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颜林 ‖ 头颅换来乾坤赤 中华英魂振九霄 ——中共两广省委书记陆更夫烈士传略

作者:颜林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发布时间:2018-12-22 21:0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


革命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英勇牺牲,前仆后继,为社会主义铺平道路。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忠于共产主义理想,为建设四个现代化奋勇前进。

陆更夫同志塑像落成,黄火青、黄海鸣、岳虹敬题。1986年12月。

  陆更夫烈士汉白玉雕像(颜林摄)

这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老红军黄火青将军与陆更夫烈士夫人黄海鸣和岳虹为矗立于叙永一中(原名永宁中学堂,为陆更夫烈士的母校)校园内陆更夫烈士汉白玉雕像的题词。


考入黄埔军校  “梗夫”更名“更夫”

陆更夫,原名承楠,号梗夫,1906年1016日出身于叙永县叙永镇窝铅街;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后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932年在广州壮烈牺牲。陆更夫在永宁中学堂读书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每试皆名列前茅。在校期间,曾赴泸州参加中学生运动会,住宿于川南师范学校,较早地接受了恽代英革命思想影响。

    

陆更夫(左二)与战友们合影(蹲者为黄海明),1931年摄于上海(历史图片) 颜林翻拍

1922年,陆更夫考入成都高师附中,曾听过校长吴玉章、教师恽代英讲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向导》《觉悟》《新青年》等革命刊物,逐步产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萌发救国救民之志。1923年,经刘竹贤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他与同学张子玉、岳凤高等共同创办宣传革命真理的文艺刊物《心波》《红涛周刊》。他在《故乡》一文中提出:“要扫除妖气,重建家园,为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博爱的新社会而努力奋斗!”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鼓励弟妹“要吃得苦菜根,方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925年,陆更夫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经党组织推荐,他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政治科学习。此时,他将“梗夫”的名字改为“更夫”。有同学打趣他说:“更夫者,打更匠也。”他自负而又风趣地笑着说:“打更匠有什么不好?当前中国正需要更多的打更匠彻夜巡逻,对付匪盗,报晓黎明。打更匠何辱乎!”陆更夫与叙永同乡、同学周惠泉、熊雨村(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等多有交往和书信往来。在武汉军校时,陆更夫悉心学习军事、政治,购买革命书籍甚多。每次与周惠泉、熊雨村见面,总是关切地问:“现在读什么书?有何感想心得?”周惠泉、熊雨村经常与陆更夫在一起共同探讨,每当有弄不清的问题总是向他请教,受益匪浅。他们情同手足,无论是江西途中,还是广州起义,均互相关心。后来,据陆更夫侄子陆能介绍,在黄埔军校期间,更夫也偶尔写信回家,还请五弟转告爸妈:“多原谅儿子,自己选择了携笔从戎,就立志为国献身,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还望兄弟多多担待,替自己照顾和孝敬父母,待革命成功之日,再回家慢慢补报!”


参加北伐战争  发表讨蒋檄文

1925年10月,周恩来发现蒋介石在军队中有排斥共产党人的企图后,经过努力,成立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1926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确定我党应从各个方面准备北伐战争。同年夏,陆更夫在黄埔军校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部搞政治工作。不久,调到基层担任连长。在北伐战争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和攻克武昌的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多谋善断,率部英勇杀敌,荣立战功。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的胡兰畦回忆说:“北伐时陆更夫同志领导女生队出发,担任政治指导员,他比叶镛个子小,生得面目清秀,举止文雅,腰间皮带上别着一支军用甲子枪。他领着我们呼口号,声音很洪亮。”19267月,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北伐战争开始了。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116日,时任叶挺独立团某部政治指导员的陆更夫从江西高安给远在四川叙永老家的五弟写了一封家书,透露出革命的艰辛、行程的飘忽不定和对家人的思念。“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陆更夫从1923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就没有回过家乡。令人遗憾的是,直到1932年被捕牺牲,他也没能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

