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 成都“老市长”赵抃⑮:开创世界最早隔离封城制度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06 21:48:01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老市长”赵抃

易旭东

开创世界最早隔离封城制度

72岁的赵抃,风景别样。

元丰二年(1079年)二月,在杭州任上加太子少保,退休归养衢州故里。

杭州,成为了赵抃仕途的最后一站。

“杭人留公不能行”。

他,感动地回答:“六年当复来。”

理解钦慕。苏轼作《贺赵大资少保致仕启》,表示祝贺。

他,准确概括和评价赵抃的政治事业,“无施不可,尤高台谏之风;所临有声,最宜吴蜀之政。”高度赞颂赵抃的修养与为人,“见故人而一笑,绰有余欢;念平生之百为,一无可恨”。

情谊深厚。“轼荷知有素”一句,道出两人交往已久。

四达为衢。为浙、闽、皖、赣间交通中心,故名衢州。

坐落浙西,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

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贸易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

温馨、恬静、安静,街头巷尾透露出一种儒雅。

告老还乡。赵抃带着一家老小,回衢州沙湾。

得知赵抃荣归故里。亲戚朋友几乎都到码头来接。

等了半天,也不见有大船来。

快到晌午。江面上有一只乌篷船,慢慢地靠来。

一个外甥忙跑过去,对船夫喊道:“快快开走,赵大人的船要来了。”

话未说完,船里走出一个老人,说道:“谁规定的?”

声音有些耳熟,亲戚们一看,老人正是赵抃。

外甥低头作揖道:“舅舅大人,我们在这等候多时。怎么不乘大船坐小船?”

一瞪眼:“谁规定我非得坐大船?”

外甥躲到人群后面。亲戚朋友们都迎上前来,拉手、作揖。

行完礼后,纷纷上船准备搬运行礼。

他,扬扬手中的琴,指指一直站在身边的那只白鹤,说道:“全在这。”

外甥又跑来问:“舅舅,就一把琴、一只鹤?”

再一瞪眼:“琴虽木制,却能知人意,抚心曲;鹤虽鸟禽,却善解人情,辨是非。”

是后,每天早上,乡邻们都可以看见江边的城楼上,有个老人坐在那里抚曲弹唱,边上立着一只鹤。琴声,在空旷的江面上传得很远,善良的人听了要流泪,邪恶的人听了能清心。

赵家老宅,破旧、狭窄。子侄辈觉得居住条件与身份不符,就动员邻居老翁搬家,准备扩建升级室庐,用很高的价格购了邻屋一名老人的房子。拆迁补偿,非常丰厚。

他,极为不快:“三代为邻,怎敢一朝舍弃。”

敕令侄子们,立即将邻家老翁又请回来,把房还给老人,却不追要购房的钱。

新居“高斋”,建在离“孝悌里”不远的高处,衢江南岸。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赵抃,“既治第衢州,临大溪,其旁不远数步亦有山麓屹然而起,即作别馆具上,亦名高斋。既归,惟居此馆。”建“濯缨亭”“逸老亭”“水月亭”等。

文人雅集、吟诗作赋之所。

苏轼寄赠《赵阅道高斋》。

“高斋”民国九年(1920年)移至城内北门街赵抃祠东侧。

2008年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时,曾重新修缮。

衢州市区钟楼底赵抃祠成为衢州文化地标。

衢州市区钟楼底赵抃祠(图片来自网络)

元丰三年(1080年),在上虞的朋友刘承诏,专程来到孝悌里。

持宋神宗的敕书,请老知州作记,以便刻碑光大门庭、流传后世。他,“以为世不常有与事之甚盛者,固宜暴诸当时以垂后世”,挥毫书写了446字的《刘氏义门记》。

还是在四年前。熙宁九年(1076年)初夏,越州(今绍兴)知州赵抃,从绍兴五云门外阳春亭上船,沿浙东运河,到上虞实地考察通明闸,沿途探访民情。

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两浙路(今浙江和苏南)连遭旱灾、蝗灾,继而暴发瘟疫。

第三次在家乡浙江任职。

越州灾情尤为严重,米价飞涨,发生大饥疫,死者过半,震惊全国。

抃临危受命,赶赴越州救灾。

《宋史》记载:“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提前预判。制定旱灾预案。

他,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前,调查各县遭受旱灾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赈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下令各县如实呈文上报。

用严格的规定和严厉的处罚,避免下属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

凡是不能及时汇报属地情况的官员,一律拿下治罪(参劾)。

未雨绸缪。各州县官吏汇总,将有部分灾民得不到救助。

广泛募捐。“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佐其费。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下令征收富户上缴、僧道多余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

饥荒来临,粮食分发到位。担心发生相互践踏,又规定男人、女人分别在不同的日子领米,每人一次可领两天的口粮。在城镇郊外设置发粮点共57处,让乡民就便领粮。忧虑大减。

第二年春,瘟疫严重。

事前掌握疾疫真实情况,规定:“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让灾民到指定场所领取救济物资,如果不听从安排就不能领取,以此限制人口随意流动。

采取隔离制度,设立专门的隔离医院。

保障充足的物资供应,采取隔离病人,避免人口流动造成疫病传播蔓延——“封城”。

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隔离与封城制度。

令官府设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每处招募两位通医僧人,照料病人的医药、饮食;对病死的人及时就地安葬;“生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葬”。

环环紧扣,周到周全。成效显著。

巧用市场规律救灾振荒,“在越州境内,粮食随行就市,州府不再限价。”此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纷至沓来,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如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至比灾前更低。凡事有非议和追究责任者,均一人以挡之,决不累及下属。

“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把灾荒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情怀和情操,儒家“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

隔离、赈济政策,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清宣统二年十二月的东三省鼠疫盛行,就由外务部、民政部、邮传部每天开联席会,命令巡警总厅悬赏动员老百姓捕鼠,“晓瑜居民注意卫生,加雇清道夫严行清洁。”还下了死命令严禁疫区百姓流动:“督饬内外城官办医院,添置防疫药品器具,以资应用,凡疾病发生之地禁止出入,违者杀无赦。”

曾巩,对赵忭的“救灾部署”极为称道,特写一篇《越州赵公救灾记》记载。

评价道:“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时年70岁,仍能领百姓度过难关,心情大好,才有“上虞之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前期回顾

……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⑩:飘荡唐诗蕴藉宋词豪放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⑪:儒家精英寄情最好载体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⑫:对民众疾苦深切的同情

易旭东‖成都“老市长”赵抃⑬:坚持自省“夜必告天”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⑭:大成都赢取了赵抃的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