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五老先进】“春天”里的故事‖周昭荣

作者:周昭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10 20:43:30 浏览次数: 【字体:

“春天”里的故事

周昭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个《决议》中的一段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我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联在一起,我的命运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有这关键一招。这关键一招撞击了我的心灵,催生我的记忆,我情不自禁还原我在“春天”里的故事。

学习知识的“春天”

我于1974年高中毕业后即下乡当知青,1977年回城被招为集体所有制职工。这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迎来了学习知识的“春天”。由于我是在“文革”中读初中和高中,过去没学到什么知识,恢复高考后我才开始努力学习知识。我边工作边学习,我的工作是两班倒,上一周白班,上一周夜班,如此交替。我家离厂里很远,上白班时,我每天6:00就得起床,走路来回要2小时。夜班要从晚上6:00一直上到第二天凌晨2:00。但无论多累,我都坚持每天学习一会儿,备战高考,有时困得实在受不了,就洗把冷水脸,再捧起书本继续看。我每天的学习时间至少在4至5小时以上,三伏天里赤膊“上阵”,数九天不怕严寒,经常要学到晚上12:00后,第二天6:00起床继续上班。

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1980年,我高考上了全省最低录取线。迄今,我还保留着当年的成绩单:政治86分、语文67分……6门科目成绩总分320.5分。但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接到填写志愿中的内江师范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982年,传来了好消息,除了恢复普通高考,国家还打开了成人高考的大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设立中央电大。当年上半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对我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学习激情继续高涨。一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一边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最终,我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成为中央电大首届文科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了一名校园围城外的大学生。

1982年下半年,我所在的中央电大“82级汉语言文学内江班”正式开课。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每天,在干完本职工作后,就换下油腻腻、脏遢遢的工作服,背上书包,赶到内江总工会的平房教室里听课。我上午上班,下午学习。下午上课是看中央电大的教学录像和听磁带录音。晚上的学习办学单位有时会请内江师专的老师讲课辅导,有时是自学。尽管有些劳累,但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春天”

电大同班同学中有的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在学习期间,有的先后调入机关事业单位。我是集体所有制职工,因干部人事政策原因,我就不能调入机关事业单位。此时,我与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比心灰意冷,他们有特殊优势,能调入想去的单位,而我只能望梅止渴。

改革的春风吹向大江南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我看到了希望,渴望打破身份枷锁的“春天”如期而至。但好事多磨,有一次,当有关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干部时,我抱着极大的希望去报名,却被拒之门外,因为我是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而与报考无缘。当时,我很不服气,怒发冲冠,从心里呼唤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废除身份歧视,“不拘一格降人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竞争和机会均等。正如奥运会上的竞争,不分种族,不论身份,能者当冠军,不能者被淘汰。由此,我写了《我不服气》的短文,在上海《人才开发》杂志上发表。言为心声,行随心走,我以奋斗的姿态期待着改革春天的到来,那时必定是根深叶茂,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1985年我电大毕业。此时,我的身份仍是集体所有制职工,我撰写的毕业论文《“金鹏”腾飞的法宝——内江市钢窗厂开发新产品的调查》获得优秀论文并在《国内外经济管理》《内江调研》《内江科技》杂志发表。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要人单位乐开怀”,不少单位争先恐后找我谈话,希望我到他们单位工作。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内江税务部门和市委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他们到组织人事部门咨询,能否将我调入他们单位。得到的答复是因目前干部人事政策规定,集体所有制职工还不能直接调入机关。他们叫我到办公室,皱着眉头,张开双手,无可奈何反馈了情况。此时,狂风暴雨吹打我的心灵,天摇地动冲击我的心扉,只能长嘘感叹:有心栽花花不开。

一度时间,我看到不少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同学兴高采烈调入市级、区级机关工作春风得意,而我原地不动,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后来,我想了想,要自强不息,改变命运,梦在远方,行在脚下。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我没有放弃学习与工作,等待机遇召唤我,等待与打破身份枷锁的“春天”相聚。

过了半年,时任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长谢自荣得知有关单位需要我但因身份限制没有调动的情况,又看到我发表的电大毕业论文后,他电话通知我陪他到几个企业调研人事制度改革情况和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情况。到了调研现场,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听取汇报。三天调研结束后,返回的路上,他马上安排我将调研的情况写成调研报告、工作简报。我加班加点、一鼓作气写了3篇调研文章并在《内江人事》上发表。谢局长看到我写的文章再次发表,十分满意。后来我才得知,那时他在考察我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他对我说,党的好政策来了,国家出台了解决“五大生”(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和夜大学的毕业生)的政策,拟按有关规定解决我集体所有制职工身份问题。这真是机遇给我开启了一扇通向机关的大门。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好政策犹如奔腾的春潮激流,浩浩荡荡,锐不可当,穿过阻力、穿过险滩,冲破身份的牢笼,打开身份的枷锁。按最新干部人事政策,经严格程序,报上级人事部门批准,我的身份华丽转身,由集体所有制职工变为国家干部,并于1988年调入到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工作。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改革春风变命运”。我心情异常激动,欢天喜地,心想:党啊——妈妈!祖国——母亲!您最了解自己的儿子,让我梦想成真。

奋斗有为的“春天”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我抓住好的机遇,好学上进,奋斗有为,得到了党组织认可。一转眼28年在职岁月里,我历任内江市中区人事局副局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民政局局长、区人大办公室主任等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干一项、爱一项、钻一项,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懈奋斗,在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被评为省、市组织人事研究学会先进个人,《浅谈邓小平同志在干部人才问题上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与发展》获国家人事部第一届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评审二等奖。《我在春天里的故事》获全国“组织部长工作笔记征文”一等奖,并在上海《组织人事报》《华西都市报》发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中国民政》发表。工作期间,在《中国人事》等各级媒体发表文章、新闻信息稿件500多篇,获奖论文及好新闻奖近71篇,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的要诀》等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接受诱惑的原因与抵御诱惑的对策》等20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我还被授予“内江市优秀青年”称号,荣获“内江市职工自学成才奖”,市中区首届“十佳干部”。

一转身我们迎来了新时代的“春天”,这正是大显身手、奋斗有为的大好时机。我退休近5年了,退而不休,担任内江市中区关工委副主任、老科协办公室主任、市委、区委宣讲团成员。近五年,宣讲时政近300场,其中,今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四史”45场。去年,我被评为内江市离退休先进个人,今年“七一”前夕,我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四川省委表彰。《学习强国》《方志四川》《晚霞》《人民权力报》《关爱明天》等媒体,报道了我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事迹。

周昭荣在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上课

回首往事,我深深感悟到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指导,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没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这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不可能成为国家干部,更不可能被提拔为领导干部,更不可能在学习上、工作上和事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饮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比海深。我要感谢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新时代。我认为:我的故事只有在“春天”里才能发生,我的命运只有与祖国命运联在一起,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昭荣(内江市市中区关工委副主任,区老科协办公室主任,内江市大千流动讲堂讲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