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 岳定海 ‖ 晚清名士李榕 被李鸿章构陷的一代廉吏

作者:岳定海 发布时间:2019-03-04 09:49:58 浏览次数: 【字体:


 许多人看了“李榕”的名字会有一愣,这是何人?

 己亥年早春料峭,寒风拂面,我在友人的诚邀下与夫人驱车前往剑阁县进行文史考察,一路看去,“剑门七十二峰”遥遥在望,挺拔的山巅竟然荡漾浓厚的雾纱,遮蔽了伟岸的山峰……在这样的时辰乘车,除了心旷神怡,还有对岁月若隐若现澄澈星光的追寻。
  我要去寻找的这位晚清名士叫李榕,剑阁人氏,名声远播,弗及至今。提到广元剑阁,今人大多熟悉,除诗仙李白反复赞叹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下雄关剑门位居此地外,剑阁朗朗红日之下的沧桑古道曾经走来了铮铮铁骨的谏议大夫魏征。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以人为镜”故事,说的就是魏征,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大业,而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南宋第二位皇帝赵昚,是在绍兴十二年(1142)正月被封为普安(今剑阁)郡王的,他在普安的任上度过若干春秋岁月,据考中国历史上的郡王封爵有两位,分别是唐初的李承奖和南宋初期的赵昚,赵昚后来坐上龙位,史称宋孝宗。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至于南宋礼部的尚书黄裳,明朝的兵部尚书赵炳然,也是从剑阁这片古老的丘陵发韧而走向战火纷飞的山地或月白风清的天下。



 人物简介

      李榕(1819—1890),原名甲先,字申夫、申甫、申凫,号六容、鹿容。四川剑州东北何马沟人(今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其父李时荣为剑州举人,曾任广东龙门、吴川等地知县,客死于任;母安氏“好礼节俭”。李榕“身长玉立,才气过人,为文援笔立就,若宿构,有圣童之誉。”道光丙午举人,咸丰二年(一八五二)二甲六十四名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通籍后改名榕。初任礼部主事,经郭嵩焘举荐,赴湘军大营追随老师曾国藩,军功卓著,历迁江宁盐运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后罢官归里。李榕精通诗文、工书法,治学严谨,颇得地方人敬重。著有《十三峰书屋全集》,著家常语十四篇。李榕先后在剑州兼山书院、江油登龙书院、匡山书院担任山长、讲席18年。以“古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李榕与忠县李士棻、中江李鸿裔,合称“蜀中三李”。

1.军功赫赫升任湖南布政使

 李榕来到这个尘世尚晚,他的先人世居剑州东南大凉山下(今剑阁樵店),后迁居剑州何马沟,在这草木葳蕤生长之地,李榕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他自幼聪明好学,蒙师在其入学时,指着门外牛拉石碾出了上联,“黄牛青石碾”,李榕应声对道,“白马紫金鞍”,私塾为之震惊,誉为神童。

  

剑阁龙江小学内的李榕塑像

李榕出生之际,清朝正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父亲李时荣在外为官,母亲德才出众,从小对李榕管教有方。他7岁读书写字,10多岁即“朝诵之,夕思之。”在泛黄的《清史稿·李榕列传》有载:李榕“身长玉立,才气过人,为文援笔立就,若宿构,有圣童之誉。”人出名了,总有些神秘色彩附身,比如下寺场还流传催儿赴考的故事:考试前的李榕因紧张有些退缩,母亲便叫来李榕,轻言道当日破晓之鸡为母鸡,是千年奇观,寓意“公鸡不鸣母鸡鸣,我儿入京赴翰林”,这是吉兆,需立即起程,走入考棚,前途无量。结果,李榕果然中了进士入了翰林,母亲一句戏言,成全了史上有名的望子成龙的佳话。

  

李榕故居残存的照壁

    李榕步入仕途不久,便在恩师曾国藩的保荐下,开始了8年的戎马生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他以过人的智慧与才能击败了侵犯的太平天国黄文金部,同年秋,因战功授他浙江盐运使,曾国藩并荐留督军防皖。不久,李榕又增兵至鄂、皖交界地区,击溃太平天国陈得才等部直到鸟兽散。由于歼灭太平天国有功,李榕升官至湖北按察使和湖南布政使。

2. 怀恨在心李鸿章乘机报复

李榕升任湖南布政使后,从湖北乘船沿长江水路赴长沙藩台,沿途州府官员闻讯,都在江岸具礼迎候。李榕知报后,即派家人刘五去买了八十斤大米,一百斤面粉和少些猪牛肉,悄悄乘坐一艘不起眼的官船自炊自食概不下船,官船从各州府点静悄悄驶过,不接受任何宴请和礼物。官船泊岸,李榕在湖南长沙走马上任即与下属各级官员约法三章:官样大方,平易近人,严格管束家人,不得仗势为非作歹;断案亲自勘察,下乡要轻骑简从,以诚求证;民间捐税不得随意乱涨,滥涨。这三条一出,豪门怀恨在心,百姓欢呼雀跃。
  在《清稗类钞》上记载,李榕在湖南发现捐输局名为“勤捐济饷”,实则敲诈勒索老百姓,李榕为此申奏朝廷,断然将省外捐输局全部撤去,明令“豁免下户,着重上户,使不得巧避”。李榕这些措施,沉重打击了豪门贵族,有利于百姓桑梓,从而激起了豪门大族的猛烈反对,他们罗织罪名,向朝廷诬告李榕“贪赃枉法”,高高在上且又昏庸的清廷下令,命李鸿章查办此案。

