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部分走红网络,让亿万网友泪目。一路走来,黄国平的信念都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 然后走出去
仪陇中学高中时的同学合照。第二排左四为黄国平。 本版图片均由仪陇融媒体中心提供
仪陇中学读书时期的黄国平。
黄国平初中就读学校。
黄国平博士
腾讯AI Lab高级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和辅助翻译。一直致力于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深度融合,以期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推动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落地。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段文字来自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近日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作者的励志求学经历激起网友共鸣。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这段文字来自博士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黄国平是四川南充仪陇人,4月19日,记者来到仪陇县仪陇中学,见到了黄国平高中三年的班主任饶彬,当时,他正在和黄国平通电话。
通话中,黄国平表示,这两天他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非常感谢。他一直与家乡师友保持联系,愿意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家乡学子。
当天,记者重走了黄国平在仪陇县的求学之路(炬光小学、大寅中学、仪陇中学),从他曾经的师友口中,试图还原一段用知识走出乡村、改变命运的人生章节。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蒲南溪
“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选自黄国平论文《致谢》部分)
他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
“他身上最可贵的就是,坚持。”仪陇县大寅中学校长吴树明说,他曾担任黄国平的政治课老师,这些年他们经常教育学生“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这些理想信念在黄国平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黄国平2003年至2004年在大寅中学就读初三。2003年,大寅中学开办首届初三毕业实验班,在片区内招收优秀学生。年仅15岁的黄国平自己做主,初二一结束就离开炬光小学,选择来到大寅中学学习。
了解到他的家境后,学校减半收取学杂费用。“黄国平的入校成绩并不拔尖。”黄国平的初三班主任李政说,他刚来是班里二十多名,但一年后,他便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进入了全班前五名。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除了课堂学习,还经常思考一些我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黄国平的初三语文老师石海泉说,黄国平当时坐在第一排,特别爱问问题,就算过去了快20年,他也还记得。
石海泉回忆,对待学习,黄国平的态度很积极,比如一天之内背诵《出师表》,他都说压力不大,“感觉得到,黄国平可以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
“他们那一届优秀学生很多,同班的何玲蓉是年级第一名,后来考取了清华大学医科本硕博连读。”吴树明说,和黄国平一样,何玲蓉也是家境困难,在学校帮助下,中考后他们分别进入南充十中、仪陇中学,并且免去全部学杂费用,“家庭的困难和学习的困难,都没有让这些优秀的孩子放弃努力,这是他们身上最可贵的。”
他对班主任只说了句“我还想冲一下”
“依照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黄国平2004年进校就通过选拔,进入了成都七中远程班。”饶彬说,远程班配备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的维修维护都由黄国平全权负责。
黄国平的计算机爱好很早就埋下了种子。据李政回忆,虽然一开始成绩不突出,但黄国平的计算机特长给每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年实验班刚刚配备电脑,平时锁在柜子里,钥匙交给黄国平保管。”石海泉说,“在计算机方面,黄国平才是老师。跟他比,我们这些老师都是电脑‘莽子’。很多任课教师的竞教课件,都是他帮忙做的。”
饶彬回忆,黄国平读书刻苦,月假、寒暑假常常都是在校学习。2007年高考,黄国平被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我们都觉得,就他的家境而言,上师范学校已是比较好的结果了,可以走。”饶彬说,当年黄国平只跟他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们的用心,但我还想冲一下。”
2007年,黄国平离开仪陇中学到绵阳南山中学复读,最终如愿以偿,被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其间,饶彬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关注他的动态。“包括他考上西南大学,在学校参加计算机比赛得到各种奖项,作为老师,感觉挺骄傲的。”几年前,饶彬曾邀请黄国平与仪陇中学2018届学生做交流,“从学生们现场的表情能看出来,他们听进去了,尤其是黄国平鼓励孩子们‘要充满自信,努力追求,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现场掌声雷动。”
求学路上,有“胡叔叔”们帮他一把
在《致谢》中,黄国平感谢了许多一路上帮助他的老师和朋友,对于高中时期接受的帮助,他写道: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
4月1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黄国平口中的“胡叔叔”胡元明。
据胡元明介绍,自己当时承包了仪陇中学的食堂,一次偶然了解到了黄国平的家里情况,“他爸去世了,妈也出走了,有老师问我能不能赞助他?”没多想,胡元明就直接答应了。
“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我就只需要提供生活费,每个月往他的饭卡里充200元。”胡元明说,每到周末,黄国平都是住在胡家,“我也有家有口过日子,加一个人,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就这样,胡元明一直资助黄国平到高三。黄国平读大学后,便再也没有要过他们资助了,“农村娃娃早当家嘛,他读大学那会儿,就能够通过给人补课和编程自食其力。”
在胡元明眼中,黄国平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十多年来,他很少向人讲述家庭遭遇,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据胡元明介绍,黄国平目前已在深圳定居,这两年刚在深圳贷款买了房子。记者手记
黄国平走出的乡村也在变
4月19日,在南充市仪陇县,我用一天的时间,重走了黄国平“走出去”的求学路。两个感受特别明显:只要坚持学习,不放弃,贫穷家庭的孩子也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如今,这片土地,对比黄国平当年的小山坳,早已有了巨大的转变。
以山坳中的炬光小学为例,20多年前黄国平就读时,这里只有两栋房,教室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瓦房。从2008年开始,四五栋新校舍陆续建起。2018年,瓦房被推倒,800平方米的水泥操场变成了10亩的塑胶操场。
黄国平就读小学初中时,义务教育阶段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从2009年起,“两免一补”等政策陆续推行,贫困学生就读有了更多保障。
目前,大寅中学共有600多名初中生,其中100多名学生来自精准扶贫户,从2016年开始,精准扶贫户学生可免去所有学杂费用。在仪陇中学(新政校区),4600余名高中学生中,有80%可以享受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每人得到资助1000元-3500元不等,只要自己努力,读完初中、高中已不再是奢望。
采访中,一位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苦难,让孩子加速成长。我们这代人,拼尽一生,就是想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不让他们经历那么多苦难。或者说,让他们即便经历一些苦难,也能更好地成长。感谢黄国平的讲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