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王少卿 ‖ 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广元皇泽寺

作者:王少卿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发布时间:2018-11-22 10: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


皇泽寺概要

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乌龙山东麓,隔江与广元老城区相望。寺内供奉一尊唐代“武后真容石刻像”,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摩崖造像与对岸被誉为“历代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千佛崖摩崖石窟造像遥相呼应;寺内还存有历代碑刻,特别是可供研究武则天的碑刻。皇泽寺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6134日,国务院将皇泽寺摩崖造像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皇泽寺 

皇泽寺原名“川主庙”“乌奴寺”“报恩寺”。唐贞观初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时,武则天出生于此。武周政权建立以后,在当时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基础上进行扩建,更名皇泽寺,意为“皇恩浩荡,泽及故里”。据明代陈鸿恩所撰《皇泽寺书事碑》载:“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张邦伸《云栈记程》中也说:“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著名画家张大千说是唐中宗李显为取悦武则天而修建的报恩寺。也有传说是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给她建庙命名“皇泽”,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当地官府又对该寺进行改扩建,形成“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当时的皇泽寺,临江是“则天门”“天后梳洗楼”“乐楼”(戏楼),还有“弥勒佛殿”“铁观音殿”等建筑。之后屡有毁建,现存建筑大部为清代及之后的建筑,主体建筑和景点有:大门、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吕祖阁、五佛亭、中心柱窟、写《心经》洞、武氏家庙、小南海、钟鼓楼、女皇山庄等。主要馆藏有:广政碑、广元府记碑、升仙太子碑、宋墓浮雕石刻、蚕桑十二事图等。这些建筑和景点都各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故事、高妙的石刻艺术和深奥的宗教文化,而与武则天相关的实物史料更是唯一,不是之一。

皇泽寺主殿—则天殿

则天殿始建于唐,历史上曾称“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与一般寺庙不同,皇泽寺内没有“大雄宝殿”。则天殿正中,立有一尊国内唯一的“武后真容石刻像”。据宋人《九域志》载:“利州都督武士彟,生后于利州,因赐寺刻其真容”,遂名“皇泽寺”。石刻像高1.8米,由整块砂岩雕成,距今已有1300余年,是皇泽寺的核心和镇寺之宝,是皇泽寺建寺成其名的基础,也是研究武则天极其重要的文物。从石刻像可见,这位唐代女皇方额广颈,神态安详,头戴佛门宝冠,身着僧尼衣袍,肩披素帛,项饰珞圈,双手相叠于膝,作法界禅定印。据说,这是武则天晚年之像,虽俨然佛家装束,却颇具人神兼备之气。这尊武后真容石刻像在1949年曾遭劫难,被人从香案前推倒在地,致头身分离;1950年人们将其复原时,石像颈部却比原造像短了1.5厘米。加之衣饰彩绘褪色,显得有些老态龙钟。所幸到1993年,泰籍华人苟寿生先生捐赠金箔800克,为这尊则天真容像换上金衣,又见流金溢彩。

则天殿

则天殿内有一尊武则天的石刻画像碑,上刻女皇头戴冕旒,身着王服,云环雾鬓,舞带霓裳,是民国人临摹明代陈鸿恩所著《无双传》中之“金轮遗像”所刻,当是武则天辉煌时的神态。

则天殿陈列有一块广政碑,为后蜀王孟知祥(孟昶)广政二十二年(959)所刻。原来皇泽寺建筑规模宏大,1954年修筑宝成铁路时,路基从皇泽寺建筑群中心通过,拆毁许多寺庙古建筑。在开挖路基时,从废墟中发现并出土了《广政碑》,碑文为“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这块碑文,新旧《广元县志》都无刊载。碑文凡29行,行存2627字,可惜下截残缺,约缺10字左右。文中凡遇“天后”或“后”字必抬头顶格,遇敬语则空3格,对武后备至尊崇。重修新庙的年代距武后之死仅254年,这通碑是研究皇泽寺与武则天的信证。