烈士陆更夫遗孀黄海明1952年5月得知陆更夫母亲及弟妹的下落后,写给他们的信(历史图片, 颜林翻拍

1927年4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露出了刽子手的狰狞面目。在这革命的危急时刻,陆更夫与蒋先云、陈赓等人发起成立“黄埔各界学生讨蒋筹备委员会”,陆更夫被选为委员。他们组织召开讨蒋大会,陆更夫撰写文章,痛斥蒋介石的叛逆行为。他在《在讨蒋大会里枪毙杨引之》一文中写道:“首先枪毙蒋介石大大小小的走狗,然后在民众面前枪毙蒋介石,让反革命在我们的面前发抖吧!”他提醒人们“不要对蒋介石存有丝毫姑息,而要与之作百倍的斗争”;勉励宣传科的同志“在这革命的患难之秋,我们应当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以唤起民众一道起来和敌人斗争”。他在《革命生活》刊物上发表《我们的校长到哪里去了?》《质蒋介石》《再质蒋介石》等战斗檄文,在反蒋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

陆更夫(颜林翻拍)

1927年526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成立国民党特别党部,陆更夫、叶镛、袁澈等当选为常委。他们领导党员、学生开展革命斗争,并在宣言中说:“任何人背叛了革命,背叛了民众,背叛了党,我们都要用我们的枪和血去打倒他们。”当蒋介石大肆屠杀工农,有人对革命产生怀疑的时刻,陆更夫在军校《五四纪念特刊》上发表文章,写道:“革命学生的出路是什么?武装起来——是军人;到田间去——是农人;到工厂去——是工人。今后五四的精神——要使工人农人来继续着!要革命的青年发扬着!”解放后,陆更夫侄子陆能曾采访过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介绍说:“在武汉分校时,陆更夫革命意志坚定,陆更夫和陈毅是学校党的负责人”。

 

参加广州起义  率部英勇杀敌

1927年7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国民党中央公开背叛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不久,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被解散。军校3000多名学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陆更夫任一营二连连长。同年9月,陆更夫随张发奎部回到广州,担任第四军军官教导团第一营一连连长;11月,参加张太雷主持的连以上党员干部会,决定领导全连战士参加广州起义;12月,参加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和广州工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

在广州起义中,陆更夫任教导团一营一连连长,担负攻占广州反动堡垒——市公安局和市保安队的任务。1211日凌晨3时,陆更夫指挥全连战士奋勇冲杀。经过激烈战斗,迅速攻下市公安局和市保安队,打开监狱,释放800多名被囚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他又率部赶到长堤,参加阻击帝国主义炮舰的战斗。后来,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当时与陆更夫同在一连)回忆说:“广州起义中,陆更夫作战英勇顽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起义部队向海陆丰转移。12月17日,起义部队在花县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任师长,袁裕任党代表,陆更夫任政治部主任兼任第11团党代表。红四师经过艰苦战斗,于192814日在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工农武装胜利会合。陆更夫参加了攻克陆丰城、甲子港、果陇等反动据点的战斗,为扩大和保卫海陆丰根据地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作出了贡献。192818日,在彭湃领导下,叶镛、徐向前、陆更夫率领红四师两个团进攻陆丰城。由于红四师与红二师及各县农军密切配合,连续作战,到2月中旬,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海丰、陆丰、惠阳、紫金、惠来、普宁、五华等7个县,连成一大片革命根据地。为保卫东江革命根据地,红四师在陆丰、普宁、惠来进行了一系列战斗。

由于敌人多次围剿,战斗频繁,红四师人员幸存者仅数百人。徐向前、刘校阁、陆更夫率领他们在山区农村继续坚持战斗。敌人扫荡频繁,到处设立岗哨,红军生活异常困难,有时连盐都吃不到。为避免暴露目标,他们还不能生火、煮饭,有时食生番薯充饥。一些官兵患肠胃病、疟疾、浮肿等病。当时条件极差,缺衣少药,部队减员严重。陆更夫与大部分官兵是外省人,不懂粤语、潮汕话、客家话,不熟悉地形,更增加了斗争的难度。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陆更夫鼓励官兵,坚持游击战争,伺机打击敌人,尽量保存自己。

