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
邓萍,1908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出生于富顺县凉高山(现自贡市大安区)。少年时代,邓萍目睹盐场工人的悲惨生活,对盐工十分同情,萌发了改造中国,拯救人民的理想。1926 年下半年,邓萍毅然离开家乡,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冬,邓萍受中共派遣,到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作兵运工作,先后担任营部、团部书记官和副官等职务。同团长彭德怀一起,秘密开展中共党的工作,把革命官兵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共产党在一团的力量迅速发展,党的组织也由支部扩建为团党委。1928年 6月,湖南反动当局为了进一步镇压工农运动,派独立五师赴平江“清剿”。彭德怀、邓萍率一团于 18、19两日到达平江县城。由于彭德怀、邓萍等对革命官兵进行了党的民主政治教育和大量的团结工作,使这支部队逐步由军阀的工具转变为中共党组织掌握下同情工农群众的武装。到达平江后,全团官兵又亲眼目睹了清乡挨户团在平江成批屠杀工农群众的反革命暴行,进一步激发了对土豪劣绅的仇恨和对工农群众的同情,武装起义的条件已基本成熟。7月 17 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秘密到达平江,与邓萍接头筹划武装起义事宜。19 日晚 6 时,团党委在县城医院秘密召开中共党员紧急会议,决定借闹饷之名,于7月 22日下午 1 时乘敌人午睡时行动。并对起义准备工作进行了分工:滕代远负责政治工作,邓萍负责起草标语、口号、传单和布告,彭德怀负责解除反动武装。
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平江起义爆发了! 22日下午 1 时,滕代远、彭德怀、邓萍等按计划指挥部队,分别向预定目标发起了进攻。经过两小时激战,起义部队胜利占领了平江全城。
7月 24 日上午,召开士兵委员会联席会议,彭德怀当选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邓萍为参谋长,滕代远为党代表。同年12月上旬,滕代远、彭德怀、邓萍率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胜利会师。1929 年到1935年,邓萍先后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五军随营学校教育长、红五军军长、瑞金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副总队长兼教育长、东方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等职务,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五次反“围剿”战斗及长征。1934年1月 24日至2月 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邓萍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 年 1月,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高度灵活的运动战方针,驰骋在黔北、川南一带。1月下旬,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三军团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2月中下旬,又挥师东进,二渡赤水河,向遵义挺进,力求先敌进占通向遵义的要隘——娄山关。待红军赶到娄山关,敌已先占领。根据军情变化,彭德怀、邓萍果断决定:不仅要夺下娄山关,打通去遵义的道路,而且要把守关之敌消灭,为夺取遵义创造条件。随即命令:十二团从正面进攻,十三团、十团从左右两侧包围,十一团从娄山关左翼远出迂回消灭板桥之敌,并切断敌退路。在红军正面猛攻和两翼包围、迂回的进攻下,娄山关守敌土崩瓦解,狼狈溃逃,邓萍兴奋地向部队发出命令:追到遵义去,活捉王家烈!
1935 年2月 27 日下午,红军把逃窜之敌追赶到遵义城下,一鼓作气抢占了新城及城边村落。傍晚,为了迅速占领老城,全歼守城之敌,邓萍冒着敌人的枪弹匍匐前进到城北门外,隐蔽在一个小土墩的草丛中,同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用望远镜观察地形和敌人守城部署。邓萍边观察边对张爱萍等下达命令:“你们先钳制住守城之敌,待军团主力到达后,今夜发起总攻,一定要在明天拂晓前拿下遵义,情况紧急,明天增援遵义的敌人薛岳部就可能赶到??”话未说完,邓萍突然中弹,他的头倒在张爱萍的右臂上,为长征的胜利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