  

剑阁县下寺镇,李榕出生地(剑门七十二峰卫列其东)

人生轨迹至此转了一个弯,李鸿章与李榕同出曾国藩门下,而李榕的文才高于李鸿章,因此看不起李鸿章和他的人品。有一次,李鸿章请李榕赴宴,李榕迟到,他穿一双烂鞋走上台阶,李鸿章取笑说:“老兄的鞋帮子烂了,该换一双新的啊!”李榕当即答道:“我这鞋帮儿虽烂,但底儿还正”。这是话中有话,骂的是李鸿章监生出身,功名底子不正。这一嘲讽弄得李鸿章面红耳赤,从此怀恨在心,很想抓到把柄后惩治李榕,再加之曾国藩一直器重李榕,曾亲书“温恭朝夕”四字勉励他,这四个字让李鸿章更加嫉恨,妒火中烧。李鸿章这次受朝廷之命查办此事,便乘机报复,大堂之上根本不容刚直的李榕申辩,便于清同治八年(1869)罢免了李榕的官职准允回乡,从此一身傲骨、两袖清风的李榕昂然离开了勾心斗角的官场。

李榕曾任教过的剑阁兼山书院

3 写下崇丽阁长联 媲美《滕王阁序》

 李榕回到剑州家乡,漫步田埂,注视落日,想余生尚有事情需做,如秉烛夜游,光不能熄。他应地方官邀请,呕心沥血撰写了《剑州志》十卷,凡六万余言,为地方史树起一座路标。在撰写方志的同时,他拾起教鞭又开始授课生涯,先后主讲剑州兼山书院和江油的匡山书院与登龙书院,任山长18年。寒来暑往,李榕的弟子遍布川北一带,譬如江油在清朝三百年间出了惟一的进士张琴,他就是李榕的弟子,李榕在写给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的信里,专门提及请曾纪泽对张琴予以提携,张琴后来点了翰林,可以说离不开恩师的培养。江油出的最后一名举人张政,也是李榕的弟子,民国初年,张政曾经到恩师李榕的老家做过剑阁县知事,这也是一种奇妙的师生缘分吧。在李榕的执教岁月,他在社会底层目睹政治腐败而民不聊生,中庸思想开始转变,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榕阅历四十余年,深感近日世情浅薄,从善如登天之难,为恶如流水之易……”

李榕从湖南带回的清廉石

卜肆高踪 采石狂歌

 李榕与封建社会的大多学者一样,精通诗文、擅长书法,治学严谨,深受地方人民敬重。清光绪十四年(1888),四川督抚刘仲连及蜀中绅士马长卿等合力兴建成都望江楼“崇丽阁”,一待落成之日,放眼巴蜀,俱认为剑州李榕堪当撰写长联重任,李榕此时已是苍老矣,然抖擞精神,为“崇丽阁”题写了一副一百三十字的长联,这副脍炙人口的长联,文辞高雅,现附录于下:
  开阁集群英,问琴台绝调,卜肆高踪,采石狂歌,射洪感遇,古贤哲几许风流。忽揽起儋耳逐臣,哀牢戎客,乡邦直道尚依然!哀运待人扶,莫侈谈国富民殷,漫和当年俚曲。
  凭栏飞逸兴,看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峨眉新月,峡口素秋,好江山尽归图画。更忆及草堂诗社,花市春城,壮岁旧游犹在否?老怀自遣,窃愿与幽思丽藻,同分此地吟笺。
  长联作者李榕以简练冷峻的文笔,书写蜀中从汉至明的历代风流人物和名山胜景,跃然纸上,堪称绝唱。这副长联问世后几与王勃《滕王阁序》媲美,为望江楼“崇丽阁”增添了无穷的光彩。

文风泽被 史之尊崇

为了表彰长联让四川历史熠熠生辉,当年四川省的官府还下令减少作者李榕家乡剑州征银二百两(见《剑州志大事记》)。清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这位李老夫子在家乡病故,享年72岁,世人将其厚葬故土山水之间,以慰灵魂。他去世的当年,龙安知府蒋少穆将其著作整理刻印,以其斋号题名为《十三峰书屋全集》刊行问世,文风泽被,史之尊崇。

李榕故居内景

 我们在离开剑阁之前已是斜阳四射,懒散的阳光照到何马沟“李榕老宅”的屋脊与树梢之间,存些暖意而寒意起伏……我沿着颓圮的三进深院子走来走去,照壁上雕刻的“花鸟虫鱼”无所不精,厢房的窗户与双扇门略见倾斜,老石板青苔斑驳,龙眼台阶满目荒凉,想起明朝杨升庵的千古一唱《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这阗无人迹的院落,我还想起唐朝诗圣杜甫离世后,后人无银子运送诗人棺木回乡下葬;剑阁李榕也有潦倒不堪之时,他被罢官之时,自吟“归装无所有,几不能就道”,是啊,此刻身无积蓄,就连回家的盘缠也没有了,仅有十余万卷湖南善本书籍在船上孤独地成箱堆放。在一些同僚和朋友的资助下,李榕办完移交后才雇下一艘木船动身,船小体轻,他找人搬来两块三百多斤重的花纹石头放置船头,作为压舱石以求沿江平稳安全。今天我探访李榕故里还特意去看了看这两块晶泽的石头,圆润而不失锋芒!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