1928年7月,据上级领导指示,陆更夫离开海丰到香港,再转赴上海,向中央汇报红二师、红四师在海陆丰及东江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战斗概况。8月,中央指派曾担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的陆更夫,以中央巡视员的名义,到东江地区了解红军生存情况。在97日、14日给中央的报告中,陆更夫详尽汇报了红二、四师在东江的战斗历程。

1928年夏,陆更夫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临行前,他向党组织表示,  “要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加知识,增加才干。”在校期间,他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受到师友们赞扬。陆更夫在苏联学习期间,结识了留苏的东方大学同学黄火青及他的亲妹妹黄海明(黄海鸣)。黄海明是湖北枣阳人,早年参加革命,曾在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曾任武汉纱厂女工纠察队队长、中央军校女生队队长、中央独立师女兵连连长,后被派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苏联,陆更夫与黄海明从相识到相爱,于1928年底结婚。

1930年,陆更夫回国,被派到中共北方局工作。1931年,黄海明回国,担任上海总工会女工部部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同年,陆更夫也被组织派到上海,在中央军委工作。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陆更夫积极从事地下党工作。当时,上海白色恐怖非常严重。陆更夫不顾个人安危,时常来往沪西、沪中、法南、闸北等地下联络点之间了解情况,组织革命力量与敌人周旋斗争,出生入死。“九一八”事变后,陆更夫在上海与工会、青年会、妇女会、文化团体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严辞痛斥日军卑劣行径,发动群众参加爱国抗日斗争。


临危受命两广省委书记  运筹组织建设军事斗争

1931年10月,陆更夫被周恩来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巡视员,赴广东、广西以及两广省委机关所在地香港,检查军委、兵运等各项工作。此时,黄海明已经怀孕。临行前,陆更夫将一块“欧米茄”怀表留给妻子黄海明。谁知,此别竟成永诀,这块表成了珍贵的烈士遗物,也是陆更夫烈士的唯一遗物,现由其女儿陆曼曼保存。

陆更夫乘船到香港,同中共两广省委取得联系,立即传达中央指示精神,防止叛徒破坏,并与同志们一起坚持斗争。中共两广省委向陆更夫通报了一个重要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两广军委书记李硕勋被叛徒出卖,8月在海口市被捕,9月在海南壮烈牺牲。随后,陆更夫与省委同志巡视了中共两广省委及其辖下的工会、农会、抗日救亡会等分布在香港、九龙、新界以及中环、尖沙咀、旺角、沙田、羲王台等地的地下党联络地点,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紧接着,陆更夫到广州向党组织人员了解广州情况。随即又到广西巡视党组织和军事斗争概况,并将中共广西特委由贵县转移到南宁。

陆更夫在香港时,肯定了中共两广省委1931年920日所发《中共两广省委通告(第六号)》文件的正确性,并要求各地加紧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行动,积极联系各地建立反帝大同盟等抗日团体,举行集会游行,开展对敌斗争。陆更夫的工作,得到中共中央的赞同和充分肯定。193110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陆更夫任中共两广省委军委书记,重点抓军事斗争。他与中共两广省委书记章汉夫、省委组织部长潘洪波多次商议工作。经过调查研究,陆更夫向中央军委周恩来同志和中共两广省委做了书面报告,充分肯定了两广斗争取得的成绩。

1931年12月28日,中共两广省委书记章汉夫被捕。省委常委召开紧急会议,推选陆更夫为中共两广省委代理书记兼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两广省委军委书记。不久,中共中央任命陆更夫为中共两广省委书记,仍兼两广省委军委书记。陆更夫与省委常委开会商议,决定在两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阻止叛徒破坏党组织,领导华南人民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支持、协助各个反日团体的革命活动,扩大群众抗日基础,加强工会、青年会、妇女会、文化教育界等人民团体工作,发动各界人士奋起抗日,结成抗日统一战线。

