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北宋“灰姑娘”章献皇后刘娥

作者:葛丽平 来源: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9-30 20:0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来自四川双流的“灰姑娘”

刘妃,本名不可考,姑且称之为刘娥。刘娥,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原型人物之一,益州华阳(今成都双流)人。刘娥家境贫寒,但非常聪慧,能歌善舞,还擅长拨打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鼗”(音táo)。为了生活,刘娥十多岁就开始流浪于京城。因长相甜美、歌喉婉转,美娇娘的声名很快在京城传开。当时身为襄王又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赵恒听闻她的名声后将其召进王府,一见倾心。但此事遭到赵恒父亲宋太宗赵光义强烈反对,宋太宗命令赵恒赶走刘娥,并给赵恒选好了王妃潘氏。

赵恒不敢违背父命,但又舍不得刘娥,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刘娥偷偷地藏在自己属下张耆的府中十五年,感情历久弥坚。十五年后,赵恒继承了大统,即宋真宗,他将刘娥召进宫中,封为四品美人,很快又封她为修仪,再进为德妃,直至最后被立为皇后,即彰献皇后。这个来自四川民间的普通女子竟然如“灰姑娘”一般, “麻雀变凤凰”了。

图左:章献皇后,图右:宋真宗

我不是“狠毒的皇后”

 刘娥一直没有诞下皇嗣,虽然真宗不嫌弃,却是她立后的一大障碍。而刘妃此时已经年过三十,生子希望不大了。此时,刘妃有个近侍宫女李氏同刘妃聊天,说梦见自己怀孕了。这句话提醒了刘娥与真宗,他们便生出“借腹生子”的计策。真宗临幸李氏后,李氏真的怀孕了,真宗对外宣称刘妃有孕。待李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落地的婴孩就被抱到了刘妃处,声称为刘妃之子,刘娥也因此顺利立后。这个也就是后来戏文“狸猫换太子”的历史本来面貌。

 宫女李氏虽是皇子生母,但是并未因此得到真宗的青睐。刘娥和赵恒不能让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就不会对李氏“另眼相看”,并没有厚待李氏,李氏也终生未与儿子相认。据历史记载,刘妃虽然“夺”走了李氏的孩子,但并没有加害李氏,在李氏生下小公主后,又晋封为才人。明道元年(1032年)2月,李氏病危,此时已是太后的刘娥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封妃当天便病逝。刘娥听从劝说厚葬了李宸妃,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早在真宗年间,刘娥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在真宗去世后,刘氏依然沿用李氏一族,此时,又追封李妃的父亲,并再次晋升其兄弟,刘娥还是给了李氏她能给的荣光。

  刘娥对待后宫妃嫔还算是谦和,在宫中一直保持朴素低调的态度。刘娥当了皇后以后也很简朴,并约束自己的宫人都穿着朴素,即使当了太后依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太后宫内的侍女看到皇帝宫内的侍女都比自己光鲜亮丽向她抱怨,还遭到刘娥申斥。但是刘娥看到入朝的扬国公主、荆国公主(真宗姐姐)的头发因年老而稀少,关切地感叹“皇姑老了,多加珍重”,还赐给她们珍贵的珠玑帕首。刘娥要求自己朴素,但是也愿意看到皇帝和贵戚的衣着服饰能彰显大国风范。

 刘娥和同样是来自四川的杨淑妃(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关系最好,李氏之子抱来以后,刘娥十分珍爱,视如己出,但是因为自己年龄偏大,精力不足,就托给小姐妹杨淑妃代为抚育。这个孩子叫赵受益,后更名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仁宗小时候体弱多病,刘娥和杨淑妃对其倍加关爱,所以赵祯对她们二人感情极深,称刘娥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刘娥除了关爱赵祯的成长,对其学习教育也是极为重视,请来天下名儒为他讲习经史,培养他的学养和德操,尽心尽力地抚养未来的天子。仁宗即位后,宽厚仁爱、善于纳谏,成长为一代明君。

