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15:32:58

郑佑之

发布时间:2017-07-05 16:31:00 浏览次数: 【字体:

郑佑之,号自申,1891 年 3月 20 日(清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一日)生于宜宾县古罗乡。5 岁启蒙于乡间私塾,14 岁离家就读于叙府共立中学。1912 年,考入成都农业专门学校殖边科。护国战争发生后,他邀约几个同学投奔吕超领导的川军部队,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窃国称帝斗争。讨袁胜利后,他回到古罗乡。为了兴办教育事业,捐献出祖传的 42 石土地。在川南创办了第一所免费的平民学校,宣传孙中山思想和革命主张,对周围影响很大,反抗旧势力的新思想在民众中开始形成浪潮,威慑着当地的官僚恶霸、土豪劣绅。两 年后学校被捣毁。

1922年暑假,他专程去泸州面会了恽代英。在恽代英的教育、启迪下,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飞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思想在川南城乡的传播者,并指引李坤泰(赵一曼)等人走上了革命之路。

郑佑之和农民有着深厚的交往,在川南享有“农王”之称。他白天教书,晚上深入农户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协会。农协会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及时有效地指导各地农协会的活动,他创办了油印刊物《夜光新闻》。1926年 1月 30 日,宜宾建立第一个中共党的特别支部,郑佑之被选为第一任特支书记。同年秋,为了反对驻防荣县的二十四军旅长张志芳勾结县知事邓帮植,强派军费21 万多银元,一年两征,派兵强收,他动员各中共党支部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过多方面的艰苦工作,决定以各镇团防为基本力量,正式成立了“川南农民革命军”,于腊月十八日凌晨向张志芳部队发起进攻。檬子岩一带,枪炮鸣,鼓角喧,刀光闪,支援群众达二三千人,终于将张志芳的部队逼出了荣县。

1927 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白色恐怖笼罩宜宾,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郑佑之任中共宜宾县委书记,为了保存力量,他把县委机关迁到了大塔农村。为了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他利用团防头目之间的矛盾,杀掉了大塔团正睢少林和徐场团正赵启文。后因盲动主义思想影响,在准备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行动,致使暴动失败。

1928年2月,郑佑之被选为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川南特委委员,领导自流井盐场和富顺炭厂的工人运动,同时组织荣县、威远农民暴动。1929年9月,他调往川东,任中共合川县委书记,领导了马房街贫民抵抗驻军陈书农师强拆民房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又在旧历年底组织贫民列队游行,迫使县府当局向贫民发放了粮食。1930年10月,调任中共江巴中心县委书记。次年3月任中共川东特委秘书长时,他针对当时重庆的叛徒、特务活动猖獗的情况,根据党的指示,派余宏文打进二十一军“特委会”,使敌人内部的各种行动,以至军事秘密,都及时地传递出来。他还大胆地做争取瓦解叛徒的工作,使中共党组织减少了危险。

郑佑之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当把革命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他要求再回到农村去开展工作。然而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他的这一正确要求,不但未能被采纳,而且被批评为“思想右倾”、“农民意识”。他毫不气馁,一面做好城市地下工作,一面做去农村工作的准备。他将家里汇来的一笔款子,通过各种关系,从二十一军军部的管库员那里秘密地买了十儿支新式手枪,分别运送到了川南某乡村。

后来,中共党组织终于批准他去农村工作。就在他交接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被捕,被关进巴县大监。敌人知道他在共产党内的威望很高,千方百计逼他降服,终未得逞。于 1931 年 12月 30日下午将郑佑之杀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