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15:32:58

秦载赓

发布时间:2017-03-15 16: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秦载赓,谱名明良,又名秉钧,华阳武,18岁应童子试,因考官不公,秦载赓县中兴场(今属双流县)人。1878年(清一怒之下,结队殴之。时华阳乡下有民光绪四年)生。“家素封,自其先祖父伯间组织“安吉团”,因秦载赓豪爽侠义,不叔兄弟,咸以侠义名”。他自幼随祖父习畏官府,众举为安吉团“龙头”。后安吉团沿府河一线发展,上自中和场,下达籍田铺,参加者上万人,并发展为袍哥组织,人称秦载赓为秦大帅。

  1909 年,中国同盟会员龙鸣剑回川,在成都四圣祠创办法政学堂,成为同盟会的秘密机关。龙鸣剑等人联络川西南哥老会首领秦载赓、张达三、张捷先、罗子舟等人参加同盟会,积极进行革命活动,秦载赓与龙鸣剑关系尤笃。

  1911 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秦载赓趁机以哥老会龙头身份,出面组织和控制华阳县保路同志会,与其弟秦省三以保路同志会作为活动和斗争的工具,鼓动群众,极言官府卖国和铁路“国有”的弊害。7 月中旬,新津哥老会首领侯宝斋在同盟会的策划下,以办60 寿筵为名,召哥老会首领集新津,密谋举义。秦载赓应约赴会,会上他“主张甚烈”。在侯宝斋、秦载赓的推动下,会议决定各回本属预备,相机应召,一致进行,如兵力不能一鼓下成都,则先据川东南,扼富庶之区,再规进取。会议还推秦载赓为川东一带同志军首领,侯宝斋任川南同志军首领。

  其时,在川的革命党人也聚会于成都,决议“藉名保路,提挈人民,组织民军,共同革命”。然而,党人感到无兵力可恃,惟有进一步把哥老会组织起来,在各道同时并举,成都乘机起义响应,庶可集事。于是,龙鸣剑与秦载赓等商定,以秦载赓的名义,用哥老会的鸡毛文书传达各地,号召哥老会首领于 8月 4 日在资州罗泉井开哥老会“攒堂大会”。是日深夜举行会议,商定了武装起义方略:(一)探查敌情;(二)交换情报;(三)向团练及富绅借枪;(四)借用积谷、社谷及其他公共财物;(五)严肃军纪,改同志会为同志军。会上还推定秦载赓、侯宝斋等人主持起义工作。会后,秦载赓着手筹集武器粮饷,召集会党和民团力量,为起义作准备。

  9月 7 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诱捕保路运动领导人蒲殿俊、罗纶等人,枪杀手无寸铁请愿群众,制造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是日下午,秦载赓闻耗,决定立即举兵起义,“立集民军千余人”,连夜奔赴成都,次日晨即抵省垣东门,清军闻警,关闭城门,严密防守。秦载赓率同志军仍冒雨聚集东门城外,要求释放蒲、罗诸人,并率同志军发动对城门的攻击。但因同志军仅持有火绳枪和刀矛等武器,很快就被清军击退。秦载赓遂领同志军退驻牛市口,遣人四路号召组织同志军,迅速开赴成都救援。9 月 10日,“四方应召至者万余人”,秦载赓一一部署,连营 40余里,与清军大战于东山庙、琉璃场一带。川南、川西等地的同志军闻风响应,“近自成都各属,远至邛、蒲等处十数州县,均各聚众,盈千累万,号称民团,大张旗帜军械,围攻省城”。起义军与清军发生了一系列战斗,后退至龙泉山,因战斗失利,秦载赓乃率部退屯籍田铺。

  秦载赓到籍田铺,按照罗泉井会议精神,设东路民团总机关,复日夜函各属来会,闻风而景从者,众达20余万。时王天杰、龙鸣剑领荣县同志军2万趋成都,在籍田与秦载赓会师。10月4日召开东路各属同志军代表大会,众推其为东路全军统领,王天杰副之。秦载赓、王天杰亲率东路同志军与清军转战于中兴场、中和场、苏码头、铁庄堰、煎茶溪、秦皇寺等处,战斗20余次,屡败清军。然同志军卒以器械腐窳,未克前进。秦载赓遂与王天杰、龙鸣剑诸人商议,决定放弃进攻成都,分兵收复州县,秦载赓率领一部南下转战,后至荣县,与王天杰会合。

  是时,荣县、威远、井研、仁寿也相继独立,清军欲成合围之势。秦载赓闻井研虽经收复,但政权却为官绅把持,声称不推倒清王朝,且因清军压境,官绅欲倒戈复辟。11月初,秦载赓单骑前往井研查办。果然,前所颁各项,并未启用,其主政者仍为该县旧令,施行文书盖用清印如故。驻井研的同志军首领邓大兴也是“志在保路,反对推倒满清”。与官绅沆瀣一气。秦载赓大怒,立令县令呈交大印,责言邓大兴贴出布告,申言恢复新政。1911年11月9日,秦载赓启程返荣,邓大兴派人预先设伏,待秦载赓出城门后,从后击之,秦载赓坠马身亡。后蜀军政府追赠秦载赓为烈士。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