宋仁宗

刘娥的政治智慧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赵恒当初之所以对刘娥一见倾心,一定是因其不凡的容貌。史书中对其只有“有丽容”这样简单的描述。而刘娥不仅仅是空有美貌,还聪慧异常。几年的“京漂”生涯使得她人情练达;被“雪藏”的十五年,她没有将自己限于无奈相思中,而是利用这个时间博览群书,增长见闻。据史书记载,刘娥非常机敏聪慧,成为皇后以后,因为她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成为了真宗的贤内助。她听皇上讲奏章,便能轻松能记住事件的缘由本末。真宗每日批阅奏章,刘娥必侍随在旁。真宗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她。真宗根本离不开她。

 1020年,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真宗去世以后,赵祯即位,也就是宋仁宗,刘娥成为了皇太后。此时的赵祯只有十二岁。当初,刘娥为了巩固后位,培植了丁谓等人。当宋仁宗即位后,宰相丁谓以为天子年幼,太后不过是一个妇人,就试图架空刘娥,想要独揽朝政。丁谓的这一动向被刘娥察觉,她果断地杀了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然后罢免了丁谓,并将他发配。刘娥快刀斩乱麻般地迅速解决了朝中的奸佞宵小,然后开始与仁宗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听政,史称“彰献垂帘”。

  刘娥在正式掌权以后,起用了大批如晏殊、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有才干的官员。她调整了职官机构,并改革了科举制度,恢复了制科,设置了学田,她变茶法,驰矾榷,减免赋税,鼓励垦田,整治黄河水患,兴修江南水利等。在刘娥垂帘期间,她的老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可见当时的社会平稳安定,经济日渐繁荣。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她任人唯贤,有个叫刘绰的漕运使给她送来厚礼,想要升官,得到刘娥一顿申斥:“你知道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吗,难道他们都是给我送礼才升的官”。刘绰羞愧难当,后来再无以重金求官者。在一次封赏仪式上,刘娥让大臣们把子女亲朋名单报上,大家以为是要提拔,纷纷上报。谁知刘太后把名单绘制成图表,挂在卧室里,每当有人举荐,她就拿着名单核对那张表,除非证明有奇才,否则列入者基本不用。她还发布了“约束子弟诏”,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违反了子弟诏严惩不贷。她的这套做法,不仅整肃了朝政,还有效防止了官员结党营私。

不做武则天

 刘娥临朝称制十一年,是北宋王朝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也是听政时间最长的。当时,就已有人将她比作唐朝的武则天。刘娥就试探性地问大臣鲁宗道:“你觉得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鲁宗道回答:“罪人一个,危害社稷。”后来,吏部侍郎陈琳向她敬献了一副《武后临朝图》,称刘太后为当代武则天,刘娥反手将图丢在地上,厉声说:“我绝不干这有负祖宗的事儿”。后于乾兴元年,刘娥明确表态:待皇帝成人,立即还政。

 但是,刘娥还是想感受下天子的滋味。1033年2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娥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她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过了过天子的瘾之后,刘娥彻底还政于仁宗。没多久,刘太后病逝,享年65岁。

 《宋史》评价刘娥:“当天圣、明道年间,天子年轻,母后临朝称制,而内外肃然,纲纪得以树立,朝政没有大的缺失,奸邪的人不能肆意妄为,是谏官用人得到的结果”,史书认可了刘娥的政治才干。刘娥在彰献垂帘的十一年,保证了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并为宋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刘娥:“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他认为刘娥对待郭皇后也是很恭敬的,对待杨淑妃也是很谦和的。虽然将李氏的儿子据为己有,但她并没有欺瞒真宗,也没有残害李氏,只不过利用这个上位,希图尊宠,虽然狡诈,但是说不上是恶,后世“狸猫换太子”的讹传,是“捕风捉影,全属荒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葛丽平(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来源: 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