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乐至白乌鱼

发布时间:2019-03-27 10:13:44 浏览次数: 【字体:

乐至白乌鱼,学名白乌鳢或白甲乌鳢(lǐ),俗称白乌鱼、白乌棒,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体型与乌鳢特别相似为“棒状”,因体色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闻名。

 乐至白乌鱼具有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具有祛瘀生津、滋补调养、促进人体生肌补血、愈合伤口等独特药用价值;乐至白乌鱼体态秀美,体色白,鱼鳍灰色或金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乐至白乌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氧、食物链短、饲养成本低、易养易捕、可调节水质等优点,被称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当家鱼类”。

乐至白乌鱼(图片来自资阳大众网)



生物特性


1
感官特征



 乐至白乌鱼体两侧的鳞片呈色白,背部有的是灰白色,有的是点状褐色,在水体中呈银白色,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鳍条金黄色,在水中游姿优美,动作简单快捷,可做观赏鱼,其肌肉紧密有弹性,肉白色,无肌肉间刺。

乐至白乌鱼(图片来自资阳大众网)


2
营养价值



 白乌鱼营养丰富,除含DHA、无机盐、维生素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氨基酸含量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学优点,每100克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9.3克,粗脂肪含量1.9克,氨基酸含量20.3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鱼类。其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同时具有祛瘀生津,滋补调养,促进人体生肌补血,愈合伤口等独特的药用价值,是产妇、手术病人特别是癌症病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乐至白乌鱼”肉质细嫩、无肌肉间刺、有特殊的鲜香味道、没有泥腥味。白乌鱼食用广泛,上世纪90年代以后,白乌鱼产品的烹饪技术不断创新,有生炒鱼片、白菊鱼丝、麻辣白乌鱼、水煮白乌鱼、清蒸白乌鱼、上汤白乌鱼、翅汤白乌鱼、滋补白乌鱼等,其味有麻辣味、家常味和白味。特别是白味,吃起来嫩滑、鲜香、爽口,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乐至白乌鱼(图片来自资阳大众网)


产地环境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地理条件独具特色。境内山脉系岷山台地分支,自北而南分全县为东西两部,成为沱江、涪江分水岭。境内群丘林立,沟谷纵横,漕地棋布,蜿蜒连绵,是水产养殖的良好区域。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突起。北部系平顶深丘河谷地区;中部系平顶宽谷低丘地区;南部系冈陵连绵地区。在丘陵河谷间有小平坝。县境地处中纬度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日均气温16.7℃,年均日照1330小时。年均降水量918毫米。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优质水资源,为白乌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基础。

乐至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基地建设



 从1981年至2018年,白乌鱼的培养过程经历了37年,其中有比较多的失败和挫折。经过选育,白乌鱼性状比较稳定。经反复研究和实践,杨启安全面掌握了白乌鱼繁殖龙其是分级饲养的核心技术,为白乌鱼的饲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9月,乐至白乌鱼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委验收,2011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国家级乐至白乌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被四川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12年7月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有白乌鱼繁养基地6000余亩,年产白乌鱼苗2000万尾、成鱼2万吨。目前,乐至白乌鱼苗种、成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曾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历史渊源


 1981年3月,乐至县群众杨启安用网具在石佛镇古堰口水库下游河中捕鱼,在桥上方11米处捕获1条雄性白乌鱼,白体黑眼,体重2.6市斤。杨启安如获至宝,立即拿回古堰口水库渔场,养入4号种鱼池。此后,他四处寻找雌性白乌鱼,以便配对。直到1983年4月12日,他在县水产良种场,购得1条雌性白乌鱼,白体红眼,体重4.7市斤,拿回古堰口水库渔场后,即用盐水浸泡,放入4号鱼池中。从此,白乌鱼配对完成。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