他们之间的裂痕更加扩大,最终导致感情破裂。1944年秋,韩素英考入英国亨特街女子医学院;1946年初,唐保黄奉命回国,她执意留在英国求学;1948年1月获得医学合格证书,从此以行医为职业,在英国带着养女蓉梅生活下去。

韩素音的作品已出版的有36部,多数用英文写成,少数用法文。多取材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其中不少翻译成世界各国的17种文字。出身于异国婚姻家庭的韩素音,从小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其作品文笔精美、清丽、雅洁。英文造诣亦在英美当代文坛堪称一流,在华裔作家中更少见。

其作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小说、电影类。《目的地重庆》《好事多磨》《瑰宝》(即《爱情至上》)等十多部。其中1952年出版的《瑰宝》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刚一出版就在西方引起轰动,成为畅销书,该作品垫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且在1956年据《瑰宝》改编的电影译为《生死恋》荣获两项奥斯卡奖。

第二类是纪实自传体。《伤残的树—我的父亲和童年》《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和《再生凤凰》等五部。其中《伤残的树—我的父亲和童年》写有周家的家族史及父母的婚姻家庭,是研究周氏家族的上川史、创业史,及研究韩素音童年的重要资料。她的自传著述,对研究这位中西文化交融的著名作家的思想轨迹、性格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依据。而且涉及的时代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并且还生动地记载了成都的人和事、市井文化、乡情乡音,甚至还有国民政府1949年前在四川的各种苛捐杂税,包括酒壶税、粪便税等,具有文学性与史料性,是西方大学研究晚清至1949年以前的中国的重要参考书籍。

第三类是政经杂记类。其中《麻雀的厄运》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这是韩素音1956年访华的观感之一,她反对把麻雀列为“四害”。她写的《客家的起源与迁徙》单独发表后,引起客家社团的重视。

第四类是传记文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1979年7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和《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992年1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韩素音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的传记,她以无比的敬爱之心投入,她用十六年的研究和对中国革命重大事件亲历者的广泛访问写出前书,材料生动、新颖,观点鲜明,让国际社会真切的了解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为撰写后书,她作了十年的准备,先后八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写出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与风采。

在中西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新中国建立之际,韩素音带着养女蓉梅从英国来到香港,希望为共和国贡献自己的医术,她十分惦念卧病的老父,渴望能回到北京团聚。1956年5月1日,韩素音从香港第一次过罗浮桥边哨到广州,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然后乘火车北上,她看到正在建设的共和国的变化,当火车进入河南,经过她的出生地信阳,心中激起了无限的感慨与伤悲。

这年,韩素音第一次会晤周恩来,当谈到中西方关系时,周恩来说:“人们对历史现实的理解总是落在时间后面。也许西方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接受中国的观念,但我们是有耐心的。我们永远不会挑起战争。我们最需要的是和平。”周恩来的话给她以启示:中国和西方之间,需要相互了解,需要有一座桥梁,而精通东方和西方的韩素音就是最合适的人。周恩来的一席话给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日后成为了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受到周恩来总理真知灼见的深刻影响,韩素音在世界各国所作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变得准确而生动,常常透露北京的最新信息而引起世界的注意,成为具有权威的“中国通”。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关注着中国,她无数次的访华,二、三十年间与中国许多高层领导对话,又到世界各地、并通过传媒介绍中国,在中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1956年1月,韩素音受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到达印度新德里度假,然后再去南亚旅游。在这次活动中,韩素音与尼印公路印方负责人陆文星相识、相爱,继而建立起一个幸福的家庭,抚养了三个印度血统的孩子。韩素音后来在1993年回成都访问时,对媒体讲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1960年,印度为中印边界问题要攻打中国,派一个高级军官领兵前往印中边界,但这位军官却说:“中国是友好邻邦,不能打中国人”。他的上级听了十分气愤,严加威逼说:“你若不去就撤了你的职!”他却坦然的回答:“撤职我也不去”。这位高级军官就是韩素音的丈夫陆文星。

1986年1月16日,韩素音在北京宣布,成立韩素音东西方科学交流基金会,这是第一个为促进中国和欧洲科学家交流的民间基金会。主要用来培养未来的科学决策人员。韩素音对女青年倍加关怀,要求挑选的人员中,女科学专业人员占一半。其基金来源于韩素音多年的稿费和积蓄。共设立了5项奖金:“中外科学基金奖”“青年外语奖”“普及英语奖”“彩虹奖”“中印友谊奖”。

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

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韩素音“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晚年,韩素音和陆文星定居在瑞士西部的洛桑,韩素音在北美、西欧、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电台、电视台、高等学府乃至公众集会上,发表过两千余次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她不仅是国际著名的作家,而且是中国问题专家,她在中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她的成就誉满全球。

月是故乡明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素音毅然放弃优异的学业和外公将馈赠的巨款,从比利时赶回祖国投入抗日救亡,随着战局的变化,辗转来到陪都重庆。1941年春,韩素音第一次回到父祖辈的故乡成都府郫县。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乡村风光,油黑的土壤,沟渠纵横的田野,油菜花盛开得像金色的海洋,家乡的富饶美丽,给她留下了深刻美好的记忆。

成都对于韩素音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祖辈世代生生养养的地方,而且她的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就诞生在成都;她对成都的丝绸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每次回成都都要叫亲友陪同去逛文武路的丝绸公司,穿戴丝绸衣服、围巾十分惬意;喜欢成都的菜肴;最爱成都平原的土地,她说:“成都平原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土地赶不上,欧洲平原的土地也赶不上,成都平原的土壤捏得出油啊!要珍爱每一寸土地!”韩素音爱家乡成都,她给养女取名“蓉梅”可见一斑,寄情于成都的梅花。

1987年金秋,韩素音的70华诞就在成都市区和老家郫县渡过。韩素音、陆文星伉俪在郫县望丛祠雄美的古蜀王园陵领略西蜀的农业文明,她应邀题词“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土是故乡美。韩素音的心飞向故乡!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