此外,殿内还陈列升仙太子碑,是武周圣历二年(699)二月初四,由武则天亲自撰写并亲为书丹的,接近章草书体,行草相间。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为书法艺术珍品。殿内还陈列有武氏家系图,及时任国家副主席宋庆龄1963年为皇泽寺的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与武则天有关的主要景点

二圣殿

二圣殿  供奉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唐高宗李治即位。他费尽心思,终于在655年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唐显庆(656661)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史书记载说:麟德元年(664)后,每次上朝议事,帝坐于东间,后坐于西间,政无大小,皆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唯一的现象。

武氏家庙

武氏家庙  庙内,塑有武则天全家像正中是武士彟及后妻杨夫人。武士彟的原配是相里氏,死于武德六年;武德七年四月,唐高祖亲自做媒,为其娶继室——隋朝王室大臣杨达之女杨氏,后封为荣国夫人。杨氏嫁与武士彟后,先后生了3个女儿,武则天是其次女,照此,武则天生于628年也是完全可能的。右侧是武士彟与原配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左侧是武士彟与杨夫人所生的3个女儿:长女名顺,字明则,嫁越王府法曹贺兰越石,生贺兰敏之及一女而寡,后封韩国夫人,出入禁中,得幸于高宗,死后又追封郑国夫人;次女名约,字明空,即曌,即武则天;季女史书没有记录名字,嫁郭孝慎,早卒不显。

大佛楼 原本是则天殿侧依山摩崖造像石窟。清代道光年间建楼为其保护,后坍塌,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再建。大佛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开凿于唐代中期。主佛阿弥陀佛,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曲举胸前,右手施无畏印,体态雄健魁伟,表情庄严肃穆;左右侍立迦叶、阿难二弟子。外侧观音,大势至二位菩萨。左右护法、金刚、力士等造像,艺术价值极高。

浮雕石刻

石窟内刻有一“供养人”像,在全国“佛界”也是唯一。他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正为其母祈祷。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其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皇泽寺的述说

笔者认为,历时一千多年的皇泽寺,至少说明两件事情:一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此争议,最初是郭沫若根据唐代诗人李义山“利州江潭作”一诗,题目自注有“感孕金轮所”句,金轮即为武则天谥号,应该是明指武则天诞生利州。又1954年在广元皇泽寺出土之广政碑,碑文中有句云:“贞观时父武士彟为都督于是(州始生)后焉”(括弧内字迹不清)。《大唐新语》载:“袁天罡,益州人,尤精相术。贞观初,敕召赴京,途经利州,时武士彟为节度使……武则天时衣男子服,乳母抱出,天罡大惊曰: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转侧视之,若是女,当为天子”。之后,宋人《九域志》《舆地纪胜》《东舆胜揽》等书以及民间传说、明清碑记,都明定武则天生于利州。而其他学者根据武则天逝世时间和年龄等推算出她的出生时间,再查有关资料看武则天父亲武士彟当时的工作地点,认为不应该出生在广元。但是,武则天出生于仕宦之家,为闺门小姐,其生年系追查,难免错误,死年为81岁或82岁,也有周岁与虚岁之别。近年来,原广元图书馆馆长陈洋先生也作了详细研究,颇有道理,他坚信武则天出生在广元。假如乾陵的无字碑是根据武则天的旨意而留下,说明武则天在后人评说的问题上比较低调,全国各地都没有她的祀庙,而广元独有,这也不是偶然。

远眺皇泽寺

二是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唐朝天子姓李,并尊老子李耳(字聃)为先祖,自然可以看出唐朝对道家或道教的态度,而武则天和佛教亲近起来是有原因的。武则天想当皇帝,但她担心难以服众,她在感业寺知道有部佛教经书《大云经》,其中记载:净光天女将君临一国的佛祖预言,并与弥勒佛信仰结合为一体。为给武周革命制造舆论,她命薛怀义(冯小宝)找来《大云经》,印发全国各地,还编纂注释,逐步使众人认为武则天就是净光天女,她君临天下是佛祖预言,所以,佛教经书对她当上皇帝起到了极大的舆论导向作用。由此,她以类似佛的形象(皇泽寺内“武后真容石刻像”)长久端坐在生她的故里,也就是她低调的破例了。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