在此期间,他积极整顿组织,主持制定省委《关于切实建立组织工作的决议》等重要文件,在白色恐怖下,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他经常不顾个人安危,从设在香港租界内的省委机关秘密回到广州指导工作。鉴于斗争形势的严峻,陆更夫叮嘱在港的部分两广省委委员:“中共广东区委原设在广州,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更是千方百计要破坏广东党组织。为了组织安全,广东区委迁至香港,经中央决定,改称中共广东省委。省委设在香港是正确的,这样可以减少被敌人破坏的机率。中央机关设在上海外国统治的租界,也比较安全。但敌人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随时都妄图破坏我们的党组织。6月,蔡和森在香港被捕,后被引渡到广州,被敌人杀害。12月,章汉夫在香港被逮捕。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提防反动派特务,注意保存自身安全。” 


身陷囹圄坚贞不屈    正义凛然壮烈牺牲

1932年316日,中共两广省委在香港召开常委会。由于常委廖亦道(廖多汶)于前一日被捕叛变,陆更夫和另外5名常委在开会时被港英当局逮捕。被捕后,陆更夫化名张清泉。后经党中央营救,通过香港互济会出面交涉,以4000块大洋将陆更夫等人保释出狱。随后,港英当局将陆更夫等人押解出境。同年56日,陆更夫等人乘意大利邮轮赴上海。港英当局一面假意释放,一面将陆更夫等人所乘船名、起航时间及照片提供国民党警特。58日,当轮船抵达上海杨树浦码头时,陆更夫等人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陆更夫被捕后,先关押在上海南市公安局,后转龙华监狱,不久又转到广州囚禁。陆更夫在狱中,坚贞不屈,至死不渝,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敌人耍尽花招,均未得到我党的任何机密。在敌人的酷刑下,陆更夫腰椎骨折,不能直立行走,但他仍坚持斗争,毫不屈服。他对难友们说:“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灭!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死,虽死犹荣。”同年715日凌晨,陆更夫被敌人枪杀于广州东郊,年仅26岁。陆更夫在赴刑场前,挥毫写下“长夜漫漫困黑牢,横眉冷眼对屠刀。头颅换来乾坤赤,中华英魂振九霄!”的诗句;就义时,正义凛然,高呼革命口号。后来,中共中央巡视员定川在给中央报告中,高度评价说:“陆更夫等同志,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坚持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英勇气节。”

陆更夫的侄子陆能(左)和陆更夫的女儿陆曼曼合影(历史图片, 颜林翻拍)

1932年陆更夫牺牲时,他从未见过面的女儿陆曼曼才3个月大。随后,其妻女和帅孟奇大姐一同被捕,关押在上海监狱,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才被释放。几经辗转,终于平安到达延安。1945年,中共“七大”纪念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在延安召开,陆曼曼代表革命烈士子女发言,立誓要继承父亲遗志,继承父亲的未竟事业,为革命奋斗终生。陆曼曼后来回忆说:“爸爸牺牲不久,妈妈和不到一岁的我也进了监狱。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我们被放了出来,但监狱的生活使我们身体一直不好。抗战后,妈妈带我到了延安,延安的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据陆更夫侄子陆能介绍,他在赴各地采访陆更夫烈士事迹时,许多老元帅老将军老同志给予陆更夫高度评价或深切缅怀。叶剑英元帅说:“陆更夫很有才华,能说会写,也很会打仗!”帅孟奇在长达2个小时的采访中,回忆了与陆更夫一起革命战斗的日子,还将她珍藏了半个世纪的陆更夫黑白六寸照片赠送给陆能。

陆更夫壮烈牺牲了,他是千万个“打更匠”中一个杰出的“打更匠”。为迎来新中国的黎明,他曾拼尽全力呐喊过,战斗过。他虽然没有看见黎明,却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画出了一抹殷红的晨光。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颜林(叙永县政协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