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获荣誉称号他为啥还叹气?
四川在线记者 陈松 袁敏 李强
12月3日晚,同往常一样,达州市离休纪检监察干部周永开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联播》。一则新闻跃入他的眼帘:这是中共中央授予他和其他6名中共党员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报道,渐渐地,周永开的眼角湿润了。
闻讯而来的干部和邻居挤满了他简陋的蜗居。送走祝贺者,家中恢复宁静。周永开坐定,拿出一年前组织赠送他的画册。画册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周永开入党75年来的人生经历。翻阅着画册,他突然叹了一口气。良久,周永开放下画册自言自语:“哎!70多年了,知道做了些什么,发觉为党和人民还做得不够。”
2019年7月3日,周永开在书桌前准备党课内容。平日里,他在这书桌前看书、读报,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摄
这就是92岁的周永开,用一生追随党的足迹,却从不自满的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2019年7月和2020年11月,记者两次采访周永开,也遍访周永开的亲友、同事,试图从平凡小事中见识他的不凡。
1
为了这个宣讲,他备了一星期的课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名先锋战士的品质是什么?记者在周永开身上找答案。
11月16日,在久违的冬日暖阳洗礼下,达州市纪检监察系统的30余名党员干部跟随周永开的脚步,走进了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神剑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巴渠清风“战士沙龙”活动在此举行。
周永开在战士沙龙上讲党课。(达州市纪委 供图)
周永开缓缓讲述起自己追寻革命足迹的故事,讲述着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的故事,他话语略显干涩却异常坚定,透露出一名92岁高龄的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的理想信念。
“参加‘战士沙龙’是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随后,周永开话锋一转,谈及在“战士沙龙”宣讲党课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五中全会的精神学习好、落实好,借用沙龙这种平台,发挥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使每一个人在党中央领导下,把宏伟蓝图化成实际行动。”他声音不大,但语气铿锵有力。
“为了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周永开备了一个星期的课,专门找来全会公报一字一句的研读。”达州市纪委监委干部李兰告诉记者。
2019年7月4日,达州市纪委监委小礼堂。鲜红党旗下,91岁老党员周永开庄严地举起右手,与百名纪检干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周永开挺直腰身,目光坚定,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紧跟党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学、与时俱进的做,这就是一名先锋战士的品质。
随着年龄的老去,周永开不能出远门了,花萼山的葱茏只能是脑海中的回忆,“但我还能为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周永开说。
一年多来,他利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为周边社区和单位讲了11次党课,宣讲十九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对于党的政策,周永开不仅仅是讲给别人听,首先是自己不折不扣的践行。
今年夏秋,达州市争创文明城市。因为周永开居住在通川区东城街道文华社区,该社区书记李帆一天晚上敲开了周永开家的门,向他征求创文明城市方面的意见。周永开建议动员居民从身边事做起,创造一个整洁环境。李帆前脚离开,周永开就与老伴一起,“蚂蚁搬家”式的把自家阳台整理得整整齐齐,不久又花钱请人为自己所在从院坝买来两个垃圾箱,托人写了几幅创文明城市主题标语张贴在小区中。
“他就是这样的人,对政府的号召,率先垂范,执行起来不打折扣。” 李帆说。
2
他说,这依靠那依靠,依靠群众就力量无边
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
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75年来,周永开为民初心不改。达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陈武先认为,他身上最难得的是,身居高位后,为民情怀不减,共产党员本色始终不变。
1991年离休后,周永开放弃了安逸闲适的生活,来到万源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到群众院坝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头植树1000余亩,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
花萼山深处的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周永开在这儿住了十数年。周永开 1993年踏进花萼山时,如今的村支部副书记杜成柳只有几岁。杜成柳记得,这位“外来的老爷爷”挨家挨户宣传植树护林思想,逢小孩便问,“在哪儿读书?”“成绩怎么样?”……杜成柳还常听家人说,“周书记又在为我们项家坪村修路了”“周书记帮我们通了电”。周永开为项家坪村带来的一点点变化逐渐印刻在年少的杜成柳脑海中。
周永开参观达州红军纪念馆。达州市纪委 供图
护花萼山,与周永开打交道20余年,项家坪村村支书项尔方“怕”他。彼时的大巴山,小路走不通,大路又没有,只能沿着一条小河沟进出村。村民出村卖东西靠肩挑背磨,早上4点出发,晚上8点才能回到家。周永开看在眼里,放出话:“不让花萼山看上电视、坐上车,我就去跳玄天关。”
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故事中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
要在悬崖峭壁上修出一条路,当年30多岁的村文书项尔方想都不敢想。他跟着周永开三进达州,为村道争取到启动资金。修路缺资金,工程修修停停,周永开又把时任万源市长请到山里体察民情。2004年10月,项家坪村终于有了一条通村硬化路。同样在他的强力推动下,项家坪村于2007年通电,摘掉了达州市“最后一个无电村”的帽子。
“上世纪50年代末,他在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时,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生活困难,发展生产,他60%以上的时间都在农村,还带头‘当农民,在群众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8个多月。”达州市纪委退休干部李仕德说,他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自己做的这一切,周永开总结了两句话:千难万难,有党的领导就不难;这依靠那依靠,依靠群众就力量无边。
3
每一次,他都要在交党费上跟老伴比手速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
不变的信仰 执着的追求——故事中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
记者第一次见到周永开,是在他居住了近30年的老房子里。年逾九十的夫妻俩住在5楼,上下楼只能扶着楼梯慢慢走。地方领导关心他的居住条件,周永开摆摆手,“群众住好了,我们才放心;大多数群众住上好房子,我们少数人差一点,我没有怨言。”
周永开的孙女周婧回忆,2005年,达州市纪委集资建房,论资历和职级,他第一个选,但他没要。“爷爷说,我退出,年轻同志就有机会。后辈已经习惯他这样了。”
上世纪80年代,周永开任地委副书记,他的妻子吴应明是一般干部。当时组织部门拟提拔她为副县级。周永开得知后,找到当时的地委书记说,吴应明文化有限,提拔的话,“群众有意见,也影响党的形象。”
“75个年头受党的教育培育,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的意识融入到周永开的血液里面了!” 李兰说。
周永开与吴应明相濡以沫几十年,很少拌嘴红脸。但两人之间有时候却也在暗地里“较劲”。今年初,武汉发生新冠病毒疫情,周永开与老伴天天在电视里关注武汉的疫情防控情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周永开突然对老伴说,“我想给武汉人民捐些钱,支持他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老伴一听,不乐意了,“凭什么你捐我不捐,你想搞特殊化?”结果周永开妥协,老俩口一合计,用两人的名义共同为武汉人民抗击疫情斗争捐出了自己的“心意”。
两人暗地里“较劲”还体现在党费的缴纳上。多年前,周永开与吴应明达成一项“协议”:“我们比一下,看谁先把党费交给组织。”每个月的23日,是周永开夫妻俩收到退休金的日子。第二天一早,两人就会到银行把党费取出来,然后就搭乘不同的公交车线路,将党费交给各自所在的退休党支部。
四川在线:为什么要亲手去交?
周永开:因为这个仪式,让我时刻想到自己的党员身份!
四川在线:明年就是建党100周年,您有什么心里话对党说?
周永开:我的初心不变!
周永开说着,将这75年都镌刻在心中的6个大字“复印”在记者的采访本上。
周永开写在记者采访本上的感言。四川在线记者 陈松 摄
相关报道>>>(点击标题看内容)↓↓↓
最美奋斗者 | 原中共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永开:一匹永葆热情的